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西交民巷位東起天安門廣場西側路,西到北新華街,中與羊毛衚衕、前細瓦廠衚衕等相接。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西交民巷,當年的錦衣衛指揮使衙署位於此處

明代時稱西江米巷,街北分佈五軍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錦衣衛等中央機構。此處,清末民初有銀行街之稱,中央銀行北平分行、中國農工銀行、以及大陸銀行、北洋保商銀行等位於此處。

此處單說錦衣衛。

錦衣衛這個機構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的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錦衣衛。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也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錦衣衛衙署所在地,地近中樞,是否便於工作?

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對,是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清朝入關以後,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鑾儀衛,錦衣衛在清初僅存一年。

侍衛儀仗

錦衣衛首先是皇帝的侍衛親軍和儀仗隊,由將軍、校尉和力士組成。將軍初名“天武”,永樂時改稱“大漢將軍”,“大漢”均為體貌雄偉、有勇力者,作為殿廷衛士,兼守衛午門;校尉、力士揀選民間身體健康、沒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鹵簿、傘蓋,力士舉持金鼓、旗幟。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御座右側,著獅子補服大紅袍者為錦衣衛指揮使,左側為內閣閣僚,可見其指揮使地位之高

皇帝在奉天門(今故宮太和門)御門聽政以及正旦、冬至、萬壽節三大朝會時,錦衣衛負責傳旨、守護,並負責鳴鞭及執掌儀仗。

皇帝出宮時,錦衣衛也要在駕前扈從。他們有的負責沿途巡視,有的負責在鑾蹕與京城之間傳報消息,有的在駕旁侍騎,傳奏御輦的起落。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出警入蹕圖》,傘蓋下為萬曆皇帝,紅衣者為錦衣衛校尉,著甲扛刀者為大漢將軍

偵緝廷杖

“巡查緝捕”是錦衣衛區別於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有自己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詔獄,多刑訊官員,平民依然是三法司處理

錦衣衛刺探可能威脅皇權、危害朝廷的行為和言論,並捉捕和審訊嫌疑人。他們的這項任務被皇帝特許,並逐漸演變為軍事特務的職能。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廷杖多在午門舉行,精神凌辱的味道更重一些,有明一代共行廷杖500餘次,杖斃大臣50餘人

廷杖就是把觸怒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門杖打。負責行刑的就是錦衣衛校尉,監刑的是司禮監太監。受杖官員被扒掉官服,用草繩捆綁,趴在地上,受杖80棍,行刑校尉每5棍一換,共用16人。

行刑校尉以司禮監太監的表情動作為下杖輕重的依據:若太監兩腳成外八字張開,受刑之人尚能留下一條性命;若太監兩腳尖靠攏,受刑之人就要斃命杖下。

錦衣衛高級官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飛魚服美輪美奐,繡春刀威風八面,這是眾多現代人對錦衣衛的印象。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影視劇中的繡春刀

蟒袍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錦衣衛蟒袍

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明《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飛魚服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錦衣衛飛魚服

“飛魚身圓,長丈餘,羽重沓,翼如胡蟬。”是一種龍頭、有翼、魚尾形的神話動物。

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非真作飛魚形。飛魚服是次於蟒袍的一種隆重服飾,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著飛魚服。

鬥牛服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鬥牛為龍屬的異獸,非牛

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繡虯屬獸鬥牛,故名。

歷任錦衣衛指揮使得善終者少,受稱譽者少。

幹得好,得罪大臣,幹不好,得罪皇帝,有明一朝,能善始善終的錦衣衛指揮使,屈指可數。

被群毆致死的馬順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馬順腰牌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俘,王振被殺,郕王朱祁鈺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對策,場面混亂,平時彬彬有禮的大臣們此刻變得無比瘋狂。

此時,馬順王振附體,喝令群臣退出。作為王振的工具兼死黨,馬順的囂張跋扈引起眾怒,在朝堂上被一群文官毆打致死。

明史第一錦衣衛指揮使:陸炳

京師故地之西交民巷:遙想當年,錦衣衛造成無休止的內耗……

史上最牛指揮使——陸炳

陸炳之母,乃是嘉靖乳母,陸炳對嘉靖又有救命之恩,兩人既是君臣,有屬手足,關係極為親密,故而執掌錦衣衛長達二十一年。

陸炳雖身處如此高位,卻並不恃寵而驕,在嘉靖想製造一些大案懲處大臣時,他經常予以保護,朝中人士多有稱讚,連嚴嵩之子嚴世蕃也說:嘗謂天下才、惟己與陸炳、楊博為三。

陸炳去世後,諡武惠,贈忠誠伯。他在世時,就已被封太子太保兼太子太傅、太保兼少傅,成為明朝唯一一個三公兼任三孤的官員。

公爵指揮使:朱希忠

朱希忠是靖難功臣朱能後代,襲爵成國公,提督十二團營及五軍營,錦衣衛這份工作,對他只是個副業,掛掛名而已。朱希忠最重要的工作是代表皇帝祭拜天地,歷事三朝,曾先後六十六次代表皇帝祭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