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現象:當讀到關於“父親”文章時,您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心理現象:當讀到關於“父親”文章時,您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關於父母親的話題是說不完的

近來聽朋友說了一個故事,涉及一篇關於父親的回憶文章。

朋友說,偶爾讀到家鄉作家馮連偉先生的文章《父親九章》,情真意切,感同身受,就發給尚未開學在家學習的侄女,要孩子讀給爺爺奶奶聽,因為文章寫的都是農村這幾十年的事兒,容易引發共鳴。

雖然我當時未曾讀過這些文字,不過就這些話語知道文章一定寫得很耐讀,細膩,真實,這是毫無疑問的。

因為打動人的文字都有共性之處,這個共性就是情感。

朋友說,後來覺得孩子讀過也就一遍,好文章需要反覆聽,就委託一位專業播音朋友進行錄音,當然這事兒聯繫上了文章作者,獲得了首肯。

再後來,文章錄好音發給了老家父母聽,發到單位職工群裡大家聽,我也主動要了錄音。

今天文字不是就有關父親的文章或者情感討論,而是想說說心理學視野下的那些心理事兒。

心理現象:當讀到關於“父親”文章時,您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為何被“父親九章”這篇文章感動

文章寫得真好,這是我們當下的認知評價,說明引發了共鳴。

一方面,這反映出文章作者良好心理狀態。好文章尤其回憶類情感文章,與其說是寫出來的,不如說是當下記憶建構起來的。

也就是說,作者生活經歷中感受到了積極幸福,寫作當下也感受滿滿感動,心理幸福指數高,對於生活感恩富足,才能回憶出積極幸福情感細膩文字。

我們看到的文字故事發生在過去,其實是當下的感受再建構。

打個比方,同樣家庭出來的孩子,父母是一樣的,成年後不同孩子感恩心態會有不同,這與個人生活經歷有關,也與當下生活狀態息息關聯。

我們是幸福的,就會感覺世界同樣的笑容可掬,回憶都是甜美的滋味;我們是痛苦的,就會感覺世界籠罩陰暗,回憶再無美好可言,乃至於記住的多是那些灰濛濛的過往。

樂觀主義者的生活中,不是沒有陰暗與痛苦,只是更多積極關注到美好,換句話說當下心態建構出不同心理風景色彩。

另一個方面說,作者是如此,讀者聽者也是如此。

由朋友的言行可以印證,正是今天的幸福程度決定著更多感動與感恩。

你看到聽到文章引發了共鳴,說明當下的你也是心理富足,心中充盈著美好和感恩,有著對於父母親那份無法替代的愛。

繼續換個方面說,那些看了或者聽了文章不為所動,或者生活中對待父母態度與我們不甚一致,就是另類的不可理喻嗎?這個,就需要從心理視野上繼續區分了。

心理現象:當讀到關於“父親”文章時,您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同樣說“父親”引發不同心理感受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心理現象的經典比喻。

心理現象就是我們讀到聽到這篇感人的父親文章,除了引發共鳴情感之外,每個人的具體感受與回憶一定是不一樣的。

比如,看到“父親”這個詞語,每個人心中呈現是各自不同的自己父親的模樣,可能一閃而過,但是絕對有過,而且絕不相同。

這就是哲學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父親是一個詞語,這是高度抽象出來的,為了交流方便而已,而心中父親的形象,只有鮮明的唯一的一個。

這個形象不同的父親,呈現在我們大腦中,這還僅僅只是“表象記憶”的區別。

感受的更大差異在於情感。

好比聽了“父親九章”這些錄音文字,具體差異可能更大,比如有的高度共鳴,有的羨慕嫉妒,有的則是更加痛苦,只因為心中父親都是完全不同模樣。這種不同感受,可會意,卻未必會說出來。

著名心理學家許又新教授說過一個案例,一個青春期女生與父母關係非常糟糕,原本對於父母情感痛苦萬分,沒有指望,後來告訴諮詢師自己去同學家玩,發現同學竟然可以和她父親那樣親密無間,這才意識到自己只是獨特家庭的獨特感受,也就有了向好的心理發展方向。

我也曾有過對朋友描述自己父親的觸動,這個農村父親有好幾個女兒但沒有男孩,作為女兒對於父親感恩摯愛的描述,觸動人心,這樣的父親也才最欣慰吧。

心理現象:當讀到關於“父親”文章時,您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人與人的差別在於心理,心理表現為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卻反映在日常生活細微事情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正是帶來積極持久情感的關鍵。

不同心理感受背後,是主觀體驗,是生活歷史,是邏輯歸因,是情緒情感,是關係反映,是特有的應對生活的“防禦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