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牛人多,我想问问,为啥武松杀嫂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独独放过了始作俑者王婆呢?

坎坎且伐檀


王婆虽然是始作俑者,但她并不能算是幕后主谋,充其量也就算是一个参与者。所以,武松是第一步先杀了那对奸夫淫妇,因为毕竟武大郎是他们直接害死的。手刃仇家才是武松该做的事,至于那个王婆,武松不是也将她绳之以法送到了府衙里面去了吗。



武松心里非常清楚,兄长武大的死王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潘金莲和西门庆已经被自己亲手处理掉了,留下这个老王婆子自然官府会处理,出了这么大的命案,官府不可能在置之不理。所以武松心里有数,王婆终究免不了一死,与其自己动手杀了她,弄不好自己还好烙下不好的名声,所以干脆把她留给官府,这样自己身上也可以少背负一条人命。


武松不杀王婆也是轻重有别,武松最恨的就是潘金莲和西门庆,如果二人不勾搭在一起狼狈为奸的话,武大郎也不会被毒死,尽管是王婆下的套,自造了一出潘金莲偶遇西门庆的情景剧,结果导致二人一见钟情,干柴遇烈火,一个你情,一个我愿的,就这样睡在了一张床上。可惜武大郎的娇妻,就这样成了西门庆的情妇。

王婆这是看不得潘金莲这朵鲜花,就这样浪费在了武大郎身上,所以才牵线搭桥把潘金莲给送了出去,王婆和潘金莲一个够坏,一个够狠,坏就坏在王婆不该让潘金莲和西门庆相识,狠就狠在潘金莲不该毒杀他的亲夫武大郎。所以,武松首当其冲先怒杀了淫妇潘金莲,又斗杀了奸夫西门庆。王婆呢,作为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暂时是保住了小命。


说实话,王婆虽然够坏,可是人家只是蛊惑潘金莲红杏出墙,算是教唆犯,问题是你潘金莲一个有夫之妇,本该好好的恪守妇道,在家相夫教子做个良家妇女。可是偏偏潘金莲淫欲大发,不仅不好好的为人妻,反而诱惑自己的亲小叔子不成之后,又与地痞流氓西门庆勾搭成奸。你这不是明摆着红杏出墙,给武大郎扣绿帽子吗?这事能有不透风的墙吗?

出轨也就罢了,可是后来居然还毒杀了亲夫,这不是找死吗?对不对,堂堂打虎英雄武二郎,连凶猛的老虎都不怕,你说还能怕你潘金莲、西门庆不成。所以这对狗男女先后被武松给咔擦啦!而王婆只是侥幸逃过了武松的刀口,是武松不想杀他,因为留着王婆这个活口,也好日后对官府有个说法,同时官府也可以通过王婆进一步了解此案的来龙去脉,也好对九泉之下的武大一个交待。

王婆早晚都得死,所以武松留着她也是有目的的。


任驰赢天下


武松杀西门大官人是经过周密准备的,比如杀人后还设宴招待邻居让他们写证词,而且是把人头摆在众人面前,这证词还不是武松说一句大家写一句。

既然写了证词,就是准备打官司,为什么武松不准备跟西门庆打官司?

原因很简单,西门庆是当地人,还有钱,而武松啥也不是,就是一捕头,打官司必输,即使赢了也要不了西门庆的小命,所以还是自己手刃吧,同样,对潘金莲也是如此。

但是对王婆就不一样了,王婆那是证人,杀了王婆不但毁掉了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证人,还会让人怀疑有灭口的嫌疑,所以抓住王婆让她乖乖听话就行。


观上灵云


因为武松并不知道王婆才是罪魁祸首。

西门庆迷上潘金莲,潘金莲也不是不喜欢西门庆。但这些事情,还是可以和平解决的。想当初林冲的老婆被别人看中,林冲不是写了一纸休书吗?可见当时,离婚也还是有的。而以武大郎的性格,休妻就是最大的反抗。

既然武大郎最多只会休妻,西门庆可以合法占有潘金莲,就没必要杀死武大郎。但是人命还是发生了,为什么?这里有两个小人物,没有起到好作用。

一个是郓哥,本来想找西门庆打秋风,被王婆拦阻,就回头挑唆武大郎去捉奸(还顺便敲诈了武大郎一顿酒饭)。捉奸导致武大郎受伤。

受伤之后的武大郎,还说了那句很窝囊的话:“你救得我活,无事了,一笔都勾,并不记怀,武二家来亦不提起”,也就是说,到这时候,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但是王婆出了主意:“斩草除根,萌芽不发”。西门庆还说了一句“乾娘,只怕罪过?——罢!罢!罢!一不做,二不休!”倒是受王婆怂恿。

王婆与武大郎何冤何仇,非要除之而后快?其实并无冤仇,只为了“事了时,却要重重谢我。”为了贪财,宁可断送无辜性命。


问题是郓哥的可恶,王婆的罪恶,都是在背后,没有摊到明面上。武松也不知道。这才导致这两人逃脱了武松的刀。


栖鸿看红楼


武松放过了王婆没杀的主要原因是武松放过了自己在先才放过了王婆没有杀他。而是交由法办,也是交给了礼法。水浒传一书流传至今成为名著是有其必然原因的。水浒传说的是江湖。自此才有不读水浒焉知江湖一说。要知道金莲命苦,自小被人买卖,长大后又被地主糟蹋,地主婆因其身份太低认为污辱了自已,一努之下将金莲白送给了武大。虽是泄愤,但是对于金莲而言自已却有了相对的自由。但是还是武大的财产。可以说其命悲极。但是武大配不上金莲。必定出现守不住门户的问题。而金莲个人本身也是极珍惜过来之不易的相对自甴她自已本身也是极其注意的,足不出户"她一直坚持着,直到武松的出现。金莲自以为见到了希望。而武松因礼法及个人对哥哥的感情,残忍的将金莲拒之门外。最后害死了将自已养大的哥哥。这里有一个悬念,如果没有武松的出现,武大会不会死?个人认为武大必死。不然金莲也不用足不出户了。哥哥的死武松是极后悔的。金莲的死是武松恨死了所谓的礼法。西门庆的死是武松恨死了这个社会环境。而王婆至所以没有杀她,是武松向礼法低头。也正是因为学会了低头,最后才保住了武松的性命。武松因哥哥错过一次,在自已的问题上能极时做出选择,真英雄也。但是代价太大了,搭上了哥哥一条命。可叹。总之水浒不能点评。没有办法点评,因为水浒太深刻了。像江湖,永远都不知深浅。能看到的仅仅只是那露出的一点点沙州。


也摩羯


说到底,武松是个英雄,不会滥杀无辜,虽然王婆算是始作俑者,但毕竟不是当事人,他最恨的还是杀害自己哥哥性命的西门、金莲这一对儿,并且杀完人便自去衙门领罪了,所谓好汉做事好汉当!


鱼说还羞


王婆是始作俑者,罪大恶极!武松之所以没有亲手杀了她,一是留下活口作证,二是知道王婆必死,而且死得会更惨——骑木驴后被活剐。


逍遥游ing


《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故事十分有名,经常被搬上大荧幕反复演绎。但实际上,只要看过原著的人都会知道,武松一开始根本就不想杀人,别说是王婆了,就是西门庆、潘金莲这两个主犯,他都不想杀。

这是怎么回事呢,武松早先时候类似一个街头混混,他不事生产,脾气火爆,经常在市井惹是生非,后来跟人发生冲突,他以为把对方打死了,就跑到柴进府上避难。后来他听说被打的那个人压根没死,他这才敢返乡,在返乡路上他徒手打死老虎,名声大噪,当地阳谷县县令抬举他,让他做了都头。

本来武松是个脾气火爆之人,但是当了都头以后就好像换了一个人,每日巡查走访,维持治安,很像那么一回事,还因为办事得力受到了县令的嘉奖。从这就看得出来,武松是一个很聪明很识时务的人。以前武松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那是因为他一直没有正经事情做,本身脾气也不好,再加上他武艺高强胆子大,不怕跟人打斗。当了都头以后就不一样了,有知县管着他,有全县的老百姓监督他,他也乐意干这份差事。毕竟对于一个街头小混混来说,能去县衙干公差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何况还是做都头呢。

所以,武松对于这份工作十分满意,他很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或许在武松的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想几年以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了。所以,当他发现自己哥哥冤死的时候,他虽然十分愤怒,但是他还是希望走正当途径解决问题,他希望知县可以给他做主。为此,他还发挥了都头的查案本领,拿到了哥哥武大郎的几段发黑的尸骨,还找来了证人可以证明哥哥是被毒死的,而不是简单的病死。

在古代,通奸杀人是很重的罪名,像在唐宋,民风比较开放,如果通奸是判流放,但是杀人肯定要偿命的。而在水浒作者施耐庵生活的元明朝,那法律可就严苛多了,如果捉个现行,可以直接打死奸夫淫妇不用负法律责任,如果事后抓住,那奸夫淫妇要杖八十,还要坐牢,实际上,一般人哪能经受住八十杖,很多人直接就被打死了。如果通奸杀人,那更是妥妥的死刑。

武松当了都头好一阵子了,他自然对相关律法很了解。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来说,武松告到县太爷那边,只要县太爷肯为他做主,那么就足以判潘金莲、西门庆两人死刑。但是没想到表面很赏识武松的知县是个贪财之辈,西门庆早早就打点好了他,所以他压根不想再管这个案子,胡乱就把武松打发走了。

武松虽然喜欢这份工作,但他更是一个血性汉子,自己哥哥大仇不能不报,于是他决定放弃安逸生活,亲自动手报仇。不过报仇归报仇,武松也不想把这条路彻底走绝,他还有自己的考量。他先把潘金莲好这个案子的相关人员召集起来,向潘金莲兴师问罪,在武松威压之下,潘金莲交代了所有罪行,这中间当然也少不了王婆的教唆之罪。武松让人把这一切都写成书面形式,让潘金莲和王婆画押认罪。

按理说王婆教唆十分可恶,甚至最后毒死武大郎也是王婆的主意。不过最后的执行人毕竟是潘金莲,武松一开始没必要杀王婆。还有一点很关键,武松在杀潘金莲之前早都规划好了,他是要给哥哥武大郎报仇,更要给武大郎伸冤,他要杀死两个直接犯案人员潘金莲西门庆,然后就去自首,这时候他需要一个主要犯案人员向县令交代。实际上,除了王婆,其他像何九叔、郓哥等人并没有作恶,只有王婆她的罪行很大,不亚于潘金莲、西门庆,有了王婆这个主要犯案人员,知县那边对这个案子就好处理很多了。不然三个主犯都被武松杀死了,那还要报告知县干嘛呢。

后来武松拿着潘金莲、西门庆人头和整个案件的书面文件去找知县自首,知县没想到武松如此血性,大吃一惊。而像西门庆这种人,活着的时候知县可以从他身上获取钱财,死了以后就一文不值了。所以这时候知县反倒心疼起武松来,他把武松的杀人行为全改成打架斗殴的误杀,判他一个发配。而王婆呢,作为潘金莲西门庆的牵线人,作为害死武大郎的教唆犯,被判了凌迟处死,这是古代最严厉的刑罚之一。

想想看,连王婆都被除以凌迟,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走下来,西门庆、潘金莲的死刑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如果阳谷县知县能够一开始就秉公处理,不包庇袒护西门庆,那武松也就不用自己杀人,最后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了。

武松没有杀王婆,不是因为武松心慈手软,也不是因为王婆罪不至死,主要还是因为武松需要王婆作为整个案件的终结者,去给知县发挥的机会。这样一来,西门庆、潘金莲毒杀武大郎跟武松怒杀二人可以归类到一个案子了,西门庆、潘金莲死了,那这个案子首恶就是王婆无疑了,那武松的罪过就会显得小许多了。


一览众河小


武松要杀王婆不就跟捻死一只臭虫一样容易!武松杀西门庆是因为知县和狱吏都收受西门庆贿赂,不能依法法办西门庆,而西门庆只要一死,知县无需再护着西门庆,而且知县为了推卸责任,还会揪出事件推手:王婆,依法严办。



武松有勇有谋,并非鲁莽武夫,遇事头脑冷静,处事条理清晰。

且说武松出差归来,见到哥哥灵床,先自呆了以为自己眼花,叫声:嫂嫂,武二归来! 那妇人假哭下楼,武松并未急着伤悲,而是耐心仔细询问哥哥如何死的,埋在哪里?妇人说是烧化。

武松暗自沉吟去县里换了衣服,系了麻绦,藏了解腕尖刀,带了土兵在县前买了米面椒料,香烛纸冥,晚间在哥哥灵前守灵,扑翻身拜道:“哥哥阴魂不远!你在世时软弱,今日死后不见分明,你若是负屈衔冤,被人害了,托梦与我,兄弟替你做主报仇!”祭奠完了放声大哭,哭得众邻舍无不凄惶!


武松大哭,一则兄弟情深,二则告诉妇人,哥哥如是冤死,自己一定会为哥哥作主,先对那妇人震慑一番!



半夜时分武大果来托梦:“兄弟,我死得好苦!″。哥哥死的不明,武松翌日一早又仔细询问:“嫂嫂,哥哥端的甚么病死了?″又细问吃谁的药,谁买的棺材。

仔细问完,武松开始取证,先找仵作何九叔详细查问。那何九叔更是个精细之人,而且世故老道!武松一来,他便猜着八九分,但不主动开口,单等武松放话,然后去袖子里取出一个袋儿,里面是两块酥黑骨头,一锭十两银子。



原来,当日西门庆一请何九叔吃酒,并拿出十两银子,何九便知武大不是好死。但何九如何敢得罪西门庆,只有先收下银子。验看武大尸时见七窍内有瘀血,唇口有齿痕,知是中毒而亡,却并不敢出声,只咬破自己舌尖,假作中恶,被扶归家。第三日火化之时假做人情去烧纸,暗拾两块骨头包在家里(中毒而亡骨殖酥黑)。


但武松问奸夫是谁时,世故的何九却推不知,只说郓哥曾与大郎一起去捉奸。武松又与何九一起去找郓哥,郓哥自知二人来意,只说陪你吃官司老爹无人赡养,武松给了五两银子,并说等事务完毕再给他十几两银子做本钱做个小生意。那小猴子竹筒倒豆子,把王婆如何牵线,西门庆与潘金莲如何成奸,他与大郎如何捉奸,大郎被西门庆踢中心窝,一五一五全说了。

武松遂带了二人与这些物证来知县处告状,知县推捼:捉奸捉双,捉贼捉赃。 武松将出物证,知县收下骨殖和那锭银却说从长计议。

当晚西门庆使心腹人给知县、狱吏送来银两。第二天,知县便回出骨殖与那锭银,劝说武松不要听信别人挑拔与西门庆的关系,狱吏也帮腔知县。

武松情知告状无门,并不多言,回家买了酒菜,以谢高邻为名,请了一众街坊。席间,武松抽出解腕尖刀,请会写字的邻居胡正卿做笔录,武松喝骂王婆老猪狗,又逼问金莲,那妇人还推说武大病死,被武松隔看桌子拎将过来,王婆见势头不对,一五一十都说了,潘金莲无可抵赖,也都招了。那胡正卿记录明白,武松扒开妇人胸膛照心窝一刀。血淋淋挖出心肝祭在武大灵前,又割下妇人人头包了,着两个土兵看住众邻与王婆。



武松带了那颗人头,在狮子楼斗杀西门庆,一并割下西门庆人头。与潘金莲人头结在一处。回去引一众高邻与王婆去自首。那王婆被判问斩自不必说!

武松本意并不想私自杀西门庆与潘金莲,他也想走正常的法律途径,他不想吃官司,更不想丢了官身。但是此路不通,被逼无奈才亲自操刀。这个过程武松也是有人证有物证,尽量为自己开脱,也让事情真相大白,武松并非故意杀人。至于王婆这个老猪狗,撇开了西门庆,官府谁会照管她,而且她可恶可恨,依法当斩,武松杀她干嘛,让她游街示众,让世人知道武松杀了奸夫淫妇为兄报仇。


寻桂子


因为即使他放过王婆,王婆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了。

为啥武松杀嫂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独独放过了始作俑者王婆呢这个问题,其实有三个原因。

1、相比王婆,武松更恨淫荡,一碗“大郎,该喝药了”害死他哥哥的潘金莲。

王婆是始作俑者,但是潘金莲要是没有蛇蝎心肠也不会害死亲夫。潘金莲的狠毒,使得潘金莲作为一代淫妇,几百年来在中国百姓中口口相传,成为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的人物。


2、武松为兄报仇后,惊动官府的命案,王婆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王婆,《水浒传》中的人物。出现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在两部作品中均为山东阳谷县人,家住紫石街武大郎家隔壁,在家开一个茶坊,并兼做媒婆、接生婆等工作。旁白:两位作者发生了什么,是有什么样心理,才会作出这样的设定和描写啊。

王婆贪财,因此为西门庆设计勾引潘金莲,并借自家作为二人的通奸场所。在武大郎捉奸被西门庆踢伤后,又设计杀害武大郎。

是二书的重要反面角色。有挨光、潘驴邓小闲等名句。最后被官府法办。

实际上王婆这类引诱良家妇女的角色,在现在就是教唆罪,理应受到更大的严惩的。

武松真应该除恶务尽,将王婆也一起拿下,省的王婆出来后又到另一本小说中客串角色去了。

3、王婆因为罪行比较隐蔽,没有亲自实施。武松作为一个真汉子没有及时察觉。


《水浒传》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武松伸手去凳子边提了淫妇的头,也钻出窗子外,涌身望下只一跳,跳在当街 上;先抢了那口刀在手里,看这西门庆已自跌得半死,直挺挺在地下,只把眼来动。 武松按住,只一刀,割下西门庆的头来。把两颗头相结做一处,提在手里。把着那 口刀,一直奔回紫石街来。叫土兵开了门,将两颗人头供养在灵前,把那碗冷酒浇 奠了,说道:“哥哥灵魂不远,早生天界!兄弟与你报仇:杀了奸夫和淫妇,今日 就行烧化。”便叫土兵楼上请高邻下来,把那婆子押在前面。

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在重伤西门庆手下,杀了主要的,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小三猖狂,谋杀亲夫,的奸夫淫妇后,大仇得报。一时忘了处置王婆也是一个原因。


历史天下


这是武松的聪明之处:他不惩罚王婆,法律自会还武大一个公道,并且比他亲自杀了王婆更能狠厉。但这需要拨掉荫庇王婆的保护伞西门庆之后。




武松自打虎之后,被阳谷县县令任命为捕头,每日出差办案,对法律流程了解透彻,同时,做为政府中的重要公务员,对阳谷县的关系网也是心里门清,更是知道武大郎之仇能不能报,关键在西门庆。



当武松出差回来,看到武大郎已经一命呜呼,首先想到的是走法律程序:寻到为武大郎验尸的忤作何九叔,取了武大的有毒的两块骨殖和西门庆贿赂何九叔的十两银子,又去卖梨的郓哥那里,用五两银子买到了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的口供,然后向县令报案,并将证据呈堂证供,可是县令却以“捉奸捉双,捉贼捉赃”来敷衍,更在得了西门庆送来的银两后为西门庆帮腔,劝说武松不要听信别人挑拔。武松是一个精明的,自然听得懂县令的弦外之音,也让他认清了一个事实,自己在阳谷县县令的心里,永远不可能胜过西门庆,要想为兄报仇,必须先除去西门庆这只拦路虎



武松在知道县令不会为自己做主,而自己有必须为兄报仇的情况下,买了酒菜,请来一众街坊,并请会写字的邻居胡正卿做笔录,逼问潘金莲与王婆武大郎之死真相,后杀了潘金莲,然后让两个土兵看住众邻与王婆,然后带了潘金莲人头,狮子楼割下西门庆人头,然后带两个人头以及众高邻与王婆去自首。



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等于除去了王婆的保护伞,并且证据确凿,在没有了银子的魅力下,县令也尽量卖武松人情,并严惩王婆。《水浒传》第二十七回,就给出了王婆的最后结局: “大牢里取出王婆……把这婆子推上木驴……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剐”字……带去东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剐。”并且,武松被判刑之后,还亲自观看了王婆被管的现场。可见武松对王婆的下场是有预见的。



从王婆的最后结局,我们可以看出,武松不杀王婆,比杀了王婆更有好处,一,通过王婆被惩罚,让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奸情公之于众。二让众人了解武松不是滥杀无辜。三,官府对王婆的惩罚比武松的一刀毙命更加让王婆难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