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刻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封护胜463


要深刻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需要从杜牧写诗的背景出发。


杜牧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生活于晚唐时期,与李商隐有“小李杜”之称。他的诗词气质与神韵共存,受杜甫和韩愈影响较多,诗歌题材非常广阔。他本人除了是诗人,还进入仕途。因为家中本身就是官宦世家,因此对时政、军事较为关注。杜牧这首《江南春》中提到的南朝,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政权,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原地区传播的非常广泛。


广泛到什么程度?现存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南梁政权的建立者梁武帝笃信佛教,晚年三次舍身入寺庙,让亲贵大臣用国库资金三次赎他出寺庙。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位统治者于全国各处修建佛教寺庙,至于究竟有多少佛教寺庙,这很难去说清。


发展至唐朝,佛教就更不得了了。佛教寺庙经济的发展,严重破坏了唐朝的土地制度,所以武则天在位时期严厉打击寺庙经济,强制要求剃度者还俗,以遏制有些人用“出家人”的身份逃脱赋税徭役,约束寺庙兼并老百姓的土地。


综上所述,晚唐时期的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不仅是历史的映射,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历史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吸取教训,但是,我们很难不遗忘历史。


高覃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诗的前两句是描写千里锦绣江南一片莺鸣宛转、桃红柳绿、水环山绕、春风骀荡、酒旗招展的繁丽景象,后两句是描绘烟雨迷蒙之中的南朝遗留下来的佛寺群落。前两句与后两句都运用了“纳千里于咫尺”的典型化艺术手法,色调繁复,层次丰富,营造了声音与色彩、动态与静物、鲜艳与深邃、明朗与朦胧、空间与时间等交相映衬的多彩意境。



《江南春》本来是写景的诗,因为加了“南朝”二字就增添了悠远、沧桑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概数,言佛寺之众多,“多少楼台”更是怀古之唱叹语气,激起了读者对历史的感慨与遐思。



历来有研究者认为此诗是借古抒怀、讽刺佞佛之作。此说也是有些由来的,因为杜牧自入仕后一直过着宦游的生活,在游览山水之间写下了大量怀古咏史之作,借史事以抒其胸中伤时讽今之块垒,这在他的主要诗文中如《阿房宫赋》《泊秦淮》《赤壁》等有深刻体现,《江南春》的写作也沿袭了借古抒怀的风格。另外,“讽刺说”的来源也与此诗的时代背景有关。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已走向没落。唐宪宗妄想长生不老,一心佞佛,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依然任由佛教恶性发展,僧尼日益增多而劳动力减少,寺院圈占土地愈广而不纳税,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后来才有唐武宗推行的“会昌毁佛”运动。



事实上,虽然杜牧站在国家统治的立场反对佞佛行为,但他并不厌恶佛教本身,他常常去寺院游玩,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诗中更有“倚遍江南寺寺楼”、“闲爱孤云静爱僧”等名句,可见他对佛寺楼台的景致还是喜欢的,至于对历史的感慨就是此诗文学意象的一个深层侧面了。



我认为《江南春》主要是写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和幽邃迷离,次要是写对历史的感慨。此诗主旨在于表达对人间美景的欣赏流连,而相对于作者其他一些怀古之作来说,其讽刺意味不是很浓。此诗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缕含蓄蕴藉的情思,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感受和思想启迪。



由于文学意象的模糊性与多义性,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解读诗歌不能胶柱鼓瑟,不应以一己之臆测为古人立论,动辄刻意抽象、拔高,而没有从艺术形象出发来赏析,反而忽略了对诗歌意象的美感体验。



明伦书院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李白和杜甫的诗篇随手一写,就是整个盛唐。与大李杜齐名的还有小李杜,这便是杜牧和李商隐。从小学开始就学过杜牧很多首诗,比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十四桥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当然了还有我们今天要提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诗,更是佛教的兴衰灭亡历史的真实写照。

一、佛教的传入与兴盛

佛教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众多的信徒。他最初创立于我国南部的印度大陆,由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也就是今天我们所尊称的释迦牟尼佛祖。之后经过阿育王等人的努力发展壮大,并且在印度形成了各种派系。

后来由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进入我国,这是在西汉末期,并且由汉明帝建了白马寺,在如今的千年古都洛阳,具有巨大的参观游览价值。汉明帝将僧人请入白马寺之后,是中国有佛僧、佛寺、佛教之始。亦为我国学者所公认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之后由于佛教的理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尤其是经过著名的佛教大师鸠摩罗什对佛经的翻译,扩大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在魏晋时期南北朝我国长期处于战乱状态,佛教的思想成功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同,经过我国人民对佛教的改造使佛教完完全全的成为了本土化的佛教。

同时还出现了僧肇,竺道生等一些佛法高深的僧人,佛教推向了顶峰,在全国各地纷纷修建起了寺庙,石窟等比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佛教经济也成为了全国经济的顶梁柱,占到了全国经济的1/3,南朝四百八十寺寺绝非浪得虚名。

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件事情,就是梁武帝萧衍入佛,大臣用一亿金将其赎回,可见佛教的影响力自王侯将相到寻常百姓,南朝四百八十寺是我国佛教发展的见证,鼎盛的见证。

二、三教合流

佛教在乱世的时候经过我国人民的改造得以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另一方面,从董仲舒以来,汉武帝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大汉的鼎盛也印证了儒家在治世时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隋唐进入了又一个大一统时代,儒家文明再次兴盛起来,也成为了官方的统治文化;

唐朝是李唐的天下,自称是道家鼻祖老子李耳的后人,因此道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主入道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比如李白入皇宫就和玉真公主有着很深的渊源。再加上盛唐之下包容开放的胸襟,多元文化交流并济,三教合流之势呈现了出来,但是接下来佛教的命运显然是那么流离。

三、武宗灭佛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教合流当然并不是只是表面上的欣欣向荣,为了争夺主流地位也是相互碰撞,在宪宗时期爆发了一次大的矛盾,这就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谏迎佛骨表,当时的皇帝信仰佛教,有识之士为了国家的更好发展,爆发了儒佛矛盾,然而宪宗没有听取韩愈的话,反而因此差点丧失了性命,写出了“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绝唱。

到了唐武宗时期,佛道矛盾再次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佛教势力日益膨胀。很多人为了逃避赋役,出家为僧。而寺庙土地不用纳税,僧人靠农民供养,形成了当时社会上的一大问题。恰逢武宗是一个信仰道教的皇帝,于是发生了“会昌法难”,佛教经历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佛教寺院大部分都被拆毁,仅存的一些寥寥无几,便出现了诗人杜牧写下这样的诗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曾几何时,还被烟雨中的楼台寺院这样朦胧的场景深深的吸引,直到长大之后再次读到这首诗,再加上了解了会昌法难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一次次成长,一次次衰落,一次次兴盛,一次次跌落,一次次崛起,“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佛教在当时的真实写照,一句简单的诗句道出了佛教的兴衰。


微光人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这绝非诗意的表达,也没有夸大其词,而是中国南方梁帝国,也就是梁朝的开国皇帝,谥号为梁武帝萧衍统治期间的首都建康(现在的南京),最客观真实的写照。

南朝的建康为什么会寺庙林立,僧伽烟云,燔香顶礼?这跟梁武帝萧衍极度崇佛有必然的关系。

一、梁武帝为什么如此用力的弘扬佛法?

梁武帝萧衍,原本是一位文学达人,他与沈约、谢眺等人,并称为“西邸八友”,他著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书,甚至他对阴阳占卜都颇有研究。

这样一位睿智博学之人,怎么就迷上了佛学?不得不说,从一位文化学者到黄帝身份的转变,更多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他不仅仅想要诗书帝王传家,还想要功德传世,轮回永生。

所以,作为黄帝,他有权也有能力建造寺院,几年时间,整个建康城大大小小的寺庙,建了几百座,成了地地道道的人间佛国。

二、梁武帝为什么与达摩禅师的会晤不欢而散?

梁武帝崇佛声名远播,域外高僧相闻而来,达摩大师于普通八年来与梁武帝会晤。但是,两人却话不投机。因为:

1.两人对福报承兑有了分歧。梁武帝建了那么多寺庙,亲自抄了那么多经文,还施于寺庙不计其数的赎身费用,就想得到福报。但是,达摩禅师回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没有福报可承兑。这样的佛解,梁武帝怎么也不能接受。

2.两人对“我”有了不同理解。梁武帝说,“我”在做功德,“我”总能有福报吧?达摩大师说,对不起,“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哪里有具体谁的福报?

其实,梁武帝对佛法,还是没有领会根本要义,他是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维,来看待佛法的。最终两人言不及义,分走天涯。

三、梁武帝信佛后留下的清规戒律有哪些?

梁武帝自从信佛后,不吃荤,不近女色,不锦衣美食,简朴之极,一件衣服穿二年,一顶帽子戴三年,堪与颜回比贫困,无愧于“先天下之苦而苦”之典范帝王。

佛门弟子本来是不戒吃肉的,“猪牛羊肉穿肠过”,是百无禁忌的,要戒的是荤和杀生。

“荤”,是草字头,本意指有辛辣气味的食物,如大蒜大葱香菜之类的,而梁武帝的不食肉,以至于演变成了出家人不准食肉的戒律,至今还约束着佛门弟子。

现在的南京城,曾经的江南佛土,如今成为佛教圣地的鸡鸣寺,以及纪念占卜术士宝志大师的灵谷寺,都是梁武帝的传世之作,也许,这就是梁武帝当年心心念念期待的福报吧!



乌咪爱读书


晚唐诗人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写有著名的绝句《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诗中的佛教

一提唐诗和佛教,很多人会想起“诗佛”王维。今天我要说的是晚唐诗人杜牧,他是“小李杜”之一。杜牧的绝句《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短短28个字,就把佛教在南朝的兴盛表现了出来:自西边传入中土的佛教,到了南朝连江南都布满了佛教寺院。南朝是唐朝的“前朝”,一般而言,本朝人对前朝都是鄙视和批评的,杜牧也不例外。唐宪宗当政后,一心事佛。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继续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

寺庙经济的发展

晚唐时期,经济社会在走下坡路,几个皇帝都信仰佛教,佛教盛极一时。僧尼不事生产,出家人多了,就会给国家造成负担。韩愈《谏迎佛骨表》向佛教开炮——

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文中,韩愈举了南朝的例子来做说明——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教训是很惨痛的。但是唐宪宗不但没有听他的,还贬了他的官,差点杀了他。这一事件中国文化史上非常有名。

南朝佛教与国祚

作为唐朝的前朝,南朝佛教十分兴盛,韩愈《谏迎佛骨表》这样说:

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把佛教和国运连起来说,几乎就是将佛教和国家败亡画了等号。杜牧在对待佛教的态度上,和韩愈是一致的,他写《江南春》是想告诉当权者,佛教的流行,对国家不利,想一想当年南朝衰败于寺庙,这可是前车之鉴。


慈善文化研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是出自唐代杜牧的一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描绘的是春天时的江南的景色。我们先了解一下整首诗歌的含义: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不是一个确切的数量,而是形容寺庙数量之多,南朝的时候佛法盛行,所以寺庙林立,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南京一带。据相关的资料考证,当时的寺庙具体的数量大致为700余座。

整首诗的大意是:

广袤的江南,春天来临,娇艳殷红的杏花映衬在一片新绿中,燕语莺声。

被小河环绕的村庄,掩映在山间的城镇,到处都飘扬着酒旗。

一幢幢林立的寺庙,浸润在朦胧一片的烟雨之中。

这是典型的江南春天的景色,寥寥几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安宁,深邃和迷离之美。

了解诗人杜牧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宰相杜佑的孙子,考中进士。

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而著称。他的诗风华流美,神韵梳朗,又精致婉约。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比如在这首《江南春》中短短四句,写出了一个唯美而浪漫的江南风景,宛如一幅江南的水墨画。

除了这首《江南春》,杜牧还有很多诗句为人们所熟知,比如那首《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江南春一直都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向来以江浙为代表的江南一带,雨水丰沛,河道交织密布,不要说唐朝时期,就是现在,江南也是鱼米之乡,富足之地,尤其是江南的景致更是以婉约迷离著称,依河而建的古镇现在也更是成为江南的主要景点。

在江南众多的景色中,烟雨江南始终是深入人心,烟雨朦胧中会滋生出许多惆怅,而古镇的墨色建筑又增添了几分诗意的情怀,所以才有了戴望舒的那首著名的《雨巷》,而那个撑着油纸伞徘徊在悠长悠长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了江南让人无法忘却的化身。

江南的烟雨,会带来一种淡淡的迷离感,而迷离有让人联想的不真实的梦境,所以江南似梦似真的春景是独特的。

除了杜牧的这首《江南春》,古人吟诵江南春天的诗句也做事不少。意境也丝毫不逊色杜牧这首《江南春》。

比如:苏东坡的《望江南》“春未老,风细雨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豪春水一城花,烟雨暗人家”。以及李煜的:“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结束语

杜牧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这首《江南春》却把江南那个花红柳绿,燕语莺声的春天留给了我们,那些已经逝去的楼台庙宇,似乎还矗立在一片烟雨之中,让人们怀念感伤。


春城花草香


滢月斋,以女性视角解读古今文化,为你诠释不一样的世界。

如何深刻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何处?

正如题主所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于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本人是唐朝政治家杜佑的亲孙子,出身于京兆杜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杜牧的出身如此高贵,自幼在长安的杜陵附近长大,见惯了京城的繁花似锦,早年仕途又十分顺遂,可以说是个蜜罐里长大的孩子。

但在会昌二年(842年),一生顺遂的杜牧却被外放到烽烟四起的黄州(今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做刺史,在这里做官,就等同于被朝廷流放,此后又被改派为池州、睦州刺史。或许就是在这一时期,杜牧写下了这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此时杜牧刚刚遭遇了仕途上的波折,却仍然怀着一颗希望兴利除弊之心,因此他在黄州、池州、睦州等地担任刺史时,不仅推崇儒学,扩建孔庙,设立学堂,还为官清廉,这说明他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百姓过得更好。

在《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他也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景色,这也体现出他本人对自己的仕途和生活抱有希望,因此才能有闲心欣赏江南地区的美丽春景。

二、为什么杜牧这样写?

被朝廷外放到江南的杜牧,为什么要在《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写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呢?其实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有关。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乱世。当时各地军阀混战,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趁乱进入中原,使得中原百姓每日夜不能寐,不得安定。此时,东汉时期来到中原的佛教就开始成为人们心中的慰藉,不仅是北方的前秦、北魏等政权推崇佛教,南方的梁朝也开始顺应百姓的需求,将佛教这种信仰推至顶峰。

南朝梁王朝的缔造者——梁武帝萧衍为了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因此开始推崇佛教,但在晚年也开始笃信佛教,还在曾多次在同泰寺舍身出家,举行“四部无遮大会”,亲自为百姓讲解《大般涅槃经》,并规定僧人必须吃素。

在他的推动下,全国兴起了修建佛寺的风潮,据统计,这次修建的佛教寺院共有五百多座,这些宏伟华丽的寺院中居住着十几万的僧人和尼姑,拥有巨额的财产,朝廷还不能轻易征税,因此给梁王朝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梁武帝自己也被困在寺庙中活活饿死。梁武帝本人推崇佛教,本为加强自己的统治,自己却深陷其中,不免有些得不偿失。

三、杜牧的这首诗歌,与当时晚唐的时局有何关联?

杜牧之所以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建造的佛寺,既是因为他本人在游览江南风景时,看到了这些古老的寺院,也是因为唐朝中晚期的社会形势。唐朝在历经安史之乱后,虽然大半疆土犹存,但已经是残垣断壁,无力应对来自外族的挑战,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百姓们的生活也日益艰难。

此外,由于官僚集团的党争日益加剧,皇帝开始逐渐失去权威,因此他们开始借助宦官之手夺回自己的权力,却又造成了宦官的专权,最终导致唐朝覆灭。

唐朝中晚期的混乱局面,虽然不及魏晋南北朝,但也给佛教的兴盛提供了不错的土壤。因此在这一时期,有很多民众选择皈依佛教,但唐朝的当政者却不是梁武帝,他们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一番大作为,以恢复大唐盛世。会昌五年(845年)七月,为了减少佛教僧众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唐武宗下诏禁毁佛教。

作为一位尊孔大家,杜牧自然和韩愈一样,反对佛教在民间的盛行,当他得知唐武宗开始灭佛时,他还特意写了一篇《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以示对这一政策的支持。由于这篇文章写于唐宣宗时期,因此杜牧写作这篇文章,也有劝谏唐宣宗不要盲目推崇佛教之意。

作为一位臣子,杜牧也是从维护国家秩序的角度上反对推广佛教。因此《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是意在讽刺梁武帝因信奉佛教而荒废政事,最终身死国灭之事。

回答完毕,请采纳。


滢月斋


“江南春景,描写莫尽,能以简括,胜人多许”,这是清代文人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中,对杜牧这首《江南春》所作的高度评价。这首七言绝句以寥寥二十八字,写尽了江南春色的无限生机与风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写于公元833年,杜牧拜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途中。杜牧在牛僧孺的推荐下担任推官一职,后转为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的掌书记。这首《江南春》,从一定程度上,成为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意开端。

尤其结尾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被历代所传颂。诗人将庄严肃穆的南朝古寺笼罩在朦胧迷离的江南烟雨之中,传达出一种幽静深邃之美。在烟雨的笼罩下,这份穿越历史风尘的沧桑之感,变得更加深婉绵长。

清代范大士就曾评论,“‘四百八十寺’,无景不收入结句,包罗万象,真天地间惊人语也。”因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并不是单纯的歌咏江南春景之作,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要充分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深刻内涵,必须要掌握以下相关历史背景:

其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始于先后四次“舍身入寺”的梁武帝。

作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创立者,梁武帝萧衍历来以明智神武的文武全才流传于后世,更因沉溺佛教而名闻于古今。为了皈依佛门,梁武帝曾先后四次“舍身入寺”,不仅身体力行遵守清规戒律,而且颁发《断酒肉文》约束僧侣。

在梁武帝对佛教的大力推崇下,佛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郭祖深曾云,“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而据后世统计,南朝萧梁时期佛寺数量达到鼎峰,多达2846所。

梁武帝如此大兴土木,造成的恶劣后果远不止劳民伤财那么简单,甚至到了殃民祸国的悲惨境地。杜牧在散文《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梁武帝“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

事实上,也正因为梁武帝潜心修佛,不问政事,导致了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被囚于建康台城之后,年事已高的萧衍忧愤交加,从此卧床不起,于公元549年撒手人寰。足以见得,杜牧笔下的“四百八十寺”,饱含了兴衰之感。

其二,“多少楼台烟雨中”,感于晚唐皇帝的佛教误国。

作为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杜牧目睹了唐王朝的逐渐衰落。不仅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还有皇帝们对于佛教的一味沉迷。从唐宪宗开始,到唐穆宗、唐敬宗和文宗几任皇帝,佛教成为他们寻求长生的寄托之地。

因为先后几任的虔诚事佛,以韩愈和杜牧为代表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运的衰落充满了忧虑。唐宪宗时期,韩愈因为《谏佛骨表》,险些丧命。杜牧后来在《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中,借助唐武宗之言深痛恶绝地指出,“穷吾天下,佛也”。

从唐文宗时期就曾发觉的“吾民尤困于佛”,到了唐武宗才开始大刀阔斧的毁佛行动。从《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可以看出,杜牧反对这种佛教误国的荒唐行为,支持唐武宗“拆寺庙而建南亭”的行动。

因而杜牧写下这首《江南春》的时候,已经看透了皇帝佛教误国的本质。从“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可以看出杜牧笔下的“四百八十寺”,绝非夸张之辞,事实上有过之而不及。

所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包含以下深刻内涵:

其一,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皇帝佛道误国的忧虑。

作为“竟陵八友”之一,梁武帝萧衍文武双全,创建了南梁,亲自书写《春秋答问》。在建立政权的初期,梁武帝也可谓兢兢业业,五更天就起来批改奏折。而晚年沉迷于佛教之后,大兴土木,广建寺庙,弄得民不聊生。

杜牧面对晚唐皇帝的佞佛之举,对王朝的兴衰充满了忧虑,对百姓的苦难饱含同情,从“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到“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杜牧深陷“民尤困于佛”的焦虑之中。

在杜牧诗意的笔触之下,将这种忧国忧民的深情,隐匿在江南的烟雨之中。“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把这份沉重的家国情怀,化为朦胧迷离的烟雨,让人感伤,令人沉迷。

其二,以史为鉴,抒发了诗人的历史兴亡之感。

“六朝旧事随流水”,南朝历来是文人墨客寄予历史兴亡之感的感兴之物。杜牧赶往扬州途中看到繁花似锦的江南春景,难免想起昔日南朝的昙花一现。这些在烟雨笼罩中的四百八十寺,就是曾经辉煌与衰落的见证。

“多少楼台烟雨中”,将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之感,演绎得蕴藉而悠长。这四百八十寺在烟雨的笼罩之下,多了几分朦胧,少了几分肃穆。如清代黄生所言,“曰‘烟雨中’,则非真有楼台矣,感南朝遗迹之湮灭而语,特不直说。”

杜牧在这烟雨迷蒙的江南春色中,联想到了晚唐的低迷之气。那是宦官专权的无奈,那是藩镇割据的忧伤,那是佛教误国的痛恨。诸多感情夹杂在一起,汇集成“繁华事散逐香尘”的兴亡之叹,湮没在楼台烟雨之中。

其三,寓情于景,传达了诗人深婉蕴藉的江南情结。

江南,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思想审美化和人生理想化的诗意载体。此次杜牧奔赴扬州,即将开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流人生。在《江南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江南美景特有的万种风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从动静结合和色调错综的角度,描摹出江南春日里的灿烂旖旎。山水相绕,莺啼酒香,颇有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繁华绮丽,让人心神荡漾。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抓住了江南春景里最富特色的景物特征,描摹出令无数人神往的朦胧之境。这种深邃幽美的境界,也只有江南烟雨才能传达地如此深婉别致,勾起文人墨客的归隐怀旧之思,正是其江南情结的流露。

总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朦胧迷离的江南春景背后,蕴含了对佛教误国的忧患和对历史兴亡的慨叹。而经过岁月的洗礼,这句诗已经成为江南美景的代表诗句,传达了与无数古代文人共有的江南情结。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只有对江南美景饱含深情的人,才能写出被历代所传诵的经典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摇曳的不只是杜牧的浪漫深情,还有穿越历史而历久弥新的写意诗情——能不忆江南?


此笺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并且也写出了江南广阔、深邃和迷离,如若引申,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切皆过眼烟云,人生感悟。

诗作者思想背景下的产物

杜牧(803年-约852年),晚唐诗人,跨越了唐顺宗(806结束)、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859结束)7个王朝,这些皇帝中,除了唐武宗之外,其他帝王皆提倡佛教,特别是唐宪宗当政时,更是一心事佛,当时韩愈看到如此偏激的做法对国家不利,更上书《谏佛骨表》、险一点被宪宗斩了性命。

因为一心事佛,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杜枚作为有见识的文人、官吏,不是看不到这一点,从思想的深处也是反对一心事佛。在这首诗里借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达做事要有个度,不可过犹而不及,从这一点来说,杜牧的时代佛教的恶性发展,触之国家之根本,也流露出作者对佛教发展的担忧。

前面说到唐武宗,在位六年,从一即位就开始进行了灭佛的活动,历史上的会昌法难就是其在位时进行的。

这首诗所作的年代,也正恰其时,也是其放逐外地的时间,从中可以反映出诗人对佛教的立场。

诗作者对南朝无休止崇佛的感慨

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朝是佛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此人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在位时间之长所不多见的,前期治理国家多有政绩,萧衍博通文史,为“竟陵八友”之一,但在晚年,因为年事增高,逐渐怠于政事,开始沉溺于佛教。一生曾四次舍身出家,群臣多次用巨资将其赎回。可见对佛理迷执迷程度之深,如果是一人倒情有可原,但对于一个国家用如此方法崇信佛教,凌驾于国家之上,就太不正常了,广建佛寺,不听劝谏。到底建了多少座寺院,人们也没具体的统计过,四百八也就是一个虚数,表示太多。

萧衍深于佛法研究,从《大般涅槃经》中找到理论根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汉传佛教形成也就从此走上了吃素传统。

古印度禅宗二十八代祖师达摩来到中原后,南朝梁武帝萧衍召见达摩,问其功德如何,达摩说,无有功德,只是人天小果而已。话不投机,萧衍不再理会,达摩亦无趣而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太清二年(548年),发生了“侯景之乱”,有趣的是,萧衍对侯景侃侃而谈,倒吓得侯景汗流夹背,最后萧衍对侯景说:“你有忠心于朝廷,应该管束好部下,不要骚扰百姓。”,有趣的是侯景诺诺应之。但后来萧衍被囚禁了,不管如何心里也算是窝囊死了,终年八十六,这个年龄,别说在古代,就是今天也算是高寿了。

你说南朝梁武帝萧衍如此崇尚佛法,结果却是这个结局,且不说因果循之理,就单单对国家而言,若没有个限度,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杜牧以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达对南朝的惋惜和对梁武帝萧衍的嘲讽。

无论韩愈也好,不是杜牧,他们并不是为反佛教而为之,而是从国家的角度考虑,要求一个适度。实际上他们晚年都和僧人有过密切的交往。

对江南美景的赞叹

诗人对佛教在国家层面的不良影响,并不影响诗人对佛寺文化和建筑的思考和欣赏,如“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等,都表达了作者的一种留恋欣赏的情趣。

当然这首诗也是一幅对美景的描述,然而对景色的欣赏的同时,也肯定会浮起对历史感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者就是随感而发,而我们后人的解读可能是多此一举了。

总之,一人一诗,有共鸣,亦有独立之感悟。


佛学漫话


谢谢,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

这是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里的诗句,原诗是这样的: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色草长莺飞,山村酒肆,暮色烟雨中恍若又见重重楼台。

多年以来对这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一直念念不忘,不忘的不是那一川烟雨迷离,而是感觉恍然间就物是人非了。

梁武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和尚皇帝,他不但大肆建庙,甚至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梁武帝时期的盛况,据说当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侵蚀着这个曾经分光无限的王朝。而雪上加霜的是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成就,飘飘然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

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看来杜牧说的四百八十寺还少说了。

现实意义

凡事过犹不及,作为一国之君,更是如此。

历史上有成就者,都能够在黄老之间平衡,亦或在释道之间掌控。

迷道30年不临朝者万历,迷也罢,躲也罢,终究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历史是一面镜子,穿过重重烟雨,迷离中似曾穿越千年,又恍如昨日,许多折叠的影像为啥如此的相似呢!?

一家之言,欢迎探讨,评论。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