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中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曾說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最大的區別是家庭教育沒有教材、沒有課堂,它的教育力量就在於父母的榜樣作用。”

眾所周知,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從出生到6歲最為關鍵,這段時期正是孩子性格、行為、道德、規矩樹立關鍵時期,孩子能否在身體、心理、行為、品質等方面打下好的基礎全要看父母如何教育。這就是顧老所說的榜樣的作用。

但是,有很多父母並不認為孩子的好壞跟家庭有重要的關係,因為這些家長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做什麼都對,教育孩子那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教不好不能管家長。這些家長把“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都忘記了,還何談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呢。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家長不要簡單地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所以大人怎麼做都無所謂,其實實際結果地恰恰相反,很多孩子身上的壞毛病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

家庭的生活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會影響孩子的終身,這並不是誇大其辭、小題大作,有太多的案例都說明了這一點,相信有很多家長也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在生活中卻忽略了。

優秀孩子的背後並不一定是優秀的家庭,但優秀的家庭一定能培養一個綜合優秀的孩子,那麼什麼樣的家庭具備這樣的特徵呢?

在家庭教育研究中可以發現,有七類家庭大概率可以培養出優秀、成功的孩子,強調的是這七類家庭都與金錢無關。

01:有道德準則的家庭

中國著名演員陳道明對於教養的觀點是,一個人是否有教養與文化無關,有些人有很高的文化但卻沒有教養,相反有些人沒有高學歷卻說話、做事很得體,這就是教養。

教養的背後表現出的是道德準則,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看這個人的家庭就知道了,或許父母不能孩子金山銀行,但是,教養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予的,最終它將變成一個人的人品。

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新聞,地鐵裡有些孩子在坐椅上踩來踩去,孩子的家長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有些家長抱著熟睡的孩子騰出一隻手擋在孩子的鞋上生怕鞋底蹭著鄰座的乘客。

對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做事方式,對於前者大家會譴責、會說這孩子真沒教養,對於後者則會稱讚這個孩子有一個好榜樣的家長。

托爾斯泰認為百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要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的端正和完善上。也就是說,父母的正能量從小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如果孩子將來是一個自私自利、毫無品德的人,那麼根源就來自於孩子的父母、家庭。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02:父母非常恩愛的家庭

演員霍思燕和杜江被認為是娛樂圈裡的恩愛夫妻,有新聞報道稱,杜江每次進家門之後首先是要抱自己的妻子然後再抱兒子,兩人從來不避諱在兒子面前展現兩個是如何恩愛的。

有人可能會說,這樣好嗎?有這樣的疑問是正常的,因為中國傳統中愛是羞於表達的,我們總是把愛放在心裡很少去要表現出來,或者總是在愛人面前擺出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這樣才覺得有面子。

可是,夫妻之間的表現讓孩子看到之後就會變成另外的樣子。霍思燕的兒子從父親和母親之間學到的是愛、如何表達愛,這樣的孩子對待別人會友善,不缺愛的孩子也不會吝嗇愛。

但是,如果父親對母親常常是大聲喊叫,或者辱罵毆打,那麼孩子從中學到的只會是暴力、冷漠和苛刻。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往往忽略了對方都以孩子為中心,其實完全不需要這樣做,孩子需要的是相愛的父母、是溫暖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特別強調,不要因為孩子的到來而影響了夫妻之間原有的感情。

對於幸福家庭關係的畫像是這樣的,夫妻並肩而立,孩子在父母之間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這樣的關係才是最穩固的形狀。所以,在家庭關係中夫妻是第一位,在這樣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自然不會以自我為中心,更不會是一個很自私的人。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03:愛學習的家庭培養愛學習的孩子

學習,這應該是所有父母都會非常關心的一件事,那些因為孩子學習而暴躁、生氣、煩惱甚至差掉要命的家長,其結果最終一定是放棄,因為,孩子越大越無法管教。

難道家長不應該去管嗎?肯定不是,但所有家長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孩子如果不想學,打、罵,任何方法都不會起到作用。

但是,如果父母就是愛學習、愛看書的人,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學習氛圍的家庭中,那麼,學習對於孩子來講就不會是一件太難的事,學習也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

有些父母會說,我們天天上班很辛苦,回家還要裝成學習的樣子嗎。裝,肯定是無用的,其實,這個氛圍很容易營造出來,在家的時候,少看電視、放下手機,閱讀書籍或者學習一項技能,這些都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著名央視主持人董卿說過,“要想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所以,在學習型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永遠不會懼怕學習,這樣的孩子或許學習成績不是第一,但一定是那個最輕鬆的人。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04:會控制情緒的家庭

情緒控制管理已經逐漸成為家庭教育中關鍵的一項,由於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導致的嚴重後果在近年來已經有所增加,所以,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控制情緒,如何避免發脾氣,這些都成為了很多家長關注的問題。

懂得控制情緒的家長一定在生活裡更能容易處理難題,反之,不能有效控制情緒的人更容易發生問題。

曾經一則新聞報道,一個五個月大的嬰兒由於媽媽的疏忽導致從床上摔下,萬幸沒有摔傷,但孩子的父親卻對這位第一次做媽媽的妻子百般指責,結果這位母親一氣之下抱著孩子跳樓了,給整個家庭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情緒的控制也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如果看到某些孩子脾氣暴躁,經常大吼大叫,性格衝動的話,那麼在他的家庭裡一定有一個這樣的父親或者母親,因為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與家長同樣的性格。

懂得情緒管理的家長,孩子學會的是理智,他們的人際關係會更好。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學會情緒控制,雖然這很難。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05:有規矩的家庭

青少年犯罪心理教授李玫瑾曾說過,一定要在孩子6歲之前立好規矩,否則再想管教都晚了。也就是說,對於孩子來講,立規矩宜早不宜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的孩子非常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俗話說,有規矩的自由是活潑,沒規矩的自由是任性。有些家長總是把孩子的概念混淆,認為孩子鬧一鬧是活潑的表現,不應該遏制,但在外人看來那就是沒規矩。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當然並不是說每個家庭都要像以前舊社會家庭那樣立家規,但是作為一個家庭來講規矩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很多道理不是靠外人去教的,如果等到別人去教那隻能說明你的孩子已經”出事了“。

有人認為,家應該包容不應該給孩子立規矩。其實不然,規矩代表了責任,沒規矩的人也同樣是沒有擔當的人,父母有規矩的行為在孩子眼裡就是榜樣,如果家長只會一味要求孩子而自己不去執行,那所有的規矩都如同虛設。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都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一項技能的掌握,每一句話的表達,以至於待人接物的方式,行為品格的好壞,都在模仿父母中漸漸形成。

所以,培養一個優秀孩子的前提是父母要讓所謂的優秀標準在自己身上體現出來,給孩子提供一個優秀的氛圍,這樣才是正確的家庭教育。

Happy爸爸,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分享育兒經驗、詮釋育兒體驗。(原創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