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李蘭娟在疫情爆發的關鍵時刻,提出了封城建議,被中央採納。這一方式被認為是中國疫情得到迅速控制重要措施之一。

她以73歲的高齡,主動請纓,逆行奔赴武漢一線,在救治危重病人的同時,將治療的先進方法傳播給同行,帶領團隊研究疫苗,推薦有效的藥品,挽救了大量的病人的生命。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在人們敬佩李蘭娟院士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同時,她的家庭生活,同樣令人羨慕。他的愛人是我國著名的肝臟移植醫生鄭樹森院士。他們家庭生活和諧,他們有兩個優秀的兒子,都事業有成。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這樣的人生既是我們的理想,也希望孩子能夠有這樣美好的人。那麼,李蘭娟是怎樣成長的呢?我們能不能從中得出有益的啟發呢?

回答是肯定的,因為雖然表面上環境不存在了,但是其內在的精神同樣能夠 培養,正是這些精神造就了李蘭娟。

(在研究李蘭娟的成長史中,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把她與鍾南山院士比較,他們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但是結果卻一樣。鍾南山生長於醫生世家,受家庭影響非常大,同時通過自身努力,成為了國家棟梁。而李蘭娟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女承父業,也同樣地成為了國家棟梁。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李蘭娟的情況與我們更多普通人一樣,也許我們的孩子從事與我們不同等行業,但是我們同樣希望他成為家庭幸福的國家棟梁。

成長的歷程

一、艱辛的青少年成長過程

李蘭娟出生於1947年,出生浙江的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有眼疾,生活的重擔全部都壓在母親的身上。因為家庭極其貧困,她為了幫助家庭,中學階段,不得不兩度輟學,後來中老師和其他人的幫助下,完成學業。高中畢業後,她回到農村當民辦教師,因為看到很多人有病得不到治療,自學了針灸,然後人們推薦她當了赤腳醫生。這個過程中,她放棄了優厚教師待遇,每月24月,當赤腳醫生只有每月3元錢。她為農民治病得到了大家的擁護,後來被推薦上了大學。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二、艱難的事業成熟過程

大學畢業後,因為成績優異,被分配到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逐漸擔任主治醫師。沒有任何背景的人,前進的最好車輪,就是認真和負責。

因為出色的工作和管理能力,她於1998年到2008年,擔任浙江省的衛生廳廳長,為政造福一方,建立了完備的醫療體系,被稱為醫療改革的方向,公民交少的費用,通過預防等方式減少疾病。

在為官同時,她不忘醫學工作,完成了“人工肝”等多項科技成果,著書立說,建功立業,造福一方。中全國和世界各地區推廣。在防治非典的過程中,帶來浙江團結,取得了無一人死亡,和愈後少有後遺症的成果。

一隻蛹,想要破繭成蝶,只需一個月,而一個人的蛻變需要很多年。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三、相濡以沫的家庭生活

大學期間,李蘭娟和鄭樹森兩個刻苦學習的優秀學生互相吸引,締結連理。艱苦時互相幫助,比翼雙飛;學習時,互相扶持,先後不斷地學習進修。

鄭樹森曾經到香港讀博士,學習期間,李蘭娟中家照顧孩子和老人。有一次,她公公生病了,李蘭娟瞞著丈夫,一個人為公公治好了病。李蘭娟母親骨折兩次,都是鄭院士親自主刀。

工作上他們分別都有建樹,李蘭娟創立了人造肝的先進技術。鄭樹森是我國著名的肝膽外科、肝移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他們是同一個專業的不同治療方法,有很多的共同語言,互相會根據病人情況,進行不同的治療,並且都秉持著:先治療,後收費的原則。

夫妻關係和睦,家庭幸福,鄭院士說:“我們一輩子沒有吵過架,在工作上互相幫助。”這次李蘭娟奔赴武漢,鄭院士在家做飯,為她準備行李。李蘭娟誇他先生:“丈夫的手很巧,技術精湛,思路清晰,管理上也很有魄力,自己有時遇到拿不準的還要請教他。”

李蘭娟曾在採訪中說過: 志同道合、互相關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是婚姻最理想的樣子。

他們才是真正的神仙眷侶!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他們兩個兒子也事業有成。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夫妻兩人專注事業,兒子們早早地學會自立,並學習父母對待事物的認真態度,大兒子從小就騎著自行車接送小兒子。

從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支持她走到今天的是,自立的精神、認真的態度、寬廣的胸懷、團結的意識。

這些優秀的品質,既與他父母的言傳身教有關,也與她自己的努力有關。

培養的方法

一、言傳身教

也許你會說,李蘭娟生長的環境非常貧困,現在這樣的環境已經很少了,怎樣培養孩子呢?其實不然。

在李蘭娟的成長過程中,她的母親對她的影響特別大。因為父親身體不好,母親一直承擔著非常繁重的勞動。但她的母親沒有怨言,通過田裡的勞作和做小買賣,養活了一大家人。並以付出和勞動為榮。

她的母親後來與李蘭娟生活在一起,因為李蘭娟夫妻兩人都以事業為重,她的母親承擔起家務勞動,並做得很好,對他們夫妻倆非常的理解和幫助,一直到她106歲。

李蘭娟說:我的母親以樸實無華的言行教給我老實做人、認真做事的道理。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母親的這些行為,也告訴了李蘭娟,以後的生活只能靠自己。也讓她懂得人最重要的是自立和勤勞,做事要認真。這些優秀的品質一直陪伴著她的成長。

現在很多的家庭,雖然條件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但是我們的父母仍然可以培養孩子,自立、勤勞和認真的品質。無論是父親,特別是母親,首先是自己要自立,不要有啃老或者依靠家庭和丈夫的思想,更不能有沾小便宜的想法。而要建立付出為榮的觀念。千萬不要以享樂為榮,以依賴為榮。

有些人,比較自我,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不能吃苦、吃虧。如果父母如此,只能培養出同樣自我的人,不願意付出。以依附其他人為榮。給孩子樹立很不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實踐中發現,享樂型父母,培養的孩子,在中學生階段,往往不刻苦學習,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形象,早戀的比例比較大。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中,女人以後可以依靠男人來獲得幸福。


二、培養優秀的品質

在李蘭娟的言行中,有幾個優秀的品質非常突出,我們家長只要培養出這樣的品質,也能培養李蘭娟這樣的孩子。

(一) 認真執著的做事態度

李蘭娟從小做事情就非常的認真,讀書的時候,成績非常突出。輟學時,老師因為覺得她不讀書太可惜,反覆勸說並給她資助。

她自己也說:“我是一個做事特別認真的人。我覺得,只有認真才能把事做好。更重要的是,人得有事業心和責任心。正是這種認真和執著,使我能在傳染病學術領域不斷地創新探索。”

這種認真和堅定貫穿了她的一生,當時“人工肝”中世界上也是空白,很多人都打退堂鼓,但是她知道肝臟病人非常需要,堅信這個能成功。在她的堅持和頑強的拼搏中,終於獲得了成功。

正是因為她認真負責的態度,掌握了精湛的醫學知識、掌握了傳染病的規律,所以在關鍵的時候能夠提出最適合的方法,挽救民眾於危難之中。

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做到對孩子有較高的要求,提高孩子本身對事物的認知度,逐步培養孩子做事情要認真仔細,不要淺嘗輒止。

現在有些家庭,經濟比較寬裕,更有的家庭覺得有多套房子,生活不必操心,沒有必要較勁。“差不多得了”的思想常常出現。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今後中社會上立足,都是需要做事認真負責,做什麼就像什麼,所以培養孩子,做事認真的態度,非常重要。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二) 對錢財正確的觀點

世界上的人,誰都離不開金錢,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觀點,會讓人走向歧途,甚至毀掉人的一生。

李蘭娟的金錢觀,在她年輕的時候就顯露出來,那就是再貧窮,也不以金錢為中心。高中畢業時她在學校當老師,一個月24元,但是當時她希望做醫生,雖然醫生一個月只有3塊錢,仍然選擇了當醫生。

她和先生都以事業為中心,不是以享受為重,她享受的是治好病人後的快樂,所以對金錢的需求是有限的。她的行為也就不會以追求金錢為目的。他們在為百姓治病的過程中,經常為貧窮家庭墊付醫藥費。 他們制定了先治病,後交錢的治療方法。

她多次拒絕獲得金錢機會。當她歷盡千辛萬苦,帶著團隊研究出人工肝技術時,很多人讓她申請專利,這樣她可以獲得更多經濟回報,但是她沒有,她把技術無償地傳授給其他人,還親自培養大量的相關人才。

同時他們為國家做出貢獻,國家也給與他們相應的回饋,使他們在金錢上處於比較富裕的狀態。夫妻兩人又建立的樹蘭基金,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為己任。把社會給他們的回報又回饋給社會。

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目前我們已經保證的溫飽的前提甚至小康的前提下,不要以金錢來很衡量人和事。要追求事業或者理想,而不是追求金錢。

金錢觀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如果視錢財為上,最常見的就是孩子唯利是圖,目光短時,不能深入地做事,還常常培養出自私自利的人。讓孩子的行為圍繞金錢。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三)團結協作的 團隊精神

李蘭娟深知要想做好事業,一定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她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高瞻遠矚;有了“高效”團隊,才會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她胸懷理想,在團隊裡,是設計者和協調組,她確定目標,指明方向;在團隊裡,培養年輕人,做到政治上多關心、生活上多關懷、感情上多關愛,大力營造衛生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圍,同時也真正地解決各種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給他們平臺,寬容他們失誤和失敗,讓他們儘快成長;在團隊裡,她提供資金與物質,保證團隊的正常運轉;在團隊裡,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給更多的人展示和發揮作用的空間。

她感恩團隊,她說:我的成長得益於幾代人創建的傳染病學科和團隊的共同努力,我才能取得這些成績,當選為院士。我感謝我的老師和同事。

一個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遠。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作為家長,要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協作的能力。首先認識到團隊的作用,其次學會進入團隊工作的能力和技巧。要懂得為團隊做貢獻的基本知識,要學會與團隊中不同的人團結的方法。要學會寬容和大度。要學會謙虛地向所有人學習的方法。 要學會服從,也要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成長,把個人的才能,融入到集體中,取得更大的成績,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為他人做想,為家庭付出的精神。

現在生活中的女強人,往往容易不僅工作上強勢,在生活上也強勢,最後卻常常出現家庭生活不幸福的結果。

而李蘭娟在事業上的強人,在生活中,她給自己定好位,就是一個妻子、一個兒媳婦、一個母親。能為別人考慮。結婚第一天,因為鄭樹森的父親生病,他們的新婚第一夜,是在火車站度過的。成為令他們回憶的美好事情。她為他丈夫和其家庭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同時照顧先生的感受。她自己喜歡越劇,但是她沒有區看,而是常陪先生看他喜歡的婺劇。而鄭先生也非常呵護李蘭娟,這次李蘭娟出征武漢,鄭先生用拿手術刀的手,做好的年夜飯。他們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付出,所以他們的生活一直非常美滿。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首先她做到了中選擇伴侶的時候,不以金錢成為衡量的標準,尋找志同道合、勤奮刻苦和勢均力敵的人。

懸壺濟世,家庭幸福的李蘭娟是怎樣煉成的?

我們每個人是希望獲得幸福的人生,這不僅包括事業的成功,更是需要家庭幸福。我們也應該如李蘭娟夫婦一樣互相尊敬、互相扶持、互相愛戀。當好自己的所有角色,做一個給別人帶領幸福和快樂的人。

李蘭娟這樣出生貧寒的人,在漫長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就是靠著這樣自立、自強的精神指引下;胸懷為民造福的理想,用前瞻的視野,及其認真負責的態度,團結協助的精神,淡泊的人生態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無論什麼時代都會造就英雄,這些英雄都有共同的特點:技藝高強、胸懷大眾,造福四方。

我們的孩子,雖然還小,但是現代的社會給他們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只要我們家長有胸懷祖國的理想,給提供更好的營養,也一樣能培養出造福民眾的英雄。並做到家庭幸福。

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教師,分享教育理念、學生心理、家庭教育、學生成長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