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女人之美,是無價之寶。

巴爾扎克說,女人的美,是無價之寶。

但是巴爾扎克沒有說過,這種美,有沒有時限,也沒有說過,這種美,是普世都能夠欣賞的美嗎?

巴爾扎克沒有說的很多,但是小裁縫卻領悟到了。

因為,巴爾扎克是男性,而小裁縫是女性。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女人之美,是無價之寶。

1

女人可以恃靚行兇,美在皮囊,但是青春稍縱即逝。

大山裡的歲月看起來疏忽就是千載,但是美,卻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那麼美,如果沒有人欣賞,如果美不能修煉入骨髓,馬上也會過去。在大山深處,要麼循著從前美麗的女性美下去,凋零下去,無人欣賞下去,等待著被別人選擇的命運,要麼,就走出這座山,自己找尋答案。

只是,小裁縫出走,真的是獨立女性的覺醒嗎?

不要那麼多主義,那麼多答案,她只是走了出去,沒有回頭,也沒有一個留給他人的明確結局。

不得不說,戴思傑這個結尾太棒了。就像畫面上的留白,也是一個開放的結局,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小裁縫也許去了深圳,也許去了香港,也許只是到了縣城做了一個裁縫大姐……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她有了自己的姓名,不再是“小裁縫”。

是不是無價之寶,要去看看這個世界,才會有自己的答案。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女人之美,是無價之寶。

2

小裁縫這個女娃子從一開始就和別的女娃不一樣。

別的女娃看見飛機就是飛機,但是小裁縫看見飛機會思考: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她做了很多飛機的模型,栩栩如生,當時卻並不懂得自己的嚮往。

知青的血液是新鮮的,他們雖然在山裡人看來很笨,但是他們的見識卻也更廣,所以她願意和知青相處,不是知青選擇她,而是她選擇了知青。可以是愛情,可以是友情,又有什麼關係?可以不明白,但是還是被吸引。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女人之美,是無價之寶。

主動出擊的人是羅明,默默愛著的人是馬劍鈴,但是小裁縫卻並不知道自己主動去愛的那個人是誰——是啊,如果不能明白自作為女人的美,或者說,如果不能看到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價值,又怎麼能知道自己會愛什麼人呢?

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巴爾扎克比魯迅和《包法利夫人》先到,而是,如果他們都在同一起跑線,她還能不能篤定地說,我管什麼文筆不文筆的,我還是喜歡巴爾扎克?

就像金庸先生借文秀之口說: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只有“我”,才能知道喜歡不喜歡。“我”比任何都重要。


3

不妨來看那些我們所聽過的知青下鄉,愛上鄉里女子的故事。

無非是幾個結局,要麼留在鄉下,苦悶一生,因為鄉村的女子無法和大城市裡來的知識青年形成精神上的共鳴,在沒有希望回城和寂寞孤獨的勞動改造生活中萌生的愛情,一旦進入地久天長的生活中,精神、共鳴、理解等形而上學的詞彙就開始發揮它們的魔力;還有一種是更多人的選擇,一旦有了機會就拋家舍業,當初炙熱的愛情拋擲一邊,獨自走上了回城的路。

羅明和小裁縫的愛情顯然和我們熟知的各種結局都不同,妙就妙在在固有思維中的讀者,在讀過了太多知青始亂終棄山裡姑娘的故事之後,我們沒有預料到還會有這樣的一種結局,從一開頭,觀眾的心早就為小裁縫懸著了——知青什麼時候走?小裁縫什麼時候被拋棄?小裁縫有了孩子,會不會生下來獨自一人承受所有的壓力帶大孩子?打胎的話小裁縫會不會死?打胎的時候會不會被發現?馬劍鈴會不會代替羅明承擔責任?羅明會不會一去不回?

我們都以為女性是被選擇的,只能由男性來決定自己是否被拋棄,甚至被拋棄之後也必須由其他男性來承擔責任,帶著一種悲憫救世主的氣息,而小裁縫,註定是要被傷害的,她的美她自己不知道,被男性發現被男性欣賞,同樣,被男性毀滅被男性憐憫。

然而,我們沒有想到,當她發現了自己的美,欣賞到自己的美,自己的美才有了價值,無價之意——我可以選擇愛你,我也為此承擔後果,但是我也可以選擇放棄你,我也為此承擔後果。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女人之美,是無價之寶。


4

打掉孩子之後,小裁縫對馬劍鈴說:我感覺我好像變了一個人。

蛻變,或者說,思想啟蒙,都是很痛的,要付出代價的。

她從沒有說過自己喜歡誰,似乎矇昧未知的不知道馬劍鈴對自己的感情,但是你又怎麼能確定她心裡不知呢?就像羅明明明也是知道的,只有在物是人非的幾十年後相遇才承認,因為人是自私的,一旦承認,就要為對彼此的感情做出選擇,所以大家都在裝傻,而小裁縫做出了選擇,你們愛是你們的事兒,我只有在愛自己看過這個世界之後才能確定我愛誰。

當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一切具有魔幻的色彩。她能否走出大山?是否見天地,見自我?世界真的能夠任她遊嗎?這本就是藝術創作,它不一定真實,但是,小裁縫通過仰望藍天,在書裡見眾生見自我,腳踏實地,做出選擇,這樣女性的覺醒是真實的。

其實,男性是害怕這樣的女性的。羅明想要通過書徹底改變一個山裡的女娃子,讓她不再什麼都不知道,不再愚昧,不再土氣,但是他不知道被書本改變之後的人,不會再由他所控。你無法決定的正是一個有自我意識人的選擇,也許最初她是不懂得愛的,但是懂得之後,她就會決定愛不愛,愛誰,怎麼愛。說到底,改變小裁縫的不是羅明,也不是馬劍鈴,他們只是催化劑,放在旅行包裡的小說才是。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女人之美,是無價之寶。

所以,小裁縫說,是巴爾扎克告訴她,女人的美,是無價之寶。

老裁縫說,一本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此言不虛。

所以,這說到底,這是一個人和書的故事。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女人之美,是無價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