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跨界戰疫顯擔當,科技關懷驅動健康升級

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醫療物資一度全線告急。連日來,不少汽車企業改建生產線,加班加點生產口罩、負壓救護車的緊急跨界行動,獲得廣大網友一致叫好,“國家需要什麼就製造什麼,汽車人太讚了!”在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中,汽車業是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全國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80%。既要積極抗疫,又要復工復產,遭遇雙重壓力的汽車行業,如何危中求機破冰迎春?

3月20日,由央視網出品,央視網、央視創造傳媒聯合制作的“抗疫”特別節目《經濟戰疫·復工》上線第四期。主持人鄒韻連線對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葉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共同探討在生產、銷售難度驟升的當下,中國汽車企業逆風而上的突圍與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我們要做戰士”!

疫情伊始,承擔起患者轉運任務的負壓救護車一度短缺。針對全國各地醫護一線的迫切需求,各大車企紛紛投入科技戰“疫”,迅速組織研發和生產。國家工信部要求長安汽車江鈴集團在2月5日之前提供40輛負壓監護型救護車,用於重點疫區的疫情防控。

“時間確實是非常緊,但是‘疫情就是命令’,沒有任何藉口”,據葉沛介紹,長安汽車旗下的江鈴汽車股份在第一時間發出了“我們要做戰士”的動員書。隨後,3000多名員工義無反顧放棄休假,返回崗位。

“汽車人”跨界戰疫顯擔當,科技關懷驅動健康升級

2月1號,首批生產的兩輛車,交付到火神山醫院一線開展工作。數量雖然不多,過程實屬不易。疫情期間,汽車企業首當其衝的挑戰就是供應鏈“斷點”。

“我們的配套企業不光是全國,實際上是全球。汽車就是你缺一個環節、缺一個零件,人員到得再齊,它也是動不起來的”,葉沛表示,一輛車就涉及到200多個生產廠家,以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舉足輕重的武漢為例,“我們有一些二三級的供應商,它確實沒有辦法進行生產,我們就找其他廠家來進行階段性的生產代替。在各個地方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積極協調上下游,保證整個產業鏈的運轉。”

“汽車人”跨界戰疫顯擔當,科技關懷驅動健康升級

2月5日,長安汽車將53輛負壓救護車交付到一線,超量完成任務,後續又接了4000多輛的生產需求,同樣是不惜代價、不負使命。

作為一家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長安汽車在本次疫情中最深的思考就是“擔當”。葉沛說:“國之長安,責無旁貸。要有社會責任感,要在特殊時期衝鋒在前,拉動我們經濟的快速恢復、快速發展。”


“線上賣車”風乍起,4S店長變“網絡主播”

一般而言,每年春節都是汽車銷售的淡季,今年加上疫情的影響,難上加難。

“在疫情出現之後,2月份整個的銷量下滑接近80%,銷售收入也有幾十個億的下滑,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利潤”,據葉沛介紹,長安汽車在今年1月還出現了銷售13.5萬輛的開門紅,但疫情對企業的衝擊,在2月顯著顯現。

“汽車人”跨界戰疫顯擔當,科技關懷驅動健康升級

消費者到店購車意願普遍下降,不少品牌對此快速反應,將銷售陣地從線下搬到線上,直播帶貨、VR看車等方式成為潮流。《經濟戰疫·復工》節目展示了一段長安汽車銷售人員變身“網絡主播”的工作場景。“寶寶們,你們的範夢又上線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車有空氣淨化系統……你如果擁有了長安車,就像置身於大森林當中”,如此活潑的交流方式,讓不少消費者為之心動。範夢本是一名“直播小白”,作為店長,她在本次疫情期間轉變思路、積極學習,直播需要的所有物料、腳本都由她親力親為。通過在線直播,她收到了不少銷售線索。

“汽車人”跨界戰疫顯擔當,科技關懷驅動健康升級

一場疫情,讓各大車企的金牌銷售紛紛走上了“網紅主播”的轉型之路。“疫情讓所有人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發生轉變,我們現在就是把線下活動線上化了,這樣的推廣方式並不比線下的效果差”,據葉沛介紹,長安汽車在直播上已是全員動員,2月份乘用車的實銷量為1萬臺,都是通過在線渠道銷售出去的。3月10日,長安汽車L3自動駕駛量產體驗在重慶舉行,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也化身主播,親測自動駕駛。

在消費者端,身為網絡“原住民”的90後已成長為購車的生力軍。疫情倒逼車企作出的變革,某種程度上也順應了年輕消費群體在服務和體驗上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

數據顯示,中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還遠遠沒有飽和。白景明教授認為:“疫情對中國經濟或者說對汽車產業的衝擊是一種短期的衝擊,中國的汽車需求特別是居民的汽車需求,實際上還是處在擴張階段,如果這個基本面變了,你再改變銷售方式它也賣不出去。疫情來了以後,它對我們汽車產業的發展影響是深遠的,哪個企業能夠率先轉變,哪個企業生存的空間可能就更大。”


“健康車”成新時尚,人文關懷驅動產業升級

2月下旬,長安汽車在線直播兩江工廠復工後第一批整車正式發運,引來8000多萬網友強勢圍觀。

大家看到的是什麼?是超過90%的高自動化率!現場不需要人挨人的密集型勞動,700餘臺揮舞機械臂的機器人,從事著焊接、衝壓等汽車工序。高自動化、高智能化的生產,大幅降低了疫情防控風險,也顯示出極強的效率優勢。

在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銷售的幫助下,長安汽車目前的復工復產比例已達92%。科技戰“疫”中,如何將大眾對健康的需求落實到汽車性能之上,也成為各大車企探索的方向。

“汽車人”跨界戰疫顯擔當,科技關懷驅動健康升級

為汽車“裝口罩”的“N95健康車”順勢而生。據葉沛介紹,這種面向終端零售客戶的車輛,通過加裝PM0.1級的過濾器,實現對車內環境殺菌、殺毒的智能防控。此外,針對體溫監測的市場需求,長安汽車還通過對已有車型進行改造,推出熱成像防疫車,可以實現10米的無接觸、移動式遙感測溫,嫁接AI技術、雲端技術的支持,能夠進行多人同時檢測,對體溫異常者做到“秒識別”。

“汽車人”跨界戰疫顯擔當,科技關懷驅動健康升級

汽車不僅是代步工具,還是十分重要的生活空間,本次疫情對大眾衛生觀念帶來的巨大沖擊,刺激著車企積極對接需求、主動轉型。在白景明看來:“汽車能夠自動測溫或者自動消毒的功能,可能已經是一個很強的需求了,這要求我們進行產品功能的更新,這個趨勢也許會不斷強化。”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經濟保衛戰當中,科技不但助攻復工復產,更為企業增效賦能。如業內人士所說,疫情能改變的,只是當下車市的節奏,而不是未來車市的信心和方向,“復甦”之後,一切必將沿著之前的市場慣性加速調整,馳騁出一片新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