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好价格买好公司


什么叫好价格买好公司


首先来谈谈什么是好公司

最好的公司当然是所谓十年十倍,即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的公司,简单拆分就是好行业(有快速增长的的行业需求),公司的竞争力强于竞争对手(从结果来看干赢了,从各方面来看能持续干赢),但能够选到这样的公司是非常困难的,原因在于各家公司很难真正长期处在一个增长的行业中,又很难绝对领先竞争对手,从十年角度来看,能选出来的标的非常有限,所以我降低标准,把股票池分为真正的好公司,以及可以买的公司,如果符合以下全部标准,都可以进入可以买的范围。

标准一:公司治理没有大问题(一票否决)

公司治理一定要慎重,因为中小股东是没有任何措施能够对抗实控人的风险的,公司治理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1、利益分配公平

一言以蔽之,让贡献最大的人拿到最大的蛋糕。比如公司是在研发为王的科技领域,除非科技进展缓慢,否则研发未能分到大蛋糕一定会引发人才出走;假如销售/固定资产等都没有高壁垒,那么迟早被竞争者赶超。

举个例子,正海生物的公司治理就不如欧普康视等,原因是实控人只承担了出钱的角色,管理层都是正海集团的人而不是正海生物的人。

2、实控人、管理层的利益与中小股东一致

一言以蔽之,实控人/管理层不能通过损害上市公司获得利益。比如实控人/管理层有同业竞争,那么通过订单转移等方式能够给其获取更丰厚的利益。比如实控人需要用上市公司来补贴实控人控制的其它产业,大集团中的小公司,尤其是非主业公司都需要警惕。

举个例子,博雅生物,投资集团控制医药类公司经营成功是很稀少的,国内这种美其名曰防止上市公司业绩波动的做法实际就是怕自己挣得少了。

3、关联交易等方式揩油

一言以蔽之,揩油难以完全界定,因此小揩无所谓,反而是留住人才的一种福利手段;大揩反映的是实控人/管理层是否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生意。

举个例子,美年健康2018年收入合计85亿,日常关联交易5.5亿,不包括资产并购等。账上有7.5亿的长期应收款是给参股门店的融资款,以债务方式而不是股权方式给参股门店投资,在体检这个对医生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还是很不可思议的;爱尔/通策的老板就不挣这种钱。

4、实控人/管理层好大喜功

一言以蔽之,小心驶得万年船。在商言商,最终投资者是要挣钱,不是挣个情怀。

举个例子,科伦药业的川宁投资,光固定资产就投入超过70个亿,总资产超过90亿,在这种大宗商品领域,在折旧完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前能否收回投资都是个问题,更不用提收益了。

标准二、也许公司经营不算特别成功,但实心做事,至少处于行业中上游地位。

行业龙头当然是最好的,不过有时候行业非常分散龙头尚未稳固地位;亦或者龙头未形成碾压态势但是股价已经突破天际。

1、公司过去的经营结果证明其面对竞争对手有一战之力,各方面表明并公司没有大的变化

一言以蔽之,公司没有丧失竞争行业第一集团的机会。比如过去经营至少跟上了行业比较优秀公司的脚步,实控人/管理层都在公司服务多年,是一个已经配合融洽的团队。

举个例子,东阿阿胶,学习下云白如何做事。

2、公司在研发等关乎长期竞争力的问题上不含糊

一言以蔽之,短期业绩有限不怕,怕的是业绩用在了非提升长期竞争力的地方,比如分红。

举个例子,信立泰上市以来经营优秀,分红率接近50%,但有钱时不投研发/并购,最近两年开始慌忙扩张资产负债表,问题是重走乐普老路的话为何不买已经成功的乐普。

3、公司实心做事,没有盲目多元化

一言以蔽之,现有行业未成功的人,转行未必就能转运。比如先前做药,后来开始搞器械;先前做中药,后来开始搞新药;先前搞心血管,后来开始搞肿瘤。

举个例子,德展健康,仿制药都没搞明白,大麻能拯救公司吗

其次来谈谈什么是好价格

最好的价格当然是恐慌市场,泥沙俱下,不过这种捡钱的思路可能十年都没有一次;其次是落难王子/贵族/中产系列,这个时候的价格需要与质地结合起来判断;最后是日常什么是好价格:

1、相对确定的收益率要求,相对确定的持股期限,相对确定的成长能力

比如恒瑞贵,爱尔贵,那是因为市场不会拱手把20%以上的年化收益让给所有的投资者,对公司有把握,对收益率要求更低的投资者取得了定价的边际话语权。

2、横向低于可比公司,纵向低于历史中值

与真正可比公司相比,性价比更高;与公司历史相比,目前的发展前景没有更差。

最后,好价格的判断弹性太大,好公司相对更确定。

1、海内外估值不一样,不一样的货币对应不一样的资产

2、可选资产有限制,不过这一点随着注册制有所改善

3、择时通常是错的,择股正确的概率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