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問:既為同類,為何別的陶“鬹”被當作國寶,而三星堆的陶“盉”卻備受冷落?

答:世人“有眼不識泰山”,白白錯、失了玄機。

一、世人把“盉”的解釋為:

讀音 hé

《說文》:盉,調味也。

古代酒器,用陶或青銅製成,多為圓口,腹部較大,三足或四足。盉被古人用來溫酒或者用來調合酒、水的濃淡。盉盛行於中國商代後期和西周初期。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二、世人把“鬹”的解釋為:

讀音 guī

《說文》:鬹,三足釜也。有柄喙。

今人把 “鬹” 釋為古代的一種炊煮器。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古代也曾對“盉”、“鬹”的器物名稱,提出過不同的看法。例如,宋《博古圖》曰:“…其款識或謂之彝,或謂之尊,或謂之卣,取調和五味之義則一也。”言下之意是此類器形有多種稱謂。


三、出土器物考證:

1、白陶鬹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墓葬出土,新石器時代陶器。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這一地區的夷人部落多以鳥為圖騰,鬹的造型應是這一文化的具體反映。


2、紅陶長頸鬹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1980年湖南湘鄉墓葬出土,新石器時代陶器。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3、白陶鬹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1960年安徽蕭縣花家寺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陶器。國家二級文物,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該遺址出土有陶鬲、石斧、石錛、石箭鏃、蚌鐮、骨針、鹿角等遺物。


4、陶袋足鬹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1974年江西樟樹樊城堆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器。國家三級文物,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館。陶器頸下為三個袋子狀足,足上部所飾凸稜是該文化的特點。


5、陶盉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三星堆遺址出土,為數量較多的一種陶器,器頂有一半圓形口,一側有一管狀短流。器身微束,一側有一寬鋬。有三個中空的袋狀足與器身相通,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溫。陶盉是一種溫酒器,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說明當時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繁榮,已有大量的剩餘糧食用於釀酒。


四、辨“銘”識“物”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盉”有沒有標明其所屬時代?

答案是肯定的。當三星堆遺址這類帶“銘”的器形出土後,我便知道,這類古器,它們在古代既不叫“鬹”,也不叫“盉”,不作“調味器”之用,也不能把它單一理解成“燒煮器”。

解析:

1、為什麼這類器形最大的特徵是“鳥”的象形?

從“田”時代起,人類文明的世界觀,認為天地分兩極,即天地的產生是先形成天的頂和地的底,而世間萬事萬物都可以用陰陽兩極來分。如:天地、白晝黑夜、男女、公母等等。公是根,母是依託,人類依託母而生,故先母而後父。

古代崇母重父,文明記錄之初,人類把所崇之母稱為“六甲鳥”祖母,她是智慧的象徵,是人類迎生、送死的生育神。

土地由山水構成,山屬陽,水屬陰,水孕育萬物,如同女性孕育人類,這是古人崇母重祖先的宗教信仰。

把裝水(液體)盛物的陶器塑成鳥形,以紀人類之“孕育”,始於“六甲鳥”祖母。

2、這類陶、銅器的下端呈三、四“袋”是有什麼說法?

三“袋”如同今天我們所說的祖宗三代或三代同堂,即由一母所生、同吃一個“奶袋”成長的同宗。四“袋”如同世世代代享受母蔭福祿。

陶器的“袋”是“乳房”、“奶”的象徵以及象形,它是紀母計宗的一種紀念方式,是宗母崇拜的宗教信仰。


3、三星堆遺址出土的“袋”形器上有“銘”,這是最重要的發現,也是非常罕見的天賜之物,有它就有了更多的物證。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此“銘”是兩“袋”之間的部位貼有塑陶海貝紋飾,這是特殊的宗教信仰,“貝”若女性之“生殖器官”(人類生門),貝合此器形,表意形似源長。

貝寄託了古人特殊的願望:

一顆“貝”是子孫繁衍的預兆;

二顆“貝”是************************;

三顆“貝”(如下圖)是**************。(以後另篇作解)


三星堆千問千答(28)•  陶“盉”的憂傷

“貝”的含義是,祈禱生育神·“六甲”始祖母繁衍興盛後人。

4、“睨視”陶器,可以看到古代男女的分工合作,男主外,負責宗族涉外的維護、安全的保證等;女主內,負責家務、廚務、撫育孩子等事務。

如《詩經·小雅·斯干》所云:“乃生男子…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弄之瓦。”瓦器即陶器也,女人操持陶具,負責家務、廚務、飲食等。


5、這種“袋”形器,古人把它們叫做什麼?

上古音:甲妣(匣妣)

中古音:甲母(匣母)

古音:合口

匣,盛物器。甲妣、甲母釋為生育神盛物器,即盛水或液體的器物,同時還可以作為溫、煮之器物。


6、“鬹”、“盉”二字出現較晚,為望文生義之解,無法找到古源。

7、殷前已有古文字——“甲妣”、“甲母”。(以後另作論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