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刑場上的醫家王清任

清代醫家王清任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便是《醫林改錯》,他幼年習武,受祖上行醫影響,20歲棄武習醫,30多歲乃成京師名醫。

王清任一生閱覽大量醫書,認為“嘗閱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處處自相矛盾”。


不瘋魔不成活,刑場上的醫家王清任

王清任畫像


瞭解中醫的都知道,中醫理論並非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之上,我們常說的陰陽、五行、臟腑、經脈、三焦、命門等,無法精準地在人體給予定位,由此中醫才與西醫,也就是現代醫學,走上了全然不同的道路。

王在當時的整個中醫大環境裡,中醫解剖學的領域是一片空白,加之當時社會的道德倫理不能容忍屍體解剖的存在,故受限於此,他說“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即使不被當時所認可,他仍然有著強烈的求知精神,從此開始了長達30年的漫長解剖研究活動。

刑場、亂葬崗是王清任解剖研究的場所,16世紀歐洲最著名的解剖學家維薩里,進行解剖的對象也是監獄的死刑犯。

王在行醫途中,偶遇大疫,他也會冒著被感染致死的風險,一連幾天幾夜,對照幾十具屍體進行解剖研究,就是為了解除他對古書上寫的“小兒臟腑,成而未全”的疑惑,終於經多次比對,發現成人與小兒的臟腑結構大致相同。


不瘋魔不成活,刑場上的醫家王清任

清代行刑圖


從解剖學的貢獻方面來說,《醫林改錯》訂正了古代解剖學的許多謬誤,王清任對於腦的認識也與近現代研究相符,“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也正確認識了人體腔由隔膜分為胸腹兩腔、肝有四葉,膽附於肝第二葉,糾正了古代肝有七葉的錯誤認識,除此之外,對胰臟、膽管、幽門括約肌、腸繫膜的描述亦符合實際。

所以《醫林改錯》之所以為“改錯”,就是因為王清任在實際考察人體臟腑結構後,對古代解剖認識的一個改錯,因為古代對解剖臟腑的結構、大小、重量的記錄並不準確,由此,他認為許多醫家的著書也漏洞百出。另一個方面是王清任闡述了對於人體氣血的深刻認識,基於他的中醫理論基礎和解剖學研究,他認為氣血是人體生命之源,也是致病因素,即無論外感內傷疾病,皆傷於氣血而非臟腑。


不瘋魔不成活,刑場上的醫家王清任


他的“瘀血說”,瘀血是因為氣虛而無法推動造成的,所以血瘀證皆屬於虛中夾實。基於他的活血化瘀理論,開創了許多新方,如“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在臨床中都取得極好的療效。

但王清任的解剖學研究是不被中醫理論體系所接納的,他的解剖學研究是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而中醫理論體系重“象”而輕“形”,重機能而輕形態,所以中醫學對生理病理現象的解釋從來就不是建立在解剖學的基礎之上的,那麼中醫所說的氣血精津液、經絡臟腑就不屬於解剖學範疇。中醫的臟腑不等於西醫的臟器,中醫的經絡也並非是西醫的血管神經。


不瘋魔不成活,刑場上的醫家王清任

中醫藥現代化的一次偉大嘗試


對於這位“叛逆”的醫家,我們還是應該給予高度的肯定,他有一顆求知若渴的赤子之心。畢竟在綱常禮教束縛人們的時候,他勇敢地衝破樊籬,成為近代解剖研究的第一人,這不僅彌補了中國解剖研究的空白,也為近代科學研究開創新的方向。

中醫藥的現代科學實證研究,也正是沿著王清任想要走的路繼續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