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生和不生二胎的家庭哪個過更好?現實很扎心

17日,俞敏洪在直播中鼓勵大家多生孩子,並說他認為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第一個孩子用完的東西第二個孩子還可以用,他揚言:“很可惜說我只有兩個孩子,我恨不得生四五個!”此話一出,引起網友的激動和一片聲討,紛紛指責他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說大話不負責任。其實,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結論自然不同,俞敏洪作為一個名人,有著不菲的收入,養育四五個孩子哪怕是九個孩子在經濟上也不在話下。但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養育一個是剛需,但兩個孩子就會增加很多支出,所以很多家庭選擇只生一個。是不能生嗎?是不敢生。

二十年後,生和不生二胎的家庭哪個過更好?現實很扎心

案例一:我是個成年男人,八零後的獨生子,平時負責賺錢養家,家裡有一個三歲的兒子。不用等二十年後,現在我就恨不得自己有個兄弟姐妹啥的能為我分擔一下我的負擔。父親生病在醫院,我自己照顧。媳婦兒上班,母親幫忙在家帶孩子。已經請假十天了,單位領導已經暗示過我好幾次再不上班就摳工資了,可是也不能把老父親自己扔醫院不管啊,我還得賺錢付醫藥費,媳婦兒工資不高,我還得拿一部分錢養家……此時如果能有一個兄弟姐妹能幫我照顧父親分擔醫療費,我可能會壓力小點,真的快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了!就是這樣的情況我也不敢生二胎,因為經濟和精力都不允許,哪怕知道兒子以後會面臨我這種窘境,我也沒錢給他生個弟弟或者妹妹。可笑不?

二十年後,生和不生二胎的家庭哪個過更好?現實很扎心

案例二:我作為一個滿十八歲的成年人,我不羨慕別人有弟弟或者妹妹,我並不覺得孤單,不少父母美其名曰生二胎是為了給老大添個伴,最近網上一個網友的教訓我感同身受:父母因為鬧離婚將家裡的兩套房子都過戶到她的名下,後來父母和好後又給已經成年的她生了個弟弟,父母為了要回房子發動所有的親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她不為所動後來父母竟將她告上法庭,徹底寒了她的心,再後來父母意外身亡後,所有人都覺得她應該養育這個毫無感情的弟弟,在她將弟弟送人後都跑來罵她是個白眼狼,卻沒有一個人願意養育這個二胎……所以父母生二胎時不光要考慮是給老大留個伴,當你自己不能照顧你生下來的二胎時就是給老大添了個累贅。

二十年後,生和不生二胎的家庭哪個過更好?現實很扎心

案例三:作為高齡產婦,在二十五歲時生了老大,是個女孩。為了滿足老公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在奔四的年紀冒死生下了個兒子,當時難產差點死在手術檯上。高齡產子和年輕人根本沒法比,每天累得半死,婆婆也不肯搭把手,我也不能出去工作了。後半生就拴在孩子身上了。如果時間倒退的話我可能不會要這個二胎。那樣我可以過著稍微寬裕點的日子,一年中可以帶著一家人出門旅旅遊,散散心。

二十年後,生和不生二胎的家庭哪個過更好?現實很扎心

其實從優生優育的觀點來看,二胎要不要可有以下兩條參考標準:

經濟基礎是第一位

俞敏洪可以生四個甚至五個是因為他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雖說大孩子穿小的衣服小寶還可以穿,但是衣服只是孩子開銷的一小部分,網友曾反擊:難道大寶上過的輔導班,二寶也可以免費上嗎?不得不說,多一個孩子多出來的開銷不是能夠忽略的。生活開銷、教育開銷甚至成年後結婚購房都不能忽視。如果家庭收入能夠負擔得起,二胎養育起來也很輕鬆,教育質量也有保障。

二十年後,生和不生二胎的家庭哪個過更好?現實很扎心

孩子生下來容易,帶大可不是一日之功。

“你儘管生,孩子生下來我們幫你帶!”這是多數婆婆媽媽催促下一代懷孕生子的慣用伎倆。可你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落地後就不一樣了。婆婆媽媽能幫年輕人帶孩子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婆媳矛盾,過不了這一關幫忙帶孩子就只能是說說而已,擔子還是落在年輕人身上,屆時,一人照看孩子,一人賺錢養家。這對於一般工薪階層來說,一旦有了二胎必定會捉襟見肘。

二十年後,生和不生二胎的家庭哪個過更好?現實很扎心

對於生不生二胎,你怎麼看?歡迎留下你的寶貴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