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更划算?

租房更划算?傻子才這麼認為!
在高房價的壓力之下,不少人開始選擇租房,甚至有人打算租一輩子。這些人算了一筆賬,以上海為例,以3萬元/平方米為標準單價,購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支付300萬元,加上貸款利息、房產稅等,總花費可能高達400萬元。如果租房子,按照每月2000元來計算,租70年只需要支付168萬元的房租費用,足足省了232萬元。


乍看起來,這筆賬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筆極不划算的糊塗賬。
買房4大優勢,句句戳中人心!
一:買房具有保值升值功能
房屋屬於固定資產,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你支付了一大筆首付,每月還要支付並不輕鬆的房貸,但這些都是投資啊!按照租房族的觀點,你花了168萬租房,這168萬是真真切切花出去了,沒有任何聲響的,房子還是別人的。但是,你花了400萬買房,這400萬還是你的,只不過從人民幣變成了固定資產。另外,這筆資產還具有保值增值的空間,等你需要用錢的時候,將房子出售、變現,或許會得到500萬、600萬,甚至更多。與其把每個月的錢用來交房租,不如用來還月供。
二:買房可以帶來歸屬感
租房具有不穩定性。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臨時被房東通知儘快搬離的窘境,年輕的時候不覺得什麼,可一旦結了婚、有了孩子,事情就會變得麻煩起來,因為你對戶型和學區等有了更多的需求。因此,房子應該買,而且越早買越好。比如說你在25歲的時候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50平,單價2萬,總計100萬。30歲,你結婚了,你可以把這套房子賣掉,不僅省了期間5年的房租,還因為房價上漲,而小賺一筆。與此同時,你的生活也因為有了房子而變得更加穩定,你的家人也會對這個城市更有歸屬感。

三:買房更順應漲價潮流
房價漲租金也會漲。2012年的時候,在上海租一間30平的一室戶只要2000塊,但2015年已經漲到3000塊了,租房的人永遠不知道下一年的房租會漲到多少。而且,房價漲了,買房的人開心,但租房的人就不會開心,因為,這漲的錢都是房東的。

四:買房有利於提升生活品質
一些人認為,買房要支付一大筆首付,每個月還要省吃儉用來還貸,生活品質肯定會受到影響。但租房者就不同了,他們不用湊齊動輒幾十萬的首付,也不需要揹負每個月的房貸,日子過得輕鬆而自在。不過,這樣的局面僅限於五年之內。買房者隨著工資的增長、優惠政策的發佈、以及貨幣價值的改變,房貸會變得輕鬆,家庭資產會有所增加,生活品質也會有所提升。而租房者的生活品質在五年之間可能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資產也沒有太大的增長。從心裡角度來說,買房的人內心滿足感會越來越強,但租房者則會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恐慌。總得來說,買房者可能短期內會有壓力,但從長遠來看,生活品質能得到巨大的提升。
有房沒房,差別就是這麼直接!
寄居蟹,常用其螯吃掉軟體動物貝類的肉,霸佔其殼為己有,且住房從不交租而得名。但是一輩子都在不停的尋找一個合適的房子,居無定所。有房沒房都很忙,但是有房和沒房的區別就是這麼直接!


沒房的天天盼著房價跌
有房的天天盼著房價漲
沒房的時候,賺的錢都交給了房東
有房的時候,自己就是房東
沒房的時候,為了工作隨時換房
有房的時候,工作要找離家近的
沒房的時候,覺得住房公積金交與不交都一樣
買房的時候,才知道五險一金不白交
沒房的時候,什麼都不敢買,搬家的時候還不是要扔
有房的時候,什麼都愛往家裡帶,佈置的滿滿的,很溫馨
沒房的時候,沒幾個人願意給我介紹對象
有房的時候,妹子主動加我微信跟我聊天
沒房的時候,就怕生個兒子,將來怎麼給兒子娶媳婦
有房的時候,接著賺錢,給兒子攢套房子
沒房的時候,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反正都是漂泊
有房的時候,房子在哪,家就在哪


租房更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