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问:既为同类,为何别的陶“鬶”被当作国宝,而三星堆的陶“盉”却备受冷落?

答:世人“有眼不识泰山”,白白错、失了玄机。

一、世人把“盉”的解释为:

读音 hé

《说文》:盉,调味也。

古代酒器,用陶或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盉被古人用来温酒或者用来调合酒、水的浓淡。盉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二、世人把“鬶”的解释为:

读音 guī

《说文》:鬶,三足釜也。有柄喙。

今人把 “鬶” 释为古代的一种炊煮器。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古代也曾对“盉”、“鬶”的器物名称,提出过不同的看法。例如,宋《博古图》曰:“…其款识或谓之彝,或谓之尊,或谓之卣,取调和五味之义则一也。”言下之意是此类器形有多种称谓。


三、出土器物考证:

1、白陶鬶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这一地区的夷人部落多以鸟为图腾,鬶的造型应是这一文化的具体反映。


2、红陶长颈鬶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1980年湖南湘乡墓葬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3、白陶鬶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1960年安徽萧县花家寺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该遗址出土有陶鬲、石斧、石锛、石箭镞、蚌镰、骨针、鹿角等遗物。


4、陶袋足鬶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1974年江西樟树樊城堆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国家三级文物,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陶器颈下为三个袋子状足,足上部所饰凸棱是该文化的特点。


5、陶盉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三星堆遗址出土,为数量较多的一种陶器,器顶有一半圆形口,一侧有一管状短流。器身微束,一侧有一宽鋬。有三个中空的袋状足与器身相通,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温。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


四、辨“铭”识“物”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盉”有没有标明其所属时代?

答案是肯定的。当三星堆遗址这类带“铭”的器形出土后,我便知道,这类古器,它们在古代既不叫“鬶”,也不叫“盉”,不作“调味器”之用,也不能把它单一理解成“烧煮器”。

解析:

1、为什么这类器形最大的特征是“鸟”的象形?

从“田”时代起,人类文明的世界观,认为天地分两极,即天地的产生是先形成天的顶和地的底,而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用阴阳两极来分。如:天地、白昼黑夜、男女、公母等等。公是根,母是依托,人类依托母而生,故先母而后父。

古代崇母重父,文明记录之初,人类把所崇之母称为“六甲鸟”祖母,她是智慧的象征,是人类迎生、送死的生育神。

土地由山水构成,山属阳,水属阴,水孕育万物,如同女性孕育人类,这是古人崇母重祖先的宗教信仰。

把装水(液体)盛物的陶器塑成鸟形,以纪人类之“孕育”,始于“六甲鸟”祖母。

2、这类陶、铜器的下端呈三、四“袋”是有什么说法?

三“袋”如同今天我们所说的祖宗三代或三代同堂,即由一母所生、同吃一个“奶袋”成长的同宗。四“袋”如同世世代代享受母荫福禄。

陶器的“袋”是“乳房”、“奶”的象征以及象形,它是纪母计宗的一种纪念方式,是宗母崇拜的宗教信仰。


3、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袋”形器上有“铭”,这是最重要的发现,也是非常罕见的天赐之物,有它就有了更多的物证。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此“铭”是两“袋”之间的部位贴有塑陶海贝纹饰,这是特殊的宗教信仰,“贝”若女性之“生殖器官”(人类生门),贝合此器形,表意形似源长。

贝寄托了古人特殊的愿望:

一颗“贝”是子孙繁衍的预兆;

二颗“贝”是************************;

三颗“贝”(如下图)是**************。(以后另篇作解)


三星堆千问千答(28)•  陶“盉”的忧伤

“贝”的含义是,祈祷生育神·“六甲”始祖母繁衍兴盛后人。

4、“睨视”陶器,可以看到古代男女的分工合作,男主外,负责宗族涉外的维护、安全的保证等;女主内,负责家务、厨务、抚育孩子等事务。

如《诗经·小雅·斯干》所云:“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瓦器即陶器也,女人操持陶具,负责家务、厨务、饮食等。


5、这种“袋”形器,古人把它们叫做什么?

上古音:甲妣(匣妣)

中古音:甲母(匣母)

古音:合口

匣,盛物器。甲妣、甲母释为生育神盛物器,即盛水或液体的器物,同时还可以作为温、煮之器物。


6、“鬶”、“盉”二字出现较晚,为望文生义之解,无法找到古源。

7、殷前已有古文字——“甲妣”、“甲母”。(以后另作论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