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区企业复工复产平稳有序

防控物资来了,“线上招聘”来了,“复工专车”来了……连日来,三山区委、区政府坚持问题和服务导向,为企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在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月24日,三山区已开工企业37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开工75家、复工率96.1%,位居全市前列。

疫情防控做实做细,复工生产才能顺顺当当。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三山区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企业开复工创造良好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该区在抓好生活保障、能源供应、医用物资等关键性企业复工的同时,按照成熟一批复工一批的原则,逐个企业摸排研究,凡是达不到防疫要求的一律不得复工复产。自2月8日开始,三山区抽调了100多名区直机关干部组成34个工作组,分赴区内各企业和工地,帮助相关责任主体严格落实好复工各项防疫措施,确保企业生产稳定,疫情防控有力。

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三山区新春劳动用工招聘活动由“线下”改为“线上”,推动劳动就业,促进企业发展。从2月16日起,三山区人社局结合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的实际情况,重新疏理出79家企业 4543个岗位,通过网络等载体,每日一“招”,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只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线填写求职登记表,非常方便快捷。“动动手指不用跑,工作就在网上找”。为尽力留住本地劳动力,三山区人社局和各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基层就业平台,开辟网络求职“绿色通道”,区人社局将收到的1048人信息按求职意愿,及时匹配给复工企业,让求职者“求职有门、就业有路”。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一些企业因员工返岗率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影响全面复工、全面达产的矛盾凸显出来。对此,三山区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跟进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等方面困难,助力企业尽快全面恢复正常生产。针对辖区玉柴联合动力、格力精密两家企业急需接部分外地员工返岗的诉求,区住交局协调开展包车跨省“点对点”接员工返岗行动。区人社局根据辖区企业芜湖造船厂复工需求,迅速启动“复工专车”行动,保障了企业订单项目稳步推进。

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企业复工的关键时期,三山区畅通“双向联络”机制,企业和村、社区相互补位协调,打好疫情防控网“补丁”,不让风险“漏网”。辖区企业向村、社区提供即将复工返乡人员名单、健康状况及出行轨迹路线,以进一步加强小区和村庄疫情防控。同时,村、社区及时向企业提供在家未外出企业人员名单,供企业复工优先选择。三山区企业复工第24工作组率先在芜湖双汇食品公司采取“双四一工作法”,确保防控和生产“两手抓”、“两手硬”。“我们要求企业对员工情况必须清楚,要知道从哪来、住哪里、怎么吃、身体状况怎么样,防控保障要跟上。同时,员工也要如实向企业报告去过哪儿、接触过谁、住在哪儿、身体有无不适,安全生产要牢记。”据第24工作组组员胡哲辉介绍,他们的“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四个报告一个牢记”,后来被三山区企业复工工作组推广为“双四一工作法”。

与此同时,三山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针对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精准落实扶持政策以及减免企业税费、减缴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政策,同时积极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减少企业损失。对于小微企业,该区同样给予无微不至的帮助,企业复工工作组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物流运输、融资服务等方面困难。芜湖市海之洋包装公司主要生产医疗设备等包装,企业按规定递交了复工申请后,工作组成员黄秋文、费琨一天几次上门,核查相关复工资质以及防疫准备工作,使得企业按计划顺利复工。芜湖兄弟金属制品公司由于缺乏防护用品,黄秋文、费琨获悉后,主动对接,帮助企业联系购买,为复工创造条件。“工作组的人真是很辛苦,为他们点赞!”公司负责人钱光庆深有感触,他一个劲地夸赞“三山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