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遷都北京是否是重大戰略失誤?

埋首故紙堆


明朝中後期,北京始終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之下,明英宗時期的土木堡之變,差點讓北京淪陷,到後金崛起之後,皇太極更是多次縱兵入關劫掠,多次兵臨北京城下。

李自成率領農民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明朝經營兩百多年的都城攻破,清軍入關後,南明政權在南京企圖與清軍劃江而治,結果一敗再敗,很多人認為假如明朝在南方有更多的準備,南明政權不會這麼拉胯,以此推導出朱棣遷都北京是存在戰略失誤的。

其實,這種說法是有失偏頗的,想要搞明白朱棣遷都北京是否正確,尤其要結合地理上的知識進行分析。

明朝初年定都南京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情況,南京雖然被稱為六朝古都,龍盤虎踞之地,但是翻開歷史就明白,定都南京的政權除了朱元璋沒有一個完成全國統一的,說白了,南京的位置割據有餘,震懾不足。

在推翻元朝後,朱元璋一直有遷都的打算,還派遣太子朱標進行了多方的考察,主要地點有西安、洛陽、北京等城市。

西安就是古代的長安,是中國古代定都時間最長的城市,西安地處關中,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政權秦朝就是以關中為根據地,完成全國的統一,然而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動亂,西安的戰略地位逐漸下降,初唐時期是西安作為都城最後的輝煌,尤其是經過安史之亂後,關中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糧食供給嚴重不足,再加上南方經濟的不斷髮展,關中地區由於太過封閉,作為都城的有利條件越來越少,趙匡胤在建立宋朝後,就曾計劃從開封遷都西安,最後迫於各方面壓力,最後不得不放棄。

洛陽地處中原地帶,早在漢朝時期就是陪都,地位也很重要,在北魏時期更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到唐朝時期,由於黃河改道,南方的糧食想要運輸到西安的成本很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從唐高宗時期就經常搬到洛陽,以降低糧運的成本。在武則天將原本東都地位的洛陽進行大規模的擴建,改稱為“神都”,洛陽的戰略地位達到歷史的頂峰。

定都西安與洛陽,從地理上代表了中國古代政治的東西走向,唐朝之前的政權大多是由西向東統一,這跟我國的地勢有很大的關係,中國地勢呈西高東低,從東向西打是仰攻,十分費勁,戰國時期七雄爭霸,五國伐齊一次就讓齊國再也抬不起頭,而各國合縱抗秦多年,卻沒有成果,主要就是攻打秦國太過兇險。

然而這種情況從唐末五代時期發生了變化,由於戰爭形態的改變,中國古代的戰爭不再是東西戰爭,而是南北戰爭,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與中原的農耕文明發生激烈的對抗。

五代時期政權大多定都開封,開封本身並不是一個擁有天險的城市,然而當時政權割據,誰佔據中原,誰就有一統天下的資本,而且在燕雲十六州丟失的情況下,對北方遊牧民族缺乏天然的屏障,用開封作為防禦前沿陣地,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開封作為都城在北宋時期達到了巔峰。

靖康之難的發生,標誌這種沒有天險的防禦在遊牧騎兵的突擊下毫無作用,靖康之難後,南宋政權寧願放棄中原地區,退守長江,也不定都開封,也是被嚇破了膽,南宋定都臨安(杭州),缺點就是從此再也無力北伐。

從五代到元末這四五百年裡,農耕文明遭到遊牧文明的瘋狂蹂躪,在這樣的情況下,定都問題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所沉重思考的問題。

歷經遼、金、元三代北方遊牧政權後,元朝末年的朱元璋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從南方統一全國政權的皇帝,在談定都問題,自然是擁有很多選擇。

可以說,任何一個定都長江以南的政權都是迫不得已,而明朝不是,遷都是一定的,只不過是遷到哪裡,只不過由於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年事已高,遷都的事就放下了,朱元璋死後將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由於削藩問題引發靖難之役,朱棣從北京用四年打到南京,也印證了南京定都不足守的問題。

在準備了將近二十年後,永樂在十八年將明朝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很多人認為朱棣遷都北京是由於其年幼時在此為燕王,有著深厚的個人感情。

在當時經濟南強北弱的情況下,定都北京必然增加整個王朝的財政壓力,其實我倒是認為,雖然遷都北京在明朝中後期面臨很大的壓力,但是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跟定都問題不大。而明朝如果不定都北京,隱患的問題更大,北京扼守華北地區,只要燕山一帶不丟,整個中原地區都不會受到遊牧民族的威脅,假如把北京當作一個軍事要塞,其價值也是巨大的,朱棣曾以北京為根據地,多次重挫北元殘餘勢力,有效地保護了農耕地區的安全。

比如土木堡之變時,假如要是在別的朝代,華北地區必然放棄,但是以北京為根據地進行的保衛戰最後還是挫敗了瓦剌。

可以說,以北京為都城,保了明朝農耕區二百多年的和平,這筆生意不划算?明朝一直有“天子守國門”的說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無論是基於明朝時期的政治形勢,還是結合整個歷史上的定都選擇,朱棣定都北京都是最優的選擇,不能以後世子孫敗家還賴先祖留下遺產不夠多!


史論縱橫


針對明朝遷都到底是對是錯,應該客觀的去評價。我將針對明朝遷都的情況做以下幾條的分析:

一、明朝前的北京:

明朝前的北京也是遼的南京,金元兩代的古都,元代稱為大都,已經屬於北方比較有影響力的城市,有作為都城的前提條件。另外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環山,可以俯瞰整個中原地區,屬於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進可攻遼闊的北方草原,東北的遼闊的疆域,退可進中原腹地,是各朝代最喜歡的經濟,政治,文化都城。

二、明朝洪武年間的遷都計劃:

其實在明朝建立初期,大明帝國的締造者朱元璋就有意遷都,為此,朱元璋把金陵改為應天府,稱為南京,把開封稱為北京,自己的老家鳳陽府定為大明中都。朱元璋最理想的遷都地即為關中,曾派太子朱標考察陝西關中地,可惜太子朱標回來後就因病逝世,所以朱元璋的遷都計劃也就擱置了。

三、朱元璋分封藩王,燕王朱棣鎮守燕京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歲的朱棣受封燕王,封地即為後來的北京,但是由於年齡太小,沒有立即奔赴封地。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準備讓17歲的燕王去當藩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正式就藩燕京。之後多次參與北方軍事行動,兩次率軍北征,招降蒙古乃兒不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力。

四、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

公元1403年,靖難之役後,朱棣正式成為大明帝國的主人,正式啟用永樂作為自己的年號,都城南京。但是明成祖朱棣對北平的感情異常深厚,永樂元年,朱棣在朝堂之上接見禮部尚書李至剛,李至剛認為,北平為皇上龍興之地,應遵循太祖皇帝另設一個都城的制度,將北平升為北京,作為王朝的第二個都城。

長期生活在北方的朱棣,對南方天氣的不適應,另外攻入南京後建文帝“死不見屍”這件事,時刻困擾著朱棣,因此長期夜做噩夢,使朱棣更加懷念故地北京。後面經過多方謀劃與思量,最終朱棣將大明帝國的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

五、遷都北京的利弊

遷都北京相比之下利大於弊,北平地處北方平原最北端,將都城遷入北京,帝國的軍事力量大量的北移,保衛著北京的安全,其實對北元的殘餘勢力以及虎視中原的北方勢力起到一定的震懾力量。另外,遷都北京保護著廣闊的中原腹地以及南方富庶之地,保證了帝國的糧食產量以及府庫稅收,保證軍隊的軍餉發放,側面也提高了整個軍隊的整體作戰素養,天子守國門,一直延續著整個明朝。明朝之後,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比較困難,甚至清朝初期,清朝的軍隊還在不斷的向南推進,不再像以前那麼快速的推進軍事力量進攻。

總而言之,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對明朝以及整個中國的政治格局具有深遠的影響,從1421年至今,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經延續了六百多年,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


三豐讀歷史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如何能回答得有意義,難道現在科學家已經在超級計算機上建了大萌的模,遍歷了定都洛陽、西安、應天、濟南、懷來的所有解?

大萌朝遷都之後幾十年就亡國了嗎?並沒有,延續了二百多年,可見它在統治人民方面是成功的。似乎不能假定一個王朝可以無憂躺到二百多年,至少之前的北宋、大金、南宋(南宋的軍隊基本是重建的)、大元都不是,大遼庶幾近之。明朝能在北京維持二百多年,不能說明“遷都北京是對的”,至少說明明朝圍繞著新都北京而實施的漕運、邊鎮等等政策對應當時的局面還是有效的咯。雖然京軍在弘治以後廢掉了,可是蒙古人也足夠弱雞啊,不要緊。此外建都北京對北方居民也帶來一些好處麼。至少我個人覺得在北方有個大城市能夠方便華北之人來遊學還蠻好的。要知道建文朝的黑歷史之一可是廢除了北方五省的官學啊……

至於扯到現代化的問題就更無聊了。這世上只有西歐進行了原發的近代化,只有英國進行了原發的工業革命。而這一切是建立在西歐人以強大武力為後盾、吸納全球技術、佔有全球資源的基礎上的。這個過程裡中國扮演了奢侈品、成癮品生產國的角色,只需要有些近海兵船維持港口秩序,就自動有人上門買貨,當然沒什麼發展海軍的動力。鄭和艦隊也無非扮演一個武裝絲綢推銷員的角色。大萌官方根本沒有做好消化買回的香料的準備,拿來抵公務員工資…我覺得期盼安南、日本、蒙古再強一些,或者大萌打打內戰,進一步刺激山寨改進西方火器的步伐、促成軍隊近代化還現實一點兒,實在不行架空建文帶兵流亡海外也行啊……天朝物產豐盈除了先進軍事技術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本來就是真的。天朝和其它主要文明天區地隔,技術傳入都吃不上熱乎的(所以論證天朝一切技術本土起源的也很可以理解,祖先留下的怨念麼),能搞出造福若干全人類的技術已經很厲害了好不好,你們不要埋怨祖宗了…

這世上會有一個定都別處、比本位面統治得更好的大萌嗎?這讓我想起了新出的《建豐二年》。是啊,(我心目中的)王朝史就是這樣成王敗寇的學問。可是如果隨便邁過界限,不就成為野老村言、鍵盤內閣了麼。





MR劉JL


這個很難說,既然是戰略層面上來講,那就不能只考慮短期的問題,而要放在整個明朝的歷史上來考慮。

明朝建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把國都選在了南京,自然是因為朱元璋在這裡發家,而且南京本來也是虎踞龍盤的帝都。同時,在富庶的江南也更有利於維持國都的物資供給。但燕王朱棣是通過靖難之役推翻了朱元璋指定的繼承人朱允炆,才登上皇位的。因此,在登上皇位後自然要離開南京,因為這裡前兩任皇帝的痕跡太重。而且朱棣封燕王后就是駐在北京一帶,那裡才是他經營多年,信得過的根據地。

另一方面,國內平定後整個王朝最主要的威脅就是草原遊牧民族——尤其是蒙元的後裔。任何一個王朝國都都是整個國家各類資源最為集中的地方,北京離北部邊境更近,自然更有利於對北部邊境的控制。相比之下南京離得就太遠,不便於對北部邊境的控制。畢竟單從政令傳遞和物資輸送距離來看北京就明顯近了很多,因此北京更有利於集中整個國家力量對抗北方少數民族的壓力。

相對應的,離北部邊境近了雖然有利於各種資源的調配和信息的流通,但這也意味著一旦遊牧民族軍隊突破邊境防線就很容易直達王朝政治中心,對整個王朝統治造成難以承受的損失。因此,在這種情勢下要維持王朝的穩定就要求明朝始終維持對北部遊牧民族政權的強勢地位。這本來並不是很困難,因為地理環境決定了北部遊牧民族無論如何其經濟實力都不可能超越中原王朝。但是經濟基礎是一回事,能否有效發揮就是另一回事了。帝制時代的國家領導人只能是以血緣關係代代傳承,無論他有沒有這個能力,明朝的皇帝基本就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明朝進一步的君主專制使得其王朝內部針對君主的制約和糾錯機制很難起到作用。對於一個極端腐朽低效的政權而言,能夠在戰爭中發揮的國家實力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明後期在內外戰爭中才節節敗退。

綜上,明朝遷都可以說是一種必然性的戰略。只是中國古代帝制有其無法避免的嚴重缺陷,這中嚴重缺陷產生於至高無上的皇權,使得任何戰略都不可能永遠保證王朝的興盛。畢竟,再好的戰略也是要人來實施的。


孔夫劍


【文殳子云】 明朝遷都北京不是戰略失誤,而是朱棣做出的主動戰略選擇,一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幽雲十六州具有重要的戰略和軍事位置,二是明初仍需持續討伐北元政權,三是定都南京諸多不便,加上北京是朱棣的龍興之地。明朝中後期雖然數次被兵臨城下,但不影響這是明初正確的戰略選擇。具體分析如下: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朝皇帝朱棣在新建的北京奉天殿舉行大典,標誌著遷都正式完成,這是北京繼遼陪都、金國中都、元大都之後又一次成為王朝首都,意味著國家政治中 心重回北方。

一、幽雲十六州對中原政權十分重要

要講北京,不能不講幽雲十六州,這片區域主要包括今天華北、晉北地區,在冷兵器時代,對中原政權來說是和長城同等重要的戰略地帶。而定都北京,可以將幽雲十六州牢牢控制手中。《宋史·地理志》言,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

1. 它是中原政權的天然戰略緩衝地帶

草原民族擅長騎兵作戰,跨過幽雲十六州,西線可以沿汾河河谷、太行山一路南下,控制關中平原及長安;東線則可以直接進入華北平原,攻擊洛陽、汴梁。中原政權依託幽雲十六州內的燕山、太行山等天然山脈,利用沿線長城和重要關口,能夠以較少的兵力、較低的成本,憑藉易守難攻的地勢,有效防範草原民族南下襲擾和攻擊。否則,要想在平原地帶防禦騎兵,需以高額成本修建城池、壕溝等,任何一個朝代都難以承擔這種長期的支出。

2. 它是中原政權容易控制的養馬區

在古代,馬匹既意味著戰爭機動和衝鋒陷陣能力,又是通訊、後勤保障的重要工具,是衡量王朝戰爭水平的集中體現。但是,與草原牧區相比,農耕地區養馬成本很高、效果遠,根據古代農業生產力估計,養一匹馬所需要的土地,種田可以養活二十五個人,這對封建朝代來說是難以承擔的。而且,養馬不能一匹一匹分散養,要有美草,有甘泉,有曠地,才能成群養,才能養出符合長途奔襲、能駝重物的戰馬。因此,從周代開始便有專人負責,馬政是重要的政府工作。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遊化別群,則縈騰駒,班馬政二又。是月也,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戒,班馬政,"

從經濟成本來看,中原政權與草原政權以物換馬是划算的,但從軍事角度來看,中原政權要自己掌握好的養馬區,實現戰馬自給自足,否則必會受制於人,意味著中原政權對草原政權幾乎只能採取守勢,其中漠南晉北地區是與中原王朝地理位置很近,也是容易控制的,幽雲十六州與傳統漠南養馬區域高度重合。 明初, "太祖起江左, 所急惟馬, 屢遣使市於四方",但仍然效果不佳,嶺北一戰多年攢下的數十萬匹馬匹盡失,此外再沒發動大規模的北伐行動。

3. 中原政權失去幽雲十六州教訓慘痛

936年,後晉石敬瑭向遼國稱臣,並割讓幽雲十六州,到1368年,明朝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幽雲十六州在非漢政權手中整整455年後,終於再次迴歸到漢族王朝統治,期間後晉、後周、北宋三個政權雖然幾經努力,始終未能攻下,反而被數次攻破國都,遭受無數慘痛教訓。

  • 947年,遼朝耶律德光率軍攻破汴梁,後晉滅亡;

  • 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率軍攻打幽雲十六州,因疾去世不久,北宋取代後周;

  • 979年、986年,宋太宗趙光義兩次伐遼,企圖收復但都慘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

  • 1004年,遼蕭太后領軍深入宋境,宋真宗遷都不成後親征,在澶州簽署城下之盟;

  • 1127年,金國攻破汴梁,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恥。

二、北元政權強大,明朝需持續攻擊

1. 北元軍事力量仍強

明初,在朱元璋八次北伐後,北元退守漠北,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失去權威,蒙古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部落,其中韃靼部仍保有“蒙古大汗”正統名義,本雅失裡稱汗後勢力大增,與太師阿魯臺欲統一三部,隨後集合整個蒙古草原再與明廷抗衡,因靠近明朝邊境,時時南下騷擾邊境和掠奪物資。1409年,朱棣派使臣出使韃靼,表示希望“相與和好,朕主中國,可汗主朔漠,彼此永遠相安無事。豈不美哉!”,但韃靼拒絕善意,並斬殺明使。此舉令朱棣大怒,隨即派靖難功臣丘福為徵虜大將軍,率十萬部隊北征,但因輕敵冒進,孤軍深入,以致全軍覆沒。

明史記載,“有鬼力赤者篡立,稱可汗,去國號,遂稱韃靼雲。”“時鬼力赤與瓦剌相仇殺,數往來塞下,帝敕邊將各嚴兵備之。”

2. 遷都北京利於降低北伐成本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同時立汴梁為北京,一方面作為指揮部,一方面便於集結兵力、儲藏軍糧軍械,隨後陸續發動了八次北伐,沉重打擊了殘元勢力。朱棣即位後,韃靼部落又強大起來,不斷南下襲擾為了進一步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從公元1410年(永樂八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朱棣親自率領明軍五次北伐,分別攻擊韃靼、瓦剌和兀哈良部落,進一步削弱了蒙古勢力,迫使其承認明朝宗主國身份,在一定時期內保證了明朝邊境的和平安定。但是,北伐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如果當時京城還在南京,無論是兵員集聚、作戰指揮、後勤支持等,成本會遠遠上升,恐怕明朝的強盛國力也經不起陸續的北伐,所以朱棣令太子在南京監國,自己到北京駐守,以便指揮調令各方。

三、北京是朱棣的龍興之地

1. 朱元璋定都南京也不太滿意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初,對南京作為都城也是不滿意的,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中國曆代的政治中 心一直是在北方,當時漢族政權再次恢復中原統治,天下民心無不歡心鼓舞,而歷代建都南方的政權總有偏居一隅的感覺,加上歷次北伐無一成功,如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和南唐等,而是上一個漢族政權南宋定都臨安(杭州),讓人詬病多年,定都南京不利於民心集聚;二是元朝殘餘勢力仍然強大,包括元順帝仍在、各地軍事集團尚未解決,仍伺機從北、西北再次進攻新建的明朝政權,建都南京地理位置太過遙遠,對情勢變化會鞭長莫及;三是南京地表下沉,南高北低,在風水是不祥徵兆,對王朝延續和子孫後代不利。所以,他一直想遷都,先後考察了長安、洛陽等地,還派太子朱標前往關中巡察,但返回不久就去世了,朱元璋當時已64歲,傷心痛苦之下,也打消了遷都的念頭。

2. 靖難之役後的南京讓朱棣難以放心

朱棣雖然“靖難”的名義攻打建文帝,攻佔南京後自稱從朱元璋手裡繼承地位,但仍然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即位初期大肆株連屠殺建文舊臣,史稱“瓜蔓抄”,如方孝孺、練子寧、陳迪、黃澄等,史載“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坐奸黨死者甚眾。”又恢復錦衣衛,設置東廠,任用宦官外監,防範謀亂、行刺等行為,加強專制統治。

另外,南京位居江南,處於當時的文化中 心,世家大族多居於此,以洪武三十年“南北榜案“為例,當年會試錄取51人,全部為南方人,落第的北方人聯名上疏,朱元璋下令複審考卷並增加北人數量,但考官認為北人文理不佳而拒絕,朱元璋罷免後重立61人,又全部是北人,此案一方面反映南方確實比北方文化氣息濃厚,人才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朱元璋主動籠絡北方士人之心,以擴大統治基礎。反觀朱棣南京即位後,對當地官員、士族大肆屠殺,與其結怨甚深,短時間內都難以籠絡,各大氏族依附新朝意願不高,甚至存在反叛可能,朱棣潛在的統治成本會很高。

3. 朱棣勇武兼具

洪武初年,為加強朱家統治力量,確保明朝長治久安,朱元璋分封二十四子為王,其中朱棣受封燕王,封地北平。當時,明朝除了供給糧食,藩王還需負責築城屯田、訓將練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等。

朱元璋說:"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朱棣本身具備較強的軍事能力和武略,在長期與蒙古部落作戰中戰績顯著、威名漸現,一度擁兵十萬,而寧王朱權也達到"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成為南京政權的威脅。

《明史·成祖本紀》記載“同晉王討乃兒不花,晉王怯不敢進,王倍道趨迤都山,獲其全部而還,太祖大喜,是後屢帥諸將出徵,並令王節制沿邊士馬,王威名大振。”

4. 北京是朱棣龍興之地

朱棣經營北平多年,一方面與各方勢力關係比較緊密,具有很好的統治基礎;另一方面,在靖難之役中,朱棣藉機擊敗並收復寧王、代王及遼東勢力,鞏固了北平的軍事地位,完善了北平的防衛體系。因此,雖然北平緊靠邊疆,但依託險要地勢,朱棣有充足的自信能搞保證京城安 全。此外,“天子守國 門”的氣勢,加上皇宮、皇陵都在前線的事實,可以使朝廷上下在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避免像以前西晉、北宋一樣放棄北方。

同時,朱棣為遷都北京提前籌備,採取了多項措施:一是改北平為北京,稱為“行在“,並作為歷次親政的準備基地,逐步提高了北京在明朝政治版圖上的地位;二是遷徙北京周邊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戶和山西商人等百姓,充實北京人口數量;三是疏浚會通河,打通南北漕運,保證後續京師所需物資和稅賦轉運順暢;四是嚴懲或免職反對遷都的官員,顯示皇帝遷都的堅定決心,保證遷都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五是從永樂五年開始,歷時十四年,完成北京皇宮和北京城修建,隨後下詔遷都,以北京為京師,在南京虛設一套行政機構。


結語:朱棣遷都北京,符合當時的形勢和需要,是政治、軍事等諸方面的主動戰略選擇,也為後世建了一座文化名城,影響深遠。


文殳子


明朝遷都北京,是否有錯?小編來回答這個問題吧。首先小編要擺明自己的立場。小編認為明成祖朱棣,選擇北京建立都城而不是南京,我認為是對的。

為什麼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北京的歷史。北京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燕國。燕國把自己的國都建在了北京。到後面的遼金朝把自己的首都建到了北京。元朝建立上都。作為北京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何以見得呢?其實道理說白了,南京靠太靠近南方,不適合管理北方。

北京的地理位置特別的好,雖不能說太中心,但也有利於皇帝管理北方。為什麼會有人說明朝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也是源自於北京的存在。

由於都城的建立,北京將直接面對外敵的入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4449年。土木堡發生的土木堡之變。也就是正統14年,明英京朱祁鎮在位時期,明英宗朱祁鎮親自帶領軍隊。進攻瓦刺,瓦剌又稱漠西蒙古。結果在土木堡戰敗被俘。最後在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和于謙的帶領下,在北京保衛戰中戰勝了也先帶領的瓦刺士兵。所以說,我認為明朝遷都北京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跟觀點了。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評論點贊關注。轉發。謝謝大家!


最強大的我們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歷朝歷代,只有明代真正做到了!朱元璋選南京,朱棣選北京,除了當時鬥爭形勢的需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是兩代帝王的不同根據地。一個地方住久了,熟悉了,就有家的感覺在,說是遷都北京,實際上就是朱棣覺得呆北京感覺更舒適。通常人們說明朝“兩京十三省”,直到明英宗時其實才正式確立以北京為首都,南京為留都的兩京制,明代的都城問題至此完滿解決。總結來說,遷都只是兩代帝王隔空較勁留下的後遺症,後來的帝王只是順勢而為,個人認為談不上什麼戰略決策。



挖否


對於雄才大略的朱棣來說,並不是戰略失誤,反而是戰略優勢,但是對於後代無能之君來說,都城北京成為了明朝的軟肋。

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後,不久遷都北京,一是由於北京是朱棣的勢力範圍,利於朱棣的統治,二是朱棣雄才大略,開疆拓土,六出漠北,定都北京有利於對漠北的統治。

但是自從朱棣去世後,仁宗宣宗父子兩人把明朝的對外策略進行調整,戰略縱深開始收縮,明朝對北方的實際統治區域控制在了長城以內,這樣就使得都城北京及其靠近了邊疆,導致數次的統治危機。

試想如果明朝都城在南京,那英宗也許就不會御駕親征了,那就可以避免土木堡之恥,北京保衛戰也不會發生,後來的瓦剌和女真也不會動不動就要到北京敲敲門,如果在北京附近跑一跑,後來崇禎時期,李自成幾乎都要被消滅了,結果後金在邊界嚇唬嚇唬,崇禎嚇的又調兵回北京,讓李自成又恢復了元氣。

不過換句話說,北京其實自古以來都是少數民族勢力的城市,不然也不會稱為“燕”,如果明朝不定都北京,明朝連長城一線都不一定能守住。


曹老師xixi


我認為恰巧是奠定近代中華版圖的明智之舉!為鞏固北方疆域平衡發展古代南北經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長安姜勇


明初遷都北京主要是因為朱棣喜歡遷都。 而明末朱由檢也想遷都,但是結局是完全不同。一個是興盛,一個是末路。 明朝其實已經擁有了大面積的北方地區,都到了庫頁島以北了。

1:遷度北京是為了大戰略需要。

2:朱棣住在南京故宮,心裡非常不舒服。因為他是奪自己侄子的江山,心裡老發虛,做噩夢,畢竟朱允炆下落不明。

3:為了很好的抵禦北方元朝餘孽。

4:北方地區也很大,為了南北兼顧,好中間調度。


不管那一樣最主要的是朱棣是皇帝,他說遷你就得遷,你不遷也得遷。不過在北方北後金佔領後大面積東北後,北京的位置就很危險了。而明末的朱由檢一點也沒繼承朱棣的優點。崇禎心裡一直想遷都南京,可是大臣就是不說。這皇帝也不說,最後只能等待滅亡。你說崇禎你一個皇帝咋就這麼膽小呢? 明末北京就是前沿陣地了,還不遷走就是在找死,最後真的死了。


你說兩個皇帝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


歡迎您的閱讀與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