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電商+消費”助貧共享致富成果

汝州“電商+消費”助貧共享致富成果

映象網汝州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郭營戰 王國鋒)3月17日下午,在汝州市區建設路的一個小區裡,居民李慧芳站在一排新設立的“消費扶貧”共享鮮櫃前,用手機掃一下玻璃櫃上的二維碼,幾秒鐘內櫃門自動打開,她挑選了幾顆新鮮的生菜,關上櫃門,手機上的支付就自動成功了。

映象網記者在現場看到,共享鮮櫃由6臺果蔬無人販賣機組成,每臺無人販賣機有8-12個獨立的格柵,只見花菜、金針菇、菠菜以及蘋果、梨、草莓等新鮮的瓜果蔬菜琳琅滿目,足足有20多個品種。

“社區居民只需要掃碼(支付寶、微信)、刷卡開門,開門自動挑選,每個格柵都有重力感應系統,取出之後可以自動計重,選好關門就自動免密結算,一般一次購物可以在10秒內完成,非常方便!”該社區共享鮮櫃的負責人王佳佳說,

汝州“电商+消费”助贫共享致富成果

王佳佳告訴記者,除了部分水果,鮮櫃裡其他蔬果都來自汝州的各個農業扶貧基地和貧困戶。“有了這個共享鮮櫃,社區居民不出小區就可以吃到健康優質的低價蔬菜和水果,貧困戶足不出戶就能把東西賣出去。”據瞭解,自3月15日上線至今,上線僅三天的共享鮮櫃成交量已達368單。

除了共享鮮櫃這樣的線上消費模式,該市還通過建立扶貧產品展銷中心,在市區建立扶貧產品展銷中心,創新經營模式,零售與機關(食堂)配送相結合,電商與線下相結合,有消費扶貧需求的單位和職工可以在展銷中心找到扶貧產品,貧困村級貧困的農產品也能找到消費的對象。同時,還為汝州市各單位工會提供“消費扶貧+工會福利+互聯網”服務,推動扶貧產品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

在汝州市文體中心足球場館東側一樓設立的扶貧產品展銷中心,這個佔地500平方米的展廳內,蟒川鎮牛角嶺村的蜂蜜、娘廟村的艾草製品、焦村鎮邢村的果桑系列產品、陵頭鎮李窯村的純紅薯粉條等貧困村生產的農特產品,都在這裡集中展示。

汝州“电商+消费”助贫共享致富成果

共享鮮櫃、扶貧展銷中心都是該市目前正在實施的“愛心助力·共享扶貧成果”項目。

“這個項目主要包括建立扶貧產品展銷中心、社區共享鮮櫃、村社共建+電商消費、愛心扶貧專櫃進超市等內容,分為線上線下兩種推廣途徑”,該項目負責人張亞格介紹說,下一步,汝州還將逐步打造扶貧電商平臺,推動農產品出村上行,為眾多貧困戶“撬開”網上市場,並通過與超市合作,設立“扶貧專櫃”,減少貧困戶農產品流通環節,促進農產品銷售,保證農戶利益,引導貧困戶培育市場意識和質量意識,根據市場需求生產農產品,更好地把握農產品導向,讓貧困戶最終實現增收。

(映象網汝州新聞熱線:173 3753 003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