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加入這支隊伍!”鄭建軍:每位醫護人員都如同一束光,為患者驅散黑暗,守望黎明。

“我願加入這支隊伍!”鄭建軍:每位醫護人員都如同一束光,為患者驅散黑暗,守望黎明。

本期採訪嘉賓

鄭建軍黨委書記



1月16日,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預警,開展疫情培訓與專題研討。


1月19日,召開疫情專題會議,進行疫情防控救治專項部署,加強發熱門診人員配置,全院住院患者摸排。


1月23日,啟動一級響應應急預案,6小時內將發熱門診由一層1個診室、3張留觀床,擴至三層4個診室、28個獨立留觀房間。同時,啟用重症負壓病房。


1月24日,醫院實驗室可獨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我願加入這支隊伍!”醫護人員紛紛請纓,投入到疫情防控救治一線。


2月1日,在全市率先提出了以胸部CT取代胸片作為新冠肺炎的篩查標準。


2月4日,第一例患者出院,即實行“隔離觀察14天+隨訪”方案。同日,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臨床試驗方案獲倫理批件。


……


這座建院177年的醫院,他的成長故事也就是寧波市醫療衛生事業的一部發展史。作為寧波市傳染病防控龍頭醫院,他肩負重任,衝鋒在前!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集中收治了寧波市70%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並實現了“患者0死亡、醫護0感染”的目標。目前,醫院收治的108例患者,已全部治癒出院,為寧波全市抗疫貢獻智慧和力量。他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


“眾志成城,不畏不懼,是這次戰疫的關鍵詞!40多個日日夜夜,全院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挺身而出,全力以赴!他們說,這是職責所在,分內之事。他們是真正的白衣戰士!我為他們感到驕傲!”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黨委書記鄭建軍對《醫師報》記者說。


每位醫護人員都如同一束光,為患者驅散黑暗,守望黎明。


第一時間啟動預警 六大保障全力以赴

每年的冬春季節,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發時段,這也讓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的每個春節都過得不平靜。不過今年不同於往常,出於職業的敏感性,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出現讓華美人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1月16日,在人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春節搶購車票、準備年貨時,醫院即啟動了疫情預警,並開展了發熱門診、急診科、呼吸科、感染科、院感科以及ICU關於疫情防控救治的培訓學習與專題研討。


1月19日,全院正式啟動疫情防控救治部署,重點加強發熱門診人力資源配置與就診流程管控,確保發熱門診24小時值守,同時對全院患者進行全面摸排,全員院感防護培訓。


1月23日,浙江省啟動了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武漢封城。“作為醫院管理者,在這一刻,第一反應是印證了事態的嚴重性,同時也意識到,一場硬仗就要開始了!這是對醫院診治能力與綜合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嚴峻,責任重大,但是我們有必勝的信心!”鄭建軍書記回想起疫情防控之初的場景。


得益於自2004年建立發熱門診以來就成立的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與專家組,以及每年開展的應急演習及系統檢閱,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全院第一時間響應,投入到緊張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築起一道護佑健康的堅實堡壘!


組織保障:我們對防疫工作有信心!


根據上級部署,醫院快速響應,成立了蔡挺院長、鄭建軍書記親自掛帥的新冠肺炎領導小組。“為了確保防控工作的有效運轉,我們設置了6個工作小組,調整並明確責任分工。”鄭建軍書記表示。


醫療救治組由葉紅華副書記、副院長作為組長,急性感染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感染內科、放射科、檢驗科、實驗室等多學科共同參與;防控保障組負責物資供應;資源調配組負責人力資源調配;宣傳報道組保證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輸出的準確性、科學性、真實性;心理人文組給予醫生和患者及時的心理疏導;防控督察組用以監督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


“集中力量,各就各位!我們對防疫工作有信心!”鄭建軍書記說。


人員保障:我願加入這支隊伍!


“我願加入這支隊伍!”鄭建軍:每位醫護人員都如同一束光,為患者驅散黑暗,守望黎明。

患者緊緊握住醫生的手


1月23日,除夕夜前夕,隨著武漢封城消息的發出,新春的喜慶氛圍中添了一份緊張與不安,疫情防控工作也就此全面展開。24日,醫院黨委發佈了“醫者擔當、護佑健康”徵集令,面向全院幹部職工招募支援武漢和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戰士。隨後,“我願加入這支隊伍!”的消息刷屏了!徵集令發出短短半個小時,就有100多名醫務人員報名,爭上前線。


救治保障:組建最強多學科救治陣容


為了保障發熱門診的有效運轉,醫院抽調多科骨幹力量支援。每天安排7位專科醫師,10餘位護理、醫技人員,24小時駐守發熱門診,組成防控第一梯隊。傳染病學、呼吸病學、急危重症、醫學影像等為市內拳頭學科,醫院整合多學科專家團隊進駐4個隔離病區,集資集智,中西結合,一患一策,精準施治。同時,設立了經驗分享機制,有力加強了對疾病的認識,促進了診療的同質。並不斷梳理總結提煉創新,供同行抗疫參考。


後勤保障:沒有我們打不贏的仗!


“我願加入這支隊伍!”鄭建軍:每位醫護人員都如同一束光,為患者驅散黑暗,守望黎明。

拍攝者 嚴龍


1月24日,大年三十當天,醫院就夜以繼日地物資採購。“感謝市委市政府、市衛健委的精心組織,廣大市民、企業、僑胞,還有很多素不相識的人,紛紛伸出援手,雖然我不知道你們的名字,但我會銘記你們雪中送炭的恩情!”鄭建軍書記說,疫情讓整個社會團結一心,令人感動,沒有我們打不贏的仗!


紀律保障:沒有一個逃兵!


為了保證抗疫工作的順利進行,院黨委也制定了相關的抗疫紀律要求和宣傳紀律要求。“不過根本就沒有用到,因為全院沒有一個人退縮,所有人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一線工作中,沒有一個逃兵!”鄭建軍書記表示。


機制保障:每時每刻全員聯動


抗疫開始後,醫院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進行合理分工,以求融合多學科力量,形成閉環管控。為了強化保障、有效監督,醫院建立了每日例會制度,隨時溝通最新動態,及時調整應對措施,實現每時每刻全員聯動,主動檢視,自覺修復。


防控救治閉環滴水不漏 實現患者0死亡、醫護0感染


鄭建軍書記表示,此次浙江省委省政府對於疫情防控提出的要求是“一確保、兩爭取”,即確保不出現大範圍疫情傳播,爭取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因此,醫院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將防控救治閉環編織得滴水不漏。


模擬實戰考核 滿分是硬指標


醫院參與此次抗疫工作的500餘位一線戰士,既有來自不同專業的醫護人員,也有後勤保障人員,如何實現診療同質化是擺在眼前的第一個難題。因此,醫院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新冠肺炎診療防控細則及操作規範,同時根據國家診療方案的更新調整,及時研討轉化,形成可高效落地執行的制度。


“疫情當前,絕不馬虎,在醫護人員進入一線前,都要進行模擬實戰考核,只有達到滿分才能上前線!”鄭建軍書記介紹。


多方研討 形成“華美特色”診療方案


此外,針對此次疫情並無特效處理辦法,以對症治療為主的現狀,醫院專家組蒐集相關文獻,實時關注最新動態,進行多方研討,形成了具有“華美特色”的新冠肺炎診治防控方案。


“我願加入這支隊伍!”鄭建軍:每位醫護人員都如同一束光,為患者驅散黑暗,守望黎明。


當發現治癒後出院患者核酸檢測轉陽的新聞時,醫院防控領導小組和救治小組在2月4日第一例患者出院時就制定出了出院患者隔離觀察兩週,定期複查血液檢查、核酸檢測及CT影像檢查的方案。其中,核酸檢測需進行呼吸道及消化道隔天取樣,連續3次陰性者才可解除隔離。


專家組通過收治病例數據的實時統計分析發現,一半以上的患者超過50歲,且學歷偏低。鑑於老年人群往往合併基礎疾病,容易由輕症轉為危急重症,因此,醫院率先使用磷酸氯喹,有效阻止輕症患者轉為重症,並縮短了治癒時間。


CT作為此次疫情防控的重要依據,在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並行期,如何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溝通語言至關重要。為此醫院制定了肺部急性炎症性病變的CT影像報告系統,分為0~5類:1~2類為影像學陰性,3類~4類為影像學陽性,5類為確診病例複診,其中4類為高風險人群。根據CT分類和早期識別,診-療-防無縫銜接,構建了院內分層分級的防控救治方案,最大限度降低了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


此外,為了縮短就診時間,醫院專門增配了胸部CT閱片人員,在檢查完成即進行實時閱片,一旦發現風險人群,即按危急值管理優先口頭報告給主責醫生,再及時書寫診斷報告,將胸部CT檢查申請發起到獲得結果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有效前移院內防控關口,極大優化了發熱門診的防控流程。


“院中院”發熱門診 “三段式”就醫流程


“我願加入這支隊伍!”鄭建軍:每位醫護人員都如同一束光,為患者驅散黑暗,守望黎明。

應急狀態下拓展區域後的發熱門診


疫情就是命令!戰鬥打響後,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發熱門診作為此次抗疫戰爭的主陣地,年二十九晚上短短6個小時,發熱門診即由一層1個診室、3張留觀床,擴至三層4個診室、28個獨立留觀房間。隨著疫情發展,現獨立隔離留觀房間增設至65個。


發熱門診中,預檢分診、掛號繳費、專區候診、獨立診室、檢驗、放射、藥房、輸液、留觀室、搶救室等功能模塊一應俱全,線路清晰,儼然是一家“院中院”,實現最大限度降低內部交叉感染。


此外,專家組深入分析研究疫情,開發出一套頗具特色的“三段式”就醫流程:前段預檢分流,有疫源接觸或可疑人群,與普通發熱病患分流分區診療;中段分區等候,將CT發現的3類和4類肺部炎症列入危急值管理,對CT檢查陽性結果和陰性進行分區等候;後段分級留觀,根據流行病學、臨床及CT檢查結果,按疑似風險等級高低實行分級隔離留觀。


鞏固成績 寫好後半篇文章

在全國實行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有力政策後,目前疫情防控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已進入有序復工復產階段。


“當務之急是鞏固成績、嚴防反彈!奮力奪取抗疫全面勝利!”鄭建軍書記表示,隨著人員流動增加,以及近期報告的境外輸入病例,應加強防控力度,嚴防輸入。


談及對於此次疫情的思考與感悟,鄭建軍書記表示,既要總結院內更要總結全國疫情防控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寫好後半篇文章。


“我願加入這支隊伍!”鄭建軍:每位醫護人員都如同一束光,為患者驅散黑暗,守望黎明。


鄭建軍書記提出,對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應不斷升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臨床、科研融合,為浙東地區乃至全國,積極貢獻華美智慧,承擔更大的政治使命和社會責任。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發展到舉國抗疫、迅速遏制,充分展示了我國顯著的制度優勢,同時黨中央已啟動重大改革,佈置了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建設的命題作文。作為醫院管理者,如何實現風險監測預警關口前移,如何從臨床走向臨床預防有機結合也是一個重要課題。”鄭建軍書記表示,未來應基於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通信、區塊鏈、雲計算等多維前沿技術,結合分級診療模式,整合醫療衛生防疫資源,通過網格化管理,多措並舉集成集智,形成覆蓋全區域的重大傳染病分級分層分流的一體化預警防控救治體系。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漢並蔓延至全國。危難時刻,一線醫務工作者構築起一個個堅強的“戰鬥堡壘”,迅速奔赴各條“戰線”,衝鋒在最危險的抗疫前沿。無論是在抗疫前線還是在後方,所有醫務人員都在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疫情防控,為救死扶傷而奮鬥。在抗疫前線,救援隊伍領頭人的果斷決策,科學、高效的抗疫防疫方向、路線和舉措,對疫情防控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展現抗疫醫護人員的風采,《醫師報》聯合阿斯利康啟動了“抗擊疫情 我們在行動”之“為她而戰”醫院領銜者系列訪談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