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我們理想中的校園是

孩子生活的樂園,

孩子發展的天地,

孩子鍛鍊的運動場,

孩子解決問題的練功房,

孩子思維體操的空間站,

孩子邁向未來的演藝廳!

而課程設置是實現孩子成長的重要途徑。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是一所高投入、高績效、教育先行者,引領未來教育發展的創新型示範學校。

課程設置完全遵循“國家標準、國學根基、國際視野”的三國標準來進行。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每課時40—60分鐘,在國家規定課時內完成規定開設科目的基礎上,節約出的時間設置了校本課程,確保孩子的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本文導讀


“萬物關聯”系統思維下的三國課程體系之國家標準

“萬物關聯”系統思維下的三國課程體系之國學根基

“萬物關聯”系統思維下的三國課程體系之國際視野

全實景挑戰式學習生活社會實踐: 挫折與成就並存,感受真實的碰撞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1

“萬物關聯”系統思維下的三國課程體系

之國家標準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關聯“國家標準”,就是把國家規定的課程上全、上好,對接基礎教育辦學體制,嚴格按照國家課程綱要構建“國家標準”課程系統,保質保量完成體制內的課程教學,國家要求的科目開足開全。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課程基礎


大語文

參照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孩子達到義務教育所要求的課程目標和考核標準,這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語文。


大語文除了包括小語文,還包括閱讀、演講、思辨、寫作、名景名地、主題研究、話劇表演等等。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此外,我們把《易經》《論語》《道德經》的知識內容,與語文學科內容關聯結合交叉學習,一堂大語文課實為一節語文課加一節國學課的飽滿立體呈現。


同樣的學習時間下,我們的孩子同時學習掌握語文和國學內容,即高效課堂一個側面呈現實例。


數學思維


數學學習有記憶性學習和思維性學習兩種。

記憶性學習,指數學知識的獲取主要依賴記憶和模仿。這種學習方式低年級階段學習見效快、成績好。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的困難會越來越大。思維性學習,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思維芽兒,讓孩子的思維長成一棵有生命的大樹,真正發展孩子主動思維力。

這種學習,低年級養思維的過程需要呵護一點、慢一點,隨著年紀的升高,孩子數學思維的能力越強、成績會越來越好。因為孩子已發展了自己有生命的思維樹。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大英語

除了每天一節的英語課,增加“放眼看世界”、“繪本閱讀”兩個內容。

英語是一把鑰匙,可以帶領孩子們連接世界!每天課間的英語廣播、校園中噴繪的英語經典都創設了良好的英語氛圍,增加“英語超市”交互性學習形式,讓英語學習真正迴歸到母語化的薰陶式學習。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為滿足不同外語學習需求學生的需要,引入國際認可度較高的優質課程。帶領學生進行國際遊學,學以致用。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必修課程


美國心理學家斯賓塞曾經說過: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便失去了一半,這就會給各種疾病的入侵開了門戶。

音樂能培養人的聲音感受力,激發人的想象力、創造力;美術可以培養人的觀察力、空間想象力。

我們只想提供給孩子最純淨的空間,孩子們在這裡創作美好的事物一定是自由的、愉快的、放鬆的和被激發的,帶領孩子們的老師一定是最好的引導者,而不是最好的授業者。

在這個天馬行空的想象世界裡,老師將帶領孩子觀察和感受更多藝術元素和風格,注重培養孩子發現美、欣賞美、表達美、稱讚美、創造美的能力。

藝術作為學科之本,精神作為這門學科關聯人類家園與歸屬的價值方式。

開設:音樂課、舞蹈課、器樂演奏、戲曲課、兒童畫、國畫、油畫、水粉畫、藝術創想、手工藝製作、陶藝捏吧、篆刻等課程。

音樂

音樂必修課上“名家名曲”的學習是課前五分鐘的重要內容。課堂上會進行樂理知識的學習、視唱練耳的基本功訓練,也有合唱、舞蹈等活動性內容。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同時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身體發育的特點,在不同年級開展音樂特色課程:低年級以促進手指肌肉群的發展為主,一年級學習簡單的鍵盤口風琴,二年級學習葫蘆絲、豎笛;

中年級的孩子自我覺醒,正是陽氣生髮的年紀,三年級學習氣勢恢宏、動作粗獷的中國鼓讓學生的精氣神充分展現出來,動而後能靜,四年級學習簡單的彈撥樂器尤克里裡或吉他;

五六年級大動作和精細動作都得到發展了,學習銅管樂器,促進肺活量的發展。所有的音樂活動都是通過薰陶及感染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得到更多的藝術滋潤。

美術

美術是美育的重要渠道!每節課前五分鐘為名作名畫欣賞時間,古今中外大量畫作的積累成就了學生的審美。啟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生命。

讓學生在美育中感受生活。色彩、線條、繪畫工具都會在必修課上普及性地進行學習。學校更注重的是改變條件,進行創作。

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慾望、創新能力。完成美術作業的過程也是逐漸完善學生人格的過程。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國畫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代表,低年級以濃墨重彩的寫意畫來進行啟蒙,高年級適當地嘗試工筆花鳥、人物等繪畫手法。將美育和孩子的年齡特徵、身心發展規律結合起來。

大科學

科學的發明創造就是發現自然規律、並運用規律進行設計製造,造福全人類、全社會、全地球,安世界。我們堅持科技與國學的完美融合,踐行“通就是宇宙真理”的大科學觀。

孩子的科學意識,研究科學的興趣,探索科學的秘密是從小就該培養的。因為揭示秘密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課程以德國、美國兒童科學教育體系為主,針對5至12歲孩子制定的兒童科學學習成長計劃,涵蓋建造與工程學,機器人技術,遠程控制工程、化學、天文學與太空、物理、晶體與礦物、可替代能源、電力科學、生物科學,地球科學與自然歷史等十一個類別。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並將“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納入大科學素養範疇,增加養生類,隨季節、氣候、身體發育的變化,學習養生、保健、中醫藥、生理衛生等知識。

通過各種有趣的科學試驗,孩子在探索中感知、思考,實現邏輯推理;在觀察分析試驗現象中,實現感性分析到理性分析的飛躍。孩子的探索欲在這一系列活動中不斷地被激發,孩子們就會發展出主動思維力。

我們著力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保持和發展對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瞭解與認知水平相適應的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形成尊重事實、樂於探究、與他人合作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和人的關係,具有創新意識、保護環境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培養真正的未來科技人才。

書法

國書即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也是孩子們每天的必修課,而篆刻是孩子們的選修課。筆到之處為陽,空白部分為陰。還有柔與剛、快與慢、窄與寬、重與輕、疏與密……將《易經》中的陰陽體現的淋漓盡致。

書法是中國獨有的古典文化的精髓。弘揚民族文化,書法不能擱置。

在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書法是全校師生必修課。每週一節軟筆書法課,每週五節硬筆書法課。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練書法有眾多益處:相輔相成的體悟,審美能力的提高,運筆行文的灑脫,持之以恆的耐力,寧靜致遠的心境等等。書法課程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手漂亮的字,諸多方面的能力還讓每位學生成為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書法篆刻總導師尹存恩老師,筆名隴上畊者,中國職業書協會員,從藝四十餘載,書風自成一格。系“當代傑出書畫藝術家”,作品多次獲國內外金獎,尹老師的書畫作品在業界有很高欣賞和收藏價值。

學校月均舉辦一到兩次書法展示。校園的教室裡、辦公室裡、走廊、樓梯、宿舍過道都掛滿了師生們的書法作品和繪畫作品,成為一道靚麗的書畫風景線。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學生在學習書法過程中,感受和欣賞不同字體、不同書法家的筆法、力道,瞭解不同書法作品的時代背景、不同書法家的風骨和氣節,體味和學習書法文化的博大精深,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018年1月,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師生遠赴英國研學活動中,向英國學生展示中國書法,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羅浮國附全體師生100%掌握兩種書法字體書寫。書法已成為全體學生每日必習項目,學生們喜歡練、主動練,書法文化氛圍濃厚。

大體育


體育課程是體育、健康、心理、武術教育的大體育概念。必修課上對孩子的基本體育技能進行普及,選修課讓孩子在競技和遊戲中進行體能及敏捷度的提升。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使學生擁有陽光、快樂的心理;健康、向上的體魄都是我們的體育教學的目標。晨練易筋經、暮習太極拳、選修詠春拳,也是學校國學根基的一部分。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選修課程


研發部所有教師開發兩項富有藝術內涵的特長:戲曲、舞蹈、少兒舞臺劇、詠春拳、太極拳、武術入門、書法、樂高機器人、3D打印、科技製作、粘土泥塑、水粉畫、國畫、粵語、陶藝、少兒作家班、精靈童話社等十幾門課程,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空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每學期每生可以進行兩門選修課的深入研習,每週兩節課的學習時間充分鞏固選修課的學習效果。


詠春拳

2018年9月1日,國家級“非遺”項目詠春拳正式進駐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全體師生晨練暮習詠春,日復一日練習,掌握傳統武術,強身健體,同時產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健行興趣和參與意識。

詠春拳是以“中線理論”等理論基礎為內容、而頗具特色的南拳拳術,強調使用正確的觀念、意識及思維方式,來導出肢體的靈活應用;其內容主要包括“小念頭”“尋橋”和“標指”等。

其拳理系充分剖析對手弱點和特長,極其巧妙地利用人體力學、槓桿結構、三角力學等原理,精確把握與利用空間,用己之長攻敵之短,快穩準狠、以弱勝強。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詠春拳總導師彭澤星,紅船詠春本能門第三代傳人、榮譽首席,詠春拳格鬥九段。詠春本能門派掌門人李華湛為本校詠春拳長年顧問。

彭老師從事詠春拳武術教學7年以上,對詠春拳教學形成獨到的見解:武德善禮,練心存奧妙。結合羅浮國服每週的教育主題,研發“武德教育主體課程”:先學做人,練武先習德。三慎,三禮,三德。(言行慎,交友慎,授徒慎。心禮,口禮,面禮。武德,口德,品德。)

目前,全體學生100%掌握詠春本能拳法。詠春拳已成為全體學生每日晨練必習項目,詠春拳課程全體學生每週三節。學生們喜歡練、主動練,拳法正在逐步深入中。

太極拳

2018年9月1日,國家級“非遺”項目太極正式進駐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全體師生晨練暮習太極,日復一日練習,掌握傳統武術,強身健體,同時產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健行興趣和參與意識。

目前,學校的太極拳課程為趙堡太極拳,系中國最古老的太極拳,中國五大太極拳派體系的根源之一。

武當趙堡太極拳全面繼承了張三丰太極拳的原風原貌,原汁原味。拳架、推手、散手、擒拿充分體現了中國武術抗敵禦敵的高水平——“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四兩撥千斤”陰陽對立統一的境界。以道家的吐納、咽津、導引圖、龍守、虎引、龜咽、蛇曲等仿生與功法,溶健身、技擊與意念活動為一體而發展至今,道教思想是武當趙堡太極拳的核心。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太極拳總導師趙雲,系武當趙堡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出生於太極世家,洛陽師範學院武術專業畢業。中國武術五段,國家一級拳師、一級教練員、一級裁判員、一級社會體育輔導員。

趙老師教授趙堡太極拳20餘年,他在實踐經驗中總結出,“四五養功法”〔五行,五臟,五氣,五勢〕,重在祛病強身,提高免疫力。

趙老師在指導修煉太極拳功法方面,從初學到實戰總結出:“十三字功法要訣”以及一套“推手、擒拿、散手”三合一的獨特教學方法。

目前,全體學生100%掌握太極二十四式拳法。太極拳已成為全體學生每日晨練必習項目,太極拳課程全體學生每週兩節。學生們喜歡練、主動練,拳法正在逐步深入中。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2018年1月,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師生遠赴英國研學活動中,向英國伊頓公學等學校師生展示中國太極拳,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未完待續……)


2

“萬物關聯”系統思維下的三國課程體系

之國學根基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關聯“國學根基”,是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問”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什麼是國學?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同學們會告訴我們,國學就是中國人做學問的體系,繼舊開新,用中國人的學問實現中國教育目的。

國學經典天天學。以《論語》《道德經》《易經》三部經典的段落篇章,以學生自己的讀、猜、證、悟的步驟為主,意在打開學生的思維,打破學生內心的恐懼,對經典進行自主的,多角度的解讀。是給國學經典的學習做加法,豐富經典內涵。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這不僅僅是單純的國學經典文化知識的積累、古漢語閱讀能力積澱,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濡染。

在國學經典的講、背、做的過程中,知“忠孝仁節義,禮智信廉恥”,敬“君子”,遠“小人”,懂“四書五經”,曉“孔”“孟”“老”“莊”,博聞強識,德豐智增,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在這裡將得以傳承。

學校建構以《易經》、《論語》、《道德經》為核心的七大國學課程體系:

(一)“《易經》易學”課程

開設“《易經》易學”課程,學生理解誦讀太極、陰陽、四象、八卦之後,直接切入64卦的日常學習,每週1卦,師生共同誦背,一二年級的師生大致需要2年時間將《易經》誦背、內化於心一遍。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易經思想的理解會深入到孩子的血脈中。易經廣場和易經撲克、卦牌的配合使用,寓教於樂、顯性教材與隱形教材配合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吸收。

(二)“《道德經》德行”課程

開設“《道德經》德行”課程,師生每日共同學習《道德經》。

厚德載物的精神理念在這裡融化為一草一木的用心培育,天長地久的人生夙願在孩子每一日的活動中浸潤,上善若水的道德情操在孩子經典修習背誦中涵泳於心,最終轉化為須臾不離的人生道德。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三四年級的師生大致需要兩年時間將《道德經》誦背、修習一遍。道德經五千言放在兩年的時間學習是希望師生們能夠通過研習老子超越常人的智慧,並讓自己的現代生活抵達更高層次。

(三)“《論語》日習”課程

開設“《論語》日學”課程,藉助師生之間發生的教育故事,從《論語》中尋找可供教育實踐的話語來進行分析解讀。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師生共同以《論語》日學的方式經歷每一天的教育生活。由班主任老師帶領完成,學科教師適時參與,五六年級的師生大致需要兩年時間便可以例釋、研習、成誦、踐行完成一遍。

(四)其他國學經典課程

一二年級:《小兒語》《晨讀對韻》《唐詩》《宋詞》《名賢集》《增廣賢文》

三四年級:《晨讀對韻》《唐詩》《宋詞》《大學》《中庸》《孝經》

五六年級:《晨讀對韻》《唐詩》《宋詞》《孟子》《莊子》

七年級:《春秋》《尚書》《史記》節選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都是國學根基的補充教材,每週抽出一天時間進行積累和拓展。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滲透國學經典的做人教育。

(五)“生活易《做人》養成校內校外活動課程”

開設“生活易《做人》養成課程”,此課程為家族管理制的活動類生活生命實踐活動類課程,是對自修、必修、選修三大課程體系的整合後的行為習慣落地。

這一課程以“先學做人”為核心目標,致力於“彬彬有禮,然後君子”的行為之道,充分體現“細、小、實、恆、新”五個特點。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言行入手,融合孩子的日常行為規範,構建起“釋禮歸仁”的課程體系。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深入孩子生活實施養成教育,形成與孩子的日常行為相關聯“先學做人”國學“微系統”。以“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理念構建國學課程體系,讓經典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入情、入理、入行,奠定人生的文化基因。

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用三部經典的思想來指導孩子的言行。

當看到有孩子在打掃衛生時,我們會悄悄給他鼓勵:“‘好人不懶惰’,你又在動手長本事了。”

當看到有孩子借鉛筆或幫助別人時,我們會對他說:“‘好人行方便,好人讓便宜’,幫助別人有美德。”

當看到有孩子主動行禮時,我們會馬上肯定道:“真好,你做到了‘好人守禮儀。’”

當看到課間孩子們在打鬧追跑的時候,我們會說一句:“‘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孩子聽後,知道行為不合適,慢慢停下來。”

……

說者有心,聽者開心。這些國學句子或給孩子以肯定,或給孩子以警醒,或給孩子以思考,讓他們能更好地反觀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做更好的自己。

每次學了新的句子,我們都可以找到情境來用,這樣與孩子們之間更默契。

因為思想通了,方向對了,行為也就得體了。

(六)“《人人國學》專業課程”

開展“《人人國學》課程”必修和自主性選修課程。

富有國學內涵和特長的教師,開展書法、篆刻、國畫、舞蹈、戲曲、琴藝、武術、詠春、太極等,孩子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凡由學生選定的項目教師,與學生一起形成師徒契約,充分藉助各種資源開展課程,上課時間為每週一、二、三、四下午的專題時間。如有需要延長訓練時間的,可利用晚飯後開展師生專教活動。

“《人人國學》課程”彰顯學校的教育理念,以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國學根基塑造全面發展的謙謙君子。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國書:書法是國粹的一部分,必修課選修課雙管齊下培養學生。

國樂:聆聽古琴、古箏曲等傳統音樂,下課時間、活動時間隨機播放對學生進行薰陶。

國術:晨練易筋經暮習太極拳選修詠春拳。武術是傳統文化的精髓。除強身健體之外,對養生、中醫藥文化認識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國醫:學校開闢有百草園種植;學生在科學課上學習傳統中醫藥文化知識。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國禮:每年泰山祭天大典、孔子誕辰的祭孔儀式、日常坐臥行走待人接物的儀態都是學生打下國學根基的重要途徑。

生活醫:健康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習慣就是健康的保證。《黃帝內經》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醫思想就是全體師生員工踐行的標準,生活醫滲透在孩子們生活作息點點滴滴:

孩子們的“夜眠早起”作息時間,是依據《黃帝內經》養生規律來;

宿舍空調溫度的調節,是依據《黃帝內經》養生規律來;

每頓的飲食搭配,是依據《黃帝內經》季節變換食育規律來;

眼功八法、站樁、易筋經鍛鍊方式,也是依據《黃帝內經》養生規律來。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此外,學校開闢有百草園種植;學生在科學課上學習傳統中醫藥文化知識。

(七)“《行旅有道》國學研學課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孩子對《易經》《道德經》《論語》三經的學習與主題研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每學期國內遊學,沿著《易經》《論語》《道德經》覓文化之根,尋精神之源,體會五千年文化傳承的發展與脈絡,走遍祖國大好河山,實地感受體悟經典與聖賢的能量,打好孩子們堅實的國學根基。

《論語》研學活動

帶孩子們有幸參加曾教授奔走促成的海峽兩岸中華民族敬天祈福活動,共同敬天禮地,祈福國泰民安。探訪孔孟之鄉山東曲阜,感受“學天時習之”的論語智慧。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道德經》研學活動

帶孩子們赴老子故里河南鹿邑,讓孩子在活動中體會自己與鹿邑、與老子、與《道德經》之間的那份鏈接;感受老子及《道德經》對中華民族甚至世界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影響。研學中發生的故事見證著孩子的成長和生命綻放。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易經》研學活動

赴河南安陽探尋漢字源頭,瞭解文王演化六十四卦的歷史過程,領悟易經智慧,敬畏《易經》的博大精深,敬畏文王自強不息精神。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每一條研學線路都被設計成孩子們對三經的溫習、探究、發現之旅!

孩子收穫到的有知識,有各項能力的提升、更有融入到血脈裡的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領悟——

學做人,為家國,堂堂正正做中國人!

頂天立地,天人合一,誓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人!


3


“萬物關聯”系統思維下的三國課程體系

之國際視野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關聯“國際視野”,是指接軌世界促進學生的多元以及未來發展,通過選修、踐行、國際經典課程引入等實現“國際視野”課程的中國式實踐。學校建構以校本國際(IP等)課程、短期留學課程、國際遊學活動課程三大國際課程體系。

這是理解與關聯的課程思維,不是在學科課程之外再補充新課程,而是關聯融合,將學科課程標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視野作為一件事來思考與實踐。

其價值在於探索並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課程的一體化,真正解決了長期以來學校課程建設中門類各異、要素混雜等問題,意義深遠且極具挑戰性,是對現有體系機制的重構性改造與開創性實踐。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我們把孩子們富養在全球地理座標和文化座標之中,穿越時間和空間,不同維度的世界緩緩打開,歷史的底蘊滋潤萬物,經典文化藝術交相輝映。

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孩子瞭解和感受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在全球視野下的定位和角色,感知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相互融合與滋長。

讓每個孩子擁有中華文化的根基和廣闊的全球視野,培養孩子在精神上有中華傳統文化的血脈,在心胸上能夠夠包容世界,有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質,有理想有發展。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每年國際短期遊學,深度探訪世界名校,走進社會走進課堂深入拓展國際視野。

此外,我們會安排五年級的孩子們去英國留學半年,這是我們活動的一次高規格延伸。我們把視野投向了更遠的遠方,把平臺搭上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孩子們很快度過了最初的不適期,以豁達的態度接納英國多變的天氣、陌生的家庭,以往的活動經驗也被他們經常搬出來借鑑,遇到困難沒有人再想著抱怨,而是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在他們寫給家族成員的信裡,這些孩子深有感觸地寫道:

“……活動時一定要有計劃,要仔細。遇事不要急。”

“遇到矛盾要先想自己有沒有錯。”“不要嘲笑別人。”

“勇敢的人前面才有路。”

“要學會心胸寬廣,像大海一樣容納許多。”

……

而且,很多孩子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點:外出活動一定要記得拿發票。

就像陽光會給愛運動的人留下健康膚色一樣,我們的活動也給孩子們的心靈留下了健康標記!

(未完待續……)


4


全實景挑戰式學習生活社會實踐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教育不是告訴,是滋養,所以我們要改良土壤;

教育不是說教,是薰陶,所以我們要創造環境;

教育不是灌輸,是展示,所以我們要搭建平臺;

教育不是指導,是感受,所以我們要給孩子生活與碰撞的機會和權力。

活動是孩子成才的根本。

豐富多彩的活動,

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

培養了孩子們的情趣,

提高了孩子們的能力,

在感悟生活中學會了做事。

學校裡若沒有活動,便沒有了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課程、最好的展示平臺。單純的理念是成不了文化的。

讓理念落地生根成為文化的因素之一就是課程,我們的課程觀是學校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都是課程。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學生的每一項活動都當作課程來準備、來實施:

►每天上午50分鐘的課間操。

師生共舞,有活力四射的搖滾、街舞、有激情無限的健美操、恰恰舞、有孩子們隨著樂曲自編自跳的自由舞,還有圓圈鬥舞。 孩子們在其中感受著節奏,感受著律動,感受著音樂帶給自己的快樂,舞姿越來越優美嫻熟,新舞越學越快。

沒有人像教廣播操一樣乏味枯燥的一個一個動作的教,也沒有人指點糾正你的動作對不對,只是老師在前邊跳,學生跟著在下邊舞,哪個學生會跳了便可以到前邊跟著老師共同領舞。學生沒有羞怯,沒有擔心,只有自由快樂的舞動。

►校園就是圖書館,室內室外全是書。

►中午飯後校園裡全是“小書蟲”。孩子們在書海中遨遊著。

►下午一個小時的陽光戶外活動,跑步、遊戲、打球玩得不亦樂乎。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選修課程琳琅滿目。

音樂、舞蹈、美術、美工、球類、武術、陶藝、書法、興趣科學、電腦科學等等,學生、家長都範了難。這就是我們的目的——選擇能力的訓練。

有取就要有舍,有得必定有失。沒有人能夠全得,留點遺憾,也留下了未來追求的空間。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升旗儀式的主持、演講,家族族長的自薦輪換、競選演說。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教師節的尊師活動,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慶祝國慶等愛國行動,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航天之行》《尋訪百年老店》《尋茶問道》的科技探索、文化感悟、保護動物、保護地球的主題活動,

話劇演出、詩詞朗誦大賽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給孩子們創造了極其充分的學習、鍛鍊的機會。

►每一箇中國傳統節日,無不是一次中華文化淋漓盡致的展示,更是孩子們最快樂的美好回憶:

正月十五吃自己包的湯圓,猜燈謎贏獎品;

五月初五吃自己包的粽子,聽看端午的故事;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八月十五吃自己學校做的月餅遊園賞月,對月吟詩,回家還可以帶回一盒月餅孝敬父母們;

包餃子、做拼盤、學茶道……孩子們有很多快樂的事做,並從美食製作、詩詞歌賦裡慢慢了解無比古老而又無比與時俱進的中國。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每月一次的外出社會實踐活動,更是讓孩子們翹首以盼:

尋找百年老店,悟中孚卦誠信道;登羅浮山,悟葛洪善天下;一張A4紙闖天下,悟易經交易道;零元打天下,悟龍馬精神君子道……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學校裡若沒有活動,教育便失去了靈性。

在我們學校,活動是課程體系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夏令營和冬令營已經正式納入社會實踐課程),而且伴隨著教研的深入,易經論語道德經都會生成相應的活動課程。

設置活動課程是為孩子創造一切可以學習、發展、成材的機會,為孩子設立平臺,讓孩子充分地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增強表現力。

活動並不是走馬觀花。

活動之前,

有大量繁雜而細緻的準備工作,從路線查找到經費安排,從人員分工到任務思考,總有一些障礙等著孩子們去掃除。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即使出門在外,數不清的困難也是接踵而來。多少孩子曾經被地鐵售票機為難過?屏幕上的地鐵線路在他們眼裡,似乎跟天書差不多。平時很少坐公交車的孩子,連硬幣要投進哪都是一臉茫然。

但幾個回合下來,吃過苦頭的孩子馬上就大受啟發,對地鐵售票機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每次大家都搶著要去買票呢。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活動讓孩子們愛心湧動、感情豐富;

活動讓孩子們增強了環保意識,珍愛生命;

學校裡的活動人人是主角,人人有機會。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每個人都有機會做主持、演講的升旗儀式,

每個人都是演員的六一、元旦的慶祝活動,

我們的孩子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在成敗中健康的成長。

見課程 · 見活動 · 見生命長度

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懂得自己有成功的機會,也有失敗的可能,學會為成功自豪,學會接受失敗,並總結教訓,爭取下一次的成功。

活動的意義和價值遠遠超過了活動本身,

活動中的每一次意外,

都是孩子們的充電器;

活動中的每一個絆腳石,

都會變成孩子們成長的墊腳石。

正是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孩子們開闊了眼界,增添了情趣,提高了能力,增長了智慧。

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起來的智慧,都反映了生活的精彩,給孩子們留下了美好記憶,無疑也將影響他們深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