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你已長大成人,能不能認真一點對待自己的下半場?

老羅你已長大成人,能不能認真一點對待自己的下半場?


從前,還有個胖子,跟羅永浩一樣譭譽參半,他叫陳光標。

陳光標高調做慈善,利用慈善把自己包裝成明星一樣,博眼球,引話題。有人誇他,說他畢竟實實在在出了錢也出了力。也有人看不起他,說每捐一次錢都要拍照,沽名釣譽,把正經、嚴肅的慈善事業搞得如同一場買賣,一場作秀。

後來,陳光標突然間就銷聲匿跡了。網絡上再次出現他的新聞是2016年,這次不是慈善,而是他減肥成功,從185斤瘦到133斤。

羅永浩似乎跟陳光標有些共通之處。

人生之事,最怕“認真”二字。何謂認真?即是對這件事本身負責,高度的負責。

如果認真做慈善,那就是真心做慈善,出發點和動機是如何真正幫助到更多的人,而不是炒作自己,博取眼球。如果認真賣手機,出發點和動機是如何把產品做好,讓品牌更長久地存在下去,讓產品被更多的人喜歡,而不是利用嘴巴的言辭,利用所謂的情懷之類迷惑人,忽悠人,打造所謂的粉絲和社群。

百度百科裡介紹羅永浩,說他的代表作是《我的奮鬥》、《生命不息,折騰不止》,老羅倒是一直在奮鬥,在折騰,就是不認真,就是沒專注。

1、從錘子手機開始就註定是個鬧劇


2012年4月,羅永浩宣佈做智能手機,2013年3月發佈基於安卓的深度定製操作系統,2013年5月以4.7億人民幣估值獲得7000萬風險投資。2014年5月20日,羅永浩正式發佈了首款智能手機產品Smartisan T1。

截止到2018年底,根據《財經》報道,創立以來,錘子科技總共發佈了7款手機,總共銷量300萬臺。財經計算,錘子4年的銷量還不足2018年國內手機出貨量前三個季度的百分之一。

2019年,羅永浩離開了錘子科技。羅永浩表示,自2018年下半年出現經營危機以來,錘子科技最多時欠了銀行、合作伙伴和供應商約6個億的債務。

去年十月份,羅永浩被法院發佈限制消費令,限制其購買不動產、旅遊、度假、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等高消費行為。

羅永浩信誓旦旦地做手機,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是個鬧劇?

關於錘子手機的百度貼吧裡面網友的評價可以證明一二:

錘子手機的整場發佈會,除了羅永浩的口才令人驚歎外,似乎沒有一點值得驚喜的亮點。

當年我也是錘粉,從看了錘子T1發佈會比較喜歡羅永浩幽默風格還有工匠精神,然後到了錘子m1l的時候入了一臺,從此就粉轉黑了…做工又差,前面板那濃濃的塑料感顯得廉價無比!系統優化和售後也跟****,3000買的m1l咖啡皮那款沒用2個月我1700甩閒魚了!

年輕那會兒,少不經事,挺吃羅乘三那一套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越來越覺得羅乘三不靠譜,陰險狡詐,嘴上一套,背地裡一套。

羅永浩從宣佈做手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打算認認真真當成一項神聖的事業來經營,而只是在不斷地通過他的“口吐蓮花”,表演他的演講才能,傳播他所謂的情懷、不屈的創業精神和奮鬥拼搏的勇氣。

除了這些高大上的抽象的概念作秀,而實質在經營本身,毫無建樹。這樣的“折騰”、“忽悠的”本質,貫穿了老羅所有創業之路的始末。


老羅你已長大成人,能不能認真一點對待自己的下半場?

2、老羅的事業

2000年12月,羅永浩給俞敏洪寫了一封求職信,在兩次試講失敗後,俞敏洪給了他第三次試講的機會,於2001年成為北京新東方學校的任課教師。

由於教學風格幽默詼諧並且具有高度理想主義氣質的感染力,老羅在新東方講課大受學生歡迎。從那時候開始,就已經充分彰顯出老羅一流的口才,一流的鼓動能力。

如果安安分分踏踏實實在新東方耕耘,老羅也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但是老羅不安分,老羅想折騰。

2006年6月,羅永浩從新東方辭職,創辦了牛博網,與其它流行博客不同,雖然牛博網也是免費註冊並提供空間,但申請開通博客主要通過自我推薦的方式遞交給管理員,通過審查後方可開通。2013年7月,牛博網關閉。

也許,老羅太想成功,也許老羅界定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賺到最多的錢。老羅既想一夜暴富,也想成為明星。

3月23日,微博賬號互聯網的那點事,稱羅永浩8000萬獨家簽約淘寶直播。緊接著,有報道稱,羅永浩以6000多萬的價格簽約抖音直播,也有消息稱,羅永浩和兩家都有合作。

有文章說,羅永浩入局直播帶貨,就像孔乙己走進了酒館,眾人調侃之下,“店內外頓時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根據羅永浩的微博透露,在其表示進軍直播帶貨界的幾天內,已經陸續接到了OPPO、vivo、聯想等知名手機廠商的合作意向。

現如今,宣佈進軍電商直播,這是錘子“落下”後,揹負債務危機的羅永浩嘗試的第4個行業。自從錘子科技沒落後,羅永浩不斷折騰,從社交軟件聊天寶到小野電子煙,再到Sharklet抗菌材料,他的創業史從未終止過。

羅永浩備受爭議,就像一個不斷被大眾娛樂化消費的“笑話”。

也有文章肯定羅永浩,說:

羅永浩連續創業者不服輸的精神,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在英語培訓、智能手機、電子煙、知識付費、電商直播等多個風口裡尋找機會,哪怕全世界都在嘲諷他的時候,仍然倔強的為夢想奔波。

真是這樣的嗎?羅永浩倔強地為夢想而奔波?

3、不要問老羅做直播會不會成功


有文章煞有介事,認真地分析:老羅做直播會不會成功?

還有文章大言不慚地這樣寫道:

羅永浩憑一己之力捲入輿論漩渦,並在爭議性的話題中讓流量最大化的操盤技巧,顯然被電商直播平臺和大大小小的品牌方看在眼裡。以至於聯想、OPPO等多家科技品牌的高管,在微博上公開獻媚羅永浩;動輒6000萬、8000萬的價碼,大概也是幾家平臺願意為羅永浩投入的等量資源的價格。

哪怕羅永浩的帶貨能力尚未被驗證,哪怕羅永浩的供應鏈能力被詬病,可流量永遠是互聯網世界裡的硬通貨。何況此前就發生過羅永浩在陌陌“賣身”直播的先例,在線觀看的人數基本維持在10萬人以上,高峰時期的在看人數高達26萬。

如此量級的流量誘惑下,哪怕用戶不會在直播間裡消費,只是為了一睹賣力表演的羅永浩,對平臺方也不是什麼壞消息。只要用戶被吸引進來就有消費的可能,即便沒有因為羅永浩產生直接消費,也存在被其他主播安利的可能。

所以,不管最終與羅永浩合作與否,藉著熱度碰碰瓷也不是什麼虧本的事。

在這個時代,這樣把底褲都脫掉毫無尊嚴的觀點,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文章的觀點也就說,無論怎麼樣,老羅能帶來流量,能帶來銷售就行了,管他什麼尊嚴,管他什麼品德,管他什麼底線,也不管這些流量的觀眾在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圍觀,真心誠意可以,看猴子耍把戲的譏誚嘲笑照樣毫不在乎。

時至今日,羅永浩依然在利用自己本身的一絲光環消費自己,過度透支自己的知名度,戲謔化地營銷自己,圍繞自己包裝話題,讓自己娛樂化,讓眾人議論紛紛,不死不休。

互聯網世界本身具有泡沫性,也就是所謂的眼球效應,在一段時間內對新生事物的瞬間聚焦,萬眾熱議,但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直播之後呢?即使老羅的帶貨大獲成功,但是此後羅永浩這個品牌形象還剩下什麼?還有什麼值得被大家認可、尊重和牢記的?

羅永浩依然在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偽裝自己,消費自己的粉絲,此舉還能持續多久,當所有的粉絲變黑之後,消費完了還剩下什麼?


老羅你已長大成人,能不能認真一點對待自己的下半場?

4、結束語:羅永浩是誰?


在一期的老梁故事會,梁宏達評價小瀋陽和沈騰兩個喜劇人的差異,老梁認為,出道之後,小瀋陽的表演非常“誇張”,小瀋陽在跨行演繹的時候,各種角色都擺脫不了二人轉的表演風格。誇張的表演就會顯得不真實,他不是根據每一個角色的特徵需要去表演這個角色,而是把每一個角色都表演成自己。這就是小瀋陽一直以來都不如後出道的沈騰火的原因。

老梁的這個分析確實很有道理。如果把這個觀點放在老羅的身上同樣恰當:老羅不是在認真地研究他所從事的每一份事業真正需要什麼樣的元素和特質,而是自始至終誇張地表演自己,無論做教師做手機還是做網站做直播,老羅都是一個味兒:營銷自己,誇張地把自己當成娛樂明星,帶來所謂的流量。

羅永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倔強地為夢想而奔波的唐吉坷德?娛樂化自己博取眼球的明星?靠一張嘴忽悠情懷的投機主義者?

總而言之,羅永浩不值得學習,不值得吹捧!他會壞了當下眾多年輕人的心態,急功近利地去賭博、玩弄所謂的風口,投機盛行,沒有恥辱感,把失敗說成是不屈,把浮躁說成是夢想,把娛樂化當成資本,甚至還會面對眾人的嘲笑而無所謂,粉飾得冠冕堂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