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託人照料留學的女兒,怎料兩人私定終身,最終被迫離婚

孫中山託人照料留學的女兒,怎料兩人私定終身,最終被迫離婚

孫中山先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孫中山,原名孫文。孫中山是他在日本時候化名“中山樵”時候革命同志對他的稱呼。中山先生一輩子飽受尊敬,他提出了三民主義、成立了同盟會,對中國的革命做出來了偉大的貢獻。當然,這次我們的重點不在孫先生的身上,而在於他的女兒。

哪怕孫中山先生這樣睿智的優秀的革命先輩,在某些事情上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孫中山有四個子女,其中三個是女兒。而在這三個女兒中,大女兒孫娫因為不幸染上糖尿病,腎功能衰竭,年僅19歲就在澳門逝世。

至於三女兒宮川富美子則是孫中山在日本和日本妻子所生的日本籍長女,但是孫中山在三女出生前就已經離開日本並且再也沒有回去過,而宮川富美子實在20歲時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自己親生父親是誰。

孫中山託人照料留學的女兒,怎料兩人私定終身,最終被迫離婚

與父親短暫的相處

而孫婉則是孫中山和原配夫人盧慕貞生下第二個的女兒。出生在檀香山的孫婉,是孫中山最小的孩子(孫中山與宮川富美子二人不曾有過聯繫,所以這層關係尚且不論)而在姐姐孫娫病逝後,孫婉更成為孫中山唯一的女兒,孫中山對她極為呵護關心。

1896年11月12日在檀香山,孫婉出生了。這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孫中山女兒的生日在同一天。孫婉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過的。因為積極參與革命,被認為是反動派,經常被清政府通緝。甚至在孫婉出生前一年,因為成立興,在同年10月商量起義卻不幸暴露,孫中山還被迫逃亡到海外。

因此,孫婉的從小就被父親寄放在哥哥孫眉家裡,她幾乎沒有見過父親,生活並不安穩。她只能通過報紙來了解父親的情況。母親告訴年幼的她,父親做的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她還太小,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只能懵懂懂懂地聽著。因此在那時的她的眼裡,父親是偉大卻又陌生的。

孫中山託人照料留學的女兒,怎料兩人私定終身,最終被迫離婚

孫中山哥哥孫眉當時在檀香山開了一家農場,生活還算安穩。他曾多次資助弟弟革命。但是1907年,因為全力支持弟弟革命,農場不幸破產,他們也因此居無定所。全家只好去了香港九龍開始新的生活。

孫婉第一次見到父親是在五歲那年。在1901年,孫中山再次起義失敗,當時他曾回到過檀香山,見到了久別的家人。但是孫中山並沒有因此迴歸家庭,之後,他再次投身革命之中。

再次見到父親時,孫婉已經她12歲了。十二年間,孫婉之前只見過父親兩次。

但是學界認為,在孫中山為了革命四處奔走時候,其實是回到了檀香山6次的。他牽掛家人,卻必須捨棄小愛。直到1910年,孫中山與家人才在南洋團聚。1912年,民國成立,孫中山這才安排他們回國。

辛亥革命成功之後,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讓位與袁世凱。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後,在全國考察甚至是赴日考察期間,都一直將孫氏兩姐妹帶在身邊。

孫中山託人照料留學的女兒,怎料兩人私定終身,最終被迫離婚

前往美國求學於同伴相互愛慕

而成為了大總統的袁世凱對孫中山如此識抬舉十分滿意,特批安排孫中山的兒子孫科以官宦子弟的身份前往美國留學。孫科還給妹妹孫婉爭取到了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學習的資格。不過,考慮到小女兒的年紀實在太過於年輕,孫中山擔心女兒一人在國外生活沒人照顧會十分困難。

於是他找到了黃興,讓他挑選一個人來照顧孫婉。黃興於是找到了王伯秋,也就是孫婉後來的丈夫。孫中山當時也同意了。那麼,這人到底是誰?居然可以讓黃興和孫中山兩人同時信任。而且孫中山還放心地將愛女交由他來照顧?

王伯秋,字純燾,是湖南湘鄉人,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曾經擔任過清朝臺灣基隆鎮的總兵。而他自身也十分的優秀,他曾在杭州武備學堂上過學,後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留過學,可以說卻是是個難得的傑出了。

孫中山託人照料留學的女兒,怎料兩人私定終身,最終被迫離婚

更重要的是,他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參加了同盟會,是同盟會的老成員了。他也因此早就認識了黃興、宋教仁等同盟會成員,他做事極為周全幹練,孫中山也極為看重、賞識他的才華。孫中山也很看好他。所以,當黃興選擇他照料孫婉也的確不為過。

不顧父親反對嫁給有家室的男人

於是,孫婉和王伯秋共同踏上了前往美國的路。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這對同伴居然在長久的相處中生出了兒女之情

,兩人甚至私定了終生。並在1914年結了婚。更加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王伯秋當時已經有了妻子,孫婉嫁給他時,他還沒有離婚。所以孫婉只能做小當妾。

孫中山一向疼愛自己的愛女,又怎麼會同意自己女兒嫁給一個已婚的男人。他們結婚前,孫中山知曉這樁婚事。他堅決反對女兒嫁給王伯秋,要求女兒退婚,並提出除非王伯秋離婚,否則二人不能在一起。

孫中山託人照料留學的女兒,怎料兩人私定終身,最終被迫離婚

王伯秋

他說:"新政與新婚必是有衝突的,尤其做小一事,婉兒應該好好反省……益速速回國,把事情辦理妥當。"

但是孫婉並不理解父親的苦心,相反,對於父親的反對她極為不滿。堅持嫁給了王伯秋。1916年,在異國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王蕙,隨後在1919年回國途中,他們有了兒子王弘之。日久生情,這實際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王伯秋出生於1883年,比孫婉年長13歲。

再婚拒絕父親哥哥出席婚禮

回國後,在孫中山的堅持下,王伯秋和孫婉離婚,並且一雙兒女被王伯秋帶走。被迫與王伯秋離婚,孫婉對父親極為不滿,甚至心生怨恨。1921年,孫婉在哥哥孫科的安排下嫁給了廣東五華人戴恩賽。

婚禮前,孫婉毫不猶豫地拒絕父親和哥哥參加自己的婚禮。無論如何她都不同意他們的出席。當時孫中山曾讓妻子宋慶齡寫信給孫婉並寄了4000元作為“嫁妝”與禮金

。但是對父親滿懷厭惡的孫婉根本沒有打開信,禮金也被她隨手交給母親。

孫中山託人照料留學的女兒,怎料兩人私定終身,最終被迫離婚

1925年孫中山身患肝癌,他在北京度過了最後的時光。離世前,他曾想見一見自己唯一的女兒。然而,孫婉竟拒絕去見父親最後一面。孫婉一直對父親棒打鴛鴦的行為耿耿於懷。甚至在73歲時,她與女兒聊天,提起這件事情時,還忿忿不平地對女兒說:"當年,我對你外祖父是有意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