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古代武漢因交通區位而發展起來,說到交通就必提碼頭,提到碼頭就必談鸚鵡洲,“武漢”作為地名出現已很晚近了,但鸚鵡洲,在三國至南北朝時,就屢屢見於軍事記載中,之後因唐詩宋詞,鸚鵡洲家喻戶曉,它是古代武漢地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色彩濃重的人文地標。

崔顥一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這江心洲的意境現於眼前,其他描寫鸚鵡洲的詩詞還有很多,如李白的“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白居易的“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宋代陽枋的“鸚鵡洲邊家十萬,曉來都在水晶宮”等等。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今天來到武漢,會在漢陽江灘邊看到一塊石碑上有“鸚鵡洲”字樣,此外漢陽區還有鸚鵡大道、鸚鵡村等地名,這其實是新“鸚鵡洲”,最早的鸚鵡洲在武昌江邊,那個濃墨重彩的古鸚鵡洲更靠近武昌一邊。

鸚鵡洲從哪裡來

鸚鵡洲至少在東漢末年之前就形成了,這是大自然的造化,在自然界中,水流也分為層流、過渡流、紊流等流動狀態,當流速很小,水體互不混合而分層流動,被稱為層流;當流速逐漸增加,水流會出現一定規律的波狀擺動,被稱為過渡流;當流速很快時,已不可辨其流線,會出現漩渦,被稱為紊流,又稱湍流、亂流,長江水流就是紊流。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所以長江上多漩渦,這些漩渦產生的上升力,對江水中的泥沙有揚舉效應,此外加上重力、阻力等作用,在長江河床中上層江水流速快於下層江水,上層江水壓力則小於下層江水,這樣的流速與壓力差使江水中的泥沙產生上升力,所以江河會把上游的礫石、泥沙搬運到下游。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長江進入低平開闊的中下游地帶後,江面變寬,江水流速減慢,在江面寬窄變化處與河道彎曲處,水流的搬運作用進一步減弱,礫石、泥沙等沖積物就會在河床中間沉積下來形成江心灘,待江心灘露出水面後,接受了更多的沉積,江心洲就漸漸形成了,這也正是鸚鵡洲形成的過程。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鸚鵡洲所處的江段,寬闊的江面為江心洲的形成提供了空間,而在下游,龜山、蛇山的存在如瓶頸般束縛了河道,江面突然變窄,兩山上游的江水流動變平緩,加強了江水攜帶物的沉積;同時,到了雨季江面漲溢時,在龜山、蛇山的封堵下,大量的洪水攜帶物附在江心灘上加快沉積,加快鸚鵡洲形成。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鸚鵡洲最大時,洲頭在今鸚鵡洲長江大橋以南,洲尾隔夾江與黃鵠磯(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相望,也即《水經注》記載的“黃鵠磯直鸚鵡州之下尾”,今花堤街、武漢音樂學院、武船、鯰魚套街一帶是比較寬闊的夾江,夾江外一直到長江中央皆是鸚鵡洲的範圍。

名士與江心洲

東漢末年,孔融向曹操上表舉薦名士禰衡,不情願的他被曹操封為鼓手,出了“擊鼓罵曹”之事,曹操無可奈何;禰衡來到荊州,劉表不能容他,遂轉徙至江夏,與黃射交好,有一天黃射大宴賓客,有人獻鸚鵡,禰衡即席作成《鸚鵡賦》,後來禰衡與黃祖有衝突,被黃祖殺了,事後黃祖懊悔而改厚葬禰衡。

“鸚鵡”之名為何會被賦予此江心洲,向來多有說法,有的說黃射大會賓客的地點就在洲上、有的說禰衡賦詩於洲上、有的說禰衡被厚葬於洲上,禰衡與“鸚鵡”是有關聯,但他是否與東漢時江夏的江心洲有關聯不得而知,“洲因禰衡的《鸚鵡賦》而得名”或許是那時代的人們為了紀念禰衡營造的附會,到了隋唐時,眾多詠懷禰衡的詩作會點到鸚鵡洲,禰衡與鸚鵡洲的事蹟就被更多人知曉了。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李白在《鸚鵡洲》中寫下“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在《望鸚鵡洲懷禰衡》中他還寫到“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吳江鸚鵡賦,落筆超群英”;王貞白在《晚泊漢陽渡》中寫下“芳洲號鸚鵡,用記禰生才”;還有杜甫、岑參、羅隱、紀唐夫等人寫的詩作指實鸚鵡洲與禰衡有關聯。

鸚鵡洲最早與軍事密切相關,才會在三國到南北朝時期的軍事記載中屢屢出現,據說“黃祖曾屯兵於此”、“吳將黃蓋屯軍於此”、“王僧辨曾引軍至鸚鵡洲”、“宋子仙曾藏船於鸚鵡洲”,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寫到:“黃金浦在鸚鵡洲下,本名黃軍浦,以吳將黃蓋屯軍於此而名”。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但到了唐代詩風蔚起,鸚鵡洲的軍事事蹟被文化意涵所掩蓋,在黃鶴樓的光環下,鸚鵡洲從唐到清出現在115篇詩作中,禰衡與鸚鵡洲關聯上了黃鶴樓,被歷代文人詠懷,禰衡及其《鸚鵡賦》影響了鸚鵡洲一千多年的歷史。

鄂州南市與鸚鵡洲

禰衡、鸚鵡、《鸚鵡賦》附會上此江心洲,“鸚鵡”確實成了洲名,很多文人寫到它,使它積澱了厚重的人文色彩,當鸚鵡洲邊因良港優勢使水運商貿興起時,它的文化積澱得以發揚光大。

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寫到:“船官浦在黃鵠磯西,自昔為泊舟之所,有船官司之,因名”、“又有南浦,在城南三里……商賈聚泊”,長江江面風大浪大,鸚鵡洲起到防波堤的作用,由於受鸚鵡洲的防護,夾江沿線出現眾多碼頭,這些碼頭相連發展成繁盛數百年的鄂州南市,武昌老城從隋至清很長時間名為鄂州城,鄂州南市是因位於鄂州城之南而得名。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唐朝時鄂州南市開始興起,到了宋朝已經特別繁華,陸游前往夔州做官的途中經過鄂州城,在《入蜀記》中寫下了鄂州南市的盛況,他說:“至鄂州,泊稅務亭,賈船客舫,不可勝計,銜尾不絕者數里”、“自京口以西,皆不及”、“市邑雄富,列肆繁錯,城外南市亦數里,雖錢塘、建康不能過,隱然一大都會也”、“日昳,移舟江口,回望堤上,樓閣重複,燈火歌呼,夜分乃已”。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除了陸游,范成大也對鄂州南市有一番描述,他在《吳船錄》中寫到:“鸚鵡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數萬家,廛閈甚盛,列肆如櫛,酒壚樓欄尤壯麗,外郡未見其比。蓋川、廣、荊、襄、淮、浙貿遷之會,貨物之至者,無不售,且不問多少,一日可盡。其盛壯如此”。

元朝後期,長江主流往南移,對鸚鵡洲東岸的沖刷加劇,武昌江岸也逐漸往長江推移,到了明朝,朱元璋封朱楨為楚王,駐於鄂州城,由江夏侯周德興來輔佐,周德興擴建鄂州城,使蛇山新城的脊線,原鄂州南市被圍到城中,新的鄂州城開九座城門,其中原鄂州南市沿線就有三個城門:平湖門、文昌門、望山門,明朝中期隨著鸚鵡洲的消退,鄂州南市走向衰落。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明朝後期,鸚鵡洲漸淪於長江,直至“崇禎巳卯,鸚鵡洲崩”,鄂州城失去了良港條件,雖然城西南又先後湧出金沙洲和白沙洲,但是它們不久或消退或並岸,因此船隻只能轉移到城北幾里外的塘角一帶停泊,道光年間,塘角碼頭起火,成百上千艘運鹽的商船被燒盡,再加上泥沙淤塞,塘角碼頭很快衰落,從此武昌這邊的商船都轉移到漢口停靠了。

鸚鵡洲去了哪裡

鸚鵡洲從形成到消失經過漫長時間,它從發育的那天起就面臨著江水的侵蝕,只是水沙條件變化輕微時侵蝕力微弱,等到鸚鵡洲淤積到極限,對江水的阻擋作用就越加明顯,江水對鸚鵡洲的沖刷就不斷加強;洲頭最先被侵蝕,其沉積物被江水夾帶到洲尾沉積,所以在一定時期中,鸚鵡洲會緩慢地向下遊推移,只是龜山、蛇山的存在使江面無法擴展,沉積物也沒有淤積空間。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在龜蛇鎖大江之處,江面較窄使江水流速加快,沖刷力隨之加大,因此洲尾不會無限制地向下遊推移,反而使鸚鵡洲中下部越來越小;在紊流效應下,江水的侵蝕力先把鸚鵡洲的洲頭和處於江水以下的兩岸沉積物掏空,掏空到一定程度後沙洲江面以上也就崩塌,鸚鵡洲就是這樣漸淪於江的。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鸚鵡洲崩塌過程中,大量侵蝕物被衝到下游,只有少部分被搬運到漢陽江邊的凹岸處,淤積出沙灘,清朝時鸚鵡洲已經完全消失,此時漢陽城南的江邊出現沙洲,因為很多人到洲上墾荒以補課稅,故名補課洲;清嘉慶二十年,當時的漢陽知縣裘行恕以存古蹟名勝為名,把補課洲改稱為鸚鵡洲,還在漢陽城附近修禰衡墓。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到了清末,由於淤積加強新鸚鵡洲與漢陽並岸了,現在的武漢漢陽區,有禰衡墓、鸚鵡村、鸚鵡大道,攔江路之外即是新鸚鵡洲的位置。

古鸚鵡洲已經沉沒,新鸚鵡洲是“複名”的產物,它的文化意涵已經喪失,漢陽江灘上的新鸚鵡洲,讓後人記著曾經以“鸚鵡”為名的江心洲是古代武漢的一處名勝,使鸚鵡洲存在於現代武漢的地理座標中。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如今,古鸚鵡洲的舊址上,長江中又有沉積物淤積形成江心灘,在長江水位下降季節,這個江心灘會露出江面,其實江心洲的形成條件至今仍存,自然界或許也有輪迴,那麼在若干年後,古鸚鵡洲會不會重現呢?

  • 《鸚鵡洲地名由來與禰衡關係考辨》,作者:胡耀
  • 《鸚鵡洲文化變遷論略》,作者:宗亮
  • 《唐宋年間鸚鵡洲的詩文呈現》,作者:李雅秋
  • 《古鸚鵡洲始末考略》,作者:李慶南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是如何消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