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車三年沒錢剩,買車後三年剩輛車,你同意這句話麼?

涼薄小少年


這句看起來有些繞口令的話其實並不是全無道理,但是如果真的看到這話就盲目去照做的話,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情況也不會少。國人的汽車消費觀相對歐美髮達國家來說並不十分成熟。“不買車三年沒錢剩,買車後三年剩輛車”這句話在某些情況下是試用的,但是更多情況下只能當作一個營銷話術來看。買車這筆消費我在很多文章中都給出過非常詳細的計算,所以今天我想從不同人的生活狀態來說說買車後的那些事。

買車後,還有大筆的開銷你計算過嗎

這句話我提及過很多次,這次還是放在開頭。買車的費用不是一次性的開銷,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十分清楚。一輛車即使僅僅用作代步工具,每年的保養維修和保險費都是一筆客觀的開銷。很多大城市都存在一車位難求的現狀,光是給你的車找個固定的停車位,每年要付出的開銷都可以給老婆換個名牌包了,九漲一跌的油費也來雪上加霜,因此“買車=省錢”這種說法是不可能站得住腳的。無論當前手上有沒有存款,都要詳細考慮下未來的幾年裡自己的收入情況,如果本身收入不高而且相對穩定,但是想要留下部分可以避險的存款,那麼買車絕不是一筆劃算的賬。我經常勸說身邊的年輕人,買車這件事可以緩一緩,大筆的開銷用來自我發展未嘗不是更聰明的做法。


買車豐富社交併非全無道理

很多年輕人買車除了剛需,更希望這輛車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很多創業的人需要一輛車來撐門面,談生意的時候更好看,這都是無可非議的。沒有車的時候,自己的生活半徑大多是公司——家。但是擁有自己的代步工具以後,生活半徑至少可以擴大2倍,社交豐富了以後,擺在面前的機會就會更多。就像如果你想要結婚,你必須要出去相親和約會,不會躺在家裡就有對象找上門。


消費觀更為成熟,開源與節流並進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如果一個人本身收入不低,但是是個花錢大手大腳的月光族。買車之後一般揹負著貸款的壓力,加之用車成本的日益提高,他必須改變自己傳統的生活方式才能讓自己的經濟週轉開來。這其實無疑是一件好事,貸款很快就會還完,但是這種更理智的消費卻是受益良久的。



加之上文中提到的開源,開源節流並肩而行,攢錢大業順利開展並不是天方夜譚的事情。但是這件事總是據有偶然性,大部分的人還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族,開源並不容易。節流這個層面上來說,可控的範圍還是很窄,很難攢出一輛車錢和用車費用。所以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想要買車三年剩輛車基本是在忽悠。

買不買車只看需求和經濟條件

“不買車三年沒錢剩,買車後三年剩輛車”這句話更像是在忽悠很多收入不高存款不多的小夥伴買車,試圖讓大家相信錢不是省出來的這一點。雖然我很贊成錢不是省出來的,但是理智看待買車這樣的大宗消費後,很容易發現通過買車這事開源節流走向小康的難度簡直堪比買彩票中大獎。


買車的兩個前提條件:剛需和收入存款允許。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不符合,我都建議大家再緩一緩,想一想。

客觀來說“不買車三年沒錢剩,買車後三年剩輛車”並不全無可能,但是更多的是一種吸引一個群體購車的營銷話術。理智看待買車這件事,捂緊口袋謹慎消費才是正經事。


馬頭人車庫


這句話我覺得還是有道理,我之前沒買車的時候,也沒存下什麼錢,後來老婆嘮叨有車方便一點,於是沒事了就去看車,準備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代步車,之前因為小孩要讀書,再加上工資也不是特別高,所以也沒存到錢,買車的時候,自己只有3萬塊錢,在招商銀行信用貸款5萬,貸款兩年,中信銀行借了2萬,剩下的車輛購置稅,上牌,保險,都是刷信用卡,終於把一切手續都辦妥了。有了車以後,剛開始壓力確實蠻大,畢竟養車也要開支,但是有車以後方便很多,活動半徑也擴大了,社交圈子也豐富了,現在錢基本上都還清了,還剩最後一期。所以說,如果不買,也沒存到什麼錢,人總是要逼一下自己的,給自己定個目標,一切都會好起來。


會游泳的大青花魚


這個深有體會,以我自己的經歷說:畢業工作4-5年,到27歲結婚前就只有12000元,給老婆家彩禮10001元!可以說一無所有!通過跟老婆一塊奮鬥,2-3年的時間付了首付買了房,在同一年按揭一輛20萬的車(買車就花了1萬定金,車稅、保險交完,其他12萬兩年無息,剩餘的用的商業貸款),2年兩年過去了,裝修10多萬的錢還清了,車貸本月15號還完了,車位貸款每月還交著2000元,雖然這兩年壓力有點大,但也沒影響生活,就少出去玩,少在外面吃飯!這3-4年才覺得跟充實!所以我就跟年輕的同事說,沒事先把房、車搞定,不管是借還是刷信用卡,有壓力、有計劃什麼事都能成!


想尼的夜不眠


我覺得有道理,我是13年拿到駕照的,拿到駕照後就買了一個十年期的9600的奧拓,開了一年多,天天修這一年多也沒存到的錢,後來換了一個悅翔V3開了三年還是沒有存到錢,17年看上寶馬頭腦發熱按揭一輛開了近兩年,感覺自己現在也沒的錢,錢那個東西要讓它自己生孩子,不然永遠別想包包裡面鼓鼓的,因為我們是貧民老百姓,不貪汙受賄。


FunwithEnglish


這個得看人好吧。我之前同事,家裡有套房子,起碼不用付房租吧。每月四五千塊錢,花光不說還欠一堆信用卡,搞得工作不順心想辭職都不敢。後面他家付個首付,把他趕出去,讓他自己付月供,結果人家還能應付房貸。這就是逼著他存錢。


子非魚焉知魚之兮


我覺得這句話對不對,對到何種程度,不僅要看對什麼樣的人來說,還要看不買車剩下的錢在三年裡是怎麼用的,以及買車後三年裡車又是怎麼用的,你用錢或車在三年裡,是否又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沒有任何前提條件,就籠統地說“不買車三年沒錢剩,買車後三年剩輛車”,既不準確又不負責任。話裡話外無非在說一個意思,買了車沒啥壞處,不買車也沒啥好處,想方設法的讓你買車,很顯然,這不是營銷話語套路又是什麼?


雖然現在的汽車比以前是便宜了,但是對普通家庭來說,汽車仍屬於大件商品。所以,買不買車,買什麼樣的車,理性消費很重要,買前要慎之又慎,三思而後行,總比買完就後悔要好的多。其實,營銷套路不可怕,關鍵是,你對別人說的話,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能盲目相信,更不要被別人的話所左右。對買車更要堅持住自己的底線,確實用的到有需求才去買,並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量力而行,堅決不能為了所謂的面子,去買遠超自己經濟條件的車,就算你買的起,你也養不起,到時候會更沒面子的。

這就是我對“不買車三年沒錢剩,買車後三年剩輛車”這句話的一些個人理解。對這句話,你又是怎麼想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的農村日常


我的麵包車買進時1.5W,一年總消費用1W,每天我開出去做生意賺錢,也馬馬糊糊過的去,怎麼會買車3年後剩下一輛車呢?如果你愛撐面子,買輛轎車放家裡擺著,當然虧了......


機械師丹尼wan


看你個人規劃有沒有想過買車,用車需求大不大!如果需要的話無論貸款還是全款都可以!


胡正柱74440833


對於這種話只想呵呵了;

現在社會的共識汽車就是消費品,做為消費品並沒有太多投資價值,而且其價值隨著時間一直在流失,汽車到手打八折,如果不是因為實際使用需要買車,那確實是比較愚蠢的一種行為了,而且還是貸款買車,對於這種行為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呵呵的態度了吧。

我們來實際計算下損失:

比方汽車裸車10萬,首付30%,貸款三年買車,加上購置稅和保險,按照最低的計算實際購車款達到13萬左右,還不包括每年的保養費用,停車費,油費,洗車費等等一系列費用。

如果每年跑15000公里,大概每年保養費也要1500左右了。

停車費每年算200*12,油費7500左右,每年保險3000左右,其它附加費用最少2000吧。

總共每年還需要額外耗費16000。

那三年總耗費13000+16000*3=178000左右

這樣是不是更直觀一點,相對於首付30000買一輛車的忽悠來的客觀點。

這還只是買車本生所帶來的消費金額,那隱形損失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可以將這一筆錢用來投資增值產品,那最客觀實際的就是房產了,最起碼保值吧,而且解決了自身居住的問題,等等一系列的情況。

退一步來講,就算不夠資金買房子,那用來買固定收益產品,定投基金或者其它理財收益,按照年化6%的收益來算吧。我們就不算那麼負責了,直觀一點,170000*0.06=10200。

怎麼樣,加上這隱形損失,實際耗費總額將近19萬了,除去車的殘餘價值7萬,實際三年總共損失12萬。

買了一輛車,白白損失了12萬本來可以有的存款。

當然我這麼算,肯定很多人不爽了,諸如汽車可以帶來生活品質提高等等一系列的言論了,我從來不否認這一切,就是論事而已,因為我自己也有車。


天天開心寶


這個思想其實太過簡單了,這是銷售人員的一種推銷方式,也是現在年輕人很容易就被騙了買車的原因。因為年輕人喜歡汽車,但是大多沒有這個實力來買車的。因為很多人的月薪都是五千以下的,應該說現在年輕人百分之九十的年輕人都是這個水平,也就是都是五千以下的水平,三四城市會更低一些了,那麼這些人根本沒有實力買車的。

再說,汽車並不是一次消費的產品,它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的產品,這裡不說貸款買車所需要的費用,首付月供的問題,這裡只說一下使用汽車的費用,一般來說,平均一年按一萬公里的使用的話,基本上十萬左右的汽車 ,一年的汽車花費都是在一萬元上下的,這個花費是比較大的,對於月薪五千的小夥伴們來說,一年五分之一的錢都使用到了車上,如果再加上月供一千或是一千五,那麼每月近五分之三的錢都花到了車上,還怎麼生活?還要不要每週改善一下生活了,還要不要買衣服了,還要不要處朋友了,是不是呢?這個都是要考慮的,不要簡單的想,一個月只供一千五百元,好像不是很多的樣子。

再有就是買的車費用,千萬不要小看十萬不到的車,花費不多,真正當要去出錢的時候就會發現,它是你三四年的積累,而買一臺車,並不是簡單的三年你就會還完,可以過好日子了。可能堅持不到還完車貸,你就不得不做出賣車的決定了。所以說,年輕人,不要思想太簡單了,一定要認清楚自己的消費實力。對於月薪過萬的人來說,他們的壓力會小一點兒,但是對於汽車的選擇也都是以十萬為門檻的,不會隨意選擇汽車的,對於月薪在五千左右或不足的,不建議選擇買車喲,除非家裡有錢,那就另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