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新大風歌


這些老話是過去對年輕一輩的勸告。六十不交言,並不是說和六十歲以後的人就不要說話了,它的意思是和六十歲以後的人不要再交流思想了,年輕人還處在進取的時候,而六十歲以後的人已過了奮發向上的年代,這時,他們的思想是保守的,年輕人過多地和他們交流思想,反過來會影響年輕人的進取心。



七十不留宿的意思是,過七十歲的人到家裡作客,儘量不要再留在家裡過夜,因為你畢竟不是他的親人,對他的身體狀況不瞭解,萬一晚上出現個三長二短,擔待不起,再說,七十歲以上的人夜裡尿多,在陌生的環境下,夜裡起床碰一下、磕一下的事有可能發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也是為了保護客人,最好不要再挽留了。

八十不留飯的意思是,對於上八十歲以後的人,不要再留在家裡請他吃飯了,因為年紀大了,牙也掉了,吃起來也不便,你也不知道他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萬一吃壞了身體,反而對老人不利,有的老人由於牙口不好,吃了吐出再嚥下來,對其他人的食慾也有影響。


我們理解這些老話時,應該站在雙方各自角度去理解,不然容易造成誤解,即然是留傳下來的老話,一般都是從善意出發的,即然是善意,那就包含著對對方的關心與尊重。我們對於這些老話不能偏面地、絕對地去執行,也要本著具體現象,區分對待。時至今日,人的壽命延長了,健康狀況也大有改善,這些老話中對年齡的限制也該向後推移了,但總的來說這些話還是有道理的。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很高興回答。我是土生土長農村人,就拿我自己來說吧。

六十不交言,一個人到了六十歲以後,基本上人生走向老年時代,該經歷的都經歷了,該看穿的也看穿了,一切都變得淡定了。

六十歲的人象下午三四點鐘的太陽,沒有早上的光芒四射,更沒有中午的烈日當空。和青年人無論說話還是做事,可以說一切都不在同一頻道上,肯定是有代溝的。

在我們家裡,女兒他們也很孝順,但生活中還是有非常多的矛盾。年輕人從工作、事業、交友等各方面都要用加法生活。而步入老年的人,希望遠離喧囂,清清靜靜用喊法生活,追求的唯一就是健康。

而人到七十歲,一般不宜活動量過大,而且睡眠更少。對睡覺的環境要求更高,不熟悉的環境更難入睡。如果還伴有其它的老年病,親生子女又不在身邊,一旦發病或者出現意外,後果難以設想。

八十不留飯更時如此,人活八十歲了,所有身體器官都老化了,年輕人吃的老年人未必吃得下,需要特別照顧,必須對他的飲食習慣完全瞭解,吃鹹吃淡等等。

如果不是長期照顧老人的,根本無法辦到讓老人吃得健康,舒服,不留飯是對老人家的愛護,老人回家吃得更舒服!

綜上所言,六十不多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完全正確的。這裡我的理解,歡迎點評和討論,謝謝!


龍人農心


姑姑就是在今年去世的,亨年七十歲。

“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

姑姑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已經犯過一次腦血栓了,一天摔了兩次跤。第一次摔倒是在自己村裡的門診上,當時姑姑正了拿藥準備走呢,一起身猛的栽在了地上,嚇壞了所有在場的人!

當時有人給姑家嫂子就打了電話,說姑摔了讓她趕緊去。姑姑在嫂子到時自己已經慢慢從地上起來了。只說自己覺得頭一暈就摔倒了,嫂子當時說送她去醫院檢查,說啥也不去,沒辦法只得扶她回家了。

沒想到晚上嫂子做飯時,姑姑解手時又摔了一跤,這次直接昏迷了,嚇得嫂子趕緊打了120去了醫院急救!幸虧去的及時,要不然栓的嚴重的話,非死即癱呀!好在姑姑後來經過鍛鍊身體,恢復的也挺好的。

誰成想今年因為疫情,沒能儘早的看望姑姑,卻直接接到她病危的消息。據嫂子說姑姑是因為起床時摔了一跤,當時老人家沒當回事,後來吃飯時,口水順著嘴角就下來了,流的特別多,人也不清醒了。嫂子和表哥這才趕緊開車帶姑姑送去了醫院,去了醫院姑姑就一直昏迷不醒。

檢查說是肺部大面積出血,因為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就在當天姑姑被拉回家裡了!我們得到消息,也去見了她老人家最後一面,姑姑最終還是走了。

人啊!一上了歲數,毛病就都來了,特別是冷暖交替的季節更容易誘發疾病,所以要特別注意身體變化。一般老人上了年數也就不怎麼去串親戚出遠門了,在俺們農村老人就是鄰里之間串個門,聊聊天,打打牌解悶了。






農村李子生活錄


7月28日夜裡,在參加完貴州涼都六盤水國際馬拉松比賽返回的列車上,我和一位看上去60來歲的老哥座位挨在一起,趕巧他也是參加馬拉松比賽後返回的。同樣的經歷讓我們一下子拉近了距離,打開了話匣,坐了30多小時火車,交談了一路。

老哥是河北廊坊人,今年68歲,大我20歲,我們還是同鄉。在交談中我得知,這老哥從62歲開始,迄今已參加過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比賽40多次,包括4次北馬,4次上馬。更重要的是,從老哥的言談話語中,感覺很有時代氣息,充滿活力,而且他的閱歷見識非常豐富,諳熟很多地方的風土人情,更讓我大開眼睛的是,他對智能手機運用的嫻熟自如。我甚至不敢相信他是一個已經68歲的老人。一路談來,越聊越熟,我很受教,我們成了忘年之交。

我講這件事情意思是說“六十不交言”這句過去的諺語如今是真的講不過去了。

二十年前,我父親退休後就回到了河南農村老家定居。我們兄妹每年會輪流著回去看望,在老家住上幾天。每次我回去,都看到父親在老家的一些故舊相好幾乎天天到父親這裡串門嘮嗑,都是些七老八十的人。有時候聊到了飯點或對方回去還要現做飯,父親就會勸留他們吃了飯再走,其中有的也就不客氣了。我就想到了那句“八十不留飯”的話,就對父親說了。父親說,“都是鄉里鄉親的,哪有那麼多講究,我去他們家也是一樣的”。

父親是1958年從農村進城參加工作的,退休後留戀故土回到了老家。原在老家十里八鄉的跟父親不出五服的本家的堂兄堂弟表兄表弟遇到集日或逢年過節的會相互走動,雖然身體都還算硬朗,畢竟上了年齡,路遠一點的親戚也會留下來住上一宿第二天再回去。父親去一些稍微遠途的親戚家串門有時也會住上一晚才回來的。




燈影書畫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要非常慎重的對待年紀大的老人。

隔壁奶奶的故事

說說隔壁家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在去年的那會,剛跟著自己的孫兒搬到城市裡住。在小區裡也過得舒坦,但是就是腳有點點不方便。小區裡面有電梯,可以直接到家門口,老奶奶有時候也會自己到小區樓下散散步。

可就是有那麼一次,上洗手間的時候,坐了一會馬桶,突然大叫站不起來。忙得孫兒趕緊送她上醫院,做完檢查後,才知道是骨質疏鬆。大腿骨裂了,作手術復原的風險高,老婆婆這種年齡的人,建議還是保險治療。年紀大,就算做手術,骨頭再粘合本身就很難。

後面老奶奶由於骨頭裂了,生活沒法自理,這時候朋友的媽媽就來專門照顧李奶奶。李奶奶上了年紀,心裡好像也不痛快,家裡就這樣時常有朋友媽媽的抱怨聲和李奶奶的大吼聲。

想想看,就上個洗手間就導致骨裂,可以知道老人有時候的身子骨非常的脆弱。這要是發生要別人家裡,有可能就麻煩了。碰到講事理的人還說一些,碰到一些不講事理,腦子一熱的人,那可就沒完沒了。

老家胡奶奶的故事

老家也有一位胡奶奶,這胡奶奶自己生活,也是八十好幾的人,身子骨也硬朗。有時候也會去周邊的鄰居家裡,但是隻是偶爾喝喝白開水。不會去吃人家家裡的飯,也不去亂吃其它東西。最近,不怎麼出門,就在家裡坐坐,偶爾在家門口活動活動。

或許她也比較清楚,自己老了,不想給別人惹麻煩;自己也懂得分寸。有時候,村裡有一些喜事,總不會忘了她;她總怕給別人麻煩,都拒絕了。很多在外的人回去,都會上她家坐坐。胡奶奶到老了都能把握她自己分寸,可見對這個“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說得是有些道理的。

總結

俗話說的意思,也大概是這樣,和上了年紀的交談沒太激烈,不需要逆著他們的意思,最好能不要留宿。更老一些,也不要輕易留飯,吃的不合適就會引發一些頭疼老熱。俗語就這個意思,也不用鑽牛角尖,非要說到那個數;心裡惦量就行。


從0到一


今年67歲的我,童年時老年人很少很少,60歲已經屬於高壽了(主要是當時生活水平很差,各種營養都沒有,只能填飽肚子,造成人尤其是老年人身體狀況差,思維遲鈍)社會上流行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現在不一樣了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營養豐富,平均壽命得到大幅度提高,老年人身體狀況大大得到改善,再加上醫療保障,真是七十歲還算是小弟弟。我十幾年來幾乎天天去健身房,身體狀況很好。平時家務活 、外出旅遊等等均不落後年輕人。因此我認為這種俗話要推後20年以上。一句話,要感謝祖國,感謝社會主義制度!




用戶70965383225


這句俗語讓有書君想起了朋友大河。


有一天他神情凝重地說,明天週末,可他不想過週末,想在單位加班。


我問起原因,原來,他媽媽要邀請自己的三個朋友到家裡來玩。


其實,有書君特理解大河的心情。大河的媽媽已經快90歲了,他媽的朋友也都是近90的人了。


大河左右為難,媽媽想見老朋友,作為孝順的兒子,大河很想滿足母親的願望。


可是,自己的媽倒也罷了,一想到要接3位高齡老人來家裡,大河就不由得擔心。


萬一有個一差二錯的,該怎麼向別人交待呢?


老話說:“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是古人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跟老年人交往時要注意的問題,很有道理。


1.“六十不交言”。


過去,人們的平均壽命很短,活到六十歲的人已經很少。人們為了避免麻煩,告誡非老年人,不要跟六十歲的交言。


這有兩個原因,一是說不要和60歲的老人交流思想。他們已過了奮發向上的時期,思想上很保守。而年輕人還處在進取的階段,與他們交流會影響年輕人的進取心。


二是說六十歲的老人們,往往反映遲鈍,思想固執而偏激,而且還無所顧忌,很難跟他們有共同語言,交流起來會有矛盾。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挺多。


有書君的表弟就經常跟60多歲的姨夫吵架,為此有書君可沒少勸表弟。沒有必要跟老人吵,他們說什麼就聽,聽過了正確的就採納,不正確的聽過就算,該咋幹還是咋幹。


老年人很固執的,說服不了要慢慢來,不要吵,要學會因勢利導,千萬不能急脾氣。有一回,表弟沒控制住自己,結果姨夫血壓升高,住進了醫院,真是血的教訓!



2.“七十不留宿”。


七十不留宿,就是不要留別家的老人在自己家裡住宿。怕身體發生意外,沒法處理和交代。


人生七十古來稀。70歲的人,身體已經開始退化,有突發離世的風險。我們對其身體狀況也不瞭解,萬一出現三長二短的,真擔待不起。再者,七十歲以上的人夜裡尿多,來到陌生的環境中,夜裡起來容易碰著、磕著。


所以千萬不要留這樣的老人在家裡留宿,對人對已都有好處。


有書君的鄰居李叔,也是一個70多歲的老頭,平時看著身體挺好,經常跟著旅行團到處旅遊。


去年四月,他去了蘇州,剛好他侄兒在蘇州很多年了,老說叫他去玩。


這不剛好老李到了蘇州,他侄兒就留老李在家裡住,也不知怎麼三湊六合的,老李當晚竟然病了。幸虧送醫及時,沒出大的問題。


可老李的兒子不高興,沒少抱怨他侄兒。


聽說這件事後,有書君也進行了反思。以後親戚朋友來北京玩,一律安排住酒店,千萬不能住家裡。當然嘍,該招待吃飯的一定得招待。


3.“八十不留飯”。


八十不留飯,就是人年齡大了,吃飯喝水都可能出問題。


人到了八十的年紀,飲食上就有很多挑剔的地方,稍有不適,比如食物的生、冷、鮮、稀等,都會引起病變,嚴重的還可能一命嗚呼。


人們也常說九十不留座,就是說人到了這個年齡,生理機能已經極其低下,稍有不慎就會危及性命。


這樣的人,甚至都不要讓其到家裡坐,很有可能一坐就起不來了。


前面說的大河,算是運氣好的人。


接了那幾個高齡老人來家後,一家人小心謹慎,接待工作考慮的非常細,吃了一頓飯,菜炒得比平時清淡而軟爛,主食煮了小米粥搭配饅頭。


最後總算是平平安安,把老人們送走了。


大河週一上班,告訴有書君,老媽高興,自己雖然擔了很大的心,但總算一切如願,也算是值了。


所以,有書君也蠻佩服大河的,他肯定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



總的來說,現代人的壽命,比起以前有所延長,健康狀況也大有改善。“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句話中的年齡,可能要朝後推一點。


我們說話辦事,也不一定拘泥於這句老話。但這句話的參考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幸生


這些話對於今天己過時了,過去四五十歲命短的人多,六十歲是賊對家庭是負擔,給活埋了,後來老鼠盛行越長越大,碩大如牛要吃人架式,人己經沒辦法拿捏住了。

本沒用的老人在墓裡還活著送飯沒斷氣,平時也懶得再搭理人老人話多,樹老杆多的老話,光說話又不打糧食廢話時,老人給支了一招,用說把貓放在袖筒裡對鼠喵叫一次,鼠就嚇得發抖縮成一團變小。

從此不背六十歲老人上山裡活埋了,有著豐富的經驗指導子孫生活。

人活七十古來稀,啥時死說不上給留宿人添麻煩,八十歲人活天天呢,能吃上下頓飯也是幸運的了,還是回家吃去別逗留在別人家,到時候連上牆相片也沒來及畫就麻煩了。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這句俗語完整的句子是:“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一、“六十不交言”

  • “六十不交言”意思是說不要和六十歲的老人深入交流、談話,因為這個年紀的老人,已經年過半百,其思想已經沒有年輕人那麼富有朝氣,老人思想常表現為負面的、消沉的,常常跟老人交言,容易被老人的消極情緒所影響。另外,上了年紀的老人,思維都比較固執,很難聽得進外人的話,若在溝通、交談中動了火氣,容易氣壞身體。

二、“七十不留宿”

  • “七十不留宿”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清晰明瞭,就是說不隨意留老人在家中留宿。70多歲的老人,已經是古稀之年,讓老人在一個自己不熟悉的環境下休息、睡覺,很可能產生各種不適感。另外,由於老人年紀大,留老人在家裡過夜,其所需要承受的風險比較大,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說不定老人在睡覺過程時會突然離世。雖然這樣的事件發生概率非常小,但也並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因此很多人不願意冒這樣的風險。

三、“八十不留飯”

  • “八十不留飯”意思是指不隨意給八十多歲的老人贈飯,因為這個年紀的老人,身體機能已經漸漸衰退,吃飯都已經變成了一個問題。一旦飲食上出現什麼問題,極可能會傷及身體,危及生命。八十多歲的老人牙也不好,消化系統也不太好,適合吃一些比較清淡、軟爛的食物。另外,這句話還指不留隔夜飯,老人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煮,老人的飯菜不預留,以免老人吃了變質飯菜鬧肚子。

在過去的舊社會,人的平均壽命比較短,所以古人們總結出的這個結論不太適用於現今,至少現在這每句話的年齡都應該往後推一推。總的來說,這句俗語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偏見的意思。現如今,身體健康,思想開明、富有朝氣活力的老人非常常見,有些大媽大爺七八十歲了還周遊世界,到處旅遊,所以以上的俗語只能說明一個片面的理,並不完全正確。


文 | 一木君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一木MU。】

讀書文史


在農村地區,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坊間普遍流傳著一種說法:六十不言交,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

當然,這樣一句俗諺不是民間百姓隨口一編,信手拈來的,而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經驗中的一種智慧總結。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這“六十不言交”。

六十歲,又稱花甲之年。當一個人跨過六十歲這個坎,在生理和年齡上已經邁入了人生當中的老年階段。那麼,何為“六十不言交”呢?

“交”在這裡主要可以解釋為“溝通、交流”。整句話的意思就可以理解為:面對六十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在交流上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溝通藝術,切忌講話不知分寸,談話內容不經篩檢。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很好理解。人常言,三歲一個代溝。因此,在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溝通中最直接的衝突便是代溝問題。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無論是在價值觀還是行為方式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

交談過多或者過於直白很可能造成這樣一個局面:在標新立異的年輕人面前,老年人的許多觀念和做法顯得相對陳腐;而在老年人眼裡,這些新一代,在生活作風和想法行事等方面,或多或少不符合老一輩那一代人的行為準則。

因此,這種溝通極易產生生活上的不愉快,導致家庭氛圍的不和諧。這也是為什麼當代年輕人在婚後選擇與父母分居的一個重要原因。有時候,過多的溝通帶來的不是溫馨的家風,反而是彼此之間價值觀的捆綁與束縛,進而引發矛盾升級。

因此,人們說“六十不言交”也不無道理。“忘年交”雖有,但是這樣的現實例子少之又少。尤其是對當代年輕人而言,掌握“不言”與“少言”的一門說話藝術尤為重要。

其次,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七十不留宿”的學問。

談到“七十不留宿”,我就想起了小時候在村裡見到的一個現實案例。

小時候,我們村子裡頭人不多,只有幾戶人家。當時的農村地區,無論是交通還是通訊設施,都還相當落後,很多人家連電話都沒有安上。當時,我記得我們村有一個年逾古稀的老大爺,人們叫他老高,為人特別爽朗和藹,可惜妻子早逝,兒女又在外務工,一年到頭過著獨居的生活。

有一年過中秋,隔壁村的大伯,以前和老高關係特別好的一位伯伯看他一人太過寂寞,便邀請老人家去他家中過中秋節。

因為過節熱鬧,兩個人見面一高興便多喝了幾杯,老高當晚也就沒有回來。誰知道第二天,那位伯伯慌慌張張跑到我們村,見人就說老高心臟不行,突然就走了。一時之間,大家又是喊人幫忙,又是聯繫老高子女,各自嚇壞也忙壞了。

老高的突發離世無疑給那位老伯帶來了巨大的驚嚇,也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後來,據說那位老伯也因此遭到妻女指責,苦不堪言。

看到這裡,相比大家已經明白了“七十不留宿”的道理了。人到了七十歲以後,機體的各項功能已經開始衰弱,出現一系列顯性或隱性疾病。而且,很多突發性的疾病,如心臟病、腦溢血、哮喘都是難以預測並且能在短期內致病的疾病。這個歲數的老人隨時隨地都在面臨著身體上的難關與考驗。

因此,老年人自己到了這個歲數要有一定自覺,儘量避免到他人家中留宿,以免發生意外情況時,造成比較麻煩的局面。同時,年輕人,除了至親子女以外,也儘量避免留宿這個年紀的老人。

最後,“八十不留飯”的道理其實和“七十不留宿”很接近。

八十歲的老人放到以前,算是老齡老人了。當然,這個歲數的老人也面臨著不少生理上的考驗。例如,牙齒的脫落、消化系統的衰竭都會給他們帶來不便和一些痛苦。因此,吃飯對這個年齡段的很多老人來說已經成了一大難題。

如果你邀請了這個年齡段的老人吃飯,自然也要提前做好一些心理準備。

比如說,年輕人牙口相對較好,而老人常常面臨牙齒脫落的問題,在飯桌上,也只能進食一些軟爛之食。個別老人還患有高血壓、高血糖等症狀,在飲食上還要格外控制油鹽和糖分。當然,這很許多年輕人的飲食愛好相悖。因此,食物的選擇會成為邀請老人吃飯的一大考驗。

其次,如前文所說,對於腸胃、消化功能較弱的老人而言,不合適的食物還極其容易引發他們腸胃的不適,甚至引起噎食等突發情況,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因此,不要輕易請高齡老人吃飯有一定的道理,值得年輕人參考。

總結:

這句俗諺中的“六十、七十、八十”這樣的歲數其實都不是實指,某種程度上都是在指代老人。這其實也是前人給我們後輩總結出來的一套和老人的生活相處模式,即不要多言,不要輕易留宿和吃飯。

在家族觀念深重的中國,這種觀點可能讓人覺得過於傷害老人。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平均壽命普遍延長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前的這三點可能有個別不適用於所有老人。

但是筆者還是認為,但凡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以上觀點,僅供當下年輕人借鑑與參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