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之我见

对于我这样的七零后工科男来说,以前只知道有个叫方方的作家,大作没有拜读过。因为,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只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人生》才是不可替代的,其它的很多作家的作品影响力与受众都是很有限的。就像我虽然是湖北武汉的七零后,没有读过方方的作品。

这次疫情爆发后,随着《方方日记》在网上引起较大的争议,我也看了看别人转发的部分日记,说说自己的看法:1、文笔一般且心理阴暗。在这场彪炳史册的抗疫斗争中,刚开始有阴暗面,但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闪光面,看《方方日记》里所写,阴暗面有放大之嫌疑,闪光面一笔带过。文学的魅力就是在于为天下苍生鼓与呼!作为一个还算知名的作家,对于阴暗的东西,敢于直面鞭挞;对于闪光的东西,乐于大力讴歌,这才是一个作家应该坚持的基本创作格调,也是一个人做人应该坚持的做人准则。在这一方面,《方方日记》似乎有所亏欠。2、有崇洋媚外心理。《方方日记》有转述美国政府给老百姓发钱的问题,希望武汉政府学习美国也给老百姓发钱的章节,在这里我看到了一脸的崇拜。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次西方国家抗疫过程的一些表现给我们很多人心灵上不亚于是一次颠覆性的冲击。假如中国政府象美国一样,淡化疫情严重性,不检测,无检测试剂,没口罩,没床位,没呼吸机,鼓励自愈,那么《方方日记》该怎么写?假如中国政府也象意大利、西班牙一样,65岁以上的病人放弃治疗,《方方日记》该怎么写?

网上还看到《方方日记》对一个中学生回复的反驳,满嘴文革,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但要相信文革也是中国道路过程中的一次探索与试错。同样是有过文革经历的路遥,他的作品是从苦难中看到辉煌,所以才有彪炳千秋的《平凡的世界》;方方在这方面明显就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