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神"學霸:從小愛玩遊戲,專業第一保研名校,進微軟實習,世界競賽排名第一!

從大一開始參加各類競賽,榮獲各類獎學金,以綜合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保研

四川大學計算機專業"3+2+3"項目,研究生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論文12篇,其中9篇在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這是川大學子劉大一恆在校期間所取得的成績,目前他正在北京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本期推送,一起來認識這位優秀的學術大佬!

四川

所有最好的安排,都從玩遊戲開始

學習計算機專業,是劉大一恆從小到大的願望。而這個願望,是從小接觸計算機玩遊戲開始的。"小學二年級時,家裡買了電腦,一到週末,很多小夥伴們都到家裡玩。"

四川

中間握鼠標的為劉大一恆

那時,他很喜歡玩一款遊戲,其中有一個關卡,需要通過文字解密來確定12345這五個數字的排列順序。而當時只有8歲的他,連遊戲裡的文字都認不全,卻想到了通過"暴力枚舉"的方式破解。胡亂嘗試了很多組合都沒有解開密碼之後,他想到了用草稿紙記錄下嘗試過的密碼以防止重複嘗試的方法。他按照"字典序"的排列方式一個個地去試,最後試了約100次,終於破解了密碼。這一無心之舉,為劉大一恆爭取到了"自由"玩遊戲的機會。"爸爸在看到我寫滿有規律數字的草稿紙時特別驚訝,認為玩遊戲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從此就很支持我玩遊戲。"

高考時,劉大一恆的每個志願填寫的都是計算機專業。"我很幸運,來到了川大,在這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至今,遊戲仍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個人接觸過很多類型的遊戲,比較喜歡RPG、策略類遊戲和MOBA類遊戲。"

興趣+主動,在競賽中成長

四川

本科時參加微軟創新杯中國區總決賽

從大一開始,劉大一恆便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競賽活動,先後獲得ACM程序設計競賽、"挑戰杯"、"微軟創新杯"等省級國家級獎項十餘項。而他說自己參加競賽,只是因為興趣,"我享受在比賽中挑戰自我以及和隊友們一起奮戰的過程,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大大小小的比賽中,最後的ACM"退役賽"讓他印象深刻。2015年9月,劉大一恆大四剛開學,參加了ACM-ICPC程序設計亞洲區域賽(瀋陽站)。當時,他剛剛以專業第一的成績保研計算機專業"3+2+3"本碩博連讀,"雖然是大四,其實相當於研一,所以今後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經歷投入到科研中",因此他稱這場比賽為自己的"退役賽"。

為了這場比賽,劉大一恆團隊準備良久。從大一下開始接觸ACM並利用假期練習,到大二上進入學校的ACM集訓隊,劉大一恆訓練了兩年多的時間。

四川

這場比賽吸引了全國乃至部分國外近200支高校隊伍參賽,要求以三個選手為一隊,使用一臺電腦現場編程,在5小時內解決10個難題,耗時最短且解答最多的隊伍勝出。最終排名進入前10%的隊伍可獲得金牌,排名20%以內的隊伍獲得銀牌。"我們在比賽中一度處於全場第5,拿金牌很有機會。但最後還是因為一些細節失誤以20多名的成績結束比賽,只獲得了銀牌。"說到結果,劉大一恆有些遺憾。但他覺得在ACM集訓隊訓練的那兩年,為之後的研究生學習打下了堅實的代碼基礎,對科研非常有幫助。

好奇+堅持,論文是最好的獎勵

從接觸遊戲開始,劉大一恆對計算機就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直到現在,劉大一恆也時刻保持在專業領域的好奇心,去探索更深層次的問題,查文獻、提出解決方案。但他也認為,好奇心是認知和探求的第一步,堅持才是在反覆失敗的科研道路上仍繼續前進的重要力量。"我導師教會我很重要的一點是,只要深入堅持做下去,一定會有收穫。"

四川

其實在研究伊始,劉大一恆便遇到了一個大困難:研究大方向與導師一致,但感興趣的小方向處於"尚未開發"的狀態。劉大一恆的研究方向是自然語言生成,他所在的實驗室之前沒有專門做這個方向的老師和師兄師姐們,在幾乎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他在研究起步時便遇到了困難。"比如選題上少有參考,實驗、代碼、數據等都得靠自己摸索,研究的切入點也主要靠自己嘗試和探索。"

中途,他也曾想過放棄。"完成第一篇論文後,我發現斯坦福已經有人做了和我相似但卻做得更好的工作。"這個時候,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但是我的導師一直鼓勵我堅持下去,這一堅持,就快四年了。"

四川

劉大一恆與導師呂建成教授

最後,劉大一恆在該領域發表了數篇論文,並在頂級會議ACL上發表文章。這是川大學生第一次在該會議上發表論文,該論文更被四川省計算機協會(SCF)評選為2019年年度優秀學生論文。

在一次次失敗中,劉大一恆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12篇論文,在國際頂級會議期刊AAAI、ACL、TASLP等發表9篇論文,並先後受邀前往溫哥華WCCI、佛羅倫薩ACL、新加坡國立大學、微軟亞洲研究院等國際會議和機構作學術報告和學術交流。

四川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多媒體實驗室交流期間

世界級競賽排名第一

除了高強度的做實驗、寫論文,劉大一恆平時還喜歡寫"知乎專欄"。研一和研二期間,他開始在知乎寫"揭開知識庫問答KB-QA的面紗"的專欄文章,至今已更新13篇文章,文章多次被AI領域TOP5公眾號轉載,累計閱讀量超20萬。

四川

去年,

劉大一恆團隊在Google AI舉辦的世界性競賽Natural Question上排名世界第一,超越IBM、Google、MSU等研究團隊。對這一成果,劉大一恆很謙虛,"這個比賽還沒有結束,且是實時排名,雖然我們團隊目前排名世界第一,但不知道哪一天就會有人超過我們,所以要不斷努力"。

研究生期間,劉大一恆有70%的時間都在做科研,他認為應該趁著年輕,努力奮鬥,不負韶華。但同時他也注重生活體驗,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累了的時候,喜歡玩玩遊戲,看看電影,唱唱歌,運動一下,和大家一樣,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生。"

未來,他期望能繼續做學術。科研上,他希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一些對人們生活、對世界發展有意義的事情。


關注"四川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四川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