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杀死的阎婆惜和潘金莲,谁更可恨,为什么?

小小小小泰


可恨之人 必有可怜之处 而可怜之人 必有可恨之处 咱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这些人 阎婆惜和潘金莲的诉求是一样的 就是希望自己的男人多宠她们一点 这一点没有错 可恨的是宋江把阎婆惜住的地方当成旅馆了 半年见不到几次面 一二十岁的女性嫁给你宋江 成天都在外面跑 躲瘟神吗 武大郎就更没有情调了 直男一枚 来了个弟弟武松也是直男 嫂子勾引你的时候 你也要安抚一下嫂子 跟着你哥哥武大郎有意思吗 喝交杯酒陪几杯就可以了呗(当然那个时代做不到那样) 把嫂子灌醉 自己的酒量又不是不知道 知道分寸就可以了 只要不进嫂子的身 武松的肌肉摸一下就摸一下呗 又不会少一块肉 在你这里找到一点点快乐 潘金莲也就可以了 许给她一个空头支票 她也有一个盼头嘛 也不至于和西门庆胡搞啊 后来的事情很可能就可以避免了


早晨初生的太阳


水浒妇女协会来回答这个问题

总得来说都可恨,但是如果只看结果,潘金莲则更加可恨,毕竟丈夫是被他狠心害死的,即使再不爱呢,杀人就是千错万错。所以千百年来,潘金莲的名声也大大的盖过了阎婆惜。


两人也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虽出生不同,却命运相似,都是因为爱情不顺而犯错致死。

阎婆惜

出生戏子家庭,经常抛头露面属于见多识广的一类人。家里很穷,有多穷呢,父亲去世连安葬的费用都出不起,这种穷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嫁一个比较有钱的老公就是最幸福的事,老天对他还是不错。虽然是强扭的瓜,毕竟是成功嫁给了宋江,如果能一直老老实实生活,我想宋江是不会把她怎么样的,衣食无忧绝不成问题。



潘金莲

大户人家的丫头,身上还是有一股傲气的,所以老板追她的时候她没同意,但她没想到的是会受到这样的待遇,竟让她嫁了一个连老板都不如的人。这对她来说应该是最不能接受的,早知道还不如从了那老头。

不难看出潘金莲是比较向往爱情的,见到武松勇于示爱,实则是出于无奈。作为女人,谁不想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如果事情仅仅如此还好,至少会是一个勇敢的女人。


两人区别

按常理讲,阎婆惜作为一个生活成问题的女人能嫁给宋江,她应该是感恩的满足的,在那个时代,多少女人都羡慕这样的生活。但是她“饱暖思淫欲”,贪婪无极限,最后却因贪婪而死。

潘金莲追求武松失败后,并没再有其他想法,但是偏偏出来个王婆西门庆要去招惹她,抱着侥幸心理的她,受人蒙骗最终酿成恶果。虽然是受骗,但事儿是终究她做的。


如果没有害人性命,个人觉得潘金莲和阎婆惜是属于同一类人,但就潘金莲杀害自己的丈夫这一点,就比阎婆惜可恨很多了!

——END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关注《没长书》可欣赏更多内容~

没长书


一句话最毒不过妇人心,潘金莲和阎婆惜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个害死了亲夫,一个被亲夫所杀。结局都是死。可是仔细分析一下,潘金莲要比阎婆惜狠毒,起码阎婆惜没有谋害亲夫,只是威胁恐吓罢了。


所以我觉得潘金莲更可恨一些,在外边沾花惹草不说还勾引自己小叔子。被武松拒绝之后居然还大胆的与奸夫西门庆搞到来一起。东窗事发后,狠心的淫妇潘金莲怕武大郎找事,于是与西门庆王婆等人合谋毒死了武大。潘金莲谋害亲夫罪不可赦,最终成了武松的刀下之鬼。

阎婆惜本来是为了报恩才嫁给宋江,所以阎婆惜并非心甘情愿跟宋江过日子,只是迫于无奈也是没办法,宋江的形象大家可想而知,怎么可能配得上阎婆惜,所以时间一长,阎婆惜便有了想法,让他这样的女人不会守着宋江过一辈子,所以在宋江伺候不明白的时候,这个多情的女人阎婆惜就开始了红杏出墙。这个时候一个叫张文远的人出现了,没多久就和阎婆惜勾搭成奸。后来被宋江发现,阎婆惜不仅不认错还诬告恐吓宋江,宋江情急之下不得已才怒杀了阎婆惜。



可以说潘金莲和阎婆惜二人都是水浒传里面的淫妇,她们都是因男人而丢了性命。尽管事情经过和情节不同,但都是与情与色有关,不守妇道也就罢了,这二位居然还想一手遮天,想自己说了算,不择手段的想除掉自己的男人,真是心狠手辣的娘们。


潘金莲和阎婆惜都是坏女人的典型代表,其实二人都挺狠的,阎婆惜只不过是宋江没有给他机会而已,宋江如果不果断除掉阎婆惜,没准阎婆惜倒打一耙宋江就栽了。

总之这两个女人是够毒的。


任驰赢天下


潘金莲和阎婆惜的情况很不一样,诉求也完全不一样。

潘金莲之所以话题性比较强,主要是因为她嫁给武大郎,完全是一个不般配的婚姻。潘金莲貌美如花,而武大郎却人称三寸丁、枯树皮,还是二婚,两个人完全不适合。而且,按照《金瓶梅》的交代,是她在张大户家中做仆人,被张大户看上,张大户的老婆发现后,愤而将她嫁给了武大郎做老婆,这其实是对她的报复。

潘金莲从小无父无母,是被卖入张大户家中为奴的,从理论上说,她在张大户家里是没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就算是她被张大户打死,也是要减等论处的。如果张大户看中她,在法律上说,她也是没有多大机会反抗的。而且,以她当时的处境论,如果能为张大户剩下一儿半女,她的处境有可能会改善,也就是给张大户做妾。

而武大郎只是个卖炊饼的小贩,无钱无势,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能力帮潘金莲赎身的。所以,张大户的老婆把潘金莲嫁给所有人都觉得不合适的武大郎,本身就是对她的羞辱和惩罚。而把她嫁给武大郎,从潘金莲的角度来说,她也是没有权利反抗的,这是张大户和他老婆作为主人的权利。无论是把她白送给西门庆还是武大郎,潘金莲都只能被动的接受。

而且,无论武大郎是否给了张大户家里钱,潘金莲都是一个会走路说话的财产,只是从张大户家里转移到了武大郎手里了而已。从法律上说,武大郎既是她的丈夫,也是她的主人,她的地位也仍然是比较低的。包括她和西门庆私通之后,如果武大郎愿意,理论上也是可以把她转卖给西门庆的。如果武大郎比较强势,那么她也是没有什么机会反抗的,只能逆来顺受。这是她从小卖身为奴就决定了的命运。

而潘金莲之所以让人很容易同情也就在于,她在嫁给武大郎之后,试图勾引武松,后来又与西门庆私通,很大程度上带有抗争命运对她的不公的意味在里面。也就是说,她不甘于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操纵,试图有所反抗,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张大户的老婆当时把她直接卖给西门庆,或者其他的正常人,也许她也是可以好好过日子的。但卖给了武大郎,这就增加了她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注定了她要以悲剧收场。

即使在《金瓶梅》里,潘金莲毒死武大郎之后,嫁入西门庆家里,她的地位也还是比较低的。在她之前嫁给西门庆的几个人里,除了大娘吴月娘是明媒正娶的正室之外,其他的李娇儿、孟玉楼都是带着财产嫁入西门庆家的。这不仅是西门庆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更是他们能够在西门庆家里立足的本钱。在她之后嫁入西门庆家的李瓶儿能够迅速得宠,除了李瓶儿性格更温顺一些之外,李瓶儿带来的巨额财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只有潘金莲在加入西门庆家里的时候一无所有,只有西门庆派给她的一个丫鬟春梅,以及她带进西门庆家里的武大郎的前妻所生的女儿迎儿。唯一处境比她糟糕的只有韩雪娥,是帮厨女工出身,被西门庆看中才收了房,但在西门庆家里也还是地位比较低,处于妾和女仆之间,比一般的家奴地位搞一点,但比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和李瓶儿显然要低得多了。西门庆死后,吴月娘处置时,其他人都各奔前程,只有韩雪娥被卖入妓院,潘金莲被吴月娘让王婆领走了,就是因为潘金莲没有其它的去处。

潘金莲唯一让现代人觉得无法接受的就是,在她与西门庆的奸情被武大郎捉奸之后,西门庆打伤武大郎,潘金莲害怕武松回来之后报复,和西门庆合谋,下毒害死了武大郎。这是一个无法原谅的错误。在《水浒传》的描写中,潘金莲出场时的表现就是比较放荡的,而且完全不把武大郎放在眼里,其中暗含的一个逻辑就是,潘金莲是在挑战既有的秩序,以下陵上,武大郎不仅是她的丈夫,也是她的主人,她对武大郎这样盛气凌人是不对的。

《水浒传》里的几个所谓淫妇中,除了潘金莲,其他几个人的情况其实都比她要好,只是贪心不足,得寸进尺而已。比如阎婆惜的目的是要宋江把她明媒正娶,这是信守儒家礼教的宋江不能接受的,潘巧云与和尚通奸是因为觉得丈夫冷落了她,完全是出于淫欲,卢俊义的老婆贾氏则是因为在卢俊义生死未卜的时候,被动与管家勾搭成奸,并且试图进一步陷害卢俊义。

相比之下,潘金莲最为引人同情,也就是因为她的处境确实是最糟糕的,最低贱的身份,一个不般配的丈夫,这是以她的资质和相貌本不应该有的生活。所以,从现代的价值观角度来看,她勾引武松、与西门庆通奸,也都是对命运的抗争,有了一种崇高感。实际上,施耐庵在写潘金莲的时候,并没有同情她的意思,只是要把她描述成一个不安本分、不守妇道的淫妇而已。在施耐庵的价值观里,潘金莲应该像扈三娘那样,逆来顺受,接受命运的安排才对。


萧武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潘金莲要比阎婆惜可恨的多。

两个女人的行为都因为同一个原因:不满足。

但行为性质却完全不同。

阎婆惜

阎婆惜是个正值春心萌动的妙龄少女,本来以为给了远近闻名的宋押司做外室,且不说是否有朝一日能进宋家大门,至少衣食有着,日常有人陪伴。

却不料,这宋江虽内心喜欢这阎婆惜美貌,却本性是个追求君子之道的迂腐之人。

娶阎婆惜做正室是宋江想都没想过的事,一时喜欢,没忍住,便收了做外室。

可收了进来,却又内心后悔。

于是又不伦不类的认阎婆惜做了妹妹。

从此将阎婆惜放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不再进一步了。

阎婆惜正值春心萌动,独守空房岂能忍受,很快禁不住宋江下面那个张文远的勾引,两人苟且好事。

其实这阎婆惜虽然和张文远好上了,但内心还是有宋江位置的,只是气那宋江对自己不闻不问,一方面又因为年轻阅历浅,始终不明白宋江到底为什么这样对自己。

所以想来想去,阎婆惜就觉得宋江是看不上自己,不喜欢自己,越想越气。

阎婆惜和张文远好,除了排解寂寞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气气宋江,潜意识里还是想让宋江在乎自己。

于是发生了那尴尬的一幕,宋江被阎婆拉去吃酒,那阎婆惜一张冷脸故意不理宋江,宋江拉不下脸来哄哄阎婆惜,只道是阎婆惜有了新欢,目中再无自己,心中也是气。

两个人就这样气鼓鼓的睡了一宿,天没亮,宋江就走了。

而放着晁盖书信和金条的公文袋就忘在了阎婆惜那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宋江心里还是有阎婆惜的,不然不会气的失去了细心,毕竟很少看宋江生气乱了分寸。

阎婆惜看到了书信和金条,先是私藏了金条,哪个女子不爱私房钱呢。

等宋江急急忙忙回来,阎婆惜就摆开了小女人的道场。

先把你私藏的那几根金条拿出来,这是要攻占男人的钱包。

宋江只收了一根金条,自然是拿不出。

阎婆惜生气了,女人就是这么简单,男人不肯把钱给自己,就是不喜欢自己的表现。

好极了,阎婆惜真的生气了,气到说要去报官。

其实我不认为阎婆惜真的会去报官,首先这对她没多大的好处,其次,阎婆惜只是生气而已,她生气宋江一点不在乎自己,内心很想引起宋江的重视,气到实在没办法,才用这种威胁的蠢办法。

碰上个不懂女人心的黑宋江,直接结果了阎婆惜。

阎婆惜是可惜的。

不能说这都是阎婆惜的错。

潘金莲

这个女人实在是可恶。

《水浒》中的潘金莲比《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要好些,但还是很可恶。

武大郎尽管是个三寸丁,却不是个坏人。

无论是外形还是能力,武大郎都不能满足潘金莲。

但武大郎努力给了潘金莲一个稳定的家,可惜潘金莲一点也不珍惜,她不在乎。

武松来了,潘金莲就花痴了,恨不得立刻爬上武松的床。

我想很多读者内心是可以接受武松睡潘金莲的。

武松咬着牙抵制住了潘金莲的糖衣炮弹,搬离了哥哥的家,以免自己把持不住犯下错误。

西门庆这个人在一个偶然的时刻经过了潘金莲的窗下,被狠狠砸了一下,从此砸出一段苟且。

其实不用王婆撺掇和设计,潘金莲就会滑向西门庆的怀抱吧。

你出轨就出轨吧,武大郎不能满足你,我们作为第三方读者不能随便议论潘金莲的幸福。

但是,武大郎毕竟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一日夫妻百日恩”这句话人尽皆知,可是潘金莲为了一己之欲,居然积极主动地谋划杀掉武大郎。

真是狠毒至极!

武大郎真是可怜,养条狗都不至于如此。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大家好,我是解闷日记,我来回答。



从现在以人为本的社会角度来分析,哪个都不可狠,反而可以说是沦落底层的风尘苦命女子。更值得的是同情,而非是可狠的人。人生之路千万条,为何要沦为别人的情妇呢?怪只怪当时的社会的局限性。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制度下,妇女的道路极其窄狭,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下,阎婆惜与潘金莲又是底层妇女。当然会情感不顺,婚姻受阻,因为他们没有可以养活自己的职业与手艺,又碰到了不如意的男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阎婆惜与潘金莲最后悲剧的命运,只可归咎于当时的封建制度世道人心罢。


假如说,他们生于这个社会,也肯定会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养活自己,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纵享天伦之乐。可历史没有如果,他们只有悲惨的命运!



日记哥爱读书


潘金莲可恨,阎婆惜可怜。

阎婆惜死于宋江的圈套。阎婆惜本身就是一个混迹江湖的烟花女子,跟着母亲阎婆讨生活。阎婆未必是其生母,很可能就是老鸨,以母女相称出来混饭而已。这在旧时代的风月场所是司空见惯的事。至于说阎婆惜父亲死了,只好卖给宋江作外宅,身份相当于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遇到的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其实琵琶女并非该富商明媒正娶的妻妾,只是外宅而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二奶,情妇,小三,是没有正式名分的。

宋江给阎婆母女租了房子,买了衣服,置办了家具,还给日用钱物,有时间去过个夜,这是保养情妇的常规操作。随着晁盖吴用上了梁山,他知道自己必须出山了,要是让晁盖坐大,好汉们都上梁山泊投奔晁盖,自己就连热屎都吃不上一口。此时阎婆惜成为他眼中的牺牲品。

其实宋江杀阎婆惜是蓄谋已久的,并非激情杀人。他为啥把平日交往并不多的同事张文远带到自己和阎婆惜租住的阁楼中,就是为了让两人认识并且勾搭成奸,给两人制造机会。要知道男女授受不亲,不相干的男人是不能随便见朋友的家眷的。果然张文远跟阎婆惜恋奸情热,其实宋江一个门清,所以他去阎婆惜那里的时候也就少了。

去的少了,当然钱也给的少了。张文远只是县里一个普通小吏,挣着刚够花的薪水,根本养不起阎婆惜,所以阎婆要去县衙把宋江死拽活扯到阎婆惜这里,就是想要点钱。此时宋江知道时机成熟,故意拿着招文袋,袋中装着吴用写的感谢信,怀中揣着匕首,来到阎婆家中。两人冷战一夜,宋江第二天起来,故意把招文袋丢下让阎婆惜看。

阎婆惜果然中计,这叫牛羊走向屠宰场,一步步进入死路,最后被宋江一刀捅死。宋江为啥走到哪里都说自己杀了个泼烟花,其实是说给晁盖吴用看的,要不是你们给我送信送钱,我就不会流落江湖,不会逼上梁山,都是你们给害的,你们得给我个说法。

至于潘金莲,小编就不浪费键盘了,四个字,死有余辜。


唐风宋月


题主这么问,容易引起误解,“宋江杀死的阎婆惜和潘金莲”这句话,会让人误以为宋江杀了阎婆惜和潘金莲两个人。实际上题主问的问题是“阎婆惜和潘金莲,谁更可恨,为什么?”先说阎婆惜和潘金莲的相似之处:一是都长得美艳妖娆;二是都水性杨花,喜欢勾引男人;三是都与他人勾搭成奸;四是都不知羞耻。再说阎婆惜与潘金莲的不同之处:一是阎婆惜更主动;二是阎婆惜更贪婪;三是阎婆惜更无耻。所以,我认为阎婆惜更可恨。

之所以说阎婆惜更可恨,一是因为阎婆惜比潘金莲更主动。

阎婆惜和张文远勾搭成奸的过程是这样的:宋江有一次碰巧带着张文远来阎婆惜家里喝酒,阎婆惜见生得眉清目秀、齿 白唇红,又深懂得风流,便喜欢上了张文远,主动暗送秋波、眉目传情,等宋江上卫生间的一会儿工夫,也忍耐不住,就用言语来撩拨张文远。那张文远本就是酒色之徒,深解其中味。后来趁宋江不在时,张文远找上门去,阎婆惜主动留下张文远喝茶,喝着喝着就勾搭成奸了。从这个过程来看,阎婆惜和张文远勾搭成奸是阎婆惜占主动的,张文远几乎没有费什么心思。

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的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步是王婆以请潘金莲裁剪衣裳为由头,把潘金莲往王婆茶坊里请,要她一整天都在王婆茶坊里帮忙裁剪衣裳,午间王婆故意整治一些酒菜好好款待她;第二步便由西门庆登场,使劲儿夸赞潘金莲的裁剪手艺和姿色,王婆又从中使劲儿夸赞西门庆的若干好处,再故意整治好酒好菜为西门庆和潘金莲制造机会;第三步西门庆便找借口撩拨潘金莲,而潘金莲也恰好心仪西门庆的诸多好处。于是乎,两人一拍即合。从这个过程来看,二人勾搭成奸是西门庆主动,潘金莲更多的是配合。

之所以说阎婆惜更可恨,二是因为阎婆惜比潘金莲更贪婪。

阎婆惜主动勾搭张文远,二人勾搭成奸以后,阎婆惜全然不知足,整日在心里盘算着怎生能甩了这个黑矮的宋三,和那风流俊俏的张文远做了夫妻才好。当她无意中看到了宋江遗忘在床上的金条和书信,一下子就点燃了她内心的贪婪,要宋江答应她三件事:一是任由她改嫁张文远;二是宋江所有花在她身上的钱财都归了她;三是晁盖送给宋江的一百两金子也得给了她。宋江要命的短处捏在阎婆惜手里,只得答应了她前两条,第三条却万万不能答应。因为阎婆惜手里握着这个东西随时可能会要晁盖和宋江的命。阎婆惜贪心膨胀,最后逼得宋江只得杀了她。

相比之下,潘金莲没有像阎婆惜那么贪婪,她更多的是停留在希望得到男人给她精神和肉体上的抚慰,潘金莲先前之所以会主动勾搭武松,主要是因为武大郎无论在哪方面和她相比差距都太大了,她内心有着强烈的憋屈、耻辱感,内心希望能得到一个她看得上眼的男人的慰藉。恰好被西门庆找准了这个空档,在西门庆的主动勾搭下,上钩了。在潘金莲心里,她最大的梦想不是贪图钱财,而是幻想能甩掉武大郎,和西门庆做长久的夫妻。或许是因为她和武大郎这些年过得太憋屈,太压抑。

之所以说阎婆惜更可恨,三是因为阎婆惜比潘金莲更无耻。

阎婆惜可以说是无耻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她本来只是宋江包养的情妇,而不是宋江明媒正娶的妻子,完全依靠着宋江彻底改变了她和老娘的生活状况,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 绫罗。连她的老娘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给了她们母女俩丰衣足食的生活。自从和张文远勾搭成奸以来,她毫不害怕宋江知情,反而不断用言语伤宋江。到了最后,居然恬不知耻地拿着宋江的短处要挟宋江,不但毫不念及宋江对她的好,反而趁机会想置宋江于死地,搞死了宋江,她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和张文远做长久夫妻了。

潘金莲也无耻,但还没有到阎婆惜那种地步:一是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的过程中,西门庆主动和王婆商量设计,引诱潘金莲一步一步掉进陷阱,在这个过程中,潘金莲心里明白,但至少没有自己主动;二是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以后,内心还是很害怕丈夫武大郎知道她和西门庆的奸情的,所以,每日里还是会尽力装作和从前一样,做好她分内的事情来掩盖;三是她内心幻想结束和武大郎的屈辱生活,而和西门庆做长久夫妻,这种奢望,促使她在东窗事发后居然愚蠢地毒死了武大郎。其行可恨,但终究因为长期的屈辱压抑所致。


乔鞅


先纠正一下问题:潘金莲是武松为报兄仇杀的,阎婆惜是才是宋江杀的。至于潘金莲与阎婆惜哪个更可恨,一下子还真不好说。

先来看看潘金莲与阎婆惜的共同点:

首先,两人都是有姿有色的年轻女子,稍不小心就能吸引那些有不良之心的男人。

第二,两人最终都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与别的男人勾搭。

第三,两人出轨之后,都没有任何愧疚之心,看自己男人越看越不顺眼。

再看潘金莲与阎婆惜的不同点:

第一、潘金莲是想让自己男人死。尽管是在西门庆和王婆的怂恿下参与的,但至少她从谋划到动手都参与了。阎婆惜杀宋江这个念头倒是不敢有。

第二、潘金莲是被动的变坏。如果没有王婆的使坏,没有西门庆的勾引,潘金莲还是不敢造次的。阎婆惜是主动的变坏,由于宋江不肯陪睡,阎婆惜把目光转向宋江的同事,于是干柴烈火燃了起来。

第三、潘金莲还要脸,出轨后面对自己男人,潘金莲不至于说要离婚跟了西门庆这种话。阎婆惜抓到宋江把柄了,马上大胆承认她的奸情而且还要宋江成全他们。

第四、潘金莲只要男人,从潘金莲日常生活看,她对金钱并不是很感兴趣。阎婆惜除了男人还喜欢钱,这点从宋江包养她后穿金戴银的细节,还有威胁宋江时提出的条件可以看出。

综合来看,阎婆惜更可恨一些。






戴草帽的小老鼠


我的观点是潘金莲比阎婆惜更可恨!

在书中,这两位都是声名狼藉的放荡女人,那我们就需要结合各自的出身、生存环境和所作所为来做一番比较。

一、首先来说阎婆惜,可把其不长的出场时间分为三个部分:

  • 卖身葬父后委身于宋江;

  • 耐不住寂寞私会张文远;
  • 因发现赃银而逼迫宋江,被宋江愤而杀之!

这就涉及以下几个问题:阎婆惜和宋江有没有感情?阎婆惜和张三是否是一部分现代人所鼓吹的自由恋爱?素来重情重义的宋江怒杀阎婆惜的爆发点是什么?


1、根据宋江一贯的豪爽侠义、乐善好施的为人,对阎婆惜一家救助并没有报什么功利性的目的,也没有挟恩图报,是阎婆主动要把阎婆惜嫁给宋江当娘子。阎婆惜嫁给宋江,一方面可能处于报恩,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要找一个依靠和容身之地,对于利益方面的考虑肯定多过感恩。而宋江又不是一个好色之人,从内心认为阎婆惜并非其明媒正娶的妻室,刚开始还经常在婆惜处过夜,后来逐渐去的就少了,因此,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可言。


2、对于阎婆惜和张三的厮混,一些风言风语传至宋江耳朵,虽然恼怒却并未当回事,正如宋江自述:“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上门便了。”但问题就是在宋江的纵容和娇惯下,这个女人已经忘乎所以了,花人家的钱,住人家的房子,还私会情人。从书中描述不难看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后,阎婆惜就开始饱暖思淫欲,遇到同样贪花好色的张三后,俩人可谓是干柴烈火。如果这也能算是爱情,那完全是对这两个字的羞辱,跟一个风流成性、不知廉耻的女人谈神马爱情!



3、当宋江最后一次夜宿阎婆惜处时,这个名义上的女人对其及其淡漠,还热潮冷讽。这已经让宋江快要忍无可忍了,恰好由于遗忘所谓通匪的证据被阎婆惜得手后以此相要挟,并多番逼迫,终于逼得宋江手起刀落,结果了这个浪荡、可恨的女人。


二、潘金莲的事迹更是广为人知,分析如下:

从嫁给武大郎开始就没有安分过,因招蜂引蝶使武大郎丢尽了颜面,不得已搬家至阳谷县。但是生性风流的金莲没有收敛本性,先是勾引武松不成,反被武松说教后对武氏兄弟怀恨在心;后又在王婆的撺掇下与西门庆勾结成奸,直至亲手毒杀亲夫!


对于潘金莲而言,武大郎对其肯定是有感情的,而且他知道自身的缺陷,因此对潘金莲百般的妥协。其次,就是为了自身的欲望,明目张胆的谋财害命。如果说阎婆惜可恨,那潘金莲就是可恨+恶毒。比较而言,宋江对阎婆惜在感情上并没有过多的付出,又没有表现的怜香惜玉;而且对于其被杀,有一部分责任还要归结到宋江身上:宋江肯定知道刘唐送给他的信件和金子都是见不得光的赃物却没有妥善处置,随身携带且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导致被阎婆惜抓住了小辫子。


综合而言,阎婆惜让人感觉可叹、可恨、可悲;而潘金莲则完全让人感觉可恨、可耻、可怒!对于其可恶的程度可与卢俊义的妻子贾氏相提并论,这梁山头两把交椅的后院也都是半斤八两!

(本文仅讨论《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