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帝聽了為什麼高興?

老人頭侃史


那就順著《雍正王朝》來說吧;


我認為康熙是在不斷試探張五哥,因為康熙覺得張五哥以後有大用;自張五哥表示要對皇上講真話的時候,康熙眼前肯定一亮,沒想到張五哥有這樣的回答。康熙這時候思考了一會,我認為肯定是在想怎麼試探張五哥證明他是個可靠的人?!康熙就表示要賞賜張五哥東西,要張五哥自己說。這其實就是在考驗張五哥了,康熙本來以為是要東西,要官職,因為畢竟是一個小小的侍衛。康熙沒有料到張五哥給十三爺求情,這時候康熙又停了一下,表示給張五哥這個恩典。我認為康熙答應張五哥,是因為十三爺的事也已經查的差不多了康熙心裡有底了;也就是說即使張五哥不求情,十三爺也會被放出來。張五哥既然求情,就順水推舟,既放了十三爺,又給了張五哥恩典,要張五哥對自己死心塌地。

如果查不清十三爺的事,張五哥再求情,康熙也不會放的。

康熙帝聽了張五哥對十三爺的看法,覺得很高興,一個小小的侍衛居然把問題看得這麼透,康熙身邊這麼多聰明人,可只有張五哥說了,其他人或許不願意說。康熙高興,又可以為後繼之君尋找到一個聰明的人手。

經常聽到有人這麼評價皇帝:好人做不了皇帝,做皇帝的都不是什麼好人;這裡對“好人”隱含的是拿道德上的好人,來審視皇帝這個職業;在我看來,這本身就是不恰當的,皇帝作為各種利益的交匯點,國內不同人的利益都要靠皇帝去平衡,而人又都是利己的,所以皇帝必須可以對付各種人,來了君子用君子之禮,遇到小人要比小人還小人,只有這樣,皇帝才可以不被利用。

十三爺為人善惡分明,嫉惡如仇,眼裡揉不得沙子,這樣的人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反而更容易被臣子利用;皇帝需要喜怒不形於色。一句話,堅決不能要臣子看透皇帝。所以張五哥說十三爺的忠厚不適合做太子,對於做皇帝而言,不懂得權謀的忠厚的優點在做皇帝上面就是缺點。

十三爺只是因為太子被陷害謀反那次,所有皇子都在,唯獨老十三不在,跟太子在一起,而有人假借太子手諭調兵包圍熱河行宮,康熙當時認為太子謀反,後來發現有人偽造太子手諭,這一系列的情況都指向了十三爺,十三爺就有很大的嫌疑的。康熙只能先抓了十三爺,再慢慢查,最後肯定查清了,才這麼快答應了張五哥的請求。張五哥覺得十三爺真的很冤。因為十三爺是張五哥的救命恩人,所以求康熙放了十三爺。網絡配圖

康熙問你為什麼要替十三爺求情,只因為他是你的救命恩人?!張五哥回答是,也不是。這個回答很是完美;康熙很是滿意。

張五哥毫無意外的成了雍正的得力助手,康熙帝高興的是這個。


過去即歷史


因為康熙終於遇到一個懂他的人,他能不高興嗎?

張五哥和康熙的對話,是發生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後。

老十三因為言語失當,說天家沒有情分,惹怒了康熙,結果被關了起來。

實際上,康熙並沒有生氣,反而還有點高興。

後來康熙也和眾位皇子說了,胤祥盡了兄弟的情分,這點很合康熙的心意。

將胤祥關起來,一來是為了維護天家尊嚴,二來也是為了磨礪一下胤祥,人家父子倆根本沒有隔夜仇。

但是的九子奪嫡雖然還沒有白熱化,但是也進行的差不多了。

康熙怎麼會不知道當時的形勢呢,所以和張五哥聊天的時候,就提了一句胤祥。

結果張五哥說胤祥最好,引起了康熙的猜忌,因為他最討厭結黨營私。

結果張五哥話鋒一轉,說了一句:

十三阿哥最好,卻也不一定最適合當太子,他沒有心機,對人太好,太容易相信別人。

這句話算是說到康熙的心裡去了,一來可以確定張五哥的赤誠,二來也確實戳中了康熙的內心。

是啊,胤祥雖然人好,但是一定不會是個好太子,更不會成為一個好皇上。

很少有人能懂康熙,如果老八懂的話,就不會那麼明目張膽地結黨營私,所以張五哥一個小小侍衛,竟然能說到關鍵,他能不高興嗎?這是一種遇到知音的感覺啊。


十點歷史君


答:真話,康熙帝聽到了真話!

作為一代帝王,整天在深宮大院很難聽到真話,看到真情。

四阿哥胤禛曾經向自己的父皇康熙帝表示過想當一個孤臣,那麼在太子失德的這個節骨眼上,康熙對未來的皇儲問題已經有了打算。

那康熙帝心目中的皇儲到底是誰,那就是皇四阿哥胤禛,此時的四阿哥胤禛又要做孤臣,正合父皇康熙帝的心意。

為此;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因為他與四阿哥胤禛走的太近了,要成全四阿哥這個未來的孤家寡人的孤臣,康熙帝暫時把十三阿哥圈禁。

下面有康熙帝與張五哥在散步的時候對話,康熙帝聽到了真話:

康熙帝問張五哥:朕那麼多皇子中間你認為誰最好?
張五哥答到:十三爺最好了!


張五哥接著說道,因為十三爺為人心懷坦蕩,忠厚講真話!
張五哥亦步亦趨的說著:

人好不一定最應該做太子,張五哥這真是講了心裡話。
這也是張五哥說的!

張五哥對皇上是絕對忠誠的。
張五哥沒有想到,康熙帝就要真話

藉此,張五哥他向康熙帝求情了!
康熙帝感覺到張五哥的幼稚與真情,更感到今天聽到的不易。

張五哥幹了一件大事,膽大包天!
康熙帝心痛兒子,借張五哥的話,又送張五哥一個好大的人情。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面子,小小的張五哥哪裡懂得帝王心術。
這真是讓張五哥措手不及。

張五哥激動了!康熙帝竟然答應了

這就是帝王心術,就是康熙帝高興以後做了讓你想不到的事情,讓你驚訝之餘還有驚魂未定。

老皇帝的心不是哪一個人能猜得出來的!
(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請關注《邸曉居MBA侃歷史》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


按常理,就是一品大員也不敢妄議太子人選,張五哥一個御前侍衛,不但敢說,還敢領賞,真不按套路出牌。

那麼《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帝聽了為什麼高興?

有書君來先和大家捋一捋劇情。

當時太子被廢,朝中立八爺的風聲很盛,康熙正為立誰為太子頭疼,那天康熙與張五哥在雪地散步,不經意地問張五哥:“朕眾多兒子中,哪一個最好?”

張五哥不假思索的回答十三爺。皇帝說是否因為他救過他,張五哥直言不諱,一半是,一半不是。

最主要的是十三爺心懷坦蕩,行俠仗義,從不暗中算計人。

皇上問他是不是覺得應該立十三爺為太子。

張五哥馬上否定了皇上的說法,且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十三爺人太直,不會轉彎,容易輕信別人,不適合做太子。

皇上高興的連續說了四個好。還說要獎賞張五哥。

張五哥便斗膽說求賞放了十三爺。

於是便有了小侍衛保皇子一說。

根據這段劇情,有書君認為康熙高興的原因:一就像康熙自己說的張五哥講了真話,講了實話。

二是因為張五哥求放十三阿哥,正中康熙的下懷,正合康熙的心意。

一、康熙高興臣子說真話,說實話。

皇帝稱作孤家寡人,有多少人在皇上面前都是唯唯諾諾,阿諛奉承,是難以聽到臣子真話實話的。可是張五哥卻敢於在皇上面前說真話,說實話。

張五哥確實認為十三阿哥忠厚,人品好,從心底敬重他。

太子犯了錯,失德被廢時,其他阿哥唯恐避之而不及,只有十三阿哥顧念手足情深,去探訪太子,並陪著太子。

這是康熙所欣慰的,至少還有一個兒子不是明哲保身,而是顧念兄弟情義的,這在皇家是難能可貴的。

胤祥在康熙心中確實如張五哥所說心懷坦蕩,行俠仗義,從不暗中算計人。

而且康熙大帝也認為胤祥宅心仁厚,但無霸氣,難成大器,不宜立為太子,所以康熙和張五哥對胤祥的評價是一致的。康熙為有一個知己而高興。

張五哥認為十三阿哥救過自己,哪怕他被圈禁,仍然是心中最好的人,借皇上說要賞賜自己,趕緊求皇上放了十三阿哥。

這樣說真話,說實話,而又知恩圖報的人,皇上當然喜歡一個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人,當然高興有一個這樣的人,侍奉在左右。

二、張五哥求放十三阿哥,正中康熙的下懷,正合康熙的心意。

因為太子被廢,大阿哥被圈禁,十三阿哥被圈禁,八爺黨一黨獨大,到處都是立八爺為太子的呼聲,康熙權衡利弊。

為了平衡眾阿哥之間的力量,心裡早就想把胤祥給放出來,但是苦於找不到一個臺階下。

正像鄔思道所言,康熙大帝乃鮮有的聖明之君,馭權之術早已爐火純青,對幾個孩子看的透透的。

為了防止“八賢王”虎視眈眈自己的皇位,康熙當然得讓其他的皇子來制衡他。

康熙深知張五哥這樣忠心耿耿的人,只要給他一個機會,他一定會替救命恩人求情的。

當張五哥說求皇上放十三爺,他說的這些話,正中康熙皇帝的下懷,既順水推舟賣了人情給張五哥,又替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臺階。

同時又讓胤祥能夠解除禁閉,恢復自由之身。讓眾阿哥互相制約,互相制衡,這真是深不可測的帝王馭人之術。

康熙大帝識人心,懂權衡,深諳馭權馭人之術,難怪後世人稱之為千古一帝,真乃實至名歸!


有書博物館



《雍正王朝》中的張五哥可以算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人,康熙以一國之君的尊貴身份,屈駕親臨法場救下了即將被斬首的張五哥,並且當眾宣佈張五哥為自己的貼身侍衛。張五哥也從一介草民突然變成了皇帝身邊的侍衛,可以說是實現了逆襲。


康熙之所以這樣抬舉張五哥,除了是做給天下臣民看以外,也是想讓自己的皇子們好好體會張五哥的孝道。畢竟,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使得康熙身心疲憊。可太子被廢后,卻加劇了眾位皇子們的爭鬥,更使得老八胤祀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


康熙為了打擊老八胤祀,除了用委婉的話術使得佟國維退休外,還通過與張五哥的對話,巧妙的找到了理由釋放了胤祥,此種信號讓大家清楚老八胤祀並不是自己心中合適的人選。



那康熙與張五哥的對話又是怎麼回事呢?


康熙問張五哥:朕這麼多皇子中,哪一個你覺得最好呢?


張五哥不假思索的回到道:是十三爺。


後來張五哥又說了十三爺胤祥的很多優點,例如忠厚老實等。


康熙又問:那胤祥能當太子嗎?


張五哥回到道:人好,不代表可以做太子。


康熙聽完很高興,沒想到一個侍衛居然以這樣的方式說出了這樣的話,康熙也知道張五哥說的是實話,其實張五哥說的話也是自己所認為的。


於是康熙高興之際,對張五哥說:朕要給你個天大的面子,你現在去理藩院,把十三爺接出來。



其實當時康熙將胤祥關起來,也是形勢所逼,康熙知道胤祥是無辜的,所以康熙也一直想找個機會把胤祥放出來。沒想到在與張五哥的交流中,使得康熙下定決心,不顧群臣反對,“以朕心疼自己的兒子”為由,放了胤祥。


一個小小的侍衛都能懂得感恩,心疼胤祥,為什麼我這個做皇帝的老子,為什麼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心疼自己的兒子呢?


其實康熙也是借張五哥為名,釋放胤祥。即便,沒有與張五哥的對話,也會以其他方式釋放胤祥的。但沒想到張五哥不像其他勢利的人,沒有在胤祥落難的時候落井下石,也沒有因為胤祥幫助過自己,就說胤祥適合當太子。這也是康熙高興的原因。



當然,張五哥的身份其實也是一個謎。不過我認為,康熙在去法場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張五哥這個人。


是在哪裡呢?


江夏鎮。就是康熙當年曾經下榻過的地方,並且在那裡賜了一塊“禮儀德化”的匾額。


在那裡,康熙見到了張老太爺一家,包括張五哥,也讓康熙記住了張五哥。所以康熙親自去法場救下了他,還當場任命張五哥為自己的侍衛,並且在康熙駕崩時,也是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找的胤禛。


對此,你覺得康熙為什麼聽完張五哥的話,感到很高興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張五哥這句話,我們可以做以下分析。

“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

康熙喜歡說真話的人

我們知道在朝廷內,大部分都是一些趨炎附勢的人,都在琢磨皇上喜歡聽什麼,就說什麼,甚至有些官吏,想說實話,但是又怕得罪聖上,乾脆不說了。為什麼康熙,乾隆這些人,喜歡微服私訪,因為只有實地去看看才能知道真相,否則總是呆在這紫禁城裡,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一般聽不到多少真話,皇帝跟下面的大臣們交流其實是很累的,對於大臣們的話,皇帝也是要篩選和思考的。

張五哥突然如此耿直的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身為一個地位比較低的侍衛,居然敢評價皇子,並且還是守著皇帝評價,原臺詞是這樣的:

康熙:好你這個張五哥,小小一個侍衛,你怎麼敢這麼跟朕說話。
張五哥:奴才不知道哪些話當講,哪些話不當講,奴才只知道,應該對皇上講真話,不講假話。
康熙:對!對!對!

所以讓康熙老爺子很欣慰,能難得的聽到一句真誠實在的話,所以會龍顏大悅。

說話的時機把握的好

其實康熙知道自己的十三兒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人心懷坦蕩,光明磊落,就是有點嫉惡如仇,本性是一個非常具有俠義心腸的人,在康熙心裡其實已經盤算著找個藉口把十三爺放出來,畢竟當爹的心疼兒子。

這時候憨厚老實的張五哥碰巧說到了康熙的心裡。

張五哥知恩圖報

過後,康熙便問他,想要什麼賞賜,張五哥絲毫沒有猶豫的便說道,希望賞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面子,就是把十三爺放出來。

康熙也看的出張五哥也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於是送了張五哥一個順水人情,也給自己寬恕兒子找了個臺階。

所以這是一次非常愉悅的君前對奏,康熙非常的高興。

希望回答能幫到大家。


紅纓先生


《雍正王朝》裡,張五哥本是一介平民。冤獄案中,他被逼頂任季安的罪,如果不是十三爺救他,差點被殺頭。十三爺不僅救了他的命,藉此他還被康熙看中,成為了康熙的貼身侍衛。

電視劇中,因受舊太子牽連,十三爺被康熙羈押了起來。在一個雪天,康熙閒來無事,漫步在皇宮裡,張五哥則貼身跟隨。散步時,張五哥一路說十三爺的好話,康熙就問張五哥,既然十三爺這麼好,是不是最該當太子。張五哥則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聽後分高興,還滿足了張五哥的請求,把十三爺放了出來。

那麼康熙為什麼那麼高興呢?我認為無外乎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在康熙的心中,十三爺忠厚、孝順、講義氣,這是他最大的優點。但是,當皇帝,要管理的是一個國家,忠厚、講義氣不僅不是優點,反而是缺點。當皇帝要的是權謀、是手腕、是心機,而這些皇帝必備的素質,十三爺都沒有,因此當不了太子,也當不了皇帝。張五哥的話,說到了自己的心坎裡,與自己不謀而合。皇帝也是人,有人認同自己的觀點,當然高興。

其二,康熙雖是一代聖君,但畢竟是皇帝,是皇帝,就逃脫不了做孤家寡人的命運。要知道,張五哥這句話,雖是真話,但按照這個邏輯,也可以理解為是在側面罵康熙不忠厚。敢這樣和康熙說話的人,估計少之又少——大部分應該是唯唯喏喏。在康熙看來:張五哥和自己說的是真話、忠言和知心話,這不僅是對自己忠心,而且是把自己當作了知己。有這樣一個把自己當作知己的貼身侍衛,康熙高興也就理所當然了。

第三,康熙下旨推選新太子後,發現推選八阿哥的人太多,儼然形成了八爺黨。內心來講,他不希望八阿哥成為太子,也不希望形成八爺黨,對自己形成威脅。十三爺被羈押,是受舊太子牽連。

為了警示八爺黨,康熙本就打算放出十三阿爺。放了十三爺,就是暗示太子無罪,同時暗示支持八爺的人消停一點。張五哥這番話遂了康熙的心意,給了康熙放十三爺的引子,康熙當然高興。康熙放出十三爺後,康熙果然讓舊太子復位,暫時平息了皇子中激流暗湧的爭儲風波。


孤舟釣江雪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小人物值得大家注意,這個人就是張五哥,他也是機緣巧合下認識了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等人,又蒙冤入獄,最後獲救後成為了康熙帝的御前侍衛,並最終服侍兩任皇帝后,請辭為老十三胤祥守陵。

縱觀他在劇中的所有表現,其實處處透露心機,其中一次跟康熙帝雪中散步,為什麼他的回答讓康熙帝很高興呢?

一、初次登場

其實張五哥的初次登場,就疑點重重,不僅在於他在幫助一夥外地人,更在於他的這個舉動:

在他明知老四胤禛等人殺害的是胡教頭的人後,他並沒有選擇報官,或者是通知莊主劉八女,而是直接參與了毀屍滅跡:

“這房間後面就是河!”

這就是張五哥的高明之處,其實他也在豪賭,賭的就是老四胤禛他們不會殺人滅口,畢竟自己目睹了整個殺人經過,也就是這時候起,他的命運其實就已經跟老四胤禛等人聯繫在一起了。

之所以他要這樣做,完全在於他的身份之神秘,這個身份的神秘,有幾處細節可以表明:

比如胡教頭對他說的話是:

“好小子有種,老子早想收拾你了!”

這說明,他早就跟胡教頭有仇了,這次是新仇舊恨一起算!而胡教頭,是什麼人,為什麼一直忍著,直到現在才肯跟張五哥撕破臉呢?

其次,張五哥功夫了得,在過去的情況下,他練就的這身本領,難道是為了種莊稼?

更蹊蹺的是,阿蘭竟然知道當晚借宿的是十三阿哥胤祥,不然她怎麼知道到老十三胤祥的府上求助呢?

結合這些跡象,楊角風推斷,張五哥一家,肯定跟朝中某些人物有聯繫,而這個人,極有可能就是康熙帝!也就是說,康熙帝當年在江夏鎮留宿,極有可能跟張老漢有接觸,不然張老漢不會知道這麼多事。

而且張老漢必然有辦法跟宮裡聯繫上,也就是說老四胤禛等人到了江夏鎮,張老漢一家已經知道了,不然哪有沒有出閣的大姑娘直接露面伺候幾個大男人的?

二、

當然,在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中,阿蘭是劉八女培養的,目的也是為了籠絡大官用,但是劇中給做了相應改編,但是阿蘭能找到老十三胤祥府上,也有可能是老八胤禩告訴她的。

後來張五哥蒙冤入獄,之所以能蒙冤入獄,也就說明這一家人隱藏的很深,不然的話,劉八女等人不敢對他們下手。

另外一種可能性,則是張五哥刻意要頂罪的,一方面是為了救自己父親,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要混進京城,畢竟已經跟胡教頭撕破臉了,江夏鎮自然是待不下去了。

這也是他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策略,勇氣之大,令人咋舌!

當然,他的豪賭又贏了,康熙帝親自到法場救了他,甚至為了給他翻案,連太子的臉面都不顧了。

最終,張五哥被救,再加上老十三胤祥的推薦,他順利的成為了康熙帝的御前帶刀侍衛。

有很多人這裡不能理解,認為康熙帝是不是太隨便了,怎麼可以這麼隨便就讓一個漢人在他面前帶刀?

這也就印證了我們前面的猜測,極有可能康熙帝見過小時候的張五哥,也認識張老漢,對他們一家印象深刻。其次張五哥的命是自己救的,對他是恩人,張五哥又是一個感恩之人,用他放心!最後,張五哥武藝高強,為人憨厚老實,當時頂罪是為了救父親,一個有孝心的人,自然也有忠心!

而張五哥確實在康熙帝心中印象不錯,尤其是那次雪中散步,康熙帝問他皇子中誰是最好的人,他不假思索就回答十三阿哥。

本來康熙帝以為他心中認為老十三胤祥最適合當太子,結果張五哥卻說他不適合當太子,這讓康熙帝大為感動。

畢竟這年頭能跟康熙帝說真話的人少之又少,這也是張五哥的為人之道,面對皇帝一定要說真話,這樣才能獲得足夠的信任,而且這次說真話,康熙帝給的賞賜,就是放出老十三胤祥。

三、

其實我們分析康熙帝跟張五哥的這段對話,就會發現張五哥非常的聰明:

康熙帝問哪位皇子最好,此時張五哥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選擇老十三胤祥,為什麼這樣說?

此時的老十三胤祥已經被圈禁,如果張五哥選擇了其他皇子,給康熙帝的感覺就是這人忘恩負義,自然也做不成御前侍衛了。而回答老十三胤祥,就像康熙帝理解的第一層那樣:

“因為他救過你?”

這是第一個理由,但是張五哥還給了第二個理由:

“心懷坦蕩,為人仗義!從來不暗中算計人!”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一方面褒獎老十三胤祥,一方面抨擊其餘皇子,那就是不心懷坦蕩,不為人仗義,暗中喜歡算計人了!

當然,這樣說是有後果的,果然康熙帝也聽出了話中的意思,認為張五哥這是要支持老十三胤祥奪位,結果張五哥又給了康熙帝一個驚喜:

“人最好,並不一定就應該做太子。”

後來他又說了,老十三胤祥為什麼不適合做太子,總結起來就幾個理由:

選太子,一定要選人直的,而且會變通的,關鍵要有堅強意志,且不輕信別人。顯然符合這一條的只有老四胤禛,就等於張五哥暗中提醒了康熙帝,選太子可得選好了啊。

這就是張五哥的聰明之處,一方面明著報老十三胤祥的恩,一方面深得康熙帝的喜愛,另一方面也給自己以後的路提前在老四胤禛那打下基礎。

四、

可是如果我們定義張五哥就是一個小小的侍衛,他能想出這麼好的方式向康熙帝提出意見嗎?

所以,張五哥這個人其實高深的很,他的背後會沒有人指使?

這個問題,這裡不解釋,大家好好思考一下吧!

後來的張五哥大家也知道了,在雍正帝即位的當晚,他就拿著金牌令箭放出來老十三胤祥,為雍正帝的順利即位貢獻力量。

再後來老十三胤祥去世後,他就主動提出了辭職,要給老十三胤祥守陵,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他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自己這麼多年立身之本,就是知恩圖報,不管是對康熙帝還是對雍正帝,他都知道這個理。但是作為這個知恩圖報的根基,其實是在老十三胤祥身上,如果他不報恩,一方面自己良心不安,另一方面其他人也會有看法。

其次,這麼多年的鬥爭,也讓他看透了,自己的靠山一倒,自己又多少知道一些雍正帝的秘密,再留在他身邊當差,心裡沒底,所以,他提出守陵,也是為了自保。

最後,張五哥也算是完成了使命,此時的雍正帝已經沒有任何對手了,老八胤禩一夥已經徹底被打趴下,弘時都被賜死了,新政也在順利執行。張五哥也厭煩了這些事,也看出雍正帝的臉色不好,命不久矣,畢竟天天跟在身邊,連老八胤禩都能看出雍正帝命不久矣,更何況張五哥了。

新上任的皇上會不會對自己下手,張五哥心中並沒有底,與其無底,不如去守陵,在人生的最高點隱退,也算是能得以善終,畢竟在《雍正王朝》中能看破這一點,能善終的人不多。

或許張五哥在這一刻想到了鄔思道吧,不過,放棄,也是需要勇氣的!

當然,不小心說多了,回到題目,康熙帝之所以高興,就在於他被套路了啊!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世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楊角風發作



“千古一帝”的康熙到了晚年,面子工程更重要,面對千瘡百孔的大清,已經是有心無力,只願風平浪靜到閉眼。可是越是表面平靜,暗裡卻越是波濤洶湧。

大阿哥不顧人倫親情;太子爛泥扶不上牆;老三落井下石,枉讀聖賢;老四鐵面冷酷,戾氣太重;老八處處學自己,戲精腹黑;老九老十貪婪無恥,豬狗不如;老十三性情俠義,不拘小節;老十四武功雖有建樹,但心胸狹隘。(這些都是《雍正王朝》邏輯)

所以康熙很悲劇,有過“太子謀反”經歷後,更是每況愈下,所以身邊用人,都也特別注意,張五哥由冤獄囚犯被康熙調入御前聽用。目的很明確,張五哥沒有任何背景和後臺,人“乾淨”,放在御前,就必然只能忠心自己。並且張五哥底層樸素的農民出生,沒有腹黑的政治心機。


所以康熙問張五哥“朕的兒子誰最好?”張五哥回答說,十三阿哥最好的時候。康熙其實是有點意外的,目前十三阿哥被圈禁,張五哥仍然敢於說十三阿哥最好。所以康熙第一反應就是“因為他救過你?”張五哥承認了,但同時也表示我說十三爺好,並不單單因為他救過自己,他講了十三爺好在哪裡?心懷坦蕩,為人仗義!從來不暗中算計人!康熙是滿意的,因為老十三在自己的心裡也是這樣的。

但此刻康熙的思維還停留在“爭儲”上面,於是康熙緊接著就亮了殺招,“你認為他最好,那麼也就是說你認為十三爺最適合做太子囉?”


一個侍衛議論“儲位”,這是瘋了的行為,如果康熙把這話題扔給內閣任何一個大臣,個個都會嚇得汗如雨下。然而張五哥心裡完全是沒意識到這種話題的嚴重性的。

張五哥的的確確也就是個實誠人,所以才能把這些殺機重重的話題聊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最好,並不一定就應該做太子。”

這個回答康熙是意外的,因為他想不到一個侍衛竟然說出這樣的話。於是便問“你這又是什麼道理?”

“就拿十三爺來說吧,他人太直,又不會轉彎,又容易輕信別人,所以他人雖好,卻當不好太子。”其實話說到這裡的時候,連炒米都覺得張五哥真的像我們看到的那麼單純麼?這句話裡,評價十三爺,人直是他的優勢基礎;不會轉彎是劣勢附加;輕信別人是致命弱點。這句話的含義是,十三爺本質是好的,犯錯呢,主要是因為不會轉彎,得罪了人,主要的錯誤是因為輕信了別人。

這句話反過來理解就是“選太子,要選人直,但會變通,關鍵要有堅強意志不輕信別人。”當然這一點張五哥是沒有想到的,但是康熙聽出來。


康熙按照這個標準回顧一下幾個皇子,“人直”,老四、老十三、老十四;“會變通”老四,老十四;”堅強意志,不輕信別人”老四。這結果突然豁然開朗啊,最終人選不是很明顯麼?

“你這個張五哥,一個小小的侍衛,怎麼敢這麼跟朕說話?”此刻的康熙表面責罰,實際內心歡騰。

“回皇上話,奴才不知道那些話當講,那些話不當講,奴才只知道跟皇上講真話,不講假話。”這又是一劑猛藥。一個侍衛不知道自己講什麼是對是錯,因為對皇上忠心,我直人講真話。

康熙一連說了三個“對”!朕要的就是真話。然後講王撣當著滿朝文武懟自己其實也是說的實話。

於是要賞張五哥,張五哥要求賞個天大心願,因此要求放出十三爺。結果康熙答應了。張五哥真的沒有高人指點?各位看官你們認為呢?


炒米視角


因為張五哥這話,是發自內心說的,不是因為個人的利益說的。所以這是真心話,是康熙想聽到,而很少能聽到的。

十三阿哥對張五哥有大恩,如果不是十三阿哥,張五哥可能早就死了。

張五哥刑部冤獄案雖然是八阿哥主審,但是這個案子能翻案,主要還是十三阿哥等人。所以張五哥說十三阿哥是俠王。

對於自己的救命恩人,張五哥如果知恩圖報,肯定會支持十三阿哥,會對十三阿哥感恩戴德。

但是,張五哥不是傻子。他知道十三阿哥這種光明磊落,一身肝膽,好打抱不平的人,不太適合做太子,更不適合做皇帝。讓他做個忠臣,做個將軍,他都能勝任,但是做太子皇帝,他做不長久,還可能被人害,參見太子被八爺黨拉下來。

張五哥,跟十三阿哥是相似的性格,所以他敢跟康熙說真話,說不摻雜個人私利的實話。

看看復立太子的時候,那些推舉八阿哥的滿朝文武,他們真的是真心真意的覺得八阿哥適合做太子嗎?

當然不是,是他們為了個人的利益才選擇這麼做的。他們推舉八阿哥,八阿哥當了太子,未來當了皇帝,就會給他們高官厚祿而已。

像佟國維,比那些大臣更加狡猾,更加自私,他自己燒著八爺黨的熱灶,讓隆科多去燒四爺黨的冷灶,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家族利益,個人利益。

所以,在康熙眼裡,這些人的話不可全信,因為他們說的不是真話,更不是實話。

只有張五哥,拋卻自己的個人利益,對康熙說了真話,說了實話。

張五哥後來去給十三阿哥守陵,也算是報答了救命之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