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聲明:本文所有數據源自網絡,不存在洩密之說。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有不當之處,歡迎大家評論區不嗇賜教。

全文5549字,建議收藏閱讀,謝謝。

2019年12月17日,一個我國海軍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國第一艘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山東”號航母正式加入海軍服役。龍行和廣大軍迷守在直播間裡,看著威武雄壯的山東艦正式加入成軍,心情真的感慨萬千澎湃不已。然後在2020年的是1月7日看到了一位網友在我回答問題裡的一個評論,如下圖:這不可科學啊!是我大山東,還配上了一個發怒的表情。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其實我想告訴這位網友,我也想和你一樣,想著咱們的“大山東”能夠後來者居上,一躍成為世界前三的航母。但飯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實事求是的講,山東號航空母艦在世界現役航母裡的排名應該還是在第五這個位置。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外媒推測山東艦的機庫

在這個問題當中,我給世界現役航母來了個大排序,其中我認為排在遼寧號航母(當時山東號航母未服役)前面的依次是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簡稱戴艦)、英國伊麗莎白級航母(簡稱莎艦)、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和福特級航母。在我這份全球現役航母榜單當中,別說山東號航母(簡稱山東艦)的排名不如英國莎艦,甚至不如噸位稍小的法國戴艦,考慮到山東艦是在遼寧號航母的基準上研發的,其作戰水平高於遼寧艦,但依舊落後於戴高樂號航母。那麼真的是我這個作者“崇洋媚外”嗎?聽龍行說說吧。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還是要再次說說山東艦的,現在網上有很多人說山東艦是遼寧艦的改型,長度也比遼寧艦長了9米(數據觀點來源於維基百科,不大靠譜)。我卻不認同這個觀點,首先從我國軍工發展來看,從來都是把“穩妥”放在第一位,特別是在仿製武器上更是如此。原因是我們在仿製上面進行改動吃的虧太多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仿製蘇27的殲11了,其整個仿製改進歷程,無論是時間上還是花費上,都要比成都的殲10系列吃力的多。所以在山東艦的改進上,更多的是對艦艇外部和內部進行優化處理。而像拉長艦體這樣的大工程,就同時需要對艦艇內部的艙室進行重新設計,而這對於我們下一代採用彈射器方式的航母來說,這樣的經驗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山東艦的建造,更多的是讓我們掌握了航母的建造方法和技術工藝,填補我國沒有專職航母的空白(遼寧艦承擔更多的是訓練和科研任務)。基於這樣的認識,下面山東艦的數據大體上來源於庫茨尼佐夫號航母的最佳理想狀態。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其實對比中英法三國的航空母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為三艘艦體型差不多,山東艦全長306米,寬70米,吃水深度10.5米,設計滿載排水量67000噸(烏克蘭造船廠公佈庫茨涅佐夫號航母數據);莎艦全長288米,艦寬73米,吃水深度9.9米(一說11米),設計排水量65600噸;和前面兩位相比,戴艦就顯得稍小一些,它全長261.5米,寬64.4米,吃水深度6.4米,滿載排水量45500噸。通過數據對比可以發現,這三艘航母都屬於中型航母。

由於山東艦和莎艦體型相差不大,兩者在載機數量上也基本一致,都在40架左右上。最讓人吃驚的戴艦,雖然個頭小點兒,但也同樣能夠攜帶40架左右的載機。在機型配置上,三艘艦艇也大同小異:山東艦一般會攜帶24架殲-15戰鬥機,6架預警直升機,6架反潛直升機和4架通勤/搜救直升機,總計40架各類艦載機;莎艦最多能夠搭載50架F-35B戰鬥機,根據作戰任務需要而配置不同比例的戰鬥機,在採用打擊編制時,會搭載30架F-35B戰鬥機、4架預警機和6架“灰背隼”HM.MK2反潛直升機或“野貓”HM.MK2反潛直升機,總數也是40架;戴艦一般會攜帶24架“陣風”F3M戰鬥機,在需要時增加到30架以上、4架E-3C預警機和4-6架AS-365“海豚”反潛直升機或NH-90F反潛直升機。其載機數量在30-40架之間。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山東艦需要執行爭奪制空權任務的時候,的確可以將殲15戰鬥機的數量提升到30架上,但這樣一來,甲板上就會多出不少殲15戰鬥機,從而阻塞起飛/降落通道,降低實際使用效率。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從艦艇本身的質量和性能來說,山東艦的電子設備系統無疑是三艘航母中最強的。從山東艦本身的配置來看,山東艦最大優勢來源於它裝備了其他兩艦沒有的四面有源相控陣雷達“中華神盾”,其對敵我雙方態勢的戰場感知能力能夠超過其餘兩艦數個等級。莎艦裝備了“工匠”997型三座標多功能雷達和S1850M型遠程電掃三座標雷達,雖然其性能先進,對空探測距離也能達到400公里(S1850M),在探測性和抗干擾能力在世界雷達裡也算一流,但這雷達和山東艦的346A雷達一比就有些不夠看的。戴艦就更加不堪了,其遠程探測雷達使用了湯姆森-CSF(現為泰雷茲)的DRBV-26DD頻 2D長程對空搜索雷達+一具湯姆森CSF DRBV-15C海虎E/F頻平面搜索雷達的組合,在性能上更不是上面兩位“選手”的對手了。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如果說在電子設備系統方面,山東艦有巨大優勢,那麼在動力系統的選擇上,山東艦無疑是三艦當中最為落後的。山東艦採用的蒸汽動力,雖然功率大,能夠推動山東艦在海面上飆到30+節的速度水平上,但蒸汽輪機畢竟存在著點火啟動慢,輪機體積大,保養困難,維護複雜等缺點。莎艦是世界上第一艘採用全電綜合推進系統的航空母艦,使用了2臺具有世界最先進的MT-30燃氣輪機為系統主機(單機功率36兆瓦),2臺瓦錫蘭16V38B柴油機組(單臺11兆瓦)為巡航動力,發電機組為2臺單機功率9兆瓦的瓦錫蘭12V38B柴油機發電機組。主動力最大輸出功率108兆瓦,其中80兆瓦為4臺法國產的先進感應電動機提供推進電力,帶動2具五葉大側斜螺旋槳推動全艦航行,最大航速可達26節。全電綜合推進系統的好處多多,在傳動效率和體積結構上,比傳統的燃氣輪機動力更加有優勢,傳統的主機艙、巡航柴油機艙和齒輪箱艙早已在莎艦上不見蹤影。

但如果看到這裡就以為莎艦贏了就說的太早了,三艦當中動力系統最有優勢的無疑是個頭小的最小的戴艦,因為其使用了核動力。毋庸置疑,核動力是現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先進的動力系統,遺憾的是當初法國人為了儘快建造戴艦,使用了2臺現成的凱旋級核潛艇上面的K-15核反應堆作為主動力。由於K-15是為了最大排水量14335噸的核潛艇設計的,2臺k-15核反應堆的最大推力才84500馬力,推動滿載排水量45000噸的戴艦簡直有點兒“小馬拉大車”的意思,這也造成了戴艦最高航速25節(法國人堅持宣稱極限航速為27節)。這就造成了一個奇怪的景象----山東艦雖然使用了歷史最為悠久的動力系統,但航速卻是三艦裡面最快的,戴艦雖然是採用了7年才更換一次燃料的核動力,但最高航速卻又是最低的。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末端防禦環節來看,三艦其實都相差不多,都是近程導彈、速射炮的硬殺傷手段+電子欺騙干擾等軟殺傷手段。其中山東艦採用了“萬發炮”1130型速射炮+海紅旗10近程導彈的組合算是中規中矩,戴艦最強不僅有衍生自“西北風”防空導彈的2具六聯裝sadra近程防空導彈系統以及8門20毫米GLAT 20F2 20毫米速射炮,還裝備有32單元垂直髮射的“紫菀-15”近程防空導彈,在對空防禦方面是三艦當中最強的。而莎艦隻裝備了3座“密集陣”MK-15B速射炮和4座DS30B30毫米艦炮,並沒有裝備導彈,自身的對空防禦攔截能力多少顯得有些不足。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其實對於航空母艦本身來說,評價其戰鬥力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上面搭載的艦載機了。在這個方面,莎艦的F-35B戰鬥機可以說是現在世界海軍艦載機中第二強的艦載機,那麼第一強是什麼?是它的兄弟F-35C(航程上優勢)。 F-35B戰鬥機在和殲-15D以及“陣風”F3M等第四代戰鬥機交戰時,可以憑藉著氣先進的隱身優勢從而做到先敵發現,先敵開火,並利用AIM-120這種先進的大航程空空導彈攻擊敵戰鬥機。由於第三代戰鬥機的雷達火控系統普遍不及F-35B的AN/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光電分佈孔徑系統,且很難在一定距離外發現F-35B,因此,F-35B可以極盡所能的使用超視距空戰戰術擊落對方。至於網上有人質疑“肥電”的空中格鬥能力,龍行表示不用擔心太多,巴黎航展上F-35A的驚豔飛行就能表現一切,F-35B的近距格鬥能力肯定不會弱於第四代戰鬥機。也正是因為裝備了F-35B這種第五代戰鬥機,這才使得莎艦能夠成為世界上第三強的航母,五代戰機碾壓四代戰機的案例比比皆是,龍行在這裡就不在贅述了。

相較於莎艦在艦載機環節毫無疑問的勝出,戴艦和山東艦的比較也沒有什麼太大懸念。原因就在於我國的殲-15D相較於俄羅斯的表兄弟蘇-33艦載機來說的確改良頗多,但依然沒有換上相控陣雷達,而且其滑躍起飛的方式,限制了殲-15戰鬥機的航程和載彈量,不利於殲-15戰鬥機的戰鬥持續性。“陣風”F3M相對來說就要好上不少,“陣風”F3M毋庸置疑也是當今最先進的四代半戰鬥機之一, 該型戰鬥機裝備的矢量發動、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都是我殲15戰鬥機所沒有的,

而且法國人還宣稱“陣風”F3M可以在攜帶6枚空空導彈的情況下進行1.4馬赫的超音速巡航。另外“陣風”F3M的掛載能力非常強大,全機更有13個外掛點,總的外掛能力在9噸以上。而且戴艦裝備的蒸汽彈射器,可以讓“陣風”滿掛起飛,相比較只能半油或者掛載一半武器的殲15來說,優勢不是一般的大。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就算是相比其莎艦,戴艦也有相當大的優勢,那就是

E-2C艦載預警機的存在,要知道山東艦和莎艦都只配備了預警直升機。預警直升機相比於螺旋槳的E-2C預警機,滯空時間短,飛行高度低,抗干擾能力弱,發現目標少,不能裝備大型雷達,相同單位時間內掃描區域面積小等缺點。相比于山東艦裝備的346A“中華神盾”,E-2C預警機的優勢在於不僅可以看到高空目標,還能看到海平面低飛的目標,而這恰恰是山東艦和莎艦共同的短板。而且在空戰當中,E-2C不僅僅是充當預警機的角色,還能夠遠程協調指揮戰鬥機進行戰鬥,甚至通過數據鏈將信息傳給整個航母戰鬥群,稱其為“戰場倍增器”一點也不過分。這樣的優勢,足可以抵消殲15電戰飛機的出現所帶來的優勢,如果山東艦真的對上戴艦發生空中對決,那麼開局殲15一定要找機會幹掉E-2C。

除了艦載戰鬥機以外,航母的戰機出動效率也是影響航母技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戴高樂航空母艦甲板面積達到了12000㎡,裝備了兩條美國的C-13蒸汽彈射器,在一分鐘內可以將2架戰機送上天空,法國人宣稱其一天可以出動75架次的“陣風”戰鬥機。但由於其該艦妥善率欠佳,在利比亞戰爭首日,戴艦一共起飛了44架次“陣風”後就因為技術故障不得不偃旗息鼓退出戰鬥。當然這已經比庫茲尼佐夫號航母(簡稱庫艦)強太多了。在2007年的敘利亞戰爭期間,庫艦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起飛了154架次的戰機,平均每週20個架次。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在這其中出動效率最高的是莎艦,原因之一在於莎艦具有16000㎡的甲板面積,甲板停機區域更大,相比其餘二艦可以停放更多的待飛戰機;第二是因為該艦全部使用了舷側升降機的運行效率更高,在其運行時不會影響戰機的正常起降;第三是因為莎艦裝備的是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我們根據無敵級放飛“海鷂”戰鬥機的經驗進行推測:莎艦甲板全長288米 ,F-35B戰鬥機的長度為15.58米。按照第一架戰鬥機距離艦艏80米計算,莎艦待飛區域長200米,以每架飛機連機身間隔6米的長度計算,每架飛機(不包括最後一架飛機)佔用長度為23米,這樣一來甲板上最多可以停放9架待飛戰機。這樣一來,輕載的F-35B就可以魚貫的滑躍起飛。根據英國人的說法,莎艦能夠在15分鐘內緊急起飛24架戰機,24分鐘內緊急回收24架戰機,在搭載36架F-35B戰機的情況下,每天可出動108架次艦載機,如果再增加10架F-35B,那麼莎艦每日最高可出動150架次艦載機。要知道尼米茲級航母平均每天的出動架次也就是在140-160架次,莎艦的出動效率已經很接近尼米茲的水平了,要知道尼米茲可是有4條C-13蒸汽彈射器呀。

而我們的大山東艦數據不詳,無法做出最準確的判斷。但根據之前的官方報道,在艦員訓練有素的條件下, 遼寧號航母平均數分鐘才能起降2架艦載機,其戰機出動效率和上面兩艦存在較大差距。這其中有很多因素制約了大山東艦。其一是因為殲15作為現在世界上唯一的重型艦載戰鬥機,較大的體型和噸位不利於快速放飛;其次是因為山東艦雖然是三艦當中最長的,但甲板面積不會超過15200㎡(遼寧號航母甲板面積14800㎡),無法在甲板安排較多的待飛戰機;最後由於採用滑躍式起飛的方式,在放飛戰機時必須開足馬力逆風狂飆(莎艦由於F35B優異的垂直/短距起降能力和戴艦的蒸汽彈射器,因此都不需要如此),殲-15又不具備垂直/短距起飛的能力。當然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其他一些制約因素,這些因素相互累加,導致了山東艦的出動效率肯定不夠理想。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通過我們不全面的對比就會發現,大山東艦在戰機出動率,艦載機性能,動力系統等方面處在落後的狀態,別說和莎艦相比,就是和戴艦也有一定的距離。我國也正是因為看到了山東艦的侷限性,所以在下一艘國產航母上,不會再使用滑躍式起飛的設計了。下一艘航母無論是使用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在戰機的出動率這方面來說都會對戴艦迎頭趕上。而對於山東艦來說,想要超越莎艦,除了進一步提高戰機出動效率以外,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更換現今的第五代艦載戰鬥機,至少在艦載機這一項上,雙方不會存在“代差”。

威武霸氣的山東艦,為何排名比不上約翰牛漏水的“伊麗莎白”?

在這裡龍行並不是否認山東艦在我海軍當中的地位,山東艦的服役,不僅僅是是我國在形式上一下子擁有了雙航母,更是以航母為核心的戰鬥群初現雛形,並擁有了可靠的航母作戰能力。毫無疑問,山東艦的服役大幅提高了人民海軍遂行使命任務的能力,這對於我國海軍來說是70年來具有非凡意義的重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