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央企中信集團換帥,下屬銀行原行長落馬!40年傳統告終

“ 唯一正部級央企中信集團,自此告別40年內部人掌舵傳統。”

同一天!央企中信集團換帥,下屬銀行原行長落馬!40年傳統告終

可能僅僅是巧合。

中信集團換帥,與中紀委官網披露原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被調查的新聞,發生在了同一天。

63歲的常振明的退休早在去年就提上了議程,此時交接並不意外。但央行副行長朱鶴新的空降,還是讓2020年3月20日這個日子,在成立40年的中信集團歷史中,成為了特殊的一天。

自此,貴為“唯一正部級央企”的中信集團,在經歷五任董事長之後,不再由內部一路培養的高層掌舵。

而巧合或不巧合的是,被中紀委宣佈調查的原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作為最近數年裡中信集團“亂象”的一個樣本,在同一天,被剝開展示。


01

1979年1月,鄧小平同志在約見工商界和民主黨派人士時,希望榮毅仁等同志能圍繞改革開放做一些實際工作,發揮自己的作用。

同一天!央企中信集團換帥,下屬銀行原行長落馬!40年傳統告終

1979年10月,在榮毅仁領導下,中信集團前身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正式成立,從通過信託引入外資開始,業務逐漸發展至金融以外的實業和服務業領域。

2002年體制改革後,該公司更名為中信集團,成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2011年又整體改製為國有獨資公司,目前財政部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分別持有中信集團90%、10%的股權。

2019年末,中信集團總資產約6.9萬億元,在央企中僅次於招商局集團。但與招商局歸屬國資委管理不同,中信集團隸屬於財政部,且事實上與財政部同為正部級單位,實為“唯一正部級央企”。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集團40年的四次交班中,接替者均為長期在中信集團工作的管理層。

1993年,創始人“紅色資本家”榮毅仁當選為國家副主席,故而辭去了中信集團董事長職務,魏鳴一作為榮毅仁創辦該公司的助手,自然而然地接過了班。但其僅僅擔任該職位2年,便因年齡原因再度交接給第三任董事長王軍。

王軍是開國上將王震之子,他從1993年起任中信集團總經理,1995年起任董事長,直到2006年交班給孔丹。2019年6月,王軍去世。

同一天!央企中信集團換帥,下屬銀行原行長落馬!40年傳統告終

中為王軍,右為孔丹

孔丹是原中央調查部部長孔原之子,母親許明是前總理周恩來的秘書。孔丹還有個弟弟孔棟,曾於2008年-2011年擔任中國國航董事長,當時,兄弟倆同時擔任央企一把手,在全國絕無僅有。而這位弟弟,因為擅長打橋牌,更是曾經與鄧小平同志“同場競技”過,被傳為佳話。

2010年12月,孔丹退休,常振明接任。此時,已經距離常振明大學畢業加入中信集團過去了27年。與前任孔丹的弟弟孔棟一樣,常振明也擅長棋牌,曾經與聶衛平同為國家圍棋隊隊友,而後選擇了上大學,並於1983年畢業加入中信集團,先後擔任中信銀行副行長、集團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在中信集團工作年份共計34年。

但是,這樣的傳承在中信集團創立40年、進入第41個年頭後終止。接替常振明的朱鶴新成長於交通銀行系統,近年來更有地方政府及監管的工作經驗,此前並未有中信集團工作經歷。

這樣的變化,說明了什麼?


02

中信集團的紅色背景,自然保證了企業作為國家棟梁,在關鍵時刻的作用。作為當時改革試點和對外開放窗口,中信集團在改革開放初期,對於國外資金、技術和制度引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40年來,既有央企信用,又有市場化激勵,中信集團的制度紅利疊加對諸多子公司的放權式管理,最終創造了資產達到7萬億元的僅次於招商局的第二大央企。

但是,制度紅利下也難免暴露一些弊端。財新傳媒引述內部人士評價稱:

“這個過程中,防不住有人要借中信集團的牌子,搞得亂七八糟;或者有人搞起來之後不甘心,老想變自己的企業,又沒有真正的經營水平駕馭那麼大的資產,就搞砸了。”

回顧中信集團的歷史,壓力最大的自然是那段中信泰富澳元投機鉅虧事件

曾被福布斯富豪榜評為“中國第一任首富”的榮智健,為中信集團創始人榮毅仁之子。其於1986年歸國加入中信香港,1991年,中信香港完成對香港上市公司泰富發展的收購,並將其改名為中信泰富。

同一天!央企中信集團換帥,下屬銀行原行長落馬!40年傳統告終

2009年,香港警務署搜查中信泰富公司總部,以調查2008年投資澳大利亞元累計期權鉅虧127億事件,被捲入此案的,還有榮智健的女兒榮明方。當年4月8日,榮智健宣佈辭去中信泰富主席一職,接替他的,正是時任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振明。

中信泰富公司後來成為中信集團香港整體上市的“殼”。 2014年8月,中信集團將中信股份100%股權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實現了境外整體上市。

收拾“攤子”的常振明,在過去的10年裡獲得了良好的口碑。財新傳媒稱,在中信人看來,常振明打法柔和,戰略方向看大局,能協調上下、安撫隊伍,擺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

“這十年,他穩定了中信集團發展、化解了很多風險項目,中信集團的資產規模也往前提升了一個臺階,這是不容易的”。



03

再強的船長,在掌舵一組龐大的艦隊之時,總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近年來,

中信集團下屬板塊連續出現“股災”風波、債務危機等事件。

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出現“股災”。時任證監會主席肖鋼組織“國家隊”救市之初,作為集團董事長的常振明曾給中信證券高管打電話,叮囑:

“證監會叫幹什麼就怎麼幹,但有一個前提,不要賺國家錢,要是賺錢了單獨記賬,最後通通上繳。”

不料一語成讖。在當年8月份,因被質疑與外資聯手“做空”中國股市,原本作為“救市國家隊”主力成員的中信證券,多達11位高管被帶走調查。舉世譁然。

時任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最終黯然下臺,而由其引領的效仿高盛的合夥人制度的從中信集團“單飛”之旅,也宣告終結。因辦公地點在北京朝陽區麥子店街,中信證券在金融民工的口中一直被戲稱“麥子店高盛”。

同一天!央企中信集團換帥,下屬銀行原行長落馬!40年傳統告終

王東明為原外交部副部長王炳南之子,其弟弟王波明為“聯辦”和《財經》雜誌創始人,兄弟二人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搭建功不可沒。誰也沒有想到,王東明會因為在股市中“做空自己的祖國”而黯然下臺。

然而,諷刺的是, 2018年11月5日,中信證券又突然收到了來自證監會的一封結案通知書,認為中信證券與司度公司兩融業務涉案違法事實不成立,決定結案。在為股災“背鍋”3年後,中信證券正式被“平反”,但此時已物是人非。(詳見本號第一篇10W+文章《為“股災”背鍋3年後,中信證券“被平反”!境外做空勢力只是假想敵?》)

近年來中信集團被圍觀的另一件大事,則是中信國安的債務危機。中信國安前身是1987年4月中信集團投資150萬元成立的北京國安賓館,隨著業務的拓展逐漸發展成為涉及金融、資源開發、信息網絡、文化旅遊、城市運營、消費品、健康養老等領域的超過2000億元公司。其最被人熟悉的資產,便是中國職業足球近30年以來唯一一個沒有換過名字的俱樂部——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

對於中超時代突然殺入足球、並憑藉金元政策頻頻奪冠的恆大集團和許家印,中信國安副董事長羅寧曾在接受採訪時評價說:

“比什麼都別和中信國安比有錢,恆大再有錢也只是我們的冰山一角。”

2014年,中信國安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制,即成為一個不再完全國有的企業。在這場被媒體稱為“影子混改”的過程中,多數昔日當紅的金融大佬、政界人士身影閃現,包括曾經獲刑的王雪冰、徐放鳴。此二人曾經分別擔任過建設銀行行長、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在十餘年牢獄之後即可轉身成為中信國安的股東。

混改後的國安集團進行大規模擴張,依靠大型央企中信集團輾轉向金融機構大規模融資,負債由2013年的788億元迅速飆升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1639億元。在資本市場亦高槓杆將上市公司股權悉數質押,而後續上百億項目資金變現遲遲未達預期,高槓杆的資產盤子勢必難以為繼,疊加股市下跌造成質押爆倉,資金流一挑即破,最終爆發債務危機。

同一天!央企中信集團換帥,下屬銀行原行長落馬!40年傳統告終

如何化解中信集團目前暴露出的以中信國安為代表的風險,是接班常振明的朱鶴新的首要工作。朱有國有銀行、地方政府和金融監管的經驗,處置債務危機是他的長項,或許,這正是中央選擇由他接班中信集團的重要原因。

但是,看完上述文字的讀者,相信您一定和芥末兒姐有相同的感受:原因顯然不僅於此。


04

事實上,除了“股災”和中信國安債務危機,中信集團近年來還有一些其他的煩惱。比如,和換帥發生在同一天的新聞: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行長孫德順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經查,孫德順喪失理想信念,毫無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嚴重違背黨中央關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限制、壓降製造業貸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向貸款客戶借用房產,由他人支付應由其本人承擔的費用;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職工錄用中違規為他人謀取利益;

價值觀極度扭曲,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違規經商辦企業,為本人及親友攫取鉅額利益;貪慾極度膨脹,把貸款審批權力作為謀取個人利益的籌碼,與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大搞權錢交易,在貸款授信、審批等方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並非法收受鉅額財物在貸款授信、審批等方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並非法收受鉅額財物。

早在去年9月,孫德順在退休半年後,突然宣告“失聯”。當時就有媒體報道稱,其因涉及中信集團另一個子公司——中信信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包學勤案而被調查。

包學勤2015年通過私設“小金庫”,與中信地產在惠州的中信新城項目上進行利益騰挪,向其子輸送利益超20億元,其在2018年6月被調查。2018年9月,中信銀行副行長、深圳分行行長陳許英攜其丈夫主動投案,坦承自己如何配合包學勤做違規貸款和擔保。一年之後,“失聯”的孫德順,或許正因陳許英的供述而牽出。

而從今日官方的陳述來看,孫德順存在貸款授信、審批等方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並非法收受鉅額財物的行為,其中很可能包括包學勤案。

不過,在今日消息公佈後,當中亦有一句話引起了金融圈人士的廣泛討論。有關“限制、壓降製造業貸款”,有人認為

如果僅從銀行作為一個以盈利為目標的企業來看,在前些年製造業出現產能過剩等危機之時,其從自身利益出發,限制、壓降相關行業貸款,似乎無可厚非?

然而,這樣的議論忽視了作為央企、國企的終極責任——像中信集團在改革開放初期一樣,為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樣的貢獻同時也包括一定程度上利潤的“犧牲”,來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

如何平衡好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自由決策與作為央企的社會責任之間的關係,中信集團40年的發展歷程既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如今,新的掌舵人,與他的前任們都不同的掌舵人,就要開始帶領這一豪華艦隊,開啟下一個40年的征程。


同一天!央企中信集團換帥,下屬銀行原行長落馬!40年傳統告終

芥末兒姐有話說

芥末墩財經,是芥末兒姐和幾個EMBA同學一起創辦的新媒體,我們集齊了金融機構、大型企業、新銳媒體的資源,專注為您提供又新鮮、又熱辣的財經資訊。

創辦這個公號是很偶然的想法。說實話,能夠在並不長的時間裡,得到這麼多粉絲的關注與支持,既是出乎意料,也是非常高興的。奈何芥末兒姐和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很難做到其他職業自媒體那樣的更新頻次。

更為現實的,可能是更加短、平、快的“知識星球”裡,實現更為輕量級的溝通交流。每天只需要2毛6分錢,芥末姐會和有著20年監管、金融、創業經驗的EMBA同學,隨時為你的投資答疑解惑,拆解公司背後的秘密。加入後,也可以讀到那些被404的10W+文章,讀懂這個特殊國度裡的殘酷商業世界。

目前,星球裡已聚集了200餘位主要來自金融、地產等行業的精英人士。每增加100人,價格將提升50元。等你來!

芥末墩財經,又鮮又辣的財經資訊

本文為芥末墩財經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芥末墩財經為您提供新鮮熱辣的財經、科技、商業資訊,目前已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百家號、新浪看點、大風號等各大自媒體平臺。更多內容請關注:jiemodunfinance;內容合作請聯繫:ripleyxiaofe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