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把垃圾扔到太陽上處理嗎?

心我在人就在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每天每人都不可避免的產生的垃圾,這些垃圾如何處理,是考驗人類的一大問題,如題目所言,把垃圾扔進太陽去,利用太陽高溫燃燒垃圾,也算是一種終極的解決方法,但就是實現代價太高了。

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內部核聚變產生上千萬度的高溫,表面最低溫度也在6000度,其大氣最外的日冕層溫度也達到上百萬度高溫。如果能把垃圾投入太陽,當然會灰飛煙滅,但人類火箭等運載能力有限,發送垃圾到太陽去,性價比實在太低了,人類還沒有奢侈到這樣的燒錢。

其實把目光放回地球,它的內部也是一個大熔爐,內部溫度在幾千度,考慮把垃圾扔進太陽,還不如退而求其次,把垃圾投入火山中,效果是類似的,但還是要考慮性價比和對環境汙染的問題。

注意:往火山裡扔垃圾時,一定要小心滑倒,下圖為ps作品,非真實。

歡迎關注量子實驗室,評論裡請留下您的見解。


量子實驗室


人類有能力將垃圾扔到太陽上處理,這種“登陸”太陽的任務成功率很高的,至少不用考慮硬著陸失敗的問題了。這種向太陽丟垃圾的飛行任務,費用依舊會很貴,很難想象什麼種類的垃圾需要付那麼大的代價去處理。

垃圾的種類有很多,我國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都是按億噸為單位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可達十億噸為單位,應該不會有人把這些弄上去吧。每次太空飛行產生的垃圾都遠大於送上去的載荷重量,想靠這個進行環境治理就算了。哪怕是極度危險的核廢料,深埋的成本和安全性也高於送上太空啊。可以想象一樣,一枚載了十幾噸高放射性核廢料的運載火箭墜毀在別國,你怎麼解釋自己不是先發制人的襲擊呢?


對於極度危險的垃圾,送到太陽去處理也不能說是完全安全的。運載垃圾的飛船,靠近太陽的過程中就可能自爆了,大量危險的垃圾弄個流星雨,這就坑大了啊。要知道,有些垃圾可是不怕穿越大氣層的。對於不危險的垃圾,還沒那麼奢侈的浪費錢啊。

2018年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就很接近太陽了,到2024年時,帕克離太陽光球層的距離差不多約600萬公里,這個比送垃圾去太陽處理的難度高太多了。


侶意


能肯定是能的,只不過想要做到很難。難在哪呢?這麼說吧,將垃圾扔到太陽,難度比扔出太陽系要大的多。換句話說,整個太陽系,最難到達的天體就是太陽。

這個結論可能和絕大部分人的認知不同吧,但是很抱歉,這是事實。我們都知道,從地球發射的人造航天器,只要速度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即16.7千米每秒,就能夠脫離太陽的引力束縛,飛向太空深處。這樣看來,只要有一個垃圾運輸飛船能夠達到16.7千米每秒,就能夠將垃圾扔到宇宙空間,再也回不來。但是要想到達太陽,需要多大的速度呢?我們簡單來分析一下。


其實也不需要費太多的精力,簡單想象一下就會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要想到達太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依靠太陽強大的引力墜向太陽。但我們的地球為什麼沒有墜向太陽呢?因為地球在公轉,公轉的速度大概在30千米每秒,這種情況下,向心力和太陽引力的大小相等,地球才不會掉向太陽。這樣看來,減小向心力,就能夠將物體拉向太陽,而減小向心力的辦法,就是朝著地球運動的反方向飛行。理想情況下,公轉速度為0的時候,垃圾運輸飛船會直直地朝著太陽撞去。而要達到這種情況,航天器的速度需要達到30千米每秒!遠超第三宇宙速度!


當然,實際上也許用不了這麼大,因為不需要直直墜向太陽,只要距離太陽足夠近,不進入太陽也會被燒蝕掉的,或者太陽附近的物質會逼迫其進行進一步的減速。但飛向太陽需要的速度也確實比飛出太陽系要大的多。

實際上現在無論是探索深空還是探索太陽,更多的是藉助一種叫"引力助推"的技術,通過"竊取"其他行星的部分能量來達到加速和減速的過程。速度變化越大,按理說需要飛掠行星的數量和次數就越多,難度就越高。所以,我們能把地球上的垃圾扔向太陽,但難度比扔出太陽系要大的多。還不如直接扔向宇宙深處了。




歡迎關注"張家小智兒"看更多天文愛好者的交流溝通。


張家小智兒


當然可以,不僅可以扔在太陽中,還可以扔在月球上,火星上,其它任何一顆星球上,都比扔在地球上好,但是,能具備這麼做的條件嗎?

顯然不具備,我們都知道航天發射是非常昂貴的,比如美國現役的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每次發射成本都在1.4億美元以上,而歐洲的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每次的發射成本在1.5億美元左右,我國的長三乙運載火箭,每次發射成本也在6000萬美元左右,可見航天是非常燒錢的項目。

火箭發射都是搭乘著衛星以及其它科學載荷的,如果用來運輸垃圾的話,那可真是逗樂了全世界的人民。

所以,題主的設想可以是可以,但是就是不可行。

你要說未來的話,可以直接把高汙染的工廠建立在其它星球上,這樣就不會給地球帶來任何汙染了,我們只需要從那裡運輸回來成品即可,那時候的地球可以迴歸到幾千年前草長鶯飛、碧海藍天的模樣了。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科學船塢


Emmm,垃圾扔進太陽這個腦洞,行是行,畢竟就太陽的溫度而言,它就是個超大超猛的垃圾焚化爐啊。

但是成本太高了呀!!!!丟個垃圾需要這麼大動干戈嗎?

首先,要把垃圾帶到太空,得進行航天發射吧。

我大概查了一下部分火箭發射的官方報價:NASA和歐洲阿里安公司的火箭發射,報價都是上億的。即使是成本控制優秀,報價非常便宜的Space x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一次也要將近6000萬美元。運送垃圾去太陽航天器估計也是有去無回,成本加一加非常高了。

有這些錢,在地球上建點兒啥處理垃圾的工廠和流水線不行呢?

而且呢,效率也非常的低。

火箭的運載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國家的長征五號乙,已經是運載能力很強的的運載火箭了,地球同步軌道的載荷能有14噸,近地有效載荷大約23噸。

但這個數字在人類製造垃圾的能力面前不值一提。

2006年的時候就有資料顯示,當時全世界每年生產的垃圾量是……4.9億噸!當時全世界垃圾的年均增速是8.42%。這些年即便垃圾增速放緩,全球每年生產的垃圾仍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單靠運載火箭送進太空,效率太低了,根本處理不過來。

第三,去太陽本身就很難。

發射去探測太陽活動的航天器要考慮耐高溫等一系列問題,處理垃圾雖然可以不考慮這一點,但從地球到太陽還要克服地球引力,達到一定高的速度才能實現逃逸,實現起來還是蠻有技術難度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覺得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嘻嘻~


不吃腸的大腸


把垃圾仍到太陽上燒燬,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好注意啊。太陽確實足夠熱,足以融化和電離我們發送到它接觸的任何地球物質,但實際將任何東西(如我們的垃圾)送入太陽是一項異常困難的任務。

  • 上圖:太陽軌道器是研究太陽的好方法,也是我們瞭解太陽系最大自然能源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45億5000萬年前的地球情況,火災、火山、地震、海嘯、小行星撞擊、颶風和許多其他自然災害隨處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環境在發生變化,大多數環境變化是漸進的和孤立的;只有在少數情況下——通常與大規模滅絕有關——是全球性的、即時的和災難性的變化。

但隨著人類的出現,地球的自然環境還有另一個因素要應對:我們人類對其造成的變化。數萬年來,最大的戰爭僅僅是地區性的衝突;最大的廢物問題只會導致孤立的疾病爆發。但我們人類數量和技術能力迅猛增長,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廢物管理問題。你可能認為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是把我們最糟糕的垃圾扔進太陽裡,但我們永遠不會成功,下面是實現不了的原因。

  • 上圖:獵鷹重型於2018年2月6日首次發射,取得了巨大成功。火箭到達低地球軌道,成功部署了有效載荷,主助推器返回肯尼迪角,在那裡成功著陸。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的承諾現已成為現實,並可能將發射成本降至1000美元/磅。儘管如此,即使取得了所有這些進步,我們也不會很快把垃圾扔進太陽。

目前,地球上有70多億人,上個世紀我們終於成為一個太空文明,在20世紀,我們打破了束縛我們的引力紐帶。我們提取了寶貴的稀有礦物和元素,合成了新的化合物,發展了核技術,並生產出了遠超我們遠祖最瘋狂夢想的新技術。

儘管這些新技術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我們現在有能力以各種方式對我們的環境造成廣泛的破壞,從毀林到大氣汙染到海洋酸化等等。只要我們停止加劇這些問題,地球就會開始自我調節。但其他問題在任何合理的時間尺度上都不會自行好轉。

  • 上圖:在埃尼威托克環礁進行的核武器試驗邁克(Mike)(當量104萬噸)。試驗是常青藤手術的一部分。邁克是第一個被測試過的氫彈。這種能量的釋放相當於大約500克物質被轉換成純能量:對於如此微小的質量來說,這是一次驚人的大爆炸。涉及裂變或聚變的核反應會產生極其危險的長期放射性廢物。

我們在地球上所產生的一些問題不僅是短期內必須解決的問題,而且是一個不會隨著時間而顯著減少的危險。我們最危險、最長期的汙染物包括核副產品和廢物、危險化學品和生物危害物、排出氣體且不會生物降解的塑料,如果它們以錯誤的方式進入環境,可能會對地球上相當一部分生物造成嚴重破壞。

你可能會認為,這些“最壞的最壞的”罪犯應該被裝在火箭上,發射到太空,然後被送上與太陽碰撞的軌道,在那裡他們最終不會再折磨地球了。(是的,這與超人四號的情節相似)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可能的。

但我們應該這樣做嗎?這完全是另一個故事,它從考慮引力如何在地球和我們的太陽系工作開始。

  • 上圖:2005年8月2日,這艘飛往水星的信使號飛船在一次重力輔助中拍攝到了幾張令人驚歎的地球圖片。在信使號的水星雙成像系統(MDIS)中,用廣角相機拍攝的幾百張圖像被排列成一部電影,記錄信使號離開地球時的景象。地球繞其軸線大約每24小時旋轉一次,並在圍繞太陽的橢圓軌道上穿過太空。

人類在地球上進化,在這個世界上嶄露頭角,並發展出我們這個宇宙角落從未見過的非凡技術。我們都夢想著探索我們家以外的宇宙,但只有在過去幾十年裡,我們才設法擺脫了地球的引力束縛。我們這顆巨大的行星所施加的引力只取決於我們與地球中心的距離,這會導致時空彎曲,並導致其上或附近的所有物體——包括人類——不斷加速“向下”。


引力勢能把任何一個巨大的物體束縛在地球上,然而,如果一個物體我們移動足夠快(即,賦予足夠的動能),它可以跨越兩個重要的臨界點。

  1. 穩定軌道速度從不與地球碰撞的臨界值:約7.9公里/小時。
  2. 完全逃離地球重力束縛的臨界值:11.2公里/小時。

  • 上圖:實現“C”(穩定軌道)需要7.9公里/秒的速度,而“E”則需要11.2公里/秒的速度才能脫離地球引力。低於“C”的速度將回落到地球上;“C”和“E”之間的速度將保持在穩定的軌道上。

相比之下,地球自轉最大化的赤道上的人類,僅以約0.47公里/秒的速度移動,從而得出結論,除非有一些了不起的干涉改變情況。

幸運的是,人類開發出了這樣的干涉裝置:火箭。要使火箭進入地球軌道,我們需要足夠的能量才能將火箭加速到我們前面提到的必要的臨界值速度。人類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這樣做了,一旦我們逃離地球,就有更多的人看到在更大的太空範圍上發生。地球不是靜止的,而是以大約30公里/小時的速度繞太陽運行,這意味著即使你逃離地球,你仍然會發現自己被太陽有引力約束,被束縛在圍繞它的穩定橢圓軌道上。

  • 上圖:從國際空間站發射的鴿子衛星是為地球成像而設計的,總共大約有300顆。由行星創造的約130顆鴿子衛星仍在地球軌道上,但由於軌道衰變,這一數字到20世紀30年代將降至零。如果這些衛星被加速以逃離地球引力,它們仍將圍繞太陽運行,除非它們被加速到更大的速度臨界值。

這是一個關鍵點:你可能會認為在地球上,我們受地球引力的約束,這是引力的主導因素。恰恰相反,太陽的引力遠遠超過地球的引力!我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你,我,還有整個地球相對於太陽都處於自由落體狀態,所以我們都以相同的相對速度被太陽加速。

如果我們在太空中設法逃離地球的引力,我們仍然會發現自己以大約30公里/秒的速度相對於太陽移動,距離我們的母星大約1.5億公里(9300萬英里)。如果我們想逃離太陽系,我們必須再獲得大約12公里/秒的速度才能達到逃逸速度,這是我們的一些航天器(先鋒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以及新視野號)已經實現的。

  • 上圖:地球距離太陽的逃逸速度是42公里/秒,我們繞太陽公轉已經達到30公里/秒。一旦旅行者2號飛過木星,這是一個“引力”的星球,它註定要離開太陽系。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朝相反的方向前進,將航天器有效載荷發射到太陽,我們將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必須失去足夠的動能,以至於圍繞太陽的穩定橢圓軌道將過渡到一個足夠接近太陽的軌道。實現此目的只有兩種方法:

  • 攜帶足夠的燃料,以便您可以充分減速你的有效載荷(即,讓它儘可能失去相對於太陽的相對速度),然後觀察你的有效載荷在引力下自由落到太陽。
  • 配置足夠的飛過我們太陽系內行星 - 地球,金星和/或水星 - 使軌道有效載荷得到加速(而不是像先驅者,旅行者和新地平線這樣的航天器從引力與外行星相互作用),並最終接近太陽,它被吞噬。

  • 上圖:引力彈弓或引力輔助裝置的概念是讓一個航天器接近一個繞太陽運行的行星,而這個行星並不一定與它相連。根據航天器相對軌道的方向,它將獲得相對於太陽的速度提升或去提升,由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分別)損失或獲得的能量進行補償。

實際上,第一種選擇需要大量的燃料,用目前的(化學火箭)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裝載了一枚載重量巨大的火箭,就像你希望發射到太陽上的所有危險廢物一樣,你必須在軌道上裝載大量的火箭燃料,使其充分減速,使其落入太陽。要同時發射有效載荷和額外的燃料,就需要一枚比我們在地球上建造的任何火箭都大、更強大、質量更大的火箭。

相反,我們可以使用引力輔助技術來增加或去除有效載荷中的動能。如果你從後面接近一個大質量物體(如行星),在它前面飛行,然後在行星後面被引力彈射,宇宙飛船就會失去能量,而行星會獲得能量。但是,如果你走相反的路,從前方接近這顆行星,在它後面飛行,並再次被引力彈射到前方,你的航天器在將它從繞軌道運行的行星上移除的同時獲得能量。

上圖:“信使”號任務歷時7年,共進行了6次重力助推和5次深空機動,最終到達目的地:環繞水星的軌道。帕克太陽探測器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到達它的最終目的地:太陽的日冕。在到達太陽系內部時,航天器需要損失大量能量才能使其成為可能: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20年前,我們成功地利用這種引力彈弓方法,成功地將信使號任務的一個軌道飛行器送入交會點,並連續成像水星。它使我們能夠在太陽系最深處建造第一個全行星拼圖。最近,我們用同樣的技術將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到一個高度橢圓的軌道上,這個軌道將把它帶到太陽的幾個太陽半徑內。


只要你以正確的初始速度確定有效載荷的方向,一組經過仔細計算的未來軌跡就可以到達太陽。這很難做到,但並非不可能,帕克太陽探測器也許是我們如何從地球上成功地向太陽發射火箭有效載荷的典範。

記住所有這些,你可能會得出結論,發射我們的垃圾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包括有毒化學物質、生物危害甚至放射性廢物等危險廢物,但這幾乎肯定是我們永遠不會做的事情。

為什麼不?目前,這一想法有三個障礙:

  • 發射失敗的可能性。如果你的有效載荷具有放射性或危險性,並且你在發射時或在與地球飛行期間發生爆炸,所有這些廢物將無法控制地分佈在地球上。
  • 從能量上講,從太陽系射出你的有效載荷(來自木星等行星的正引力輔助)的成本要比射入太陽的成本低。
  • 最後,即使我們選擇了這樣做,目前將我們的垃圾送到太陽裡的成本也高得驚人。

  • 上圖:這張2014年未經改裝的“心宿二”火箭發射的時間序列照片顯示,發射時發生了災難性爆炸,這是任何一種火箭都無法避免的可能性。即使我們能夠獲得更高的成功率,危險廢物汙染我們的星球的風險是禁止發射我們的垃圾到太陽(或太陽系外)。

有史以來最成功、最可靠的航天發射系統是聯盟號火箭,經過1000多次發射,成功率達97%。然而,當你把2%或3%的失敗率應用到一個裝滿了你想要從地球上發射的所有危險廢物的火箭上時,會導致災難性的可能性,使這些廢物擴散到海洋、大氣、人口稠密地區、飲用水,這種情況對人類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結局,風險太大了。


考慮到僅美國就儲存了約6萬噸高水平核廢料,從地球上清除這些廢料大約需要8600枚聯盟號火箭。即使我們能將發射失敗率降低到前所未有的0.1%,這也將花費大約1萬億美元,而且,在預計有9次發射失敗的情況下,將導致6萬多磅危險廢物在地球上隨機再分配。

除非我們願意付出史無前例的代價,接受幾乎可以肯定的災難性環境汙染,否則我們必須把把把垃圾射向太陽的想法留給科幻小說和未來充滿希望的技術,比如太空電梯。不可否認,我們把地球弄得一團糟。現在,我們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科技領航人


我們能把地球上的垃圾都扔進太陽中嗎?

從理論上來說這絕對是是一個好方法,假如它不需要使用火箭、有個隧道直接能丟進太陽的話就完美了!但事實上我們沒有這麼好用的隧道,假如要將垃圾丟進太陽的話,必須走帕克探測器的部分探日之路!

首先將垃圾從全球各地的航天發射場比如拜科努爾、肯尼迪、文昌等運送到近地軌道,每千克大概就已經要上萬美元了,然後從近地軌道彙總後再由一枚巨大的火箭將其加速至超過11.2KM/S的速度,脫離地球的軌道前往太陽,然後途進金星來一次免費加速,進過水星時再加一次速,然後衝進太陽的日冕層.....化為灰燼!!甚至有部分還會被太陽風重新帶回宇宙空間回到地球,但那時已經是基本粒子了.....

如果要這樣來操作的話,估計連全球流動資金一起來製造火箭運送垃圾,目測連一個三線小城的垃圾都運不完.....到這時送到太陽上還是一個好的處理方法嗎?

垃圾有很多處理方法,比如分揀重新利用,無法利用的焚燒,或者壓縮處理成建築材料等等,想必送到太陽上應該是最愚蠢的方法了.....

這是一般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過程示意圖,不但能回收部分建築材料,還可以發電,所以垃圾並非一無是處,只要方法的當,完全可以重新利用!

另外在國內垃圾分類仍然有比較長的路要走,即使居民做好了垃圾分類,清運車還是不分你我一起拉走,造成民眾的垃圾分類積極度並不高,也導致垃圾的綜合利用上我們其實做的並不好,未來應該要在正政策以及制度與宣傳等各個層面跟進,將這個關係到綠色永續世界建設的重大問題落到實處......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這想法真是太天真了,首先是怎麼送?誰去送?人類已經探索出太陽的熱量,但那也僅僅是太陽本體散發出的光和熱,從距地球最近的熱點算起,離太陽的本體還有多遠,誰也說不清楚。

這就是說,可能你的垃圾還沒有到達太陽本體,你的運輸工具就被融化了。如果你的垃圾距太陽本體很遠,那麼很有可能成為燒不掉的太空垃圾!

在說了,你可能不會想到,製造一個可以輸送垃圾到太空上去,成本會有多大?在生產它的同時還會製造出多少垃圾?

我說過,如果能讓地球回到原來的樣子,唯一辦法就是控制生育,有效的減少地球人口。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辦法阻止垃圾的生產!

要知道,目前一個人的一生中所製造出的垃圾,相當於原始人十幾個部落製造垃圾的總合!從吃的、用的,從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到居住的條件,從我們小學用的書籍、紙和筆到大學用的實驗工具,從我們為了養家餬口所操作的各種機器到每個人使用的電子產品等等等等,工業,農業,商業及軍事領域哪一樣不是製造垃圾的工具!

由此可見,人類的數量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那麼人類本身未來必然會成為地球的垃圾,直至走向滅亡!

如果若干年後,地球人口從幾十年後百億,逐漸遞減成4億以下,那麼地球垃圾的問題,才能徹底的解決,否則一切都是空想!


老尹談創業


就目前來說,技術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問題是成本它不允許啊。

其實真要把垃圾送出地球,扔進太陽純粹是多此一舉,直接扔在太空讓它們自由飄蕩就行了。

雖然在太空隨便亂扔垃圾聽上去似乎不那麼講究,會搞得空間環境髒兮兮的,但若真這麼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即使把地球上所有堆積如山的垃圾統統扔在太陽系,其程度也就等於朝太平洋裡倒了一小杯墨汁而已,造成的汙染相當於零。



由於上面這類圖示的影響,我們總是習慣性地高估了星球的體積,低估了宇宙的大小,感覺各大行星全都“熱熱鬧鬧”的呆在一起。

然而這些圖之所以被畫成這樣,是由於紙不夠大啊。

如果按照太陽系的真實比例來繪製,那麼在地球被畫成上圖地球那麼大的情況下,右下角那顆藍色的海王星應該被畫在3公里以外才對。

假如用一張面積為2500㎡的紙張來畫,按照1釐米的直徑把地球畫在中心,那麼在這張紙上將只有地球和月球,其他行星全部在紙張以外。

假如地球直徑被畫成1釐米,整個太陽系需要用多大面積的紙張來畫呢?

答案是大約121平方公里!

加起來不足1毫米大的灰,能對121平方公里的面積造成汙染嗎?

其實根本不必提及整個太陽系的大小,單單在月球繞地軌道的直徑內,就足夠讓地球上的垃圾不值一提了。

如果地球直徑為1釐米,月球距離地球大約有多遠呢?

大約下圖這麼遠▼







所以就憑地球上這點垃圾,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扔進太陽裡去燒燬,只要扔進太空,它們就徹底“消失”在茫茫宇宙中了。

可是即便這樣,成本也實在是太高了,因為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特別高,就拿我國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來說,它發射一次的成本高達7000多萬美元,而GTO運載能力僅僅只有5.5噸。

也就是說,要把大約半卡車垃圾運出地球,至少需要花費7000萬美元,這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科學矩陣


大家好!我覺得這是靠譜的想法。

理論上講,由於太陽的巨大體量和燃燒方式,一切物質包括最難處理的核廢料扔進太陽都不會產生任何問題。太陽的高溫、高壓能很快將一些物質分解成不同的原子。隨著人類發展,我們很可能會面臨一個難題,就是具有極大破壞力的垃圾出現,這個方法看起來可以“保治百病”。但是採取這個辦法的難度很大,成本高得嚇人。保守估計,送一噸垃圾到太陽表面,至少需要上億美元的開支,其中包括,火箭製造、火箭燃料、發射場使用以及地面運輸成本和巨大的人力成本等等,從經濟上說極不划算。

但是,隨著科技發展這種可能性存在。當可控核聚變技術可以運用到航天工業以及火箭可以重複使用時,把極為有害的物質送去太陽焚燒還是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