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富是谁,有怎样的发家历程?

黄蜂二师兄


山西是最神奇的地方,清代晋商盛行,乔致庸富甲一方,靠玉米霸盘起家,打开茶路,丝路,参与钱庄生意,达到“汇通天下”的宏志。


乔家大院正厅


女商人周莹重振吴家家业,具有期货意识,先花少量定金向棉农或丝农买下采购权,再与采购商谈价格,收钱再等收割时的结款,(现在房子也是这样卖的)被慈禧认作干女儿,是第一个建女子学校的人。
爱国女商人周莹


前几年海鑫集团前老板被杀,李兆会接任,同时娶了演员车晓,后来分手,炒股赔钱,集团也因为钢铁的下坡而一蹶不振。
演员车晓

大家都知道山西产煤,众多富豪都是煤老板背景,可是首富却是卖裤子的,他叫杨建新,身家261亿元,因为家庭贫困16岁就作建筑工人,后来卖水果,摆菜摊,89年做服装卖裤子,95年成立公司,陆续在全国建起1700家专卖店,还成立物流配送公司,面对网上网下激烈竞争,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转型跨境电商,公司改为“跨境通”。


跨境通老板杨建新

第二位是姚俊良,身家65亿,公司美锦能源,他爸爸就是著名的山西煤王姚巨货,13岁参加抗日,23岁就是书记,80年代带着两个儿子开始跑运输,84年开办洗焦厂,效益不好合伙人退出,苦苦支撑,直到承包租赁站台,才开始走上正轨,贷款买下两百多节车皮,成为山西首富,后来借壳上市,公司定名美锦能源,他免费铺管道送暖气,新建学校,给当地办了很多好事!
姚巨货长子


姚俊良

其它富豪还是1)本省特点煤炭,2)通用行业房地产和制药,3)第三就是成为上市公司,身价大涨。第三位吕中楼,沁和能源,55亿。第四位闫琦,鹿回头地产,50亿,第五位张三货,昌通地产,47亿,第六位李安平,振东实业,医药和石油,45亿。


黄蜂二师兄


1、山西富豪榜

山西的首富是百圆裤业的杨建新、樊梅花夫妇,财富总额131亿元,

美锦能源的姚俊良排名第2,财富总额65亿元,

沁和能源的吕中楼排名第3,财富总额55亿元,

鹿回头的闫琦排名第4,财富总额50亿元,

昌通的张三货排名第5,财富总额47亿元,

振东实业的李安平排名第6,财富总额45亿元,

通达的远勤山排名第7,财富总额40亿元,

美锦能源的高反娥排名第8,财富总额32亿元,

美锦能源的姚俊花排名第8,财富总额32亿元,

美锦能源的姚俊杰排名第8,财富总额32亿元,

美锦能源的姚俊卿排名第8,财富总额32亿元,

美锦能源的姚三俊排名第8,财富总额32亿元,

美锦能源的姚四俊排名第8,财富总额43亿元,

永东的刘东良、靳彩红夫妇排名第14,财富总额20亿元。

2、山西首富杨建新发家史

杨建新曾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青年创业奖等荣誉称号,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中青企协常务理事、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山西省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太原市人大代表等职务

1969年出生。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杨建新便辍学了。16岁成为一名建筑工人,工作不到一年后他被迫赋闲在家。

1989年,经历了连续6个月的求职失败后,杨建新靠借来的500元钱和一张折叠床、一条绳子,在太原的大街上摆地摊卖起了裤子和袜子,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1998年创建山西百圆,

2003年创建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百缘物流,

2015年入列胡润排行榜山西首富。


互金圈


山西首富杨建新、樊梅花夫妇,2019年胡润中国百富榜排名472位,财富总额85亿元。

现在财富基本都是通过资本市场积累。

2014年,杨建新通过百圆裤业斥资10.32亿元收购跨境电商环球易购,而在此次关键性的收购完成之后,2015年百圆裤业正式更名为跨境通,之后公司先后通过参股前海帕拓逊等多家跨境电商领域优质企业,迅速成长为跨境电商龙头。

而随着公司的成功转型和业绩爆发,跨境通股价迅速攀升,市值在4年内增加了约15倍,从2014年初的20亿元左右到现在的300多亿元。

杨建新身价也因此暴增,被贴上了“山西首富”标签。2015年至2019年,杨建新连续登上胡润富豪榜。

与此同时,2016年9月份起,杨建新又悄悄开始布局当时并不热门的青松股份,并在2017年12月份成功控股公司,成为新晋实际控制人。其控股青松股份前后花费也约在10亿元左右。另一面,杨建新在跨境通“退”意明显,跨境通今年4月下旬公告显示,其将第一大股东地位和控制权让出。

杨建新高位套现。据统计,杨建新在跨境通减持套现将超过48亿元。

5月10日收盘,跨境通股价为19.74元,市值为305.43亿元;青松股份股价为11.30元,市值为43.61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跨境通和青松股份的体量不是一个级别的。但在杨建新玩转资本术下,未来青松股份或许会重现跨境通的套路。


太原追梦人


山西首富李兆会

李兆会(1981—),山西闻喜人,2005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任海鑫集团董事长。

发生在2003年1月的李海仓遇刺事件震惊全国,但同时这一事件也促成了家族继承又一范例的诞生。李兆会中断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回到国内继承了由其父亲一手建立的海鑫钢铁集团。作为中国煤矿大省的知名钢铁企业,海鑫集团2002年销售额翻了一番,达到27亿元,纳税1.2亿元,员工9200名。公司近期还拓展了一些非核心业务。李兆会是榜上最年轻的企业家,也是中国第一个因继承大笔财富而上榜的第二代。

2003年由胡润与国际著名传媒集团“欧洲货币机构投资”共同推出的首个中国内地富豪榜正式出笼。 2003年百富榜第19名:海鑫钢铁李兆会 供职机构:海鑫集团 职位:董事长 教育:大学(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商业) 主要公司:山西海鑫钢铁 公司总部:山西闻喜 主要行业:钢材制品 财富:24亿元[1]

2008年胡润百富排名,125亿元的财富让李兆会再次成为山西最年轻的首富。

李兆会-成长经历

2003年1月的李海仓遇刺,李兆会中断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回到国内继承了由其父亲一手建立的海鑫钢铁集团。 李兆会被迫开始了他的企业家生涯。他对家族给自己安排的未来没有丝毫准备,失去父亲的巨大痛苦更让他无暇他顾。某媒体采访时他曾说:“那天晚上,我在父亲的灵前跪了一夜,想了好多好多事情,想我今后该对这个家庭尽什么样的责任,该对这个公司尽什么样的责任……我不想做这个董事长,因为我觉得自己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不论是给我五叔、六叔还是辛书记,我都同意。”但是最终,家族利益决定了李兆会必须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位置上。

2003年2月18日,李海仓去世后的第28天,李兆会正式接班。此时,李兆会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家族权威的重新树立;二是企业商业模式的再造;三是企业管理文化的重新塑造;四是人才和管理队伍的培养。作为既是突然接班,又是中国“独生一代”接班的第一人,前面没有先例可鉴,后面没有“预备期”过渡。李兆会当时的感觉是:“当命运让我面对海鑫的资产,我深刻地领略到了父亲‘超越财富’的精髓。我感到,财富选择在我一个人身上,责任感是如此地强烈。虽然我可以让大家给我一定的时间,但我知道企业不会等人,市场也不会等人,只有尽最大努力去做……”

2003年2月27日,李兆会第一次外出视察,是由五叔和六叔陪同的。他们一行千里迢迢赶到福建宁德,与当地政府谈了钢厂立项问题,然后又到香港拜访了李兆会父亲的一些生意伙伴和一些机构投资者。这第一次出访,名义上是两位叔叔陪同李兆会进行外交访问,而实质上是李兆会在陪同两位叔叔进行外交访问。这种“主宾颠倒”的场面,使李兆会感到非常尴尬。他很快意识到不能老依赖叔叔“帮忙”,如此下去,自己永远也长不大。

2003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个亿,上缴利税超过10个亿,为当地财政贡献3个亿,成为历年来海鑫发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

李兆会2003年胡润百富排名,李兆会凭借24亿元的财富排在第19位。

2004年,李兆会真正掌握海鑫实权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抛出6个多亿的巨资进入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动作,也是一个超常动作,还是一个高难动作。

2004年11月12日,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356.89万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053.525万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据中色股份董事会透露,他们近半年来,到处寻找民生银行的买家,先后接触过为数不少的企业,最后因海鑫实业价格出得高,所以双方很快成交。民营企业参股银行的例子很多,大多是出于通过参股银行从而获得一个相对稳定便利的融资途径,但像李兆会这样愿意花费如此高价的例子却并不多见。截至2003年底,海鑫实业的净资产为18亿多,而他们给民生银行的总支付价款为6亿左右。

2004年11月18日,上海海博鑫惠公司从黑龙江富华集团手中获得华冠科技21.5%的股权,从而成为华冠科技第二大股东,华冠科技第一大股东是万象集团下属的万向三农,其持股29.95%。从上海海博鑫惠的注册资本构成来看,自然人周晓冬出资2000万,占11%的股份;山西海鑫实业出资16000万,占89%的股份。也就是说海鑫是上海海博鑫惠公司的控股公司。从公司的经营内容来看,他们除了从事一些进出口业务以外,主要是为李兆会在上海展开资本运作提供平台。上海海博鑫惠成为华冠科技的第二大股东后,其所处的地位非常微妙,第一大股东万向三农所持的股权为29.95%,万向三农长期以来一直在谋求对华冠科技的控股权,之前的10月26日,万向三农受让了富华集团6.2%的股权,随后富华集团又将剩余的股份给了万向。正当外界普遍认为万向将最终获得富华集团手中剩余股权的时候,李兆会闯了进来,由此在华冠科技的前两位股东名单上同时出现了两个知名民营企业家的名字——一个是鲁冠球,一个是李兆会。据了解,李兆会并不会进一步谋取对华冠科技的控股权,他目前的这番行为仅仅只是从一个战略投资者的角度做出的,同时也为万向三农做了一个配合性的运作。万向三农此前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29.95%,如果进一步则比例将超过30%,这样就会引发收购,而又无法申请豁免,因此他们引入了山西海鑫这样一个策略性的合作伙伴。

2004年,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同年,海鑫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

2004年8月,海鑫靠产品优势,凭竞争实力,在即将兴建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原材料招投标中逐鹿群雄,一举中标。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海鑫依据合同将为杭州湾大桥工程提供价值1.6亿元的优质钢筋。

从2002年到2004年,三年的时间里,李兆会还为海鑫2100名员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先后投资7200万元为员工建设了13栋住宅楼、31座小别墅,拿出347万元重奖贡献突出的人才,一次奖励10辆“帕萨特”汽车,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员工奖励的先河。另外,海鑫公司先后投入1200万元对员工进行培训,组织350名员工参加成人高考,输送120名员工到武汉科技大学深造,举办各种培训班380余次,受训员工达27000人次。

在迎接2006年元旦的前夕,李兆会安排海鑫副处级以上干部家属140余人先后分两批到西安乘飞机赴海南进行为期六日五夜的观光旅游。旅游期间,公司承担全部费用。

2006年1月6日,高线厂、鑫轧厂、炼铁二厂、焦化厂四厂顺利完成2005年全年生产任务,公司对上述四厂给予嘉奖,各重奖20万元。

2006年1月11日至24日,董事长李兆会亲自慰问了海鑫特困员工家庭,还给这些特困职工家庭送去了面粉、食用油和挂历等慰问品和慰问金。那几天,他们是冒着飞雪,顶着寒风,爬山丘,过小溪,把慰问品送到特困员工家里的。

2008年胡润百富排名,李兆会凭借125亿元的财富排行第一位。

李兆会-掌管海鑫经历 海鑫集团 李兆会掌管海鑫后,人们大都怀疑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是否有能力像他父亲一样,驾驶这条大船在惊涛骇浪的商海中破浪前行。但是,李兆会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只会在父辈树阴下乘凉的人。

SARS肆虐期间,李兆会带领人马,多次前往广西钦州,最终敲定了第一期投资80亿元的投资计划。据悉,到2007年,广西的这个新厂将形成500万吨钢产能,从而超过海鑫闻喜本部,成为海鑫钢铁业的主体。这是李兆会秉承海鑫集团“资产出晋”的大思路作出的最新决策。

李兆会还带领的海鑫集团在国内众多钢铁巨头的环伺下,以狂飙之势一举中标宁波与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1.6亿元的钢筋采购项目,从而成为这座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的钢筋独家供货商。

2004年10月,李兆会曾出手签署了两项股权收购协议,总金额超过了6.5亿元。10月18日,以海鑫实业为平台,李兆会与中色股份达成协议,以接近6亿元的代价,分期取得后者手中的1.6亿多股民生银行股权。为此,海鑫实业付出每股3.7元的收购价格,这也是到当时为止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同一周,李兆会又通过一家完全由其一手创立的公司,以近6000万的价格,达成了收购华冠科技21.25%股权的协议。

根据收购协议的安排,如果转让顺利,海鑫实业将分3年以现金支付收购民生银行股权款项,首期金额为1.59亿元。而在华冠科技的转让协议中则约定,股权过户7天之内,海鑫方面一次性支付现金5797万元。

2005年,在全国钢铁行业供过于求、钢铁价格不断下跌的不利形势下,李兆会带领海鑫集团广大员工依然创造出了年销售额80多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的好成绩。李兆会在2006中国富豪榜400名富豪中位列第56名,仍然是百富榜上最年轻的企业家。李兆会还是第二届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候选人,所在企业入围2005年度山西省民企百强。

2007年7月1日至9月30日,海鑫实业分别买进中国铝业、益民商业、华电国际、兴业银行等多只股票。

2007年10月22日,原南方证券持有银华基金21%的股权拍卖结束,海鑫集团以11.8亿元的价格拍得。注册资本1亿元的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原南方证券作为发起股东出资2100万元,据此计算,海鑫集团此次买入的溢价为56.19倍。2008年6月16日该股权转让事宜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批准。

李兆会-人物评价

成绩

2002年1月,李兆会从父亲李海仓接手海鑫钢铁集团,担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兆会在巨大的压力下重振父辈事业,以超乎想象的成熟以及良好的发展潜质,取得显著业绩:

2003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为当地财政贡献3亿元,成为历年来海鑫发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2004年,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同年,海鑫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

2004年8月,海鑫靠产品优势,凭竞争实力,在即将兴建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原材料招投标中逐鹿群雄,一举中标。据2009年9月5日发布的2009中国企业500强,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以120.0585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列500强名单第444位。

李兆会在担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以后,还为海鑫2100名员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先后投资7200万元为员工建设了13栋住宅楼、31座小别墅,拿出347万元重奖贡献突出的人才,一次奖励10辆“帕萨特”汽车,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员工奖励的先河。另外,海鑫公司先后投入1200万元对员工进行培训,组织350名员工参加成人高考,输送120名员工到武汉科技大学深造,举办各种培训班380余次,受训员工达27000人次。

评价

人们不相信李兆会有那么大的能耐——接班三年,就把李海仓留下的小海鑫变成了李兆会的大海鑫。然而,接触过李兆会的人又有另一种说法,他们认为:李兆会是一个很有“爆发力”的人,他的接班,与鲁冠球、茅理翔的儿子接班不一样,他们是在正常状态下接的班,享受着“扶上马,送一程”的优厚待遇。而李兆会是在非正常状态下突然接的班,什么准备都没有就上任了,继承的难度比鲁、茅之子大得多。也正是这种特殊的接班,才使李兆会有特殊的动力。用辛存海的话来说:“李兆会绝不是糊不上墙的刘阿斗,如果说他还是个孩子,那么,他是孺子可教!李兆会虽然只有20多岁,但他已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澳大利亚上过5年学,大学所攻专业是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正好与管理海鑫对路;李兆会从小受到李海仓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经过集团高层的反复考察,他具有前董事长某些闪光的品质。其实,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企业家人格修炼的过程。

从官方角度看李兆会,他确实是一个成长很快的董事长,而且是一个有能力有个性的董事长,还是一个能集中集体智慧而进行决策的董事长。从这一点出发,李兆会进入资本市场并非“炫富”,也不是赌博,而是理智的选择,也是代表海鑫利益所作出的决策。据说,李兆会进入两家上市公司,都没有成为控股股东,他的目的和野心何在,海鑫没有向任何媒体透露。而有人猜测,李兆会收购万向三农的股份是因为他在为挺进资本市场、开展多元化经营做一些试探性动作,所以首先要学习一些经验,而在资本运作和实业运作上都有着成功经验的万向集团无疑是李兆会最好的学习对象。[2]


美丽晋州


山西的富翁多如牛毛,深藏不露。记住,山西人会过日子,有商业头脑。现在上了榜的老板也是不想让全国人知道他们有钱,因为山西人向来务实低调。


二鬼365


我连我村里的首富是谁都不清楚,山西?山西有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