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真狠,疫情在即,突然禁止出口大米,对此你怎么看?

赣南印象Vlog


任何时候,民以食为天。一场疫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指望别人,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国家对于粮食价格要做好干预,必要时还要加大财政补贴,我们的粮食问题一定要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佛有莲花


突然禁止出口大米,并不是越南狠,而是有点阴损。
就在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之际,做为世界大米第二大出口国,越南宣布将从3月24日起,暂停大米的出口,理由是“确保粮食安全”。表面上看,在全球疫情形势十分危急时刻,越南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从深度角度去看,越南禁止出口大米,还是另有隐情的。


由于我们是越南大米的第一进口国,所以,在看到我们对大米的巨大需求后,越南就以次充好,大米质量总是得不到保障,在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就对越南大米减少了采购,这给依赖大米创汇的越南,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但越南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大米质量,而是停止了大米的出口。这让人真有点儿弄不懂了。
那么越南停止出口大米,是为了什么粮食安全吗?其实完全不是!这是因为,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与石油暴跌相反,国际粮价却持续暴涨,所以,在看到有巨大利润空间后,越南决定停止出口大米,就是为了囤积居奇,以换取更大的利润。但我感觉,越南此举,看似要狠赚我们一笔,但越南可能忘了,我们在世界粮食安全的排名上,要比越南靠前(我们排第46,越南排第57),所以说,我们的粮食产量,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因此,越南在没停止出口前,我们都比上年少进口了72%,而这次既然你停止出口大米,那你就自己留着吃吧。


海之波涛3


个人觉得,越南这个禁止出口大米的电文挺好的,很及时。在我们还没有全国遍地钢筋混凝土的时候发,很有警醒意义。

还记得当年某个砖家说的,我们的粮食将来完全可以依靠进口……具体内容不记得了,但中心思想一直记得。当年就在疑惑,我们一个发展中国家,粮食全部靠进口靠谱?我们的大好河山要全部搞建筑吗?普通老百姓们买的起进口粮食吗?万一别国与我们断交,我们吃什么?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民以食为天,可现在农村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家耕地的?过度城市化会产生粮食吗?这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我们只有改变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每个普通老百姓的正常供给。





执剑走天涯666


自己大片的土地竟然种不够吃的,还要从一个弹丸小国进口粮食,万一人家都不卖给你,难道要饿着吗,还有那些出馊主意的汉奸国贼,能不能出点好主意,咱们的国家有的是土地,就是你们寒了种地农民的心,一斤粮食竟然换不了一斤水


祥宇不锈钢批发


此前有消息称,越南海关总署突然宣布将大米列入禁止出口的名单之内;这个消息一经报道立刻就引发了舆论的广泛热议,甚至还有些许的恐慌。那么,越南禁止大米出口为何会如此敏感呢?

别看越南国土面积不大,国际地位也不算高,但该国的大米出口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去年,越南累计对外出口大米637万吨,位居世界第三。因此可以想象,如果越南全面禁止大米出口,将对进口国的粮食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关于越南下令全面禁止大米出口的消息似乎并不真实:今天早些时候,越南工业及贸易部发言人就对外表示,越南政府并没有实施任何大米出口禁令。不过,受目前新冠疫情的影响,出口速度相较之前有所放缓。

另外,该发言人也承诺,越南还会继续对外出口大米,并保证今年的出口量相较去年有所提升,预计会达到675万吨。

不过这只是目前乐观估计的一个数字,考虑到新冠疫情对于贸易往来的影响,很难保证越南能够如期完成675万吨的目标。

举个例子,我国一直以来都是越南大米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但是近几个月以来越南大米对华出口的数量却明显下降:在之前的十个月里,我国累计进口越南的大米总量还不到五十万吨,相较往年的跌幅高达67%。

而近三个月来,又因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更是被诸多客观因素所限制。

另一方面,诸如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都是越南在大米出口领域的有力竞争者;前两个国家都已表示会在疫情期间正常输出大米,如果越南政府此时发布出口禁令,无异于是在给竞争对手让出市场;相信越南一定不会和钱过不去。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受到疫情的影响,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大米出口国的越南,突然禁止出口大米。大米这种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物,跟国家粮食安全有着莫大的联系。假如越南方面考虑到疫情的影响,这样的做法也不是不允许的,毕竟为了国家的长远而考虑。但是如果另有企图,特别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努力维持全球疫情情况下基本稳定的国际大环境中从中作梗的话,那似乎就是不仁不义的了。


虽然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大米出口国,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有过分的担忧。如果越南方面关闭了出口的渠道,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其他可以代替的国家,比如说世界上第一大大米出口国的泰国,柬埔寨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生产大米的国家。根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向柬埔寨进口大米40万吨,前八个月同比增加54%,已经成为柬埔寨头号进口大米的国家。同样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在国际上是相对安全的,特别是我国拥有广袤的土地,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等一些地区都可以生产出优质的大米。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是完全不必要担忧的。


在这次疫情当中国际油价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况,但是在国际上粮食价格却在节节高升,毕竟这种生活必需品是人人需要的。越南方面禁止国内大米出口,是否就是囤积居奇到一定时候,再高价抛出赚取高额的利润呢?这个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我们国家有句俗语,那就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而我们就未雨绸缪提前预想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果,也因此我们没有“押宝”押到一个国家上,就算越南停止出口,我们依然能够从其他国家找到替代品。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特别关注ID


中国人很本分,但凡是有口吃的,都不会找事情。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而这次越南禁止出口大米令下发之后,也是给我们敲响警钟——千万不能在粮食上被人卡住脖子。

3月24日,越南海关总署发布禁令:“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自3月24日零点起,禁止出口任何形式的大米产品。”此政策一出,立刻引起很多人讨论。

越南为什么要禁止出口大米?一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被迫停产停工,势必影响到农业生产,这也会导致全球米价上涨。通过囤积大米,等到米价上涨之后,可以好好的赚笔钱。

二是受到蝗灾影响,虽然大部分地区的蝗灾已经结束。专业人士预估,今年6月份可能迎来第2次蝗灾,且灾害规模有可能超越这一次。

在蝗灾爆发的时候,很多人预估全球粮价会上涨。如果只有蝗灾的话,影响可能还没这么大。如今又加上疫情,今年粮食势必有一定幅度的涨幅。

别看越南是个小国家,它可是重要的大米出口国。而中国人也比较喜欢吃大米,我们也是越南大米的主要消费国。随着越南一纸禁令,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被卡脖子?

2018年,越南大米出口量高达600多万吨,也给越南带来30亿美元的收入。这600多万吨的出口总量当中,中国占据了24%左右。2019年上半年,中国从越南进口大米同期减少76%。

为什么呢?因为在2018年之前,越南卖的大米质量比较差。但是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提高了大米进口的标准。由于越南大米标准不达标,自然减少了进口量。

如果说只有越南这一个出口大米的国家,显然会卡住我们的脖子。其实,印度和泰国都是重要的大米出口国。因此,即使不能从越南进口,也可以从印度和泰国进口。

不过,这也我们提了一个醒:一定要确保农耕的红线,如果连粮食问题都被别人卡了脖子,还能有什么发展前景?

对于越南禁止出口大米这件事,我也给越南提个醒——小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泰国前总理英拉,就是因为大米的事情,最后被赶下台。

正如我在前文所述,泰国也是大米的重要出口国,大米出口也是泰国的支柱性产业。和其他国家不同,泰国大米是由泰国政府从泰国百姓手中收购,然后政府统一出口。

根据泰国的政策,一般是以高于泰国市场价的价格,从泰国农民手中收购大米,再出口给其他国家。但是,收购价格并非是立刻兑现,而是等到大米出口之后再兑现。

而在英拉执政时期,由于种种外部因素,造成泰国大米出口数量急剧下滑。由于出口数量少,赚的钱自然少,也就未能给泰国百姓兑现当初的收购价格。

当然,这其中也有英拉政府以次充好的因素在内,也就是所谓的大米渎职案,最后导致英拉被迫赶下台。所以,越南的小算盘不要打得太响,小心最后吃不了兜着走。

其实,我平时就在农村,家里面就是靠种地和打工生活。现在干什么事情都比种地赚钱,真心希望国家可以再重视一下农民粮食价格这一块。有时候忙活了一年,净剩下的钱还不如在外面打几个月的工赚的钱多。

另外,咱中国也不是缺土地。只是大部分的人都跑去打工了,农村的土地都荒下了。还有一部分地用来盖楼了,也就没有种庄稼的地方了。

还是那句忠告:民以食为天,要保证最起码的耕地红线,千万不能在粮食上面被别人卡脖子。


史之策


在中国疫情爆发期间中国出现了一个囤货潮,主要是肉类蔬菜,我家主要是粮油买的多,因为肉菜国内供应可能会短暂紧张,但是强大的保障应该能供应的上,但是担心粮油会到时紧缺,有人会说我们是农业大国,会却粮油?我们虽然号称是农业大国,但是现在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并不高,种一年地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现在农村种地的都是些老人,收稻的时候家里劳力才回来一下,而且大多是自产自销,自己吃不拿去卖,所以造成了国内大量的进口粮食,如果世界突然不卖大米给中国了,我估计中国一时半会应急不过来,粮食是季节性的产物,不像口罩一样开工就可以生产的,困难时期你可以不吃肉不吃菜,但是能不吃饭么?


冰可乐里的薄荷糖


越南每年大米出口在六七百万吨,收入约三四十亿美元。

越南大米年产量约为2900万吨,出口量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从数据来看,越南大米出口量占本身产量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目前全球疫情愈演愈烈,全球新增十万病例,原先需要几十天,现在从20万例到30万例,四天就达到了,指数级增长的势头很可怕。

很多舆论都在猜测,这场疫情恐怕要持续到明年,甚至长期伴随人类存在。

对于生活必需品、医疗物资,各国也在想尽办法储备,大有准备长期过冬的架势。

越南的疫情控制的很好,目前确诊病例也只有141人,且多为输入型病例,可控,疫情控制的卓有成效主要还是有赖于越南一如既往的应对疫情的重视程度,包括十多年前的非典疫情,越南花了一个多月就战胜了疫情,从2003年2月23日发现第一例输入型病例,到4月28日被世卫组织宣布为“世界上第一个控制住非典流行的国家”,期间也就45天。

当然,越南有效管控也没什么绝招,就是严防严控输入性病例,越南的这些病例,除了在永福省出现了人传人的社区传染,其他主要都是输入性病例,被越南有效控制住了。

不过,虽然越南的疫情较轻,但鉴于全球疫情的不断加速恶化,各国都在积极“广积粮”,越南也总得未雨绸缪,为以后打算。

所以,限制大米出口也是一个设想,主要还是为将来打算,真没必要想太多。

不过呢,大米出口毕竟是越南最重要的赚取外汇的产业之一,这么一下子禁止出口,国内总是会有不同的声音,这声音还会很大。

所以呢,先是越南海关说这个粮食不能再出口了,但很快越南工业及贸易部代表就出来否认,说越南并没有实施任何的大米出口禁令,只是因为疫情影响,出口有所放缓,

虽然政府部门的前后表态比较矛盾,但是折射出来的含义就是:疫情之下,加上之前折腾了好久的蝗灾,今年囤积好粮食,安全过冬,确保粮食安全,是很重要的。

之所以改口,可能也是发觉到了舆论的比较激烈的反响,只好紧急改口,但是放缓出口的步子是不会停下来的。

2月份的蝗灾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五六月份的蝗灾已经在酝酿,如果控制不好,下一波蝗灾的规模要比之前大得多。

到了真正危机的关头,谁手里粮食充足,谁的心里就不慌了。

2020年,注定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各国能否从容应对,就看执政者们的大智慧了。


云中史记



越南对于我国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邻国,而且越南始终是一个不安定分子,同时针对我国采取一些措施,最终都是以不欢而散而告终,作为一个小弟分的小国家,一般不与其般见识而已。这不在3月24日越南地区突然又开始采取有趣的措施,那就是禁止出售大米,似乎感觉着能够对我国有一点影响,事实上毫无影响的。

越南地区尽量近几年大米的出口量在600万吨左右,我国对于越南地区大米的进口量在不断的下降。从2018年24%下降到目前10%都不到,主要是因为越南地区的大米质量相对比较差一些,也使得我国减少了大米的进口量。越南在这疫情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采取这一点点的小措施,只不过是在保障自己国内的大米有足够的消费基础,更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沥青过后有望大米涨价,能够卖得更高的一点钱。



其实我国的大米的储存量非常的充足,尤其我国这几年袁隆平院士始终在研究大米的新品种,高产品种稳产品种,这使得我国大米每年的产量非常的多,可以说这些年我国市场上大米供应量充足,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行情。我国的大米不会出现断缺的现象,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大家不必惊心这样的问题只是问问而已。

比如我国2014年的大米平均价格在1.55元每斤,而今年我国的大米的价格仅仅在1.3元每斤,过去了6年的时间大米的价格不涨反跌。这说明了一点,市场上大米供应量充足造成的,也就是说供过于求使得大米的价格大幅度下跌。我国每年大米的总产量在2.1亿吨左右,每年的消费总产量在1.9亿吨左右,每年的大米的剩余量在2000万吨左右,所以我国目前大米的供应量是充足的,不用担心。

其实对于越南进口的大米在我国境内逐年在下降,进口量我国进大米主要是一些优质的大米,生长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的大米,比如印度、泰国是我国进口一些香米的主要国家,日本也是有一些水稻进口我国的。其实我国每年进口的大米也就在43万吨左右,不会进口量太大的,我国进口的粮食最多的是大豆,其他的非常的少。越南之事小算盘算得太精了,这种算法会得罪不少国家的,总感觉得自己的大米能够占到了世界大米的一席之地,似乎能够扼住别人的咽喉似的,但真正的大米在我国来说出现短缺的现象目前是不可能的,我国的大米供应量是充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