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霾”中突围 筠连早茶揽金3.94亿

村民居家,企业不能如期开工,2020年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生产生活似乎都按下了“暂停键”。而作为以“早茶”名扬已久的筠连县,早茶采摘的关键时间节点恰逢疫情来袭,茶农和茶企深受“疫霾”之困。

在“疫霾”中突围  筠连早茶揽金3.94亿

茶农采茶


如何在严防疫情的同时及时复工复产,让筠连早茶在“疫霾”中突围,把疫情对茶叶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考量着筠连县各级干部疫情防控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面对疫情,筠连县果断决策,相继出台系列文件,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迅速让茶企复工复产,强化茶园采摘人员管理,严把茶叶交易、员工返岗、来筠茶商疫情管控等关键环节,早茶实现应采尽采,应收尽收。

截至3月10日,筠连县茶叶鲜叶产值和加工产值达到3.9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鲜叶总产量增长20%,生产加工量提高18%,茶农收益稳中有升,而春茶采摘还将持续到5月初结束。

不误早茶采收,书记县长齐力上阵

“川红故里,筠连早茶,向全国人民拜年了,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快乐,鼠年虎虎生威,筠连早茶开采了!”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六,在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茶园里,春茶新芽吐露枝头,一年一度的早茶开园活动如期而至,筠连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朝平在茶园里当起了筠连早茶推广大使,希望借此机会给茶农带来更好的收益。


在“疫霾”中突围  筠连早茶揽金3.94亿

  王萍深入乡村进企业到茶园调研指导


然而,早茶刚开园,茶农还没来得及感受丰收的喜悦,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时间道路管控、村社严防、居民不能外出。茶园里茶叶不能采摘,茶企不能开工生产,筠连早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不能让茶产业发展势头因疫情中断,要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宜宾市副市长、筠连县委书记王萍多次深入乡村、进企业、到茶园,围绕茶产业专题开展现场办公,协调各方力量,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疫霾”中突围  筠连早茶揽金3.94亿

刘朝平在茶园当上早茶推广大使


随即,筠连县先后出台了《关于疫情期间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通告》《关于做好春茶采摘及茶企复工和疫情防控的通知》以及印发《筠连县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文件。

而作为主管部门,筠连县农业农村局则组成了6个工作组,分别到全县74个茶企指导防疫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

“不分昼夜加工,满负荷生产制作,要与时间赛跑。”筠连县瑞鑫茶业负责人刘定银说,及时的复工复产政策让茶农做到了应采尽采,企业应收尽收,企业的产量没有减少,反而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5%以上。


在“疫霾”中突围  筠连早茶揽金3.94亿

筠连县复工复产相关文件


“一年无二春,筠连茶叶的突出优势就是早,企业利润主要靠早茶。”筠连县凤鸣茶业总经理文燕表示,三月份企业已经生产干茶4万余斤,相比去年增加了1万多斤,为加足马力制茶,企业今年新增了3条生产线。

“大家都抢抓茶时,力争把延误的时间赶回来。”筠连县农业农村局茶技站站长余孝存说,政府一系列举措相继得到落实,2月9日,筠连的茶企陆续复工复产,茶园里四处有了茶农采摘忙碌的身影,茶企厂房里响起了制茶机器的轰鸣声。

部门齐力服务,茶农茶企增收信心足

四川筠连享有“中国苦丁茶之乡”“川红故里”等美誉,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6万亩,茶产业已经成为筠连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茶农30%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茶叶。

“春茶大部分采摘的是独芽,鲜活程度好,营养成分高,相比全国各地的茶叶,早了一个月时间上市,有利于抢占市场,不愁销路。”筠连县农业农村局茶技站副站长李均介绍说,筠连冬季气温暖和,适宜早茶种植,近年来又引种和选育了一批早熟茶叶品种,同时引导茶农加强了对茶树的冬季管理,特别是肥培管理,因此茶叶发芽早,但没想到今年刚好碰上新冠肺炎疫情。

“有困难就得认真面对,办法总比问题多。”筠连县农业农村局茶技站站长余孝存介绍说,针对疫情对茶产业的影响,县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帮扶措施,比如协调金融部门解决企业融资难,通过好茶贷向茶叶企业授信2个亿,同时还开辟了茶叶运输绿色通道,解决了茶叶运输不畅等问题。

“早开工才能早拿订单,早占领市场,企业一年50%的利润来自于早茶。”筠连县嘉木茶业负责人叶昌勇介绍说,正是相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用电、用气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企业及时实现了复工复产,现在正抓紧生产,力争把前期的损失补回来。

在“疫霾”中突围  筠连早茶揽金3.94亿

工人在车间制茶


“春茶1个月可以卖到六七千元,今年已累计收入3万余元。”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茶农罗玉云说,疫情期间,茶叶企业和各机关单位送来了消毒液等用品,帮助他们开展疫情防控,让她提振了增收的信心,现在每天正增加人手抓紧采茶,做到应采尽采。

早茶飘香,助力脱贫成果巩固提升

“疫情发生后,眼看茶叶采不下来,村支两委很着急。”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党支部书记付勇堂说,去年村建制调整后,原贫困村泉水村与官井村进行了合并,泉水村2018年脱贫时,人均收入已达到了8400元左右,其中茶叶收入占到了70%,茶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主打产业,是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来源,如果茶叶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脱贫攻坚之战就难以完美收官。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村干部着急,也让茶农焦心。腾达镇官井村贫困户游大均说,前些年家里靠着4亩茶叶收入脱了贫,如果茶叶企业不能及时复工复产,他的茶园就会错过农时,每年一万多元的茶叶收入就会泡汤,而现在不用担心了。


在“疫霾”中突围  筠连早茶揽金3.94亿

早茶新芽露枝头


“每天收购茶农的鲜叶在2000斤以上,一个月时间企业已经付给了当地茶农270万元的茶款。”筠泉茶业是入驻官井村较早的茶企之一,自从复工复产来,企业及时收购茶农鲜叶,开足马力生产。“企业主要是面向我们本村茶农收购,我们能够加工的,都做到应收尽收。”筠泉茶业负责人 朱廷雨说,企业1个月时间已生产干茶1.5万斤,实现产值315万元。

“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驻村第一书记杨欢说,泉水村的早茶产值今年已达到了400万元,全村34户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了两万元以上。

据了解,在筠连县61个贫困村中,像泉水村一样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还有21个,全县4.78万户茶农中贫困户占了1010户,茶叶已成为种茶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筠连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打造“百亿茶产业”工程,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26万亩,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17个、家庭农场32个,茶叶加工企业69个,2019年茶叶总产量达1.5万吨,鲜叶产值10.13亿元,加工产值13.57亿元,以茶馆、茶楼、茶旅游、茶文化等为服务业的产值达26.22亿元。预计到2021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将达32万亩以上,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张华 罗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