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寡居”的女人更长寿,二位90多岁的奶奶告诉我们了答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奶奶,她们一个人生活了很多年,到老了,依然活得生机盎然,精神矍铄,腰板硬朗,红光满面。


下面是我奶奶和我外婆的故事,不知道从她们身上能不能找到一些关于长寿的秘诀呢?

有人说“寡居”的女人更长寿,二位90多岁的奶奶告诉我们了答案。


01

外婆今年91岁,已经寡居30多年了。

外婆55岁那年,外公得病走了。她拉扯着六个儿女一个人过,当时我大姨31岁,最小的小姨才14岁。听妈妈讲,那时外婆没少偷偷的哭,可是从来没有在人面前哭过,她性格很倔强也很强。

有一次,村里有个妇女挖外婆地里的红薯,外婆发现后默不作声,后来那女人又掰外婆的玉米,那时候粮食都紧张啊,外婆带着几个儿女,有时候都吃不饱饭。可是那女人欺负外婆孤儿寡母的,几次三番她外婆地里的东西。

一天,外婆带着一把割草的镰刀,抱着一只大公鸡,到那女人家门口。大声说:“这年头,谁家的庄稼丢了,那谁家的命就丢了,你叫人家没了生路,人家也不会让你好过。”说着用镰刀抹了鸡脖子,公鸡血崩四溅时,那女人惊恐的睁大的眼睛。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偷外婆的庄稼了。

有人说“寡居”的女人更长寿,二位90多岁的奶奶告诉我们了答案。


慢慢的,孩子们嫁的嫁,结婚的结婚,外婆变成了孤家寡人。她几十年前就开始一个人住在老家的独门小院里。她的子女们再三让她去城里同住,她总是住不了三天就要回乡下。


她的小院永远生机勃勃。


每年夏天,指甲花、芍药花、麻杆花、月季花开的姹紫嫣红。葡萄树、石榴树、核桃树,结的果子挂在枝头青涩可人。


外婆现在的身体很好,除了双腿有风湿,走起路来有点拐外,身体各方面都很好。

每年暑假我去看她,她都会准确的说出我上次来的时间、也准确的看出我又长胖了还是瘦了。


外婆脾气好、心大、不轻易动怒、不
怨天由人、也不跟人攀比。另外,她早睡早起,爱动,一闲就在小院里拔拔草、摘摘菜。一日三餐吃的很少、很简单。


我想,这些可能是外婆长寿的原因吧。

有人说“寡居”的女人更长寿,二位90多岁的奶奶告诉我们了答案。

02

我奶奶40多岁守寡,活到了94岁离世。

奶奶94岁时摔跤造成股骨头骨折,最后瘫痪在床,没多久就寿终正寝了。


奶奶90多岁的时候指甲粉红,耳聪目明,满头白发,还会自己做饭洗衣服。她跟爷爷结婚后,在20年间生下了六男二女,总共八个子女。


爷爷走的时候,我大伯都还没有找到媳妇。奶奶一个人带着八个子女啊。村里人们都说这回小白女(奶奶年轻时村里人都这样叫她),是过不下去了,她要怎么活呀?


奶奶就像那夹缝里的小草,顽强地挺了下来。她把八个子女都健健康康的拉扯大。除了大伯因为自身的原因没有结婚,还有小叔送给邻村的人家以外,其他的子女都顺顺利利的结婚、嫁人。


奶奶守了几十年的寡,前半生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到老了以后子女们都挺孝顺的,特别是姑姑们,总是想把奶奶接到家里去住,可是奶奶总是离不开她的小屋。


奶奶生育的子女多,孙辈们更是数量众多。奶奶总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从来都不多管闲事。

她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每天就是吃点青菜稀饭,不操闲心也不管闲事,养了一只看家狗,生活的悠然自得,她90多岁的时候皮肤还很白静,老年斑都挺少的,看着就像70多岁的样子,摔跤后去做全身检查,她的内脏、血压、血糖都没有任何问题。

有人说“寡居”的女人更长寿,二位90多岁的奶奶告诉我们了答案。


一枝春说:


长寿,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孜孜不倦去追求的一个境界。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在追求长寿的路上苦苦摸索,不断尝试。


关于“寡居”的女人为什么会长寿的这个现象,我认为这虽然不是一种必然,但是可能也是有一丝丝的规律可循。


比如生育子女众多,早年丧夫,不得不坚强地去哺育儿女。她们粗茶淡饭,性格豁达乐观,敢于面对困难,但是也不愿意去管太多的闲事,操太多的闲心。于是在清心寡欲的岁月里,她们坚强倔强的走过了70岁的古稀之年,又度过了80岁的耄耋之年,来到了90岁的鲐背之年,有的还走向了期颐之年。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老人是一个家的主心骨,是这个家的定海神针。他们把四处分奔波的子女的心紧紧地聚集在一起。有老人在的家,是温暖的,永恒的。愿我每个人都能善待我们的长辈,善待从沧桑岁月里走过来的老人。

有人说“寡居”的女人更长寿,二位90多岁的奶奶告诉我们了答案。

我是 愿意和头条上友友们探讨学习,文中如有不足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指正。原创不易,全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喜欢我就关注我 每天都会有精彩的情感故事,真情诉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