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你对“胜者王侯败者寇”有什么新的认识?

老孙遁世无闷


我认为:在职场,“成王败寇”的观点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职场合作,是一种消极和片面的认识。

01

“成王败寇”的思想对现代职场来说是一种战略短视

在过去的封建时代,帝王诸侯之间的竞争往往伴随着“血与肮脏”。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帝王之位和自身利益,在竞争中为了取胜,出卖自己和朋友,有的甚至“弑君弑兄”,出现胜者活败者死的结局。所以,就有了“成王败寇”的说法。

在现代职场,每个人都是组织内的一分子,在组织内更加应该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而怀着“成王败寇”思想的人,在内心深处更多追求竞争而忽略合作,其本质是对组织不利的,是一种战略短视的行为。

02

在职场,“成王败寇”的结局只是阶段性,不具有永久性

在《远见》一书中,作者将我们的职场生涯划分为45年,每15年分为一个阶段。

在45年的职场生涯不可谓不长,如果将一次或者某一阶段的成败当成永久的结果,无疑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以这么说:成未必为王,而败也未必永远败。

在某一阶段或一次的失败,通过自己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败”也可以转化为“成王”;如果取得一次胜利或某一阶段的胜利,不注重提升自己,放弃提高,“王”也会转化为“寇”。

综上,我的看法是:在现代职场,“成王败寇”这种思想,它过于强调竞争忽视合作,过于看重一时之结果,忽略对结果的转化,其本质是还是一种抱残守缺的旧思想,应该坚决摒弃。


以上分享供参考,如果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下方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我是@之舟职读,致力于职场有价值思维、知识、经验分享,用理性穿越迷雾,用感悟陪你成长,欢迎点击关注。


之舟职读


作为一名创业失败者,我认这句话:成王败寇。

不要为失败做解释,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无论你有什么理由,或者你有多少苦衷,不重要,结果就是输了,输了就是输了。人家有礼貌会安慰你下,有一个词叫虽败犹荣,其实荣不荣的……自己心里清楚,也不重要。你输了,一定有你的问题,不可能全部是客观因素,需要做的是反思,是检讨,是总结,是惩前毖后,是复盘之后的不再重蹈覆辙。

结果说明一切,不以成败论英雄,又以什么来论呢?

作为一名打工者,更要明白“结果第一”这个道理。

没有结果,全是扯淡,有的年轻人汇报工作喜欢讲过程,讲各种苦劳和疲劳,真是大错特错……老板不是你老妈,你们之间是雇佣关系,他更关心的是结果,是功劳,是你解决了问题,或者创造了利润,而不是翻山越岭忍饥挨饿最后狗屁没干成……

你有结果,老板会愿意听听过程;你没结果,你的过程只是矫情。职场就是名利场,不是福利院,这里适用的是达尔文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如果你不能解决问题,对于老板而言,你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果导向,是职场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我给大学生讲职业规划课,会特别提到一点:

如果你想问别人的建议,一定要问行业内成功的人。

你问老爸老妈,他们未必懂行,只会道听途说、人云己云,甚至以讹传讹;你问同学朋友,你们年纪相仿,见识也差不多,他们的想法未必有建设性;你问大舅姥爷家的大表哥,在这个行业混了两年,混得稀碎,他只会给你一大堆负能量……

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因为结果不会撒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明哥聊求职!

明哥,陈年职场老帮菜,混迹职场十八载,《明哥聊求职》作者。如果你想看幽默犀利的职场观点,关注明哥聊求职,与你一路相伴进击职场!


明哥聊求职


你好,“胜者王侯败者寇”这句话虽然经典,但在我看来,这句话用来概括整个职场,还是比较片面的,下面我就举两个我身边的例子。

1、失败者的态度不能消沉

我朋友秦主任在一家私立医院当内科主任,去年竞选副院长一职,他的对手是影像科的雷主任。这两位主任人都很好,非常谦和,所以职工投票这一环节也是不相上下。最后根据各方面综合考虑,秦主任落选。

但秦主任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依旧带领自己科室的团队奋战在临床一线。在治疗患者的同时,秦主任还多次撰写论文,认真学习新技术并在全院推广,使得他们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本次抗击肺炎的战斗中,秦主任还身先士卒,率先进入一线,为每个发热患者进行排查。那阵子,秦主任每天晚上都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有时候连饭都顾不得吃。秦主任的做法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得到了已经升迁的雷院长的尊重。

失败者,不能消沉和堕落,更应该提升自我,发挥自己的价值。

2、胜者应该尊重败者

我西安的同学陈培和同部门的李光互相之间都有点隔阂,因为他们两人在部门里工作业绩都很突出,都想争个第一。去年夏天,他们部门的老大因为跳槽走了,公司也没准备给他们空降一个老大,于是这个老大的办公室就成了俩人必争之地。

经过公司多方考虑,我同学陈培顺利当选。于是,他的老对头李光很低迷,一方面是落选失败,不甘心输给陈培,一方面是感觉自己面子上也过不去。李光那两天甚至想要辞职。

而就在那几天,我同学去找了李光,和他谈了很久,并当着同部门所有人的面告诉李光,自己需要他的协助,如果离了他,那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在部门同事的劝说和我同学的诚意挽留下,李光不但打消了辞职的念头,还成为了我同学的得力助手。在工作外,两人现在也是非常要好的哥们。

胜者不应给败者“穿小鞋”,应该尊重失败者,尊重自己的对手,将其变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所以,我觉得“胜者王侯败者寇”这句话不能用来概括所有的职场。并不是说胜者就高高在上,失败者就一败涂地。关键是要看他们对待此事的态度。胜者和败者是可以成为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好搭档的。


阿杰聊职场


驰战疆场,很多人都听过“成王败寇”,理解为一个人能够战胜另一个人,就能够称王,而失败的那个人就只能落草为寇。这理解为一个人的自身才能是否足够。但是,在职场,越来越少的事情是只凭借个人的单打独斗就能够做好的。

职场上的“成王败寇”,指的是做事。

年前部门副主任离职了,离职前,公司下发了一个文件,内部竞聘副主任。张明和王佳是部门资历最老的两个员工,也是潜在的候选人,大家都知道要在他们俩之间选择一个人做副主任。但是也没明说,他们俩便开始暗自较劲。

刚好公司接了一个单子,时间紧任务重。主任就把这个任务分别发给他们俩,说谁完成了,谁就是副主任。

张明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人,喜欢一个人做事情,经常独来独往。王佳则是喜欢到处打打闹闹,到处找人聊聊天的人。于是张明在接到任务的第一天,就带着手下几个弟兄开始了加班。而王佳,则优哉游哉,似乎是不慌不忙。也不见他为了任务着急。

终于到了交单的日子。张明连续加班大半个月,却只完成了百分八十。而王佳,顺利完成任务。

后来才知道,虽然王佳一点也不着急,但是他通过申请追加预算,进行外部招标,将任务分解给多个人员单独完成,他只抓了一个交期和任务衔接。张明虽然没有预算超支,但是带着手下连续加班的加班费,以及加班后的调休,综合下来也没有比王佳省多少钱。

根据主任允下的承诺,王佳顺利当上的主任。

张明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愤愤不平,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背地里发发牢骚,说王佳是靠关系“上位”。殊不知,这就是职场的“成王败寇”的规则。

在职场,没有对错,没有“苦劳”。事情做成了,大家都有功劳,事情失败了,再大的“苦劳”也没有功劳。

职场只认最终的结果,而对于过程中出现的纷争,辛苦根本不在乎。每个人都在努力,只有成功的人才是奋斗,你那只是在追赶。

在人的奋斗过程中,有的人爬上了乔戈里山峰,有的人爬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最终被记住的却只有珠穆朗玛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残酷,哪怕你跟第一名只差0.01mm,也不会被人记得。

成王败寇,只有成功站上最高峰的人,才能是成功。

奋斗,如果没有成功,那将都是无聊的追求。

在职场,如果没有业绩,你的努力也不会被人注意。


春夏秋冬雨雪风


我是草根老周,草根的草树根的根。不会冠冕堂皇只会聊聊家常。“胜者王侯败者寇”,泛指古代社会,在争夺政权斗争朝代更迭时,成功了就是合法政权,可称帝王封万户侯;失败了就是非法,被称贼寇,只剩下被铲除镇压的命运。

在今天看这句话,它已经没有现时价值但有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在职场领域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大家看过《亮剑》吧?李云龙有一句名言,“两强相遇勇者胜”。敌强我弱也要敢于亮剑。被那个时代成为“亮剑精神”。激励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从胜利走向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

我认为,“两强相遇勇者胜”和“亮剑精神”,就是“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渐进演化和诠释。

到了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职场上也是需要具有开拓精神的勇敢者。

当年建立深圳特区就是一个勇者的行动,党中央决定杀开一条血路成立特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摒弃计划经济,坚决走市场经济的胆量和决心。

在职场也一样,人们渴望成功。如果胆怯懦弱就不会成功,就不是勇者。

小平同志曾说,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倡导全社会提高时间就是金钱的认知。

民间有句俗语,“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也是崇尚胆量和勇气。小脚女人成不了气候。

当然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不可能人人成功,也会有失败和沮丧。好在社会包容失败,败了错了也不会成为贼寇。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胸中揣着东山再起的雄心,丢掉“不肯过江东”的迂腐,爬起来继续奋斗。昨天的失败,就是今天成功的垫脚石。


草根老周五世


在职场上,只要你占据上风,说什么都是对的,相反如果你处于劣势,是个人就敢欺负你。虽然目前职场中整体大环境比原来好了很多,但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的仍然到处都是。在这种环境中如果你属于败者,那么干脆就没有你立足之地。因此说,在职场上如果处于一个你属于一个“胜者”,那么我希望利用你的有利地位,带领整个团队向正能量方向发展。


FG享受生活


结果为王!


任我志高勇飞


职场上竞争激烈,之所以会说“胜者王侯败者寇”,是因为大家都向往胜利者的权势和利益还有光彩,所以大家眼里也只有胜利者的光环,这只是人们主观上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觉得职场上没有绝对的胜者,也没有绝对的败者。

何为胜者?何为败者?无非这次你跟进的项目做成了,我因为对策问题没有做成,那么这就结束了吗?没有,还会有新的项目不断出现,胜者是一直胜利还是一时的胜利?这次你赢了,不代表下次我会输。

另外靠不择手段获得成功的人只会是一时,因为品德有问题的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清风雲飛揚


没有新之说!千古如此,历来如此,学到的如此,听到的如此,看到的也是如此;家如此,国如此,天下如此,世界如此。但愿,以后不要如此!


冀夫


不在职场也是这么一回事儿!

主要是用其他标准来评判更麻烦!

而谁是胜者?

职场里面首先要考虑做“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