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农家小妹“线上”带货

“11.5公斤,一共34.5元。”3月17日,会同县林城镇茶溪村村民于先友将早上采摘好的茭头,卖到县城的“小许农家土特产”店内,拿到钱后高兴不已。

于先友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种了几亩地的茭头、葱、蒜,还养了70多只鸡鸭。往年,于先友要挑着担子、拎着篮子到街上卖。耽误工夫不说,价格也卖不上去。从去年开始,于先友直接将农产品送到“小许农家土特产”店,价格高又省时间。

“小许农家土特产”是一家淘宝平台。老板许连华线上助农卖农产品,实现了“双赢”。

2017年,在外打工多年的许连华,回家开起一家农特产淘宝店。那年31岁的她线下收购农户手中土特产,通过淘宝、拼多多、微信等渠道对外销售,让会同“乡愁味”走出了深山。

许连华的店内,摆放着各类会同的土特产,干辣椒、腌菜、血圆子、干豆腐、寡蛋以及黑泡茶、蜜饯等。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打包、装运……这些农产品将发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各地的会同老乡那儿。

“农村特产主要卖点是‘乡愁’。会同老乡爱吃干辣椒、酸萝卜、酸姜,还有干白菜、剁辣椒,这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许连华介绍,她的淘宝店干辣椒卖得最火。往往货物一上架,不到1小时就卖完。

打开许连华的淘宝店铺,记者看到,近2个月有1500多笔交易记录。“为农户线上‘带货’,自己也增加了收入。”许连华告诉记者,农特产收购的对象大多是贫困户。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农产品买卖难,特产卖不起高价、高产量无高产出。通过互联网渠道,农户们的这些难题得到很好解决。

“我种了7亩鱼腥草,已卖了一半。”会同县坪村镇种植户粟永祥提着一麻袋鱼腥草,来到许连华的仓库,15公斤鱼腥草卖了105元。连日来,通过线上渠道,粟永祥已卖掉500多公斤鱼腥草。

通讯员 胡江勇 林安萍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雷鸿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