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鄲城中醫院:醫共體把“手術檯”搬到鄉村群眾"家門口"

周口鄲城中醫院:醫共體把“手術檯”搬到鄉村群眾

3月24日,鄲城縣第二醫健集團縣中醫院專家團隊協助巴集鄉衛生院救治一名下肢開放足損傷患者。與一般的“120”急救不同,這場救治行動得益於我集團醫共體建設工作為患者提供的“綠色通道”。

患者,張某,男,64歲,巴集鄉曹集行政村人。因下肢開放足損傷,到巴集鄉衛生院就診。由於患者年紀大、病情急,巴集鄉衛生院人員技術能力有限,接診醫師告知需到縣級醫院進行手術。患者家屬說家庭困難,各項開支大,請求能不能讓專家到下面開展手術。接診醫師報醫共體辦公室聯繫集團總院,集團總院立即組織幫扶專家團隊。晚9點,以集團總院副院長於祖河、骨科主治醫師王鑫和巴集鄉衛生院外科主任楊志遠、外科副主任王山嶺的協助下,成功地為張某行肌腱吻合、神經探查、趾骨骨折內固定術。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恢復良好。

周口鄲城中醫院:醫共體把“手術檯”搬到鄉村群眾

經鄲城縣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鑫介紹:這類手術是有一定的風險和難度的,我們考慮病人各方原因,在有限的條件下開展手術,既能讓群眾在家門口看好病又能少花錢,充分體現了我們醫改的初心。雖然辛苦點,但是幫助更多的群眾,我感到非常高興。現在基層服務條件提升了,像四肢骨折及關節內骨折的治療、膝關節骨病的矯形及髖膝人工關節置換等這類手術,只要我們傳幫帶以後在基層衛生院都能開展。

此次手術是鄲城縣第二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推行“醫共體”建設的一個縮影,也是“醫共體”惠及群眾的最直接體現。今後集團總醫院會發揮技術優勢、科教優勢和人才優勢,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技術水平,方便當地群眾的就醫,切實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努力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疑難危重病再轉診”的就醫新模式,讓群眾能就近便捷地就醫,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