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基金业绩败北,拖累《原则》也被嫌弃?


桥水基金业绩败北,拖累《原则》也被嫌弃?

Photo by Anthony DELANOIX on Unsplash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一场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迅速且深刻地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美国市场当然也不例外,华尔街备受打击。

前几天,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被曝巨亏,甚至被指暴仓。有人开始将桥水比为2008年的雷曼兄弟,怀疑桥水是否会在这一次危机中轰然倒下。

在此背景下,桥水及其创始人瑞·达利欧不得不出来不断解释,安抚市场情绪。

针对这次创纪录的亏损原因,达利欧也承认,这与桥水对疫情爆发的市场影响判断错误有关。

有意思的是,在桥水不妙的业绩被聚焦之时,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本达利欧用心提炼出来的《原则》。

有人说:“看了看书架上的《原则》,果断垫书桌吧”;有人则称,“《原则》还没看完,要换书了?”

这些言语不无调侃意味,也反映了《原则》一书影响力之广。

桥水基金业绩败北,拖累《原则》也被嫌弃?

《原则》


01

曾经爆红的《原则》


达利欧的《原则》,在美国和中国都曾是爆红读物。

中国版的《原则》,在2018年1月第一版之后,短短一两年时间里,重印了10余次。这在纸质出版物相对较冷的市场环境下,算是一个例外了。

《原则》涵盖了三个部分的内容:“我的历程、“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这显然是很个人化的写作——达利欧在对自己做了一个小传之后,主要分享了他在生活和工作领域的行为方式与准则。

《原则》的一度爆红,自然跟桥水基金历来的优秀业绩相关。人们多半喜欢听成功者讲述故事,更何况达利欧这类在国内投资领域已几近是被捧上神坛的人物。

如同少女们喜欢追她们心中的偶像,成人世界包括投资圈内的追星,本质是相同的。

巴菲特、查理·芒格、格雷厄姆、吉姆•罗杰斯,以及索罗斯等知名投资家,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偶像级的存在。国内投资家如红杉资本沈南鹏、高瓴资本张磊等,因为距离的原因,光芒略逊于美国同行,但也已经是被膜拜了。

达利欧也是那些星光熠熠的人群中的一位。所以,《原则》一书在国内甫一出版,出版商略做营销之后,便出现了相当热销的场面。成功人士的鸡汤,喝起来总是似乎更有营养——人性如此,不独中国读者。

中肯地说,单从读物的质量角度,《原则》也是不差的。达利欧一起篇就颇让人有好感,至少觉得不是位倨傲的投资家。

他说:“相对于我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我真正知道的并没有多少”。他真诚地分享了那些有助于他人生成长的各种生活、工作原则——毕竟,他曾取得过很多的事业成就,究竟是什么样的理念在指导着他的行为呢?

从这个角度看,向达利欧学习,在《原则》中触碰先行者的各种理念,还是一件很有获得感的事情。

桥水基金业绩败北,拖累《原则》也被嫌弃?

达利欧


02

尽信书不如无书


2019年,达利欧又在国内出版了《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一书。围绕着这本书的出版,相关市场活动非常频繁,但相较于现象级的《原则》,《债务危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均逊色不少。

这本书写作于2008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是达利欧对自己穿越那段危机的一本反思性的著作。

达利欧眼里的债务危机及其应对原则其实深具参考价值。他对债务大周期模型的阐释、包括2008金融危机在内的3个重要案例的剖析,以及更多历史案例和数据的对照分析,兼具了理论性与实践的指导性。

对于投资圈来说,我认为这同样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债务危机》在市场面上冷于《原则》,并不难理解:

1.这本书比之《原则》更有专业感,更不容易“接触“;

2.《原则》实在太火,在其光芒之下暗淡些也实属正常。

如今,桥水的业绩出现巨亏。有人说,达利欧要跌落神坛了。在这个时候,又该如何看待他的这些颇有影响的读物?

我认为,指称达利欧跌落神坛,原本就是有些哗众取宠的说法。市场起起落落,投资者成败皆为常事。达利欧本是常人,同样会为优异的业绩而欣喜,也会为错误的市场判断而懊丧。

将任何一个人推上神坛或拉下神坛,都不是智慧的做法。

在桥水业绩败北之际,达利欧的专业知识和他的深度思考,仍然值得学习与借鉴。40余年来他在金融市场中所积累的智慧,不会因为阶段性的投资失败而全然失去价值。

这位滚打于全球市场最前沿的投资家,这位跟中国资本市场创办之际即有渊源的华尔街战将,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去学习和挖掘。

还有重要的一点,正如达利欧在《原则》中提到的,你要忘记我说的原则,毕竟这些只是我自己的总结经验,我写出来仅供大家思考,并非想让你遵循我的人生轨迹。所以,读完这些原则怎么做,完全取决于你。

中国也有一句老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文所刊发的文章及观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阅读者请根据独立判断做出投资决策,我们不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 The End -


撰文 夏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