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房企去年股價漲了近70%,有幾組數據太亮眼了

這家房企去年股價漲了近70%,有幾組數據太亮眼了

【這是雪貝財經的第150篇原創文章】


龍湖有一條獨立航線



跑船的老夥計們都知道,能否在大風大浪的航道里開得穩當,取決於船隻吃水線的高低,而不是航速能達到多少節。


不同的地產週期內,銷售規模、土儲面積、淨利潤都是航速的刻度與標尺。眼下毫無疑問是“房住不炒”的漫長週期,從供給端和資金端,都不允許進行任何槓桿的軍備競賽。


從銷售代表的需求端看,全國房產銷售增速從2018年就已幾乎停滯。此刻又如何觀察並衡量一家房企的吃水線?中國地產的本質是金融的一種衍生品,那麼資金成本越低,則意味著吃水線越高。


能否利用吃水線實現最大安全載重,則又取決於業務本身的護城河以及管理團隊的戰略佈局。


如果你認為挖掘吃水線太費勁,不妨直接看看資本市場的表現。資本市場有著一套靈敏且成熟的價值發現體系,一直被稱作價值窪地的港股,對於房企的定價尤為苛刻和吝嗇。


哪家大型房企在2019年遠超恆生指數?


答案是從不偏移航線,一直深挖四大主航道的龍湖。以完整年度計,龍湖在這一年的股價漲幅接近70%。但是,從2019年半年報看,合同銷售同比增長也沒有到10%,淨利潤也未超出市場預期。

聰明的投資者從這家公司中到底發現了什麼?



如果用後視鏡的方式來分析,財報永遠是最不失真的一種。如果說股價是投資者預期的集中影射,那麼財報則是檢驗這些預期的唯一手段。


2019年H1的業績會上,龍湖CEO邵明曉認為達成全年2200億元的銷售目標會比較輕鬆。


要知道,H1銷售額增長了8.8%至1056億元,只有個位數增長。如今看來,在管理市場預期上,邵明曉還是剋制的。


從龍湖披露了2019全年業績上看:實現合同銷售額2425億元,超過目標225億元,同比增長20.9%。和H1的8.8%來對比,H2的同比增長顯然超過了30%。


和4年前合同銷售額的545億元相比,龍湖實現了4年超4倍的指數級增長。


從更長時間維度來看,龍湖的增長速率在加快。不妨比較下銷售的年複合增長率,2007至2011年為40%,而2015-2019年則達到45%


這家房企去年股價漲了近70%,有幾組數據太亮眼了


2019全年營業額為1510.3億元,同比增長30.4%,連續4年維持在30%以上。


其中,投資性物業收入達57.9億元,佔比不到4%,但同比增長高達41.5%。核心淨利潤155.5億元,同比增長21.0%,毛利率連續4年維持在30%以上,達到33.6%


前十的體量,還有如此增長速率,股市給出了最直接的反應:當日股價漲幅接近7%。


雖然地產進入穩槓桿週期,但房企在融資渠道、成本年期等維度還在加速分化。


財務槓桿上,全年淨負債率竟然比H1的53%還要低,只有51%

,依舊是堪比優秀央企的模範生。


龍湖在債務端上多年的自律與剋制,沉澱出了資本端的護城河:截至2019年底,龍湖集團綜合借貸總額為1460.0億元,集團平均融資成本僅4.54%,平均貸款年限為6.04年


有息借貸成本極低,意味著極高的吃水線,龍湖藉此能夠穩定穿越四大航道里的週期風浪,領先行業。


從債務結構來看,雖然有息負債增速增加,但同時貨幣資金量也保持高比例增長。


有息負債中,一年內到期債務為人民幣139.3億元,佔總債務的比例僅為9.5%,現金短債比(在手現金除以一年內到期債務)為

4.38。而2019年龍湖集團實現經營性收入102.3億,完全覆蓋全部利息支出。


財務槓桿、借貸成本、債務結構以及資本市場表現,龍湖也成為行業內唯一的境內外全投資級民營房企。



儘管2019年外部環境複雜多變,但龍湖主營業務的護城河卻變得更加寬闊,管理層的戰略定力超出同儕不少。


財務側上,開發物業依舊是龍湖四大航道的壓艙石,佔營收的絕大部分,但投資物業則成為了此時市場最為看重的增長空間,因商業地產的生命週期更為長久,能夠對抗不同的行業與金融週期。


這家房企去年股價漲了近70%,有幾組數據太亮眼了


商業地產的體量第一看銷售額。2019年,龍湖的商場銷售額為267億元,同比增長25%。而2019年上半年,銷售額為123億元,同比增長23%。


也就說,下半年的同比增速是要快於上半年的,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萎靡的環境下,龍湖穿越週期的能力由此凸顯。


第二看租金增長,如果租金增長要高於銷售額的增長,則說明商業的運營團隊拿到了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的高溢價。


2019年龍湖的租金收入為47.4億元,同比增長31.9%,遠遠超過銷售額增速。


第三則看出租率。

這家房企去年股價漲了近70%,有幾組數據太亮眼了


從上圖可以看出,已開業項目在2019年的出租率為98.5%,繼續超過2018年的97.4%,而2017年則還是94.7%。


龍湖的商業以天街為主,截至2019年底,龍湖累計開業商場39座,一年新開業10座商場,刷新歷史最快的開業速度。



地產行業,體量並不一定等同於競爭優勢。


龍湖在投資物業這一航道里的護城河高低,核心指標是回報率(NPI/COST),2019年該指標達到了7%


做過商業地產的從業者應該都知道,多數商業地產的回報率跑不過無風險利率(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計),難以超過5%。


而且,龍湖的資金成本才不到4%。這其中3%的空間,就是利潤能夠達到的最大值。


雖然是資金密集型的商業模式,但奈何龍湖最不愁的就是資金,更不愁便宜的資金。


在高回報率的前提下,規模越大,利潤自然就越大。接下來,龍湖對於商業地產的新策略,將會是業績和股價的雙重催化劑。


2019年H1的業績會上,龍湖CFO趙軼披露的信號是:當商場NPI/COST大概運營到12-15%的時候,可能有些大的險資會尋求戰略合作,會出讓大概49%的股權給險資。


同時,通過估值提升,將投入成本全收回並有一定收益,龍湖還能夠操盤並表,收管理費。


簡而言之,提高回報率,出讓股權,二級市場給出更高估值,並表增厚財務表現,坐收管理費。除了收租金,還要收管理費,這是多數地產商想做而做不到的商業模式。


如果仔細梳理龍湖在2019年的新拍地塊,多數以商業用地為主。地產佈局全部在二線及以上市場,幾乎全局佈局一線及新一線核心城市,定位地區型購物中心偏多。


龍湖的戰略佈局非常清晰:藉助天街模式,儲備軌道節點地塊,建設地鐵上蓋綜合體。


不拿地王,不搶一線中心地段,佔據一線與強二線的區域中心,佈局交通節點,頗有港資房企的打法。


面對疫情對於零售消費的衝擊,龍湖管理層在一季度就為商戶減免了幾個億的租金。即便如此,邵明曉依舊樂觀:通過運營去化,全年將力保60億的商業租金收入。


如此看來,對於2020年的租金收入,管理層的保守目標是26.6%的同比增長。


投資者依舊在等待,龍湖繼續交出超越保守預期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