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四气五味划分法与“科学”的成分划分谁更科学?

太极针灸666


我们现代人不能做科学的奴隶 ,科学是一种思维方法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讲究实验验证、理论逻辑自洽,这很好,但依然不能解决世界宇宙的一切。



中医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几乎伴随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里面有很多假设的理论,以及实践的纠正过程 ,是形而上的学问。在远古时代,人们追求形而上,认为这是道之所在。比如经络学说,人们并没有从解剖学发现这些经络,但是人们总结了很多组与不同脏腑有关联的穴位,把每一组连成线,就称之为“胃经”“胆经”等;医者进一步发现“离穴不离经”,虽然推拿按摩不一定在准确的穴位上,但只要遵循经络走向效果依然不错;但针灸就力求穴位准确、深度力求“得气”、捻转注意补泻。现代研究发现,同一经络上较远的两个穴位之间导电性,比相邻更近的不同经络上的穴位之间导电性更好;研究者推断经络可能是“没有管道的体液循环系统”。


四气五味,是中医治疗疾病用药依据,比如热者寒之,病人胃热反酸用苦寒的药给予纠正;再比如病人受寒寒邪在表,用温热的发汗的药驱赶寒气。中医以药物之偏纠正身体之偏,是朴素的直观思维。

化学成分古中医当然没有,按照传统理论也不需要具体成分,大而化之是传统医学的特点,难道应该苛责古人不科学吗?不科学也能解决问题。

现代中医也在与科学结合,包括成分化验,比如人参主要成分是人参皂甙,叶子里人参皂甙含量更高但无效,还要继续研究所以然。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里面治疗疟疾用青蒿榨汁单味药启发,从中提炼出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很好。中医大夫还是会遵循古代的理法方药治病,但不会拒绝中医药的研究成果;下次碰到疟疾患者,一定直接用屠呦呦的青蒿素解决问题。



中医不会拒绝精准医疗,但有时候没有精准的特效药,也可以循证治疗;比如这次新冠肺炎,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中医药出马发挥了巨大作用,对轻症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转化成重症的很少很少,有的方舱医院全都治愈没有一个转化为重症;意大利如果有中医,能死那么多人吗?张伯礼院士说,在武汉疫情救治中,中医药是慢慢发力的,刚开始只发出三千份(有的病人拒绝),后来发现服药的病友有效果,其他患者才要求服用中药,后来几乎都用了中医中药;武汉抗疫前线中医中药参与率达到90%。


云端美


你认为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啥叫“四气”和“五味”:

”四气”者,“寒丶热丶温丶凉”(还有个“平”);

“五味”者“酸丶甘丶辛丶苦丶咸”也。

”四气”合“春夏秋冬”四季也,冬寒为”极阴”;春暖夏热,夏热为”极阳”,秋渐凉。故而“寒凉”属阴,其病表现为“阴症”;春温夏热,属阳,其病表现为“阳症”。故而“阴症”用药“温热”之,而“阳症”则用“寒凉”之药。这如同,冬天加衣服,夏天脱衣服那么简单丶直观丶感性丶粗旷。“科学”么?

”五味”就是用”舌头”上的”味觉器官”能感知的感性判断。“酸味”都懂吧,不解释。”甘”味即“甜味”也,简单说就是“糖”,是生理代谢所必须的“营养要素”之一,包括“葡萄糖丶果糖丶多糖”,多糖即“碳水化合物”(这都是现代医学概念了);

”辛味”即“辣味”也,辣椒是其代表。咸味,即“盐”,”苦味”也不解释了。

现在开动你大脑想想看,”苦味”就一定“清热丶凉血丶拨毒丶除湿”么?”咸味”是不是入”肾”呢,尝尝你的泪水丶汗水是不是咸的?所谓“苦入心”丶“咸入肾”丶”甘入脾”丶”辛入肺”依据在那?这不荒唐么?两千年前的古人认知有限,这可理解。可一代人一代人就一直沿习传承,无一质疑和进一步探索研究就难以理解了。

今天的当代部分人,能接受“数学丶物理丶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能接受现代科技产品如“汽车丶火车丶飞机”却不能认同样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就令人费解了。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中西医”之争与“科学”与否无关,而是“利益悠关”。现代医学的进入和发展,打破了“传统中医”数千年的“金饭碗”,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处于困境,而又不思改进,这就象“癌症”无救了。

抱歉,我只是讲点实话。


资料完善度低


四气五味只仅仅是中医初分析的一个方法,而不是定论,真正的定论法是临床多方面证实的属性。要说到“科学”,从临床治疗结果效应来讲,中医的属性定论法是最科学的。今天的中医人是否学会懂得掌握中药属性定论法,本人就不敢在此恭维了,因为书店里的所有关于中药书里都没有属性定论法得出的每味药物的功效论述。所以,现在的中医不完全懂得用好中药,发挥出中医临床治疗的特有威力。


大树55523


这个划分对比强烈。

中医是从气划分,西医根本不知道何物为气,也观测不到。

简单讲,生命就是靠气活着,气一散人就没了。。

但人体还是那个组织,怎么解释?


七月有大雨


一个陈旧落后时代的无量化产物,科学二字又从何能扣在自己头上。


用户8077005654304


各有千秋吧!中医是实践科学,所谓四气五味,是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上升到理论总结而来的!

中医是实践科学,那些认为中医是骗人的,如方舟子之类的人,根本就不懂中医,不了解中医。

中医能治好病,甚至治好了很多西医都治疗不了的病,本身就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中医的伟大!

本次新冠疫情,更加证明中医药功不可没!

西医也是科学,更加强调微观,强调局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然不是说西医不好,肺结核的治疗,就是西医的功劳,肺结核又叫肺痨,在古代那可是不治之症!可是西医把它拿下了!还有治疗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抗生素,也是西医的功劳。

所以中西医各有优势,应该互助互补才是大势!





老魏谈药


中医的四气五味只是里面很小的一丢丢。



德医堂


四气五味划分更科学


吉普神鹰


一样科学。


范龙涷


不管中医西医还是什么地方的医术,只要能治好病就是科学,而不是一套冠冕堂皇的、看起来高大上的说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