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禽鳥畫需要掌握的地方

初學禽鳥畫者,往往筆筆精細,力求形態完備,結果筆下的禽鳥往往呆若標本,形似而神不似。對此,我們就要採用一些必要的方法了。

一、善於觀察

畫禽鳥首先應識別形態,掌握其不同特徵和共同規律,這樣在觀察時易於記憶,離開時有助於默寫形象。禽鳥是卵生動物,其體不離蛋形,形態特徵與日常生活有關(如飛、鳴、食、宿等不同習性),而突出表現在嘴和腳兩個部分。

初學禽鳥畫需要掌握的地方

《綠蔭翠鳥》江寒汀


禽鳥的嘴形和它們所吃食物的種類有關。如喜食谷粟類的嘴,短厚有力,利於剝殼;專食昆蟲的嘴,顯得扁闊;較長而尖的嘴,則愛吃果實和昆蟲;善於捕食魚類的水禽,其嘴細長;鉤形的嘴,多屬猛禽,強而有力,能啄食小動物,目利、爪似鐵鉤,鼻孔生於嘴上,一般有毛三對至五對,鼻毛長而勁挺;孔雀與雞的腳有距,腳皮組織如鱗片等。初學禽鳥畫,需抓住各類禽鳥動作中最傳神的一剎那來描繪。

初學禽鳥畫需要掌握的地方

《花鳥扇面》清.任伯年


二、鳥的構圖方法

首先在紙上捕捉鳥的動態,用鉛筆輕輕勾出鳥的輪廓,從整體出發,自背起筆,用披蓑法由濃及淡畫出背部,次畫翼及尾,再畫胸及腹,然後畫頭、生嘴、點睛、補腳。畫局部時應注意整體與神態,若腹部向前,則應先畫胸腹,次畫背翼及尾,然後畫頭、生嘴、點睛、畫腳。若是飛鳥應由翅膀畫起,次畫背及胸腹,再畫尾,然後畫頭、嘴、眼及腳爪。

三、毛羽和嘴爪的畫法

毛羽的畫法,有白描與沒骨點寫兩種。白描是先將鳥形確定,用淡墨簡略概括地勾出羽毛結構及整體輪廓,著色時在線條之內填白粉。要注意濃淡適宜,白粉不可蓋上黑線,運筆鬚生動流利,切忌死板。凡白色羽毛的禽鳥,均可用此法。沒骨點寫法,分枯潤及用白粉或粉調顏色幾種畫法。枯者用焦墨擦頭、背、翼、尾,胸腹宜淡,但勿使流於瘦弱;溼者將筆洗清,筆端墨多,筆根墨少,由背至尾,次畫頭及胸腹,自濃漸淡,水分飽滿。此雖栩栩如生,但易流於平淡。

嘴爪在畫面中最見功夫,嘴有開合,爪有收放,種類、長短、形態各異。平時應多注意觀察,著重練習各種鳥禽的不同特點。

初學禽鳥畫需要掌握的地方

《石榴八哥圖》江寒汀


四、點睛

傳神在於點睛,其法有圓圈內加一點的,有單用一點而無圓圈的。猛禽鷹、鷲多畫半圓形,以顯勇猛;一般小禽鳥多用一點或一點外加圓圈。點睛在圓圈中或前或後,或偏上或偏下,應隨其視線方向而定,應與嘴尖方向一致。點睛的墨須格外濃,否則不生動、無精神。

初學禽鳥畫需要掌握的地方

《茶花雙禽》江寒汀


五、點綴物

變化有致的背景點綴,有益於襯托畫面禽鳥的生動神態。禽鳥的背景,常用山石、流水、坡岸、花草作為點綴。畫石一般先勾外輪廓,再分石紋,然後皴染,也可不勾輪廓,直接用墨或顏色點染,即沒骨法,但用墨、用色宜濃淡適當,忌平板、模糊一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