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故事系列


一 ▌市场低迷,机会来临


2014年市场低迷,正是自住需求买入的好时机,我一直劝说网友:房价低,时不时还有案场优惠折扣,可以随意选房。


再看现在的价格,足够证明当时的买房决策多么正确,到现在,这几套房已增值几百万元了。这对于在杭州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一大家子来说,买到梦寐以求的住房,就有了安居乐业的基础。


2014、2015年,我经常在各大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各个平台回答购房者的买房咨询。大胆的言论,高调的预测,经常被一些专家嘲讽。


2004年开始,我在媒体担任买房顾问,电商正红的14年,一年间,我在各大售楼部做过70多场讲座。


还记得在协安紫郡,晚上两车人前往现场听讲座,一半人刷卡下单。有个年轻网友预算紧张,我就催促他买了一套1.5万/㎡左右的低楼层房源。


我经常劝网友:“房子如果不合心意可以换的,但万一房价涨上去了,就可能永远失去在杭州安家的机会了!”这句话很灵,很多人就是在我制造的焦虑中,下定了买房的决心。


二 ▌紧盯市场动态, 拐点抢入


在关心刚需的同时,我也在考虑投资什么时候进场比较好。


投资要有确定性,讲究时机、节奏和利润空间。动辄几百万的投资,不像闲钱炒股可以凭感觉去抄底和逃顶。我每次股市都能逃顶,谦虚地说那是运气。


但若是没有市场判断力,对市场不敏感、不学习,哪会有这种灵感和运气


2016年春节,我认定楼市的大牛市要来了。刚过完年,我就跑到蓝孔雀买了一套投资房,然后把定金收据贴在了QQ群里。


这下QQ群就炸了,因为群里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也有人认为杭州楼市2016年初存量去化周期还有10个月以上,不可能有行情。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宣言。一听说大老哥开始投资买房了,朋友们就一哄而上,有的出差途中立马返回,有的在高架上急忙下高架,赶到蓝孔雀下单。


我对朋友们说,蓝孔雀老带新奖励一万元钱,我都返还给你们,希望你们能跟我买房,一起享受牛市。在蓝孔雀和学院府,我带朋友,朋友带家人,朋友带朋友,最后不知道一共买了多少套房。


没想到的是,当年单价2万左右的蓝孔雀,如今能涨到现在5万多。一套89㎡的小房子能在短短几年中增值250万以上,真是千年等一回的奇迹。


之后, 我给朋友、粉丝们推荐了众多尾房、现房,也组织团购了一些单价处在价值洼地的房子,比如位于丁桥、长睦等板块的楼盘。


话说回来,为什么第一个投资盘选择蓝孔雀,一是觉得这个板块被低估,二是板块未来的配套好,三是亮丽的外型吸引了我。


买房故事系列

蓝孔雀外立面


李建在一首歌中唱道: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见过蓝孔雀漂亮的容颜,就再也没有忘怀,投资买房第一个就想到了它。


三 ▌厚积薄发 ,先人一步


投资能先人一步并不容易,要有长期的修炼才能有正确迅速的判断,才会有对市场趋势的敏感度,才能把握机会。判断市场趋势变化必须关注几个关键点:


1、政策是市场的生命线,一切判断的基础是政策的变化。


每一次行情都是政策为先导:经济刺激,调控放松,甚至鼓励支持买房,就是入市的好时机。


2016年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了最新房产契税政策,自2016年2月22日起执行。前面的政策叠加已现效果,再加上降低交易税费,楼市投资的冲锋号吹响,投资的最好时机来临了。


买房故事系列

2、量为价先,量的变化,必定引起价的变化。


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过程。2014-2015年杭州的存量实在太大,虽然2015年杭州楼市新房成交127176套,刷新市区年度销量历史纪录,12月市区新房成交量达15882套,创单月历史纪录,市区成交套数实现“九连万”;但2015年价格并没有大幅度上涨。


据统计,2015年杭州的新房价格只上涨5%左右。但量变一定会引起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因此我时刻紧盯存量,有南京暴涨的前车之鉴,我判断,当去化周期低于10个月时,就是投资入市的好时机。


我认为,2016年2月价格的拐点来临,杭州必将有一波爆发性的大行情,此时切入是最好的时机,能享受到最丰厚的回报。


买房故事系列

2017年1月蓝孔雀交房


3、我们只能在周期变化中、在趋势中赚钱。


我是周期论的信奉者。周期的长短、周期的转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周期就像是股市数浪一样,万事万物的发展有高潮,必然有低潮,有起也就有伏,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投资的基本素养是通过周期性的变化,抓住机会,让资产价格增值,尽可能减少调整带来的损失。市场低迷时,就是机会;市场高度亢奋,就是风险的前奏。


所有的投资品,都脱不开这个规律。虽然房子有住的功能,相对其它投资品有其特殊性,但规律一样会起作用,况且现在的房产投资属性、金融属性太强。


2010年4月,上一轮当调控政策出台时,我就警告过:政策的累积叠加效应一定会显现。今天我再次重复这句话,并且,市场也一定会以调整的方式来纠正短期房价暴涨带来的价值偏离。


有人会说,现在政策已经有所动作了,各地出台了放松调控的政策。我相信,政策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硬生生托住房价,调整可能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往期故事精选

D A L A O G E · H A N G Z H O U




◎买房故事之十四:凭直觉逃出股票大顶,顺势抄底两套公寓

◎买房故事之十三:十年写字楼投资,收益不及住宅一半;地板价贱卖桥西

◎买房故事之十二: 这次真的买错了,血本无归!

◎买房故事之十一:我已在媒体混了十几年,指导过几万人买房

◎买房故事之十:机会多得遍地是钱,看你能不能抓住!

◎买房故事之九:买进严重被套,二年实现翻倍!

◎买房故事之八: 宁波这套房买得很值,都挺好!

◎买房故事之七: 房子是有温度的!

◎买房故事之六: 财力枯竭有三年,寻找弹药再出发

◎买房故事之五:买了套殡仪馆景观房,一套房只换了个车位

◎买房故事之四: 每一次风波都是囤房的良机!

◎买房故事之三:赚了几百万的失败投资

◎买房故事之二:吵架吵来的商铺!

◎买房故事之一: 22年前,我在杭州买了第一套商品房



总编| 二叔 主编 | 曹李鹏 主笔 | 小雨

见习编辑 | 张兆强 运营 | 曹李鹏 出品 | 层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