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考申論範文:重建節日文化 增強民族自信

2020公考申論範文:重建節日文化 增強民族自信

整理了119篇人民日報發表的優秀申論大作文素材,碼上學習,高分必備資料,助力備考國考、省考的同學,文末圖片獲取全部.

傳統節日承載著古老的信仰,延續著鄉風民俗,我國由於眾多的多神信仰,並且在勞動人民的實踐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大大小小的傳統節日,如回家團圓的春節,寄託相思的中秋……而傳統節日之所以讓人們這麼難以忘懷,更多的是因為傳統節日成為了民族的文化血脈和集體記憶,因此唯有節日有“文化”,民族才有“自信”。

傳承傳統節日內涵,是實現節日有“文化”的氧化劑。當青年人成為承擔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當青年人成為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當青年人成為文化輸出的“中國製造”。而似乎在他們的身上少了一點“陳舊”,對於傳統節日的習俗不瞭解,甚至不感興趣,認為所有的節日都是假期,只不過這個假期或長或短而已,自己可以多玩幾把遊戲罷了。因為這個時代的東西太新了,微博每幾秒就是一次熱搜,信息的快速讓你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因為那些流淌在節日的文化太遠了,“用不上”:我們不會再重陽“遍插茱萸少一人”,不會再中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不會再清明“春來春去何時盡,閒恨閒愁觸處生”;網絡,高鐵,飛機這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我們對於以往傳統節日的認知,而沒有這份認知,我們的節日還有什麼意義,當所有節日都成為購物節時,詩人,作家,畫家那一個個留給我們的智慧都成為了附屬品,沒有了意義。最近流行的一句話,別忘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但現在看來眼裡沒有光的人,早已失去了詩與遠方。因此,

重塑節日文化,要讓每一個人熟知節日的含義,哪怕學會在春節包餃子,在中秋做月餅,在清明做春捲,那樸實的煙火氣息中升騰者我們對於節日的熱愛,對於文化的敬仰!

創新傳統節日內涵,是實現節日有“文化”的催化劑。今年的春節由於疫情的出現讓我們少了相聚,少了歡樂,少了年味兒;特別是今年全面禁止煙花爆竹的燃放讓我們對於春節的期待更加落寞,放煙花在古代就是為了趕走“年”這個獸,而現在隨著環境保護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我們不得不將它禁止,這也同樣讓傳統節日少了很多的內涵,讓人們覺得過春節只不過是放了一個比較長的假期而已,除了吃吃喝喝沒有了其他的樂趣。不光是春節還有中秋等傳統節日,由於生產和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的鉅變,特別是信息科技的發達與完善,讓傳統節日的內涵好功能,失效和淡化了。那麼該如何重拾這份情懷,創新方式很關鍵:去年端午節人民日報發起線上端午包粽子比賽,作詩等相關活動,讓大家在這種方式中認識到端午節日的內涵,惦念屈原,學習愛國精神,讓民族文化深深融入到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而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很多人也感受了傳統節日並不是過去的陳規陋習,它也可以表現出新的生命力。還有故宮在單霽翔老先生的帶領下,發展創意文化產業,在故宮上元節第一次通過網上預約來故宮過元旦佳節,傳統節日藉助創新,穿上了新衣,實現了長足發展,也迸發了新的生活力!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在重塑傳統節日文化的過程中需要你我的努力,需要政府的投入,需要全社會的同心協力,並且推陳出新,讓民族文化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讓中華民族在全世界有更大的自信心!

2020公考申論範文:重建節日文化 增強民族自信


2020公考申論範文:重建節日文化 增強民族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