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托人照料留学的女儿,怎料两人私定终身,最终被迫离婚

孙中山托人照料留学的女儿,怎料两人私定终身,最终被迫离婚

孙中山先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原名孙文。孙中山是他在日本时候化名“中山樵”时候革命同志对他的称呼。中山先生一辈子饱受尊敬,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成立了同盟会,对中国的革命做出来了伟大的贡献。当然,这次我们的重点不在孙先生的身上,而在于他的女儿。

哪怕孙中山先生这样睿智的优秀的革命先辈,在某些事情上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孙中山有四个子女,其中三个是女儿。而在这三个女儿中,大女儿孙娫因为不幸染上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年仅19岁就在澳门逝世。

至于三女儿宫川富美子则是孙中山在日本和日本妻子所生的日本籍长女,但是孙中山在三女出生前就已经离开日本并且再也没有回去过,而宫川富美子实在20岁时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自己亲生父亲是谁。

孙中山托人照料留学的女儿,怎料两人私定终身,最终被迫离婚

与父亲短暂的相处

而孙婉则是孙中山和原配夫人卢慕贞生下第二个的女儿。出生在檀香山的孙婉,是孙中山最小的孩子(孙中山与宫川富美子二人不曾有过联系,所以这层关系尚且不论)而在姐姐孙娫病逝后,孙婉更成为孙中山唯一的女儿,孙中山对她极为呵护关心。

1896年11月12日在檀香山,孙婉出生了。这其中比较有趣的是,孙中山女儿的生日在同一天。孙婉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过的。因为积极参与革命,被认为是反动派,经常被清政府通缉。甚至在孙婉出生前一年,因为成立兴,在同年10月商量起义却不幸暴露,孙中山还被迫逃亡到海外。

因此,孙婉的从小就被父亲寄放在哥哥孙眉家里,她几乎没有见过父亲,生活并不安稳。她只能通过报纸来了解父亲的情况。母亲告诉年幼的她,父亲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她还太小,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只能懵懂懂懂地听着。因此在那时的她的眼里,父亲是伟大却又陌生的。

孙中山托人照料留学的女儿,怎料两人私定终身,最终被迫离婚

孙中山哥哥孙眉当时在檀香山开了一家农场,生活还算安稳。他曾多次资助弟弟革命。但是1907年,因为全力支持弟弟革命,农场不幸破产,他们也因此居无定所。全家只好去了香港九龙开始新的生活。

孙婉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五岁那年。在1901年,孙中山再次起义失败,当时他曾回到过檀香山,见到了久别的家人。但是孙中山并没有因此回归家庭,之后,他再次投身革命之中。

再次见到父亲时,孙婉已经她12岁了。十二年间,孙婉之前只见过父亲两次。

但是学界认为,在孙中山为了革命四处奔走时候,其实是回到了檀香山6次的。他牵挂家人,却必须舍弃小爱。直到1910年,孙中山与家人才在南洋团聚。1912年,民国成立,孙中山这才安排他们回国。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位与袁世凯。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在全国考察甚至是赴日考察期间,都一直将孙氏两姐妹带在身边。

孙中山托人照料留学的女儿,怎料两人私定终身,最终被迫离婚

前往美国求学于同伴相互爱慕

而成为了大总统的袁世凯对孙中山如此识抬举十分满意,特批安排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以官宦子弟的身份前往美国留学。孙科还给妹妹孙婉争取到了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学习的资格。不过,考虑到小女儿的年纪实在太过于年轻,孙中山担心女儿一人在国外生活没人照顾会十分困难。

于是他找到了黄兴,让他挑选一个人来照顾孙婉。黄兴于是找到了王伯秋,也就是孙婉后来的丈夫。孙中山当时也同意了。那么,这人到底是谁?居然可以让黄兴和孙中山两人同时信任。而且孙中山还放心地将爱女交由他来照顾?

王伯秋,字纯焘,是湖南湘乡人,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清朝台湾基隆镇的总兵。而他自身也十分的优秀,他曾在杭州武备学堂上过学,后又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留过学,可以说却是是个难得的杰出了。

孙中山托人照料留学的女儿,怎料两人私定终身,最终被迫离婚

更重要的是,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参加了同盟会,是同盟会的老成员了。他也因此早就认识了黄兴、宋教仁等同盟会成员,他做事极为周全干练,孙中山也极为看重、赏识他的才华。孙中山也很看好他。所以,当黄兴选择他照料孙婉也的确不为过。

不顾父亲反对嫁给有家室的男人

于是,孙婉和王伯秋共同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路。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这对同伴居然在长久的相处中生出了儿女之情

,两人甚至私定了终生。并在1914年结了婚。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王伯秋当时已经有了妻子,孙婉嫁给他时,他还没有离婚。所以孙婉只能做小当妾。

孙中山一向疼爱自己的爱女,又怎么会同意自己女儿嫁给一个已婚的男人。他们结婚前,孙中山知晓这桩婚事。他坚决反对女儿嫁给王伯秋,要求女儿退婚,并提出除非王伯秋离婚,否则二人不能在一起。

孙中山托人照料留学的女儿,怎料两人私定终身,最终被迫离婚

王伯秋

他说:"新政与新婚必是有冲突的,尤其做小一事,婉儿应该好好反省……益速速回国,把事情办理妥当。"

但是孙婉并不理解父亲的苦心,相反,对于父亲的反对她极为不满。坚持嫁给了王伯秋。1916年,在异国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王蕙,随后在1919年回国途中,他们有了儿子王弘之。日久生情,这实际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王伯秋出生于1883年,比孙婉年长13岁。

再婚拒绝父亲哥哥出席婚礼

回国后,在孙中山的坚持下,王伯秋和孙婉离婚,并且一双儿女被王伯秋带走。被迫与王伯秋离婚,孙婉对父亲极为不满,甚至心生怨恨。1921年,孙婉在哥哥孙科的安排下嫁给了广东五华人戴恩赛。

婚礼前,孙婉毫不犹豫地拒绝父亲和哥哥参加自己的婚礼。无论如何她都不同意他们的出席。当时孙中山曾让妻子宋庆龄写信给孙婉并寄了4000元作为“嫁妆”与礼金

。但是对父亲满怀厌恶的孙婉根本没有打开信,礼金也被她随手交给母亲。

孙中山托人照料留学的女儿,怎料两人私定终身,最终被迫离婚

1925年孙中山身患肝癌,他在北京度过了最后的时光。离世前,他曾想见一见自己唯一的女儿。然而,孙婉竟拒绝去见父亲最后一面。孙婉一直对父亲棒打鸳鸯的行为耿耿于怀。甚至在73岁时,她与女儿聊天,提起这件事情时,还忿忿不平地对女儿说:"当年,我对你外祖父是有意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