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中正而平和的周易中,蕴含着一种比阴阳更为原始而高深的形态,那就是混沌。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世人都知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混沌是“一”,距离它最近的是“二”阴阳,而后依次为三才、四象、五行、轮回、天衍、八卦、阴符,而身为六十四卦的周易,明显距离混沌已经过于遥远,是已经分化出来的世界。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周易,是以生活为例的。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这就是老子的观点,以“有”来纳“无”。从天、地、人三才,直到阴符的九宫中的四盘,它们演化的虽然已经复杂到了一定程度,但比起人世间的纷繁复杂,终究还是差了一些。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这差的一些在那里?在细枝末节的概念演化上。

在周易中,六十四卦给了我们六十四种大的像意,并辅以每种像意一提纲,六细节,辅以错综复杂的变化,把整本周易中的知识内容硬是逐卦打通,把单个的孤岛般的像意连成了一片大陆。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由周文王心中的现实世界为现实参考

,周易成功的成为了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所生成的虚拟世界”,然而商周时期的生活、文明对于,今天的现代人来说只可想象而不可体验。周易就随之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完美的概念。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当脱胎于物质的精神摆脱了诞生它的物质,而且诞生了它的物质没有灭亡,而它也伴随着诞生了自己的物质没有远离——如果人有动物性与神性的话,那周易如今已经是纯粹的神性了。

沧海桑田,现代社会的我们,去读周易便会有一些“时间”上的障碍。

周易,是讲时空的。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其实相较之下,周易是非常清楚而明白的白话文。

拿八卦来比,先天八卦是立在天地间的,后天八卦是横在天地间的,我们很容易能发现每一卦都包含了太多有必要去逐一定义和区分的概念。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而比较普及的五行,五行本身其实是一个“残疾”的概念,没啥可比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五行是一个带四个,而且在方位上还缺角,直接表明了五行不是无所不包——跳出五行外是与命运抗争中最简单的一种躲避方式,有且不仅有出家、修仙、离开中华文明等。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术”的传播中,五行的地位远高于做幌子用的周易,这一点在五行概念的普及度上可见一斑。

周易,是不会出错的。

看周易,一定要相信周易讲的没有错,才可以摸得到周易的灵魂。

一阴一阳之谓道,看周易,要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去看,你怎样去看,它就是怎样。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我更喜欢的说法是——我家的事,不好也是好的,好的那是极好的!这里讲错了,不!是故意这样讲,就是为了激发你的思考,让你主动的去往另一个方面想才这么讲的。这里有些偏激,不!是故意要偏激,因为篇幅的原因省略了“反之亦然”部分的描写,要我们自行推敲。这里明确的定义了吉凶,不!事在人为,能坚持、能努力、能够随时调整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心态,那凶也是吉,吉无不利

这是内心生相的问题。自己心里有啥,看啥就是啥。翻阅周易,心中充满了平安喜乐,哪怕不懂,也有天相庇佑;死读周易,整个人暴躁难宁,情绪起伏,看得越明白死的越惨。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到一定程度,周易能作为化解人“神性”上病痛的工具,帮助人清醒头脑,面露笑容。如果先看周易,再看孔子、老子的相关文字,会有一脉同源的赞叹,但是看孟子、庄子就有点微妙。

近日通读了一遍庄子,再回头看了周易乾坤两卦,顿觉周易中正平和之气如日当空,南华真经倒是颇有些阴霾,华盖的气息浓郁得让人有些难受。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毕竟,周易不是一门逼人死记硬背的学问,甚至就连记错了,背岔了的情况都提前给安排好了。为什么没人敢说自己完全读懂周易了?就是因为周易怎么都是对的,而人却一定有自己立场和底线上的对错与是非,所以完全是不可能完全的,但得其要义,获其精髓还是不在话下的。

学周易的人都认为,《周易》不会出错?

错综复杂,说的就是这个概念——写错了(阴写错了就是阳,阳写错了就是阴),就是错;上、下卦分别颠倒来看看,综;复读机一下(上下卦一致),复;不是复读机的那些,缺乏人类的本质,就是杂。

因此最繁杂的周易,却是最接近混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