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這樣清廉且富有才華的人,為啥不能官至朝廷內閣?

曉看歷史


海瑞的出名,實際上應該是朝廷的有意為之,就是為了向百姓宣傳,朝廷的清廉,為官的正直。

然而現實中,海瑞這樣的官員是不會得到提拔的。首先,官員要解決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以明朝的官員俸祿顯然是不夠的,其次,官員還要解決非朝廷編制內僱員的薪酬,最後,官員想升遷,迎來送往這樣的小禮是最基本的。

以上三個情況,說白了就是錢的問題。一個清官是無法解決的,他連家裡的溫飽姑且維持,哪裡會有多餘的精力去管其他呢?

為什麼說錢很重要,一個官員為自己謀利,這是人之私慾,若是這個官員“有肉吃,手下有乾飯吃,百姓有濃粥喝”,就是說這個官員自己撈錢,手底下人會有好處,轄區內的百姓會有好處,那這就是好官了。

有了錢,經濟就活了,人脈便擴寬了,辦事容易了,為百姓謀好處的事情就可以大張旗鼓的進行了。

以前讀過一篇文章,說貪官和清官的區別,我覺得最大的區別在於,貪官務實,清官務虛。這個東西不能說絕對,但一定是絕大多數。

以上說法都是指古代封建社會下的官場黑暗,特此聲明。


夜候來了


首先我得介紹一下海瑞。海瑞是個讀書不怎麼開竅,三十多歲才考中舉人,進士跟他根本就沒緣,辦事能力不怎麼強,因此題目說的海瑞富有才華,那完全就是扯淡。

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海瑞為啥不能進入內閣中樞。海瑞首先不會來事,做教授的時候,不理縣令,幹縣令的時候不睬御史,幹戶部主事的時候,直接與皇帝對著幹。後來被高拱罷官了,開始把朝廷的所有官員給罵了個遍。就看看海瑞這些戰績,簡直是誰遇到誰倒黴,一言不合就開罵,關鍵人家還罵不過他,這才是最氣人的。

海瑞為官是很清廉,可是誰又知道海瑞當縣令的時候,判案完全根據個人喜惡,要是窮人和富人打官司,那麼富人絕對完蛋了。後來做了應天巡撫,還把自己的老上級,自己的提拔者——徐階,給整得夠嗆。

就這樣的一個人,雖然清廉,但是辦事實在糟糕,要是處於內閣中樞的位置,那麼幾位閣臣估計是天天跟海大人吵架,事情完全乾不了了。海瑞無法處理好國家的政務,因為他的腦袋不靈光,政治智慧不足。海瑞只能做一個模範人員,可以作為廉政模範,但是絕不能把這人抬舉太高。

海瑞最適合的工作其實就是在都察院每天查查看看,偶爾罵罵人。





戲說明史


海瑞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雖然是做官了,日常生活的拮据,和他休妻納妾有一定的關係,畢竟辦著這事是需要大筆銀子的。由於海母性格剛烈,而造成的婆媳關係不合。再加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海瑞又是個孝子,在古代禮制社會,如果妻子忤逆公婆,不生育,不講衛生,懶惰,等等被休是合情合理的。

有次海瑞的母親過生日,海瑞專門去買了二斤肉回來,這事竟然傳到了浙江總督胡宗憲的耳朵裡,可見海瑞偶爾吃一頓肉都成了官場的笑柄!

嘉靖晚年,海瑞買好了棺材,並且將自己的家人託付給了一個朋友。然後向嘉靖呈上《治安疏》,批評嘉靖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差點沒被氣死,下令趕緊抓起來,千萬別讓海瑞跑了,嘉靖冷靜之後仔細讀完《治安疏》明白過來,海瑞是帶著棺材來的,一天裡反覆讀了多次,感到嘆“這個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

同年嘉靖駕崩,牢裡送來酒菜,,海瑞以為這是斷頭飯,就大吃特吃起來,當聽到牢主事的說皇帝已經駕崩了,海瑞隨即悲痛大哭,把剛才吃的東西全部吐了出來,暈倒在地。

隆慶繼位,赦免了以海瑞為代表的所有諫言諸臣。海瑞被釋放出獄,官復原職!

海瑞是個古怪的官僚模範,其性格做事風格於當時的官僚階層格格不入,或者得不到認可,毋庸置疑海瑞是個孝子,忠臣,清官,適合做地方官或者諫官,就算是後來張居正做內閣首輔,萬曆新政期間,也沒有提拔重用海瑞到內閣任職!



關中王


就清廉程度而言,海瑞和包青天一樣的分量,但富有才華是不能用來形容海瑞的,至於他為什麼不能官至朝廷內廷,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無全局思維、教條主義、僵化執行

海瑞做的最高官職是南直隸巡撫,這是中國最富庶的地方,他到任之後先頒佈“督撫條約”,再治理富戶兼併土地問題,因治理土地所有權被彈劾,8個月後賦閒15年。

作為封疆大吏,主政一方首先考慮是怎麼穩定,在穩定的基礎上再求發展。作為巡撫管到不許做甜食、不許做特殊的紡織品,顯然他只顧推進他的清廉,沒有大的施政方針。

如果治理富戶兼併土地是他的大政方針,他也不會變通執行,只是僵化超前推。通過變通把工作推下去才是能力(漢朝的“推恩令”解決諸侯國問題)。

張居正還曾說過‘寧為循史,不做清流’,他認為清官雖然不會壞事,但也做不成大事。海瑞就是一個典型。

二、其“清廉模範行為”無法推廣

如果一個做法可以被推廣,可能還有示範意義,海瑞作為縣令,只有母親過生日家裡才能吃肉。為服務社會,為國家社稷,可以奉獻一切過著苦行僧的生活。

這會精神只有海瑞有, 他無法把這種精神強加給別人,強加給他的下屬,他這種工作方法無法推廣,他怎麼能身居高位呢。

三、私德被詬病

儘管當時海瑞名聲很好,他的第一位夫人因和海瑞母親不和被休,第二位夫人新婚一個月同樣原因被逐出家門,第三位夫人在極為可疑的情況下死去,7個月內小妾上吊自殺,3個兒子夭折。

無論在明代還是今天,這種情況都反社會主流,我甚至懷疑海瑞有精神疾病。怎麼可能入相入閣呢。


小天說高校


海瑞是大大的的清官,很早就知道。民間都稱他為海青天。後來漸漸的聽到了有別樣的聲音,不再是一味的讚揚和溢美之辭!

他的為官和為人似乎沒有什麼不到之處堪稱楷模。有時總覺得過於固執,不會變通,執念太重,以至於給人印象難於駕馭,你說這樣的人其上司怎敢提拔重用。在他的做官生涯中不是就是有十五年賦閒在家,不被人用嗎?直至七十歲才又復出。我想不是沒有原因。

另外在他對於家人的行事和態度上,我簡直覺得他精神上可能有點問題。夫人的死,妾的死,兒子得死,女兒的死,一樁樁,一件件,接憧而來,你不覺得他的為人在某些地方有問題嗎?

據傳,只要母親過生日是才稱了二斤豬肉,被官場傳為笑談。海瑞是清廉正直的,我想這種清廉似乎太過,就是作為普通家庭也不一定是他那樣的吧,用我們眼下的觀念想。就是他這樣清廉清貧如此的官,居然幾房妻妾,在一個過著如苦行僧一般的人身上,想想真是匪夷所思!不是嗎?

明朝思想家李贄對他的評價是:先生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而當時名吏高拱的一句評語也很到位:人是個好人,但不能成事。

再加上有了時人這樣的評價,我想為什麼海瑞不能官至朝廷內閣,大家也是可以想象了吧。







書法志


“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要不怎麼對付的了那些壞人!”——臺詞《九品芝麻官》

電影臺詞反映出了一種“官場博弈理論”——以現實來對抗現實,用更為“奸滑”的頭腦來對付奸佞之人。當然,此理論也存在對立面,那就是“以理想道德來對抗現實”,用一種極端遵從道德倫理的標杆來約束現實,而奉行這套理論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海瑞。

若想變革制度,第一步是“加入”?還是“對抗”?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實幹派官員,大多具有打破官場規則和改革制度的雄心。而能成事者,幾乎都選擇了這樣一條路——按照原有規則登上權力頂峰,再以至上權力來變革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先加入,後對抗”。明朝的張居正,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等都是如此。

張居正想變革朝廷的稅收制度,必須要大權獨攬後方能實施;曾國藩李鴻章想大辦洋務,師夷長技,也必須授任總督統管一方後才能落實。曾國藩曾教導李鴻章“若想變革疏弊,須在現有制度中存活發展,否則一腔熱血,報國之志,終將難以實現。”

而海瑞就有別於此,他的為官理念與理想,從開始仕途的那一刻便公諸於世,上至皇帝權臣,下到黎民百姓,都知道他是一個清廉至極、恪守倫理道理的人。

海瑞的“對抗人生”

海瑞最開始的“成名之舉”,就是以七品小官之職,對抗胡宗憲(家屬)濫用權力的行為。

要知道當時的胡宗憲可謂如日中天——上有內閣首輔大臣嚴嵩支持,下以總督之職責任防禦倭寇,官風犀利,百姓官員凜然畏懼。如果放置一般官員身上,巴結胡宗憲的家屬甚至裙帶都恐來不及,而小小的淳安知縣海瑞,卻要虎口拔鬚。

而後就是“對抗”鄢懋卿趁辦理鹽稅之務大興奢靡賄賂之風的行動。海瑞很排斥這種借公務而到地方上大肆斂財官場行為。但對於一個小小的知縣來說,他的主張並沒有太多話語權,即使他的言語中含帶了一些抗命成分。

海瑞仕途的開始,就表明他難以通過正常的官職升遷獲得上升機會,甚至在上司的眼裡早就在為海瑞挖好了“退仕的坑”,要不是海瑞清廉至極,言行一致,恐怕早就被罷官免職,更何談入閣拜相。

清廉是為官的態度;務實才是能臣幹吏的標準

儘管在後期,海瑞確實在命運的眷顧下,面聖了嘉靖帝,但他以訓責為主的奏疏,著實讓皇帝乃至群臣都感覺這樣的一個人,在行政上絕對“不靠譜”——徒慕名聲,不重現實治世規律。

在之後的隆慶朝,海瑞給自己“爭取”一了有實權的、且是朝廷破例的行政官職——南直隸巡撫(進士才可任職)。

海瑞一上任就按照他的“清廉行政,道德倫理”開始強加於政。上至官員府縣飲食標準,材料損耗;下至百姓結婚,寡婦改嫁,事無鉅細,大小一覽,全部出臺明文並要遵守。很明顯,海瑞為官,在很大程度上並不結合現實問題來考慮政策,而是隻憑自己心中的清廉道德為唯一準繩。

就拿富戶下發高利貸,併購貧民土地這種問題來說,海瑞直接強制性地要求富戶縮減田地,或歸還百姓。這在道德情緒上能拉攏到大批底層百姓的叫好,但出於行政來說,這樣的方式並不能真正緩和貧富之間的差距,甚至會將矛頭指向國家制度之中,而且過於緊張的官民關係會導致他的一步步舉措寸步難行。

還有就是為民判案。都說“海青天”執法嚴苛一絲不苟,但這都適合權貴和弱者之間的矛盾,而且恰好是權貴一方確實存在踐踏法理的事實。但如果權貴一方並無不妥之處,則海瑞的“公平”就會有失偏頗;在不含階層矛盾的案件中,海瑞的倫理道德甚至完全違背了現實公平: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

這就是海瑞,在某些特定環境下會以道德凌駕於公平法治之上的人。

海瑞在不韻官場規則的情況下,試圖以一己之力扭轉社會的巨大力量,完全是螳臂當車。而他的主張也難以拉攏到官場上其他的力量來輔助其完成理想。

總結

縱觀海瑞為官的一生,他試圖用某種特定小環境下合適的規則,去套用到更大環境中去,而他不從現實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的態度,終將難以在現實治世中有所建樹。

用一句話總結海瑞:為小吏可造福一方百姓;為朝臣卻不能以社稷而思。


少荃經史屋


暫且不說海瑞的清官盛名是不是朝廷為了樹立官員樣榜而有意為之,如果他真的又清廉又鐵面,那麼他一定難以混滿官場。

中國有個官場潛規則——厚黑,即使不從消極角度看古代官僚政治,就按傳說中的海瑞一樹獨枝,那至少是很難合群的,沒有人脈,那就更別想混官場了。

何況還傳說海瑞心高氣傲,情商極低,這樣的人是很難走遠的。


米粒的小窩


海瑞和包青天的名字一樣,深深的烙在了老百姓的心中,作為清官的典範,他們一直被人們傳頌至今。雖然老百姓對海瑞倍愛有加,但這位大清官卻始終沒有官至內閣,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性格

海瑞性格太執拗,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朝廷的。內閣是大明王朝這個國家機器的權利中樞,光有剛直不阿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懂得團結、協調、平衡,使王朝機器保持有合理的潤滑。

二、能力

海瑞如果作一個按察使主抓反腐,能力是一等一的。內閣是行政中樞,要統籌大明王朝的社會經濟發展,還得具有多方面能力才能入選。

三、學歷

海瑞不是進士出身,只是舉人出來任官,擔任教喻。象他這樣出身的官員,不可能擔任內閣大學士。明朝的內閣大學習除要求是進士出身的官員外,還要求非翰林不可入閣,海瑞連最低的要求都達不到。

    所以,儘管說海頊是“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但政治前途和個人氣節並不必然成正比。海瑞的辭職前的官職是應天巡撫,管轄現在的江蘇、安徽兩省的最高行政長官,這己是舉人任官能達到的最高級別,已經是重用了,至於入閣基本沒可能。

 

海瑞和包青天的名字一樣,深深的烙在了老百姓的心中,作為清官的典範,他們一直被人們傳頌至今。雖然老百姓對海瑞倍愛有加,但這位大清官卻始終沒有官至內閣,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性格

海瑞性格太執拗,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朝廷的。內閣是大明王朝這個國家機器的權利中樞,光有剛直不阿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懂得團結、協調、平衡,使王朝機器保持有合理的潤滑。

二、能力

海瑞如果作一個按察使主抓反腐,能力是一等一的。內閣是行政中樞,要統籌大明王朝的社會經濟發展,還得具有多方面能力才能入選。

三、學歷

海瑞不是進士出身,只是舉人出來任官,擔任教喻。象他這樣出身的官員,不可能擔任內閣大學士。明朝的內閣大學習除要求是進士出身的官員外,還要求非翰林不可入閣,海瑞連最低的要求都達不到。

    所以,儘管說海頊是“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但政治前途和個人氣節並不必然成正比。海瑞的辭職前的官職是應天巡撫,管轄現在的江蘇、安徽兩省的最高行政長官,這己是舉人任官能達到的最高級別,已經是重用了,至於入閣基本沒可能。

海瑞和包青天的名字一樣,深深的烙在了老百姓的心中,作為清官的典範,他們一直被人們傳頌至今。雖然老百姓對海瑞倍愛有加,但這位大清官卻始終沒有官至內閣,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性格

海瑞性格太執拗,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朝廷的。內閣是大明王朝這個國家機器的權利中樞,光有剛直不阿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懂得團結、協調、平衡,使王朝機器保持有合理的潤滑。

二、能力

海瑞如果作一個按察使主抓反腐,能力是一等一的。內閣是行政中樞,要統籌大明王朝的社會經濟發展,還得具有多方面能力才能入選。

三、學歷

海瑞不是進士出身,只是舉人出來任官,擔任教喻。象他這樣出身的官員,不可能擔任內閣大學士。明朝的內閣大學習除要求是進士出身的官員外,還要求非翰林不可入閣,海瑞連最低的要求都達不到。

    所以,儘管說海頊是“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但政治前途和個人氣節並不必然成正比。海瑞的辭職前的官職是應天巡撫,管轄現在的江蘇、安徽兩省的最高行政長官,這己是舉人任官能達到的最高級別,已經是重用了,至於入閣基本沒可能。


離歌的離和歌


大家好!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海瑞這樣清廉且富有才華的人不能入內閣的原因是個人性格原因。

  • 1.頂撞領導

萬曆年間,張居正把持國政,因為海瑞的格外正直,他雖然欽佩海瑞鐵面無私,最終也沒有任用海瑞。因為,有一次張居正的兒子在海瑞的家鄉參加科舉考試,海瑞聽說後立刻給考官送信,告誡他不要造假。果然張居正兒子就沒有考上,張居正很生氣,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其家中審察,海瑞殺雞招待,御史見房屋居舍冷清簡陋,嘆息而去。張居正聽了,嘆息一陣,打消了懲治之意。

  • 2.侵犯了部分既得利益者

為了維護底層的利益,海瑞懲罰豪強,使其歸還霸佔的土地。當時,對自己有恩的徐階佔有的土地最多。徐階只象徵性地退了一些。海瑞寫信勸他應該作出表率,多退一些田,並讓他勸說自己的兒子改正錯誤。許多京官紛紛為已經告老還鄉的徐階說情,但海瑞還是聯合一些官員,迫使徐階退了二分之一的田地。海瑞依照法律將徐階兩個違法的兒子充了軍。其他地主們見此情景,趕忙將多佔的田依數退還。

  • 3.過於耿直

萬曆皇帝屢次要召用海瑞,主持國事的閣內大臣暗中阻止,於是任命海瑞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向來苟且怠慢,海瑞身體力行矯正弊端。有的御史偶爾戲樂,海瑞要按明太祖法規給予杖刑。百官恐懼不安,都怕受其苦。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海瑞堅持原則走向了極端,甚至接近病態(其女之死,是為佐證),可謂一絲不苟,絕不通融。所以我認為海瑞這樣清廉且富有才華的人不能入內閣的原因是個人性格原因。


歷史導航


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清廉和剛正是他的代名詞,客觀的說海瑞是一個好官,是一個孝子,但富有才華這個詞形容他並不合適。我們知道明朝的皇帝喜歡煉丹,不喜歡上朝,所以國家大事要不交給太監,要不交給大臣,內閣就是幫皇上處理朝政的大臣待的地方,內閣首輔是明朝官員的最高追求,至於海瑞沒有進入內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出身不好,先天不足

首先我們看一下海瑞的身世,1514年的1月,我國著名的清官海瑞出生在了海南的瓊山,也就是現在的海口。現在我們可能覺得海南發展的很不錯,碧水藍天、沙灘白雲,還有海景房什麼的,但是在當時海南是什麼地方,是荒夷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海家的祖籍在福建,海家也出過官員,海瑞的叔伯中也有舉人。但他爸海翰不太爭氣,只是一個廩生(享受政府膳食補助的在學生員),而且在海瑞很小的時候就死了,母親把海瑞一手拉扯大的。海母也是一個奇女子,在當時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堅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從小就監督海瑞勤學苦讀,海瑞也很聽話,立志做一個剛正不阿的好官。

不過海瑞算不上什麼神童,直到嘉靖二十八年也就是1549年,海瑞35歲的時候終於考上了舉人。然後1550和1554年的會試都沒考上,海瑞選擇了放棄,到了福建南平縣當了一名教諭,我們知道明朝內閣首輔是一品,知縣是七品,教諭是個什麼官呢,沒品,但也是有正式編制的政府工作人員。那明朝如何進入內閣呢,我們看看明朝的科舉制度,明朝進士分為三甲出身,狀元、榜眼、探花是一甲,第4名到第100名是二甲,其餘的人是三甲,前十二名一般被選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工作,明朝的內閣成員基本都出自庶吉士,海瑞呢,連進士都沒有考中。放在我們今天就是一個是北大研究生畢業生,學生會主席,畢業留校進入團口,過幾年外派就是一個處級,一個是普通本科畢業,30多考上了鄉鎮公務員,出身的不足決定海瑞很難走向內閣這個官員的巔峰。

二、剛正有餘,情商不足

海瑞是一個清官,也是一個好官,但清官不一定是高官,在官場混想升上去一定要做一個會做人的人。這裡講兩個小故事。

第一段:宗憲子過淳安,怒驛吏,倒懸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過毋供張。今其行裝盛,必非胡公子。”發雚金數千,納之庫,馳告宗憲,宗憲無以罪。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胡總督兒子假自己老爹的威名為非作歹,竟然作到了海瑞的地盤上。海瑞說胡總督是好官,他兒子也肯定是好人,這不是他兒子,於是就把胡公子一路收的紅包全收繳入庫了,還把胡公子打了一頓然後送到胡宗憲的府上。胡總督還算有涵養,捏著鼻子認了就不了了之。

第二段是關於徐階,看過最近大火的電視劇《錦衣之下》的朋友應該知道,徐階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官居內閣首輔,一手推倒了大貪官嚴嵩。我們知道海瑞的性格很直,在當時沒少得罪人,徐階多次救了海瑞,他很欣賞海瑞,也多次對他進行提拔。等到海瑞推行一條鞭法,丈量土地、清退於民的時候,發現徐階家是明朝的大地主(在徐階兒子名下)。這時候徐首輔已經退休在家了,第一次海瑞去找徐階,徐階退還了小部分土地,然後海瑞就怒了,把徐階的兩個兒子抓了起來(後面還涉及徐階和高拱的權利鬥爭就不再贅述)。

從這兩件事我們看出什麼呢,海瑞是一個好官,忠於職守,不畏強權,但他不是一個講人情的人,也不是一個會做官的人。而在官場混,不懂得人情事故是混不下去的。

明神宗朱翊鈞向來器重海瑞的名望,1585年(萬曆十三年)正月,召海瑞為南京右僉都御史,在赴任的路上改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當時年已七十二歲了。上疏言衰老垂死,願意效仿古人尸諫的意思,列舉明太祖朱元璋刑法,剝人皮裝上草製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達八十貫判處絞刑的規定,說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懲治貪汙。這裡我們要提一句南京吏部右侍郎是一個什麼官職呢,級別很高二品,但沒有實權,所以皇帝其實把海瑞供起來了。而海瑞的上疏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各種酷刑,其中有一種是把人剝了皮填充稻草,海瑞覺得不錯,可以把這種刑罰恢復了,對於貪官,貪汙八十貫銅錢的要處以絞刑,考慮通脹與物價,放在現在就是你貪汙了幾千塊就死刑。我們想想,明朝的官員們可能允許海瑞進入內閣麼?

綜上所述,海瑞是一個清官,是一個好官,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一個純粹的人,但他也是一個過於理想化的人。他用自己的行為標準來要求當時的官員,包括皇帝(海瑞給嘉靖的奏摺有一句名言"天下不值陛下久矣",意思是天下人看不起你很久了,差點被砍了腦袋,最後被徐階救了),所以他註定是一個標杆,一個楷模,但不會得到重用,更不可能進去內閣。我們希望新時代有像海瑞一樣清廉為民的官員,也希望這樣的官員不要有像海瑞一樣的遭遇(海瑞不僅膝下無子,而且身無餘財。在海瑞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囑咐家丁,退還吏部多給的七錢取暖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