瓷種第一期

鈞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關於窯地址文獻中只說是在河南禹縣(今禹州市)神垕鎮。早在20世紀50年代陳萬里先生曾經去做過實地考察,並發表了《禹州之行》一文

當地文物工作者在禹縣以北約30公里的萇莊和小北峪窯發現了燒製花釉(黑白黃三色相間)的窯 址 ,因而有人將宋代鈞窯的歷史提早到唐代,而且名之為“唐鈞”,認為它就是“鈞窯天青釉與紫紅斑釉的前身”

瓷種第一期

鈞窯釉千變萬化,有青 藍 灰 綠 黃 黑 白 紅 紫 丁等多種。然而其主要顏色是用氧化亞鐵在還原焰中燒成,故此一般人多列為青瓷體系。北宋時期鈞瓷已名聞遐邇,且只為宮廷燒貢,窯址在河南禹州市鈞臺附近。一般多施滿釉,釉質肥厚,常常在釉下面出現不同的流線,俗稱“蚯蚓走泥紋”。有的帶留著氣泡造成的凹痕,俗稱“橘皮”“棕眼”。其中釉特徵是具有蛋白石一樣光澤的青色,以及或深或淺的紫色或紅色,自然暈散成斑或滿布全身,變化莫測,趣秒無窮。


瓷種第一期

而元代鈞瓷鈞瓷比較前代鈞瓷無論是主體還是在釉質,胎質以及釉色上都有明顯的著變,主要表現在為元鈞胎釉普遍過於粗糙,胎體由於燒結不夠充分,故釉質也不如以前細潤,釉多閃藍色,如天藍,藍灰,藍黑等色,有極少的紫紅斑,不似宋鈞之浸潤自然。而且釉多垂流至腹部而不到底,足心多露胎無釉。釉面多有棕眼以及氣泡,釉層較厚,釉光較強,少有失透的乳濁現象。此外元鈞瓷口邊釉較薄,並泛青黃色,胎色因產地不同而有褐色,灰白之分


瓷種第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