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萵筍,怎麼使用農家肥?

常德農村小趙


作為一個資深老農民,我來回答!

農家肥一定要施“熟肥”,即“熟糞”

農家肥生肥,不能施,會抑制作物生長,燒苗。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種瓜》裡有云:“種冬瓜法:傍墻陰地作區,圓二尺,深五寸,以熟糞及土相和。”可見熟肥的重要性!這裡提醒一下農友:熟糞是經過漚制,發酵的,不是曬乾的。

建議穴施,即“挖坑掩埋”在植物旁邊

 一般情況下,農作物定植時適合穴施肥料,農家肥就是很好的穴施良品,其所含養分全面,有利於幼苗根系伸展,一般以穴施為宜。這裡還要提醒一下農友:農家肥適合穴施,但複合肥、尿素、碳酸氫銨等含氮量過高的肥料不易施入,因為這類肥料對幼苗根系刺激較大,施後極易燒苗。

以上就是我農民李尋歡的回答,如有需要可以關注我,隨時私信我。


農民李尋歡


  • 農家肥來源於人畜糞尿,廄肥,堆肥和漚肥,以及生活垃圾;熟腐農家肥富含氮磷鉀和其它多元微量元素,是一種非常優質長效的生態有機肥;在萵苣種植中,它常被作為基肥和追肥使用,可以起到疏鬆土質,改良土壤,提升土壤有機質,保水保溼保肥,透氣作用;為萵苣健康旺盛生長提供長效優質有機物質保障。

萵苣種植,可使用農家肥作為基肥

  • 在萵苣種植中,熟腐農家肥可以作為基肥使用;種植戶可以根據種植地的土壤肥力情況決定農家肥的施用量;一般情況下,畝施2500公斤至4000公斤的熟腐滅菌優質農家肥為宜;在耕作之前,將農家肥和氮肥75公斤,磷鉀複合肥3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分別拋灑與土壤表層,並立即深耕精整;一般萵苣的根系可以深入土壤20釐米,所以種植萵苣的土地需深耕35釐米左右。

萵苣生長過程中,可以使用農家肥作為追肥

  • 一,萵苣使用農家肥的追施時機;萵苣定植緩苗後7天,可以使用每畝稀釋10倍人畜尿1000公斤隨水施入,可以促進萵苣根系早發,弱苗轉壯;在早春返青期,可以隨中耕畝施500公斤的熟腐農家肥,這個時期施入有機肥,有利於根系發育吸收營養,有利於蹲苗和蓬髮蓮座葉;在萵苣根莖膨大期前10天,可以再配合使用磷酸二氫鉀15公斤追施一次農家肥500公斤,可以起到促進根莖粗壯,防止根莖裂口,提升萵苣品質的作用。

  • 二,萵苣使用農家肥的追施方式;在萵苣生長過程中,農家肥作為追肥使用可以採用四種方式,即澆施,穴施,條施,環施。
  • 1,澆施;是指將農家肥稀釋後通過澆灌的方式施入萵苣種植地,一般採用的經過沉澱處理的人畜尿,可以稀釋成5倍以上的水肥,直接作用於萵苣的根系,可以按穴澆灌,也可採用開溝澆灌,但不可以漫灌。
  • 2,穴施;是指在遠離萵苣根系周圍挖制坑穴,將農家肥定量施入的方式;穴施一般在萵苣返青期和壯苗期使用,在萵苣膨大期不建議採用穴施農家肥。
  • 3,條施;條施也叫溝施或者渠施;是指在萵苣種植地的行距中間開溝挖成細長溝渠,將農家肥均勻施入溝渠,然後覆土掩埋後澆水。
  • 4,環施;環施是指在萵苣植株周圍堆放一圈農家肥,一般配合中耕使用,常在萵苣越冬期前施用,可以起到增加地溫防止萵苣凍害的作用,還可以在返青期起到增強地力保肥保水保溼的作用。

萵苣種植使用農家肥的注意事項

  • 一,農家肥需熟腐;在萵苣種植中,無論農家肥是作為基肥還是追肥使用,都必須經過熟腐滅菌後才能使用;因為未經熟腐的農家肥施入土壤後,不能發揮肥效,須經過與土壤中的物理化學作用,和微生物發酵,分解,釋放,才能形成植物可利用的有機物質;在有機肥發酵的過程中,會發出大量的腐熱,這種腐熱如果離萵苣根系過近,可灼傷根系形成燒根,對萵苣生長不利。

  • 二,作為基肥使用需晾墒;農家肥如果作為種植萵苣的基肥使用,需在深耕耬耙後風化晾墒10天以上,才可以定植萵苣;因為農家肥施入土壤後,如果要發揮肥效,須與土壤中的氧氣分子產生化學反映,並形成一定範圍的腐熟熱;如果立即定植萵苣,會形成燒苗現象;但是經過風化晾墒,等待農家肥腐熱期過去再定植,可避免秧苗燒苗。

  • 三,在萵苣膨大期不要施用農家肥;在萵苣膨大期,萵苣根系周圍的營養物質比較均衡固定;如果這個時期施入農家肥,會改變萵苣周圍的營養環境,造成根系周圍的營養物質劇烈變化,形成內生殖與表層生長不同步,造成萵苣根莖生殖性裂口,降低萵苣品質並影響儲運和商品性。
  • 四,農家肥需經過滅菌處理;農家肥種植萵苣,需經過滅菌處理後才能使用;因為農家肥的取材廣泛,不可避免的會混入一些土傳病和蟲害蟲卵;如果不經過滅菌處理,這些土傳病和蟲卵可以隨施肥一起帶入土壤,給萵苣帶來遭受病蟲害浸染的風險。
  • 五,農家肥不能和草木灰混施;農家肥不要和草木灰一起混施,也不要和石灰氮,生石灰,鈣鎂磷肥等強減肥混施,否則會降低肥效;因為農家肥的主要有機含量是氮元素,如果和強鹼物質混施,會中和肥源有機酸物質,從而降低肥效。

結論

  • 綜上所述,萵苣種植過程中,農家肥可以在熟腐滅菌的前提下,作為基肥或者追肥使用;它可以起到疏鬆土質,改良土壤,提升土壤有機質和豐富土壤微量元素的作用;還可以起到保水保溼保肥,提高土壤通透性和活性的作用;達到肥效長久,肥源豐富全面,促根早發,弱苗粗壯,提質增產的目的;但是,農家肥在使用過程中,需經過熟腐滅菌才能使用,並根據萵苣的生長習性,適時適量的使用農家肥,避免使用不當造成對萵苣的傷害。


鄉音鄉情


農家肥是一種非常優質的有機肥,因為它不僅營養元素非常的全面,而且對對土壤有很好的改善土質的作用。使用過後能夠增加土壤中的疏鬆程度,增加土壤的團粒,有利於土壤通風通氣。同時還能夠讓土壤中的有益菌更為豐富,常用農家有機肥的土壤,有益菌都是特別地豐富,這有利於作物根系健康,抑制根部病害的產生。

而農家肥主要包括人畜肥、堆肥等這些。在種植萵筍的時候,我們肯定是需要進行整地的,這時候就需要適時的將農家肥施加進去。一般每平米要施加5-6公斤的農家肥。施加後與土壤混合,整平,然後再種植萵筍。

在萵筍種植完成後,還需要對萵筍進行追肥。一般萵筍在種植後需要施肥三次左右。

第一次是在萵筍成活後。這時候需要提苗,所以這時候應當施加以氮肥為主的肥料,可以每畝施加尿素5-8公斤,或者以人糞尿進行潑灑,用稀釋2-3倍後的人糞尿每畝用600-800公斤左右。

第二次是在萵筍開始蓮座的時候,第三次是萵筍快速生長期,也就是萵筍蓮座中期。這時候萵筍對鉀的需要量是比較高的,所以施肥還是應當注意鉀肥的配合使用。這時候還是以每畝用稀釋2-3倍後的人糞尿600-800公斤灌根,同時配合使用硫酸鉀肥每畝用6-8公斤。

在使用農家肥做基肥,或者是在使用人糞尿做追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都必須是催熟了的。否則很容易出現燒根的現象,也容易導致萵筍出現病蟲害問題。


洞庭清水塘


農村種植萵筍,怎麼使用農家肥?

農村過去種植萵筍一直都是採用農家肥,用農家肥種植出來的萵筍單株重量比用化肥生產出來的要瘦小,但是萵筍的味道就很好了,甜、脆、香。


萵筍種植一般都是採用育苗移栽,從育苗開始就使用農家肥,但是使用的農家肥必須是已經腐熟的,沒有經過發酵腐熟的農家肥是沒有多少養分的。發酵的方法就是將豬、牛等畜禽糞便、墊草收集起來加入人糞尿後堆積發酵。經過半個左右月的發酵,如果墊草多,發酵的時間就要長點,也可以用農作物秸稈來堆積發酵製作農家肥。墊草已經發黑,軟、臭就可以使用了。

育苗時苗床需要施入足夠的已經腐熟了的農家肥,育苗時間大約兩個月,秋萵筍一般是7—8月份育萵筍苗。


定植移栽時間也要用農家肥作為底肥施用,當年不追肥。第二年春暖以後就要進行中耕除草和追肥,肥料也是使用腐熟的人畜糞便,這個肥料一般主要是人畜糞尿。每隔10—15天追一次,共追3—4次。肥料是先淡後濃。蓮座葉形成以後,追肥濃度要適當加大,促使營養器官的旺盛生長防止早抽苔。這時,僅靠人畜糞便肥力是不足的,可以用棉籽餅或者菜籽餅粉碎後與人畜糞尿共同發酵,腐熟後進行追肥,肥力就可以了。有的也配合使用化肥,效果更好。


老周說三農


很高興與大家分享這個問題。農村種植萵筍,是怎麼施用農家肥的呢?

一,萵筍的生產意義和經濟價值

萵筍肉質嫩莖,是人們最喜歡的蔬菜。萵筍含水量高,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等很多對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特別是莖、葉的乳汁中含有稍帶苦味的萵筍素,能增強胃液、消化酶和膽汁的分泌,促進消化、增加食慾,並具有鎮痛和催眠的作用。

種植萵筍經濟效率比較好,正常生產畝、產可達1500千克以上,也現在行情分析走勢,利潤相當可觀。

二,萵筍栽培技術

選擇保肥保水力強,疏鬆肥沃的土壤。結合深地翻耕,每畝施腐熟農家糞有機肥1500~2000千克、過磷酸鈣20~25千克和氯化鉀5~IO千克,整地做好苗床工作。

一般播種時間選擇9~10月播種,根據當地氣候變化而決定。每畝用種量25~30克。

把種子放在水中,漂浮上來大多是空殼或不飽滿的種子,應給予淘汱。撈取底下較重的種子。播種前先將苗床澆透水,用幹細砂土或細粉土粒摻雜種中攪拌均勻後撒播,撒播時要採取稀播、勻播。播種後輕輕蓋一層約1釐米左右的細土,再覆蓋薄膜保溫。

三,種植地準備和移栽工作

選擇有機質豐富、保肥保水力強的黏質土壤栽培。

選苗時,掌握9月播種的苗齡30~35天,具有5~6片真葉、外葉簇生和幼莖粗壯的幼苗。

由於萵筍幼苗非常細嫩,定植時要多帶泥土,避免傷害根系。起苗的時候,儘量保留6~7釐米長的主根。如果主根太短,栽種後鬚根發生較少,不利於緩苗。主根太長,栽種時根系容易彎曲,新根發生困難,影響幼苗生長。

栽種時,把根莖部分埋入土中,然後輕輕把土壓緊,使根部與土壤緊密接觸不留空隙。為便於大田管理,栽植大小苗進行分開定植。先種植大苗後種小苗。種好後,澆稀薄農家糞肥於根腳。

四,肥水管理

在緩苗期保持土壤溼潤。當心葉生長時澆一次稀薄農家糞肥,然後進行中耕蹲苗,促進根系恢復而快速生長。種植春萵筍,為了保證幼苗安全越冬,冬前要控制好肥水,避免徒長,增強萵筍耐寒力。

當蓮座葉形成,肉質莖開始增長膨大,要注意加以管理,忽旱忽澇成或者追肥過晚都容易造成肉質莖開裂。所以,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和雨水增多,稍有疏忽造成減產,若遇乾旱天氣,及時灌溉,雨水過多時,應立刻排水抗澇。

追肥在植株成活後施1次稀薄人糞尿,促進根系正常發育生長,冬季一般不再施肥。開春後,天氣變暖,也是幼苗生長旺盛時期,應及時追肥。追肥時,在行間開溝畝施複合肥15~20千克,天氣乾旱時澆施最好,也可以下雨時進行田間撒施。植株封行後,肉質莖迅速肥大,需肥量也隨之增多,要及時追施重肥,每畝澆施複合肥20~25千克。

在追施肥過程中,要注意,萵筍不耐濃密的肥料,追肥不能太晚,否則容易造成莖部開裂,造成損失。

五,田間管理

在植株封行前和施肥前要進行中耕鬆土,清除地裡野生的雜草,摘除底部殘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定幫助,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突破烏江


萵筍從定植到採收1個多月時間,若缺肥,植株會生長不良,易發生先期抽薹現象,產量和品質下降,所以基肥要足。一般畝施腐熟人畜糞2500-3000公斤、或腐熟雞糞1000公斤,45%氮磷鉀複合肥25-30公斤,耕翻整地做畦。萵苣醒水活棵後酌施1-2次稀糞肥,促進幼苗生長。蓮座期後肉質莖開始膨大時,結合澆水,每畝衝施15-20公斤尿素。可按各地不同的施肥類型施基肥,保證氮、磷、鉀三要素都齊全。

追肥(1)葉用萵苣。定植後,要加大氮、磷肥供應的同時,控制好水分,以防外部葉片的徒長,生菜整個生育期共追肥3次。第一次緩苗後15天左右進行,每畝施硫酸銨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促進幼苗發棵,生長敦實。第二次在結球初期進行;第三次在結球中期進行,使葉球充實膨大,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並用0.3%的磷酸二氫鉀作葉面噴肥,有利於增產,噴肥時選在下午3點以後進行。結球生菜後期不要追肥、澆水、以免引起腐爛或裂球

2) 莖用萵苣。萵筍對肥水要求嚴格,管理不當會引起徒長和過早抽薹,不能形成肥嫩的肉質莖。 春萵筍。播期在頭年的9月以後,冬前停止生長一段時期。定植緩苗後施速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5千克或硫酸銨10千克,促進葉數的增加及葉面積的擴大。深中耕後控制澆水、蹲苗,形成發達根系及蓮座葉。在地凍以前,用馬糞或圈糞蓋在植株周圍。次年返青後,葉面積迅速增大呈蓮座狀,應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10-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追肥結合澆水進行。澆水以後,莖部肥大速度加快,需肥水量增加,一般每畝可施硫酸銨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並施磷酸二氫鉀10千克。施肥也可少量多次進行,因莖部肥大期地面稍幹就澆,所以施肥可少施、勤施,以防莖部裂口。


裡郎苗寨艾岡


大家好,我是蜜桃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答:萵筍通常在春秋兩季種植。種植前整地施肥,再播種育苗,出苗後適時定植,並做好追肥澆水以及中耕除草等工作。

一、種植時間

萵筍的適應力較強,耐半寒,喜冷涼環境,怕高溫,所以可以在春秋季節種植,它的種植時間還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溫度環境來選擇。春萵筍種植時間是4-5月露地栽培,秋萵筍在9-10種植,在長江流域可安全越冬。

二、種植方法

1、整地施肥

萵筍的根系淺,吸收能力較弱,所以土壤要選擇疏鬆的砂質土壤為佳,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乾燥的地塊,在播種前施足底肥,然後深翻,將土壤敲散捏碎,然後整平整細,蓋上一層覆蓋物準備種植。

2、播種

為了保證種子能順利的發芽,需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將種子放置在清水浸泡6小時左右,然後用溼毛巾包裹開始催芽。催芽後即可播種,萵筍的種子較為細小,所以播種時將其環境細土攪拌均勻後進行撒播,播種前對土壤澆一次透水,平均每平米播種2-3克,播種後覆一層淺薄的細土即可。播種後蓋一層薄膜,保溫保溼加快出芽,仔細觀察,待幼苗出土時,立馬掀開薄膜,保持通風和光照,待幼苗長出3片左右真葉時即可定植。

3、定植管理

定植時為保證它的生長快速強健,應保持間距和行距25cm×30cm,及時澆水,促進根系發展,保持土壤溼潤,如果定植是夏季高溫時期,要適當的遮陽,以免幼苗受到傷害。在施足底肥後基本無需施肥,可結合中耕或除草時施一兩次農家淡肥即可,還有注意中耕時一定要淺根,它的根系不就不發達,中耕過深,會損害它的根系,回答完畢謝謝!




家有蜜桃


種植萵筍如何選擇農用肥同時也是如何讓萵筍增加產量,種植萵筍選擇土壤至關重要。

那又該如何選擇種植呢?選擇一塊黑土肥沃的土地,將播種到地裡長出的育苗移植到土地,移植時一定要選擇好天氣,天太熱會曬乾萵筍苗,傾盆大雨會把萵筍苗打倒在地上,毛毛雨的天氣是最適合移植萵筍。既不會被曬死,也不會被大雨淹沒。當萵筍正常成長時就要給窩筍施肥,施肥也至關重。在農村都是用農家肥,什麼是農家肥?也就是平時雞、豬、牛排出來的糞便,用一個裝糞便器的桶抬到地裡分別放入每一棵萵筍的根部距離5釐米左右的位置,距離不能太近,因為雞糞營養過多,萵筍太小還不能承受那麼營養的雞糞,否則萵筍會死去。在農村只要施一次肥就可以等收成了,那樣種植出的萵筍既綠色又營養。

這就是一個農村人種植萵筍的方法,農村一般是很少使用化肥,除非是種植特別的植物,比如說迎客松、果樹,松樹等……。







流浪小范


方法1農家肥一定要養殖家禽和牲口,特別是豬牛糞最好,每次打掃以後將糞便和農村火土混合。乾肥上肥以後灌溉。

方法2 就是直接豬糞兌水澆溉


農伯日記


農村種木頁萵筍,腐熟的農家肥最好,可穴施,也可施基肥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