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 枝梦 青葱岁月 (五) 下

许多年之后,我已经在区委秘书科长的任上,秘书科还管着区委机要室。这个机要室后来升格成了保密局。那时,经过我手的档,大部分都是机密级或绝密级的。每当我看到文件上表着的密级的字样,我就会想起许多年前,躲在老师的房间里,帮他抄秘密文件的那一幕。那一份神神秘秘,真让人忍俊不禁呵!

凌晨喜欢长跑的右派老师,在他的斗室里接待了我们。我们是瞄准了他进了房间,才去敲他的门的。他的房间,跟遥遥相对的走廊东端的那个房间是一样的结构。只是窗的朝向相反,他的窗面西,窗外应该是那片蓝球场。窗玻璃上照例贴着报纸,是为了增加房间的隐密性吧!他的房间里陈设更简单,仅一床一桌一椅,另加一个脸盆架而已。没有任何的橱柜。倒有一副哑铃。放在脸盆架侧的墙边。

  我们几个人鱼贯而入之后,房间里很快塞满了人。他似乎局促了一下,很快便镇静了下来,他站在桌子前看着我们。也不主动问话。我们终于结结巴巴,七嘴八舌地说明了来意后,他的脸上呈现了一丝难得的笑容。连连点头,说:

“行啊,行啊!练长跑可得坚持,不能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更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

我们问他:“早晨在那儿跑?是去那个新运动场,还是在校园内?”

他迟疑了一下,说:“还是在校园内吧!沿路环教室跑一样的。”他扫了我们一眼,“学校里树木多,空气好!”

第31  枝梦  青葱岁月 (五) 下

从他的眼神中,我立马看出了端倪:他是怕去新运动场练长跑太引人注目了呢!不过,去新运动场我也不太愿意。当初挖掘坟墓的场景常常出现在我的脑际。我虽然没有动手去挖,但那个骷髅头满地,白骨森然的场景能不让人心悸吗?!何况,练长跑是在黑咕隆咚的凌晨。内心充满了紧张还能跑得动吗!但是,在同学面前,我觉得还是不要说出我的猜测为妙。

父母倒是很支持我去练长跑。大概他们内心也在疑惑,我怎么一直不长个吧!看看我幼年时,宅院周围的那些玩伴,哪一个不是已明显地拔高?为什么我的个子怎么总是声色不动呢?母亲曾经设法弄来胎盘,将它们在瓦片上焙烤后,碾成粉,拌在白糖黑芝麻粉中让我吃,也是没有效果。他们内心的焦急,虽然没有写在脸上,也没有在平时的话语中流露出来。但我还是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父亲专门为我准备了一只闹钟,让闹钟按时提醒我。

说也奇怪,平时我是一个很贪睡的人,开始练长跑后,我竟变得很惊醒。到了设定的点,还没等闹钟响,我便已醒来。醒来后,一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便按上闹钟上的按钮,不让它再响,为的是怕闹铃声吵了隔壁熟睡中的父母。然后,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蹑手蹑脚地穿过父母的房间,走出家去。下楼梯时,也一改白天的快速下梯,尽可能地不弄出一丝动静来。

第31  枝梦  青葱岁月 (五) 下

我还得去叫上住在“小五房”东南侧一间平房里的同学。他似乎一直睡得很死,我又不能叫得很响,怕惊醒了他的父母和两个幼小的妹妹。常常我在窗外压低了声音叫,又轻轻地敲着窗玻璃,他却在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常常是我的叫声引来了他父亲的叫声。他父亲弯着舌头的一句北方话,着实比我在窗外喊上半天效果好得多。等他终于亮起了灯。我才离去。我可不愿再在门外等上半天,等他磨磨蹭蹭地出来,天都蒙蒙亮了。

等我赶到学校时,老师早已在跑了。我也不跟他招呼,只管跟着他跑。等我跑上几圈后,后面跟着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刚开始练长跑时,老师会压低了声音,教我们如何调整呼吸,如何让呼吸与步伐同步。甚至一再告诫我们,长跑不同于短跑,要用全脚掌着地。如果,像短跑那样,光用脚尖着地的话,长跑是练不好的。又说,如果实在跑不动了的话,可以离开队伍去一边,休息一会儿再跑;但在休息时,不可以坐在那儿,必须保持着身体仍在动。不然会伤了身体的。

我的身体瘦小,跟着他们一起跑,显然会比他们付出更多的辛苦。个子矮必然步履小,步伐要跟上大家,频率必然得加快。而我的耐力显然不够。常常跑上几圈,我得停下来去休息一会儿,不然,我的双腿根本再无法拖动。但是,中途退下去休息,我又觉得很丢面子。所以,我常常有意跟在队伍的最后,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时候,我偷偷地溜下去休息。等到下一圈的脚步声隐约传来时,我又人不知鬼不觉地跟在队伍的最后。

第31  枝梦  青葱岁月 (五) 下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早晨,一圈二百二十米的跑道,我们得跑上45圈。也就是说,一个早晨,我们得跑上一万米。在这一万米的长跑中,我得偷偷去休息一到两次。不然,我根本无法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当黑板边的那张表格上,我们早晨练长跑的这几个名字后面的空格上,从几千米,逐步增加到一万米,并连续出现了一连串1万米时,班上的同学们投来的是多么惊羡的目光啊。别的同学得跑上多少天,才能达到我们一个早晨的里程数啊。但是,为了这些惊羡的目光,我们付出的艰辛,是任何一个没有练过长跑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才刚开始练长跑的头几天,我双腿肌肉酸痛得根本迈不开步子,真的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我家又住在楼上,每天的上下楼梯,我都得双手抓住边上的扶栏,吊着身子,一级一级地的捱上去。我常常担心,我的双手会吊不住我全身的重量。因为,我感觉我的双脚已不是我的了。母亲看了心疼,让我不要去跑了。她的话倒也直接了当:“个儿矮了,就矮了吧!我们再想别的办法。这练长跑实在是太苦了。”

我母亲的话恰恰刺激了我,我最担心的正是我的个子太矮。个子太矮的男生是得不到女生们的青睐的。这是我早已感觉到了的。这也是让我的内心越来越自卑的。女生们的目光总是瞟向那些个子高的男生,那些身材挺拔的男生可真是让人嫉妒啊!可是,这一份的嫉妒只能深深藏在我的内心,脸上却不能露出丝毫来。不然,肯定会遭到他们的耻笑!

第31  枝梦  青葱岁月 (五) 下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并不逊于他们,有的课程甚至还远胜于他们。虽然我的字写得比他们端正,而他们的字总是像狗爬似的。但是,这一些有什么用呢?那时,我们虽然是在学校读书,校内和校外却到处弥漫着读书无用的思想。

  在这样的一种奇怪的氛围下,能让那些漂亮的女生将目光瞟向用功读书的男生吗?何况,如果这个男生个子矮小,女生们又总是昂着头高傲得像个公主。那怕她们总喜欢佝偻着背,掩饰自己隆起的胸脯,那目光还总是朝上瞟的。她们可能将目光垂怜在矮个的男生身上吗?!这是我心中的隐痛。是一种说不出口,却时时引发我的自卑的隐痛。我能将这种隐痛告诉母亲吗?这不等于是在责怪父母,为什么把我生的这么矮小吗!

父母的个子也不高。后代的身高,很大的因素,取决于父母的身高。遗传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但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遗传的因素不是决定因素,通过后代自身的努力,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的。为此,我特别留意那些父母个子不高,子女却明显高出父母许多的个例。以此,作为支撑自己信念的基础。而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除了练长跑,在单杠上吊身子以外,还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手段呢?!

所以,练长跑我是不会放弃的。何况,学校开展的这项“跑步上北京”的活动已成了我练长跑冠冕堂皇的理由。谁也不会去探究,其实我练长跑是因为自己的个子太矮;是因为因此得不到女生们的青睐;是因为我日积月累的内心自卑;是因为日渐疯长的对高个子男生的嫉妒。也正是奇怪,那时候自卑和嫉妒也会成为我努力实现目标的动力。

第31  枝梦  青葱岁月 (五) 下

其实,练长跑拚的就是耐力,这个耐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体力上的。在长跑的过程中,长跑了一段时间后。身体会出现极度的劳累,这就是长跑的临界点。越过了这个临界点,身上出现的那份劳累会慢慢麻木,你会慢慢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你只是在匀称呼吸地状态下机械地迈动着双腿;另一个方面是意志上的。越过这个临界点需要的是便是意志。

开始练长跑的头几天,双腿肌肉酸痛,迈不动步。无法蹬楼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更不能下蹲。下蹲了,没有旁人的搀扶,根本站不起来,仿佛双腿已不是自己的,这是生理上的极度劳累。克服这个极度劳累,依靠的也是意志。必须依旧坚持每天长跑;这种肌肉酸痛会自行慢慢消失。这说明双腿的肌肉群已经适应了长跑的这种高强度运动。倘如因为酸痛而放弃了长跑。酸痛倒确实是很快在几天内消失了。但是;倘如要再次长跑,这份酸痛仍会接踵而止。

长跑了几个月,我们终于率先“抵达了北京”。“抵达”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荣耀,但我并不因此获得了女生的青睐。我的身子也并不因此明显长高。这让我极为沮丧。大部分同学当然没能成功地“抵达”北京。但是,只要有人成功“抵达”了,活动也就圆满了。活动圆满了,夏季也到了。我们的长跑也无疾而终了。

但是,几个月的长跑,对我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身体还是有利的。这份有利并没有体现在我的身体长高上。而是健全了我的心脏。许多年之后,我已渐入老境。每次体检,医生总对我蹦跳有力的心脏感到好奇。说我有一颗年轻人的心脏。而我,总是不无自傲地说:“我年轻时练过长跑!”

……

(未完待续)

PS:选自胡杨木著作纪实文学《百年梦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